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无脸尸_诡计集成

作者:江户川乱步 字数:4301 更新:2025-01-09 11:44:12

把杀人事件的被害人容貌弄得完全无法辨识,让尸体来历不明,或者伪装得像其他人的尸体,对凶手而言极为有利。实际犯罪中有时会用这个诡计,而小说则更常使用。特别是侦探小说未发达的时代很常用。

从前侦探小说大量使用的诡计中,有一系列命名为“无脸尸”的谜题诡计。

把杀人事件的被害人容貌弄得完全无法辨识,让尸体来历不明,或者伪装得像其他人的尸体,对凶手而言极为有利。实际犯罪上有时会用这个诡计,而小说则更常使用。特别是侦探小说未发达的时代很常用。现在如果出现面容无法辨识的尸体,读者立刻会察觉“哈哈,又是这招啊”,因此已经很少用了。于是作者想出了一种方法,故事还有一个内幕是:之所以毁容假装成其他人,其实是骗人的,尸体还是一开始推断的那个人,但这种方法也不太有趣。

有两个方法可以让被害人的面容无法辨识。一是用钝器毁坏尸体的脸,或用猛药烧毁等,让面容无法辨识;另一个是把头砍断后藏起来,只剩下无头躯体的方法。此时当然可以让被害人穿上别人的衣服。

可是,即使做了这种事,人类的身体还是会有些明显标记的特征在某处,像是骨肉亲人,例如妻子,即使没有头,还是可以识别丈夫的尸体,因此侦探小说要用这个诡计时,就必须让登场的被害人没有骨肉至亲者。

此外还有另一道难关。现在指纹辨识很发达,如果那名被害人有前科,或者即使没有,只要这个人曾在警察的指纹原纸上自愿捺印指</a>纹,立刻就会知道是谁,此外只要比对尸体与被害人家里器物上留下的指纹,冒牌货马上就会被拆穿。所以,凶手不仅要让面容无法辨识,还要把双手的指尖都敲毁或切断才行。可是如果做了这种事,很容易被察觉制造假尸体的企图,这个“无脸尸”的诡计以实际的问题来说,其实也是相当困难。

这个谜题诡计有许多变形。例如美国作家劳森的长篇作品《无头女郎》,描写的趣味是一名妇女脸上有伤,整张脸都包着绷带,所以弄不清楚到底是这名妇女,还是其他女子变装而成。我也在通俗长篇作品《地狱的小丑》用过相同的构想。也就是说,“无脸尸”的诡计也能挪用到活人身上,而且未必要让脸变形,只是包裹隐藏也能达到同样效果。戴着面具死在狱中,直到最后都未被发现真面目的“铁面人”传说,也算是一个和这个诡计有相同趣味,非常重大的实例。活人也有借由整形外科手术改变容貌完全变成另一个人的诡计。(如《总统侦探小说》与我的《石榴》)。

另一种变形是,切斯特顿的《秘密庭园》(The Secret Garden),以及莱斯夫人(Craig Rice)的《完美的犯罪》(Having Wonderful Crime)的形态。这个构想不满足于仅仅切断被害人的头,还把其他尸体的头拿来交换。以实际问题来看,除了古时候战争的情况以外,我觉得应该没人会干这种事吧,但在小说上,可以用写法让一切充分成立。

日本的高木彬光先生,进一步想出了另一个此诡计的新变形,让我们为之惊叹。这是他处女作《刺青杀人事件》使用的谜题诡计,新发明是交换躯体,而非切断头用其他头来交换。为什么要把躯体藏起来?因为那里有刺青,是最明显的记号。可是应该会有人反问,如果留下头,立刻就会辨识出被害人不是吗?而作者事先编造出并非如此的状况。就算辨识出脸,只要不认出刺青,凶手就是安全的状况。

那么,话说从头,让我们想一想“无脸尸”诡计最初的发明者是谁。自从侦探小说的始祖坡以来的一百一十几年间,毁坏面容让人误以为是他人尸体的诡计,不管在实际事件或小说,都有数不完的例子用过。以我所搜集的知名作家来说,道尔、克里斯蒂、布拉玛赫(Ernest Bramah)、罗德(John Rhode)、奎因、卡尔、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等人,各自都有使用这个诡计的范例。

那么在此之前,也就是在坡以前,有没有例子可循呢?当然有。抢先坡最初的侦探小说《莫尔格街凶杀案》一步,于1841年初,英国文豪狄更斯开始于周刊志连载《巴纳比·拉奇》,而构成这部长篇历史小说情节的主要内容,就是“无脸尸”的谜题诡计。

位于乡下宅邸的主人被杀,而管家与庭院警卫同时行踪不明。两人之中的某人一定是杀人凶手,但就在难以判断的时候,过了一个月左右,在相同宅邸的古池中发现了一具尸体。面容已经变形,根据服装判断是管家的尸体,因此判定为那名担任庭院警卫的男子杀害主人与管家后逃走。可是,其实这是谜题诡计,真凶是管家。他杀了主人夺取金钱,又杀了发现的庭院警卫,让尸体穿上自己的衣服,自己则穿上警卫的衣服逃走。

狄更斯在英国可以说是继莎士比亚之后的文豪,但此人是个十足的侦探小说爱好者。英国是世界第一的侦探小说国,也是因为具有这种古老的传统。虽然《巴纳比·拉奇》并非纯侦探小说,但狄更斯死前即开始书写,最终未完成的长篇故事《艾德温·德鲁德之谜》(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可以算是纯侦探小说。这部小说的罪犯是谁,用了怎样的诡计,从狄更斯刚死不久直到现在,各个不同的作家议论纷纷,甚至发表过二十种以上《艾德温·德鲁德之谜》的解决篇故事。

那么最初使用“无脸尸”诡计的人就是狄更斯吗?倒也不是。虽然知道不是他,但我也还没找出是谁在哪里用过的具体资料。尽管如此,要断定狄更斯并非始祖也需要理由,毕竟从十九世纪开始,一跃追溯至公元前,这段时间应该用过这个诡计。从公元前到十九世纪不可能是空白。找一找一定有,但像我这种人和十八世纪以前的文学缘分极远,我没有涉猎的能力与机会,因此只能暂时放弃了。

公元前的“无脸尸”(更正确来说是“无头尸”)例子,我发现了两个。其中一个在有历史之父之称,古代希腊希罗多德的大作《历史》中,该书第二卷第一百二十一段[此书有日文的全译版,青木岩译,昭和十五年(1940),生活社发行,上下二卷]。

希罗多德是公元前五世纪的人,但这位希罗多德周游埃及时,听过该地的长老提起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埃及王拉姆泼西尼德斯,又名拉美西斯四世的逸事。“无头尸”的诡计也相当古老不是吗?

拉姆泼西尼德斯是非常富裕的国王,存了大量的银钱,为了安全地保管,他建造了和宫殿相接的石库。然而,奉命建造仓库的男子心怀不轨,他在一块墙壁的石头上动了手脚,只要用很大力气就能拔出,表面上看起来和其他石头并没两样。这个一块石头会动的装置,就是密室的秘密出入口。

这实在是远大的计划,这位建筑师临死之际,把两个儿子叫来枕边,偷偷交代遗言。“其实我为了你们在那座石库造了秘密捷径。如果你们想成为大富翁,可以从那里潜入,偷出国王的财宝,不会有人发现。”接着详细告诉儿子们移动石头的方法。

两个儿子遵照遗言,屡次潜入石库,偷出许多银钱,而仓库的门仍完全上锁,没有人会怀疑。

有一次因为需要,国王打开仓库的门,检查后却发现遗失了高额的银钱。明明门窗都密闭,里面的银钱却减少了,真是无法解释的奇怪现象。(这里可以看到“密室诡计”朴素原型)。从此以后,每两三次开仓库时,遗失的数量都会增加,国王心生一计,布了一个抓人的陷阱,装设在仓库里。

不知情的两个儿子,某天晚上又潜入仓库,但立刻有一人中了陷阱动弹不得。另一人想救他出来,但试了各种方法,怎样都无法摆脱陷阱。于是中了陷阱的儿子终于死心,为了不败坏家门名声,命令另一个儿子砍下他的头带回去。这么做的意义是,只要没有头就不能识别罪犯,从而也不会连累兄弟与家人了。另一个儿子饮泣吞声,按他吩咐地砍下首级,带头出去,把出入口恢复原状逃回家。(也就是“无头尸”的诡计)

次日,国王进仓库一看,发现仓库没有任何异常,明明毫无出入口,却看见窃贼无头的尸体中了陷阱,吃惊不已。之后国王又想出一计,把无头尸挂在城墙外,要哨兵注意来往的人们,等待家属现身。于是幸存的儿子又对此用了另一个诡计,顺利偷走兄弟的尸体。国王越来越惊讶,这次他派自己的女儿,也就是公主,住进妓院(希罗多德先说了,他觉得这是有点难以相信的事),让每位客人谈谈自己的身世,借以找出窃贼。

幸存下来的儿子耳闻这件事,故意去那家妓院。这里又是一个诡计。他砍下坟墓新尸体的手臂,暗中带去找公主,面对提问,他回答自己是窃贼。公主怎么会让他逃走呢,抓住他的手时,其实抓的是他从尸体砍下来的手臂。因为是黑暗中发生的事,她并未察觉。公主以为抓到窃贼就放心了,而当事人则只留下手臂,趁暗逃走。后来国王听闻此事,很佩服年轻人的智慧,最后认输把公主许配给他。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的一则故事。[这个假手臂的诡计也用在法国的《方托马斯》(Fant?mas)中,我在青年时看过电影的那个场景,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后我也在某些通俗长篇作品中用了相同的谜题诡计]

另一个公元前的例子,仍是出自古代希腊,作家保萨尼亚斯(公元前二世纪的人)的纪录。这是据说建造德尔菲的阿波罗神殿的两位建筑师,阿伽墨得斯与特罗丰尼乌斯的故事,他们因为在仓库建造捷径,后来中了陷阱,以至于被砍头,和拉姆泼西尼德斯王的故事一模一样。大概是埃及的传说传到希腊,变成别人的故事保留下来了吧。

我顺便也举一些中国的实例,虽然古代好像有佛教经典的例子,但我未曾考究。宋朝时写成的《棠阴比事</a>》里,有一则《从事函首》的有趣故事。某个富豪家的主人爱上商人的妻子,把他的妻子偷藏起来,用另一人的尸体替代留在商人家。当然,这让商人有杀妻的嫌疑,最后富豪家主人藏的另一人首级被发现,和本来以为是商人妻子的尸体躯干接上,正好相合,尸体很明确不是商人的妻子,而富豪家的主人也就入罪了。

这则故事也被明朝冯梦龙</a>编纂的《智囊</a>》以《郡从事》为题收录,此外《智囊》的日译主要内容,也收录于辻原元甫的《智慧鉴》。《智慧鉴》比西鹤的《本朝樱阴比事》更早,是万治三年(1660)出版的原始侦探小说书籍。

我想日本在《古事记</a>》、《日本书纪》,或《今昔物语》、《古今著闻集》等书中,应该有“无头尸”的故事,不过还没确认。我现在知道的,是在之后很久的时代,《源平盛衰记》第二十卷《公藤介自害事》与之后的《楚効荆保事》有日本与中国的案例。可是,公藤介的故事与其说为了欺瞒,不如说是爱惜名声才砍掉自己儿子的头,这两则故事当作谜题诡计的意义都稍嫌薄弱。

《侦探俱乐部》共荣社,昭和二十七年

(1952)五月号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0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