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明治三年)
10月18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金泽市下本多町,被命名为铃木贞太郎。
其父亲为铃木良准,母亲名为铃木增,夫妻育有四子一女,贞太郎排行最小。铃木家是一个传统的佛教家庭,父母信奉临济宗。世代行医,祖先历任加贺藩家“本多家”的侍医。在当时,医师家族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其父曾在京都研究“兰医”(日本西医因为由荷兰传入,因此称西方医学为兰医),是一位学兼内外的儒者,因此铃木贞太郎从小耳濡目染,在中西方文学与人文素养方面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876年(明治九年)
4月,进入金泽市本多町小学</a>就学。11月16日,其父铃木良准逝世,享年54岁。
1877年(明治十年)
6月2日,其兄利太郎过世,年仅11岁。
1882年(明治十五年)
从本多町小学肄业,进入数田顺私塾读书,同年4月,考进石川县专科学校附属初等中学就读。
1883年(明治十六年)
由于自幼家学渊源,在初中更培养了良好的英文能力与文学素养,当时与同侪藤冈作太郎、西田几多郎号称“金泽三太郎”。
1885年(明治十八年)
铃木贞太郎与藤冈作太郎、福岛淳吉等人发行《明治余滴》杂志,担任编辑工作,并且常以“任天居士”“杰峰山人”等笔名发表论文与汉诗,充分展现其文学能力。
1887年(明治二十年)
从石川县专科学校附属初等中学毕业,同年因学制改革,石川县专科学校改为Misceny on the Shin Teaching of Buddhism)、《禅的无心之说》(The Zen Doctrine of No-Mind)、《禅生活》(Living by Zen)、《佛教与基督教》、《临济的基本思想》(The Fundamental Thought of Rinzai)。
1950年(昭和二十五年)
铃木大拙于2月离开夏威夷,到加州的克里蒙特大学(remont College)讲授日本文化与佛教,随后接受洛克菲勒集团的委托,以80岁的高龄在美国展开长达8年以上讲授佛教哲学之途,铃木大拙前往美国各大学讲授“禅与华严”,足迹踏遍哈佛、耶鲁、哥伦比亚、芝加哥、普林斯顿等大学院校,自此西方世界研究禅学的热潮因而展开。
1951年(昭和二十六年)
在哥伦比亚大学演讲《华严哲学》,出版《禅思想史研究》第二卷。
1952年(昭和二十七年)
2月,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讲授《华严哲学》《禅的哲学与宗教》《宗教入门》《宗教论集》《有关宗教的基本疑问》等。
1953年(昭和二十八年)
6月至9月,铃木大拙游历欧洲诸国,并在伦敦、罗马、慕尼黑等地讲学。
1954年(昭和二十九年)
在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讲授“禅的哲学和宗教”,七八月前往欧洲游历与演讲,9月回到日本,停留5个月。出版《宗教》《复苏的东方》。
1955年(昭和三十年)
1月,由古田绍钦编辑整理的《铃木大拙选集》,获得朝日新闻社肯定,铃木大拙受颁朝日文化奖,之后继续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授课。10月,被推举为日本宗教学会名誉会长。出版《禅的研究》(Studies in Zen)。
1956年(昭和三十一年)
8月,赴墨西哥市立大学演讲,同年出版《禅佛教》(Zen Buddhism),威廉·巴瑞特(William Barrett)将其在墨西哥讲学的内容整理编辑成论文集。担任财团法人《西藏大藏经》研究会会长(后来该研究会更名为铃木学术财团)。
1957年(昭和三十二年)
1月,成立纽约禅研究会,担任会长。6月辞去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职,7月前往墨西哥,与弗洛姆博士(Dr. Erich Fromm)共同参加有关禅与精神分析的讨论会议,随后在墨西哥大学讲学。回美国后改居住在麻省,前往麻省理工学院、韦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瑞德克立福大学(Radcliffe College)、安默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等大学演讲。是年出版《基督教和佛教的神秘主义》(Mysticism:Christian and Buddhist)。
1958年(昭和三十三年)
4月前往欧洲,以远东代表身份出席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万国博览会宗教部会议,席间以“灵性”为主题发表演说。11月返回日本。
1959年(昭和三十四年)
6月,出席在夏威夷大学举行的第三届东西方哲学家会议。8月,夏威夷大学授予铃木大拙法学名誉博士学位,同时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的还有中国的胡适。同年出版《禅和日本文化》(Zen and Japanese Culture)。
1960年(昭和三十五年)
10月,大谷大学为铃木大拙举办90岁大寿庆贺会,铃木学术财团出版《佛教与文化》纪念论文集。
辞掉大谷大学教授职务,尔后成为大谷大学名誉教授。12月,以国宾身份受邀访问印度,为期一个月。是年在弗洛姆博士与马蒂诺(Richard De Martino)协助下,共同出版《禅与精神分析》(Zen Buddhism and Psychoanalysis)。
1961年(昭和三十六年)
从印度返回日本,因全身检查住进东京圣路加医院。同年英译完成《教行信证》。
1964年(昭和三十九年)
4月,获颁印度亚细亚协会第一届泰戈尔奖,6月赴美,住在纽约,7月前往夏威夷,出席在夏威夷大学召开的第四届东西方哲学家会议。
1965年(昭和四十年)
停刊已久的英文杂志《东方佛教徒》复刊。
1966年(昭和四十一年)
素有“世界禅者”美誉的铃木大拙,于1966年7月11日下午住进东京圣路加医院,于7月12日上午5点5分因突发绞扼性肠闭塞症辞世。戒名“也风流庵大拙居士”。享年9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