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D坂杀人事件_天花板上的散步者

作者:江户川乱步 字数:5624 更新:2025-01-09 11:27:56

(上)事实

案件发生在九月上旬的一个闷热的傍晚。那天我正在咖啡馆喝着冰咖啡,就是我常去的位于D坂大街中部的白梅轩。当时我刚毕业,还没有找到像样的工作,整天无所事事地在寄宿屋里看书,看烦了就出去漫无目的地散步,或是找个比较省钱的咖啡馆泡一泡。这家白梅轩离我的住处最近,我无论去哪边散步都会经过它,所以来这里的次数最多。不过,我这个人有个怪毛病,一进咖啡馆,就会坐上好久。我本来吃得就少,加之囊中羞涩,所以一盘西餐也不点,只喝两三杯廉价咖啡,这么坐上一两个小时。我倒不是想招惹女招待,或是跟她们调情,只是觉得这地方毕竟比我的房间雅致些,待着心情舒畅。这天晚上,我同往常一样,要了杯冰咖啡,占据了面对街道的窗边位子,花上十分钟慢悠悠地喝着,一边呆呆地望着窗外。

说到这白梅轩所在的D坂,从前以制作菊花人偶[1]而闻名。案发的时候,原本狭窄的街道由于市政改建,刚刚拓宽成数米宽的大马路,马路两旁的店铺稀稀拉拉,还有不少空地,比现在的街面冷清多了。隔着大马路,在白梅轩正对面有一家旧书店,我一直盯着的就是它。虽说这家旧书店很是寒酸冷清,没什么值得看的景色,我却对它抱有特殊的兴趣。因为近来我在这个白梅轩结识了一位奇妙之人,名叫明智小五郎,跟此人一聊,觉得他与众不同而且聪敏过人。我欣赏他是因为他也喜欢侦探小说,而且前几天听他说,他青梅竹马的朋友,如今是这家旧书店的老板娘。我曾在这家书店买过两三本书,在我的印象里,这店主人的妻子是个大美人,虽然说不出她怎么好看,就是觉得她颇有风情,对男人有种吸引力。由于晚上都是她在店里照看生意,所以我想今晚她也必定在店里,就一直朝店里张望。那小店的门脸只有四米多宽,却没有看见那个女人。我心想,她早晚会出现的,便目不转睛地守望着。

然而,瞧了好久也不见那老板娘出现。我有些不耐烦,正欲将视线转向隔壁的钟表店时,忽然听见分隔店头与里间的拉门“咔嗒”一声关闭了。内行称这种拉门为“无窗”,其中央糊纸的部分由密实重叠的竖条木格替代,每条木格约一点五厘米宽,可以开合,真是巧妙的机关。旧书店常有小偷出现,书店主人即便不在店里守着,通过这个格子窗也可以监视书店内部。可是,现在那个格子窗竟然关上了,实在不合常理。若是寒冬腊月另当别论,可现在刚进入九月,正是天气闷热的傍晚时分,那拉门却关得严严实实的,很令人生疑。我想到这儿,觉得那旧书店里面大概发生了什么事,就不看别处了,一直盯着对面。

说到旧书店的老板娘,那时我也曾听咖啡馆的女招待议论过她,其实是她们从澡堂里遇见的婆娘或姑娘那里听来的闲言碎语。“别看旧书店的老板娘打扮得那么漂亮,脱了衣服后,浑身都是伤呢!肯定是被人打的或是掐的。可是看他们夫妻俩挺恩爱的,你说奇怪不奇怪?”别的女人也接过话茬儿说:“那个书店隔壁的旭屋荞面馆的老板娘身上也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的,肯定也是被打成那样的。”……这些传言说明了什么呢?我并未多加留意,以为只是男主人性情粗暴些罢了。但是,各位读者,事情并非那么简单。虽是小事一件,与我下面要讲的故事可有着密切关联,看到后面就明白了。

这件事暂且不提。我就这样目不转睛地盯了那书店半小时,大概因为有种不祥的预感吧,我的视线一直没敢离开书店,仿佛一离开就会出什么事似的。就在这时,刚才我提到的那位明智小五郎,身着经常穿的粗条纹单和服,晃悠着肩膀从窗外走过。他看到我在店里,向我点了点头,走进咖啡馆,要了杯冰咖啡,面对窗户在我旁边坐了下来。他发觉我总是瞧着一个地方后,便顺着我的视线,也向对面旧书店望去。而且,奇妙的是,他似乎也对书店颇有兴趣,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对面。

我们俩就这样不约而同地一边瞧着同一个地方,一边东拉西扯。当时我们都说了些什么,现在已经记不清,且与这个故事关系不大,故而略去,但可以肯定的是,聊天的内容是关于犯罪与侦探方面的,在此仅举一例。

小五郎说:“这世上存在绝对破不了的案子吗?我认为可能有。例如谷崎润一郎的《途中》里描写的案子是绝对破不了的,虽然那个小说中的侦探最后破了案,但也是作者凭借非凡想象力创作出来的。”

“我可不这么看。”我说,“实际情况姑且不谈,从理论上讲,没有侦探破不了的案件。只不过现在,警察中没有像《途中》描写的那样高明的侦探罢了。”

聊的差不多就是这些。但是,在某个瞬间,我们两个同时不说话了,因为我们边聊天边注意观察的对面旧书店里发生了奇怪的事情。

“你好像也注意到了?”我小声问他。

他立即答道:“是偷书贼吧?真是怪事啊,我进店以后,一直瞧着呢,已经是 听他自信满满地讲述时,我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败,便顺从地接过书读起来,书里写道:

曾经发生过一起汽车犯罪案,在法庭上,证人宣誓陈述的均是事实后,一个证人说案发时路面非常干燥,尘土飞扬;另一名证人则坚称案发时刚下过雨,道路是泥泞不堪的。一个人说涉案的汽车开得很慢,另一个人说从未见过开得那样快的车。还有,前者说那条路上只有两三个行人;后者宣称行人很多,男女老少都有。这两位证人都是受人尊敬的绅士,作伪证对他们毫无益处。

等我看完这段后,小五郎一边翻书页一边说:

“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另外,你再看看《证人的记忆》这章,从中间部分开始,写了一个人为设计的实验案例,恰好谈及了服装颜色的问题,所以,麻烦你把这部分读一下。”

这部分记载的是下面这样的内容:

(前略)举一个例子,前年(此书出版于1911年)在哥廷根召开了由法学家、心理学家以及物理学家参加的学术讨论会。就是说,与会者皆是习惯于缜密观察的人士。此时,该城市里适逢狂欢节,热闹非常。学者们正开会时,突然大门打开了,一个穿着奇形怪状服装的小丑像个疯子似的狂奔进来,再一看,后面有个黑人拿着手枪在追赶他。在大厅中央,两人轮番用恶言恶语对骂。不一会儿,那个小丑突然倒在地上,黑人跳到他身上,然后砰地打了一枪。转眼间二人都离开了大厅,仿佛遁形一般。整个过程只有不到二十秒钟。不用说,众人无不大惊失色。除了大会主席,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这些话语、表演都是事先排练好的,而且该场景还被拍了照片。大会主席说,由于法庭上常常会见到此类事件,所以请各位会员写出自己的准确记忆。主席这么做也是理所当然的。(中略)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的记录怎样充满了错误,用百分比可以清楚地显示。例如,黑人头上什么东西也没有戴,但四十人中只有四人写对了,其他的人有写圆顶礼帽的,有写缎面礼帽的。关于服装,有的说是红色的,有的说是茶色的,有的说是条纹的,有的说是咖啡色的,以及其他五花八门的色彩搭配。可实际上,黑人只是白裤子搭配黑上衣,系了一条宽大的红领带。(后略)

“正如智慧的孟斯特伯格在该书里一语道破的那样,”小五郎开始说明,“人的观察和记忆实际上是不可靠的。就像这个例子,连学者们都说不清衣服的颜色。那么,我认为那天晚上的两个学生看错了服装的颜色,也不是没有道理。也许他们的确看到了什么人,但是那个人根本没穿什么黑粗条纹单和服,所以凶手当然不是我。你从格子的缝隙联想到黑条纹单和服,你的着眼点的确非常有意思,不过,未免太牵强了。至少说明你宁愿相信那种偶然的巧合,也不相信我的清白,对吧?说到最后一点,就是关于借用炒面馆的厕所的男人这一点,我与你的看法相同。我认为,除了旭屋,凶手的确没有别的出去的路。因此,我便去那家店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很遗憾,得出了与你完全相反的结论。其实,根本不存在借用厕所的男人。”

读者恐怕已经注意到了,明智小五郎就这样既否定了证人的证词,又否定了凶手的指纹,甚至否定了凶手的逃跑途径,试图以此证明自己无罪。可是,这不就等于否定了犯罪这一事实本身吗?我完全不明白他是怎么想的。

“那么,你找到凶手的线索了吗?”

“找到了。”他搓着头发说,“我的方法和你有所不同。由于物理层面的证据,会因解释的方法不同,得出多种结论。我认为最好的侦探方法,是从心理角度看透人的内心。不过,这就有赖于侦探自身的能力了。总之一句话,这次我是尝试着着重进行心理层面的侦查的。

“起初引起我注意的是旧书店老板娘身上的那些新伤痕。其后不久,我又听说炒面馆老板娘身上也有同样的新伤,这个情况你也知道。可是她们二人的丈夫都不是粗野之人。因为无论是旧书店还是炒面馆老板,看上去都是老实本分的好男人。所以我不由得开始怀疑这里面一定有什么隐情。于是,我先找到旧书店老板,想从他口中探听这个秘密。由于我与他死去的妻子是旧相识,他也多少敞开了心扉,所以进展得比较顺利。我从他嘴里打听到了一些奇怪的情况。接下来我打算探访炒面馆老板,可是别看他老实巴交的,却是个很有主意的人,对他的调查颇费了些功夫。不过,我采取了一种方法,终于大功告成。

“你也知道心理学上的联想诊断法目前已经开始用于犯罪侦查了吧?联想诊断法就是对嫌疑人说出许多简单易懂的刺激性词语,来测试嫌疑人对该词语概念联想的速度。但是,正如心理学家所说,这个方法并不局限于‘狗’‘房子’‘河流’之类简单的刺激语,也没有必要经常借助于计时器。对于掌握了联想诊断要点的人来说,那些形式并不怎么重要。过去被称为名判官或名侦探的人就是明证。那时候心理学并不像今天这样发达,他们不就是凭借其天赋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实践了这种心理学的方法吗?大冈越前守[7]就是这样一个人。

拿小说来说,在爱伦·坡的《莫格街谋杀案》的开头部分,就描写了杜宾通过朋友无意识的动作,准确说出他内心想法的情节。柯南·道尔也模仿爱伦·坡,在短篇小说《住院的病人》中,让福尔摩斯进行过相同的推理,这些推理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联想诊断法,对吧?说穿了,心理学家使用的种种仪器测试方法,只是为缺乏这种天赋洞察力的凡夫准备的。闲话不提,还是回到这个案子上来吧,我就是依据这个方法,对炒面馆老板进行了一种联想诊断。我跟他聊了很多,通过这些有一搭无一搭的聊天来探究他的心理反应。不过这是个非常微妙的心理问题,而且相当复杂,所以,细节方面以后有时间再慢慢跟你说明,总之,最后我得出了肯定的结论。就是说,我找到了凶手。

“实际上我手里并没有一件物证,因此还不能报告警察。即使报告了警察,他们也不会理睬的。而且我明明知道凶手是谁,仍袖手旁观,其实另有原因,就是这次犯罪是完全没有恶意的。我这么说很让人费解,但这次杀人事件,确实是在杀人者与受害者彼此自愿的状态下发生的,甚至可以说,是出自受害者的希望而实施的。”

我开动脑筋设想了多种可能,还是不能理解他这番话。我完全忘记了为自己的失败而羞愧,全神贯注地倾听他这套神奇的推理。

“直说吧,我的结论是,杀人者就是旭屋的老板!他为了掩盖犯罪痕迹,谎称有个男人借用了厕所。其实这根本不是他想出来的,而是我们造成的。因为你和我都曾去问过他,是否有人用过厕所,这就等于启发了他。而且他还误以为咱们是刑警。那么,他为什么杀人呢?我通过这个案子,真切地目睹了在表面极其平静的人生暗处,隐藏着多么意想不到的凄惨的秘密。那是只有在噩梦</a>的世界里才会看到的景象!

“那位旭屋老板,其实是一个传承了萨德侯爵[8]之流的极端的性虐待狂。这真是命运弄人啊,他居然发现相隔一店的旧书店老板娘是个性受虐狂,而且是个不亚于他的性受虐狂。于是,他们以变态者特有的隐秘方式通奸,而不会被任何人发现……我刚才说的你情我愿地杀人是什么意思,你现在明白了吧……他们俩直到最近,都是强迫各自的伴侣勉强满足其病态欲望的。旧书店和旭屋老板娘身上都有同样的新伤就是证据。但是,他们肯定不满足于这样的夫妻生活。因此,当他们发现彼此寻求的人近在眼前时,便极其迅速地达成了默契,这一点并不难想象。然而,最终被命运捉弄过了头,他们因被动和主动的合力,导致性欲疯狂增长,结果在那天夜里,发生了他们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事件……”

听着明智这令人瞠目结舌的推论,我不觉一阵战栗,心想怎么会有这般骇人听闻的案件啊!

这时,楼下的烟铺老板娘送来晚报。明智接过报纸,翻到社会版看起来,只听他轻轻地叹了口气,说道:

“唉,看来他终于忍受不了,去自首了。真是巧了,恰好在咱们谈论这个案子时,看到了这个报道。”

我顺着他的手指看去,标题字号很小,内容约十行字,报道了炒面馆老板自首的消息。

[1] 菊花人偶:将菊花、菊叶装饰在竹编骨架上做成的人偶。——译者注(如无特别说明,书中注释均为译者注。)

[2] 叠:日本常用的面积单位,1叠约1.62平方米。

[3] 尺八:乐器名称。

[4] 罗丝·德拉古谋杀案:十九世纪发生在法国巴黎的谋杀案。一位名为罗丝·德拉古的年轻女性被人杀死在自家床上。她的房子位于公寓顶层,凶杀现场的门由内部上锁,并系了锁链;房间只有一扇窗户,自内部上锁;有烟囱,但非常狭窄,不管多么瘦小的人都无法通过。该谋杀案一直是桩谜案。——编者注

[5] 在本书写作的大正年间,一般家庭不安装电表,白天由电灯公司下属的变电所统一拉闸断电。——原文注

[6] 当时的灯丝是撑开的网状,有时候断了之后,会偶然自动接上。——原文注

[7] 大冈越前守:即大冈忠相(1677—1752),江户时代中期的幕臣、大名,曾任职越前守。他是江户时期的名判官,类似于中国的包拯</a>这样的人物。

[8] 萨德侯爵(1740—1814):备受争议的色情文学作家。由于作品中有大量性虐待情节,他被认为是变态文学的创始者。后来学者把主动的虐待症命名为萨德现象,即施虐症。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