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二、明所观境

作者:惟贤 字数:1579 更新:2025-01-09 10:15:27

[经文]“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真空妙有之真理

此句明真空妙有之中道义,于真空中显妙有,于妙有中显真空,色空不二。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破执。从凡夫到二乘,对诸法实相都没有明确的认识。凡夫执着一切现象是常恒不变的实体;二乘人虽主张无我,但承认法有,对法的空性没有彻底的认识。大乘人中,持“空见”论者,片面强调“空”,认为“空”就是一切都没有了,否定因缘生法,结果成了“断灭空”。这里是破除凡夫、小乘和一部分大乘论者的执着。

“色”与“空”不是相对的,是二而一的。“色”是因缘生法变化之色,了解了“空”的道理才能了解“色”,故“色”同于“空”。“空”是从因缘生法中建立起来的,是从妙有中建立起来的,可说“空”与“色”是相等的。于妙有中见真空,于真空中见妙有,二者不相离。凡夫及小乘论者执着色体实有,故不能见“空”;一部分大乘论者认为空是“断灭空”,否认因缘生法(妙有)的存在。

故不能执着“一切法实有”或“空无”。“实有”即“常见”、常恒之见,从而产生我见、法见;“空无”就生起“断灭见”。真正的真空妙有要远离常见、断见这二种边见。太虚大师有首诗云:

佛法欣闻坦荡途,

人人在握有灵珠。

四边莫触真般若,

中道何曾落有无。

这首诗指,你听到佛法就是走上了光明大道,因为“人人在握有灵珠”,听闻佛法就是要把灵珠发现出来,此灵珠指我们众生的佛性、法性、真如性。我们学佛的目的就在于此。“四边莫触真般若,中道何曾落有无”,要发现灵珠就须修般若慧,不执着“有、无、常、断”。如果落于“有、无、常、断”,就是愚痴、无明,反之才是真般若、真智慧,这就是“中道”。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妙有真空就叫中道。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进一步解释因缘生法的妙有之色为真空,当体即空。显现的现象既是色,又是妙有之真空,真空即是妙有。此句是表“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真理。一切因缘所生之色,因其变化而显现出本体是空,空体所显现出的现象就是现见的色。色空不分,并不是不同。此句破执着,因此不执着实有见和断见就是中道。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在五蕴中,“受想行识”四蕴是心法(精神方面),也是与色法(物质方面)一样: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在究竟的理体上“行、识”同理。既不执着物质,也不执着精神,去掉我法二执,断除烦恼、所知二障,达到我法二空,才是真正见到了真如法性,才能发现我们的灵珠,恢复我们的佛性。众生个个都有灵珠,只是不知道而已。我们学佛就是发现它,使它发光,这就要修无我慧,即观察真空妙有的道理。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2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