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十讲 社会感、常识与自卑情结_人,做得到任何事

作者:阿德勒 字数:5912 更新:2025-01-08 17:29:09

Social Feeling,Common Sense and The Inferiority Complex

自卑感与社会感人皆有之。

所有人都必须学习如何透过“常识”之力,将两者导向健全有益的发展,同时也要避免增生出无用的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结,进而看见人生真正的价值。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感会导致社会适应不良。就字面来说,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结已透露出社会适应不良可能导致的一切后果。这两种情结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存在于人体之中,而是个体和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这两种情结为何并非人皆有之?每个人都会有自卑感,都会努力追求成就与优越,这正是构成精神生活的要素。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绪,因为有些人会用一种心理机制来控制自卑感与优越感,转而导入有益于社会的管道;而这种机制的泉源正是社会兴趣、勇气与社会意识(social-mindedness),其中社会意识又称为常识逻辑(the logic ofmon sense)。

且让我们来了解这种机制的功能。只要孩子的自卑感不太强烈,一定会努力让自己有价值,并投入人生的有益面向。为了实现目标,这样的孩子定会关心他人的需求与利益。社会感(social feeling)与社会适应能力是最正确、正常的补偿。某种意义上来说,不管大人小孩,努力在有益面向追求优越感的人,一定能培养出社会感,社会适应良好。我们找不出有哪个人说“我什么都不在乎”时,是百分之百真心的;人或许会在行为上表现得毫不在乎,或者摆出一副对全世界都没有兴趣的样子,但无论如何都无法说服自己。反之,有些人会宣称自己对别人有兴趣,以掩饰自己缺乏社会适应能力。这证明了社会感人皆有之。

然而,社会适应不良的情况真实存在。我们可以透过分析边缘个案,来探究其成因;所谓的边缘个案(marginal case),指的是个体其实具有自卑情结,但因处于有利环境,导致自卑情结隐而未显的例子。这股情结被隐藏了,或者说,至少我们看到了一股将其掩盖、不致显现的倾向。因此,如果个案的人生向来一帆风顺的话,外表肯定意气风发、顺心如意。但只要贴身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他其实表现出了自卑情结的迹象,即使说话或发表意见时看不出来,从他的态度也可窥知一二。也就是说,他其实是自卑的。这种自卑情结是因自卑感过度膨胀,而造成的反结果。受自卑情结所苦的人,总希望能减轻负担;但他们一向以自我为中心,反而给自己强加了许多重担。

虽然观察有些人如何隐藏自卑情结颇有意思,但不可忽略也会有人坦承:“我饱受自卑情结的折磨。”并为自己这番诚实告白而洋洋得意;他们觉得自己比别人了不起,因为他们敢于坦承,但其他人却不敢。他们会对自己说:“我很诚实,我没有说谎来掩饰害我痛苦的原因。”不过,当他们自承自卑情结的同时,通常也会暗示自己遇到了哪些人生逆境、有哪些环境因素必须为他们目前的处境负责等。他们可能会谈到父母与家庭,说明自己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叙述遭逢了哪些意外,或是被限制、压抑等感受。

优越情结往往会盖住自卑情结,而且前者是对后者的一种补偿作用。有优越情绪的人傲慢、莽撞、自负且势利,比较看重表象,而非实际行动。

我们也发现,这类型的人早年努力追求优越感时,都有类似怯场的问题,而这也是他们失败时用来推诿的借口。他们会说:“如果我不怯场的话,什么事都做得到!”而常说“如果……就能……”来为力有未逮之事开脱的人,通常隐藏着自卑情结。

某些性格特质也暗示了自卑情结的存在,如狡狯、谨慎、爱卖弄学问、逃避重大人生问题,以及寻找被原则、规定重重限制的狭隘领域。一个人或坐或站时总爱靠着某样东西,也是自卑情结的象征。这种人非但不信任自己,还拥有很多怪异的习惯。比方说,他们会埋首于做一些小事,如搜集报纸、广告,然后再替自己找借口,解释自己为何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上。他们所做的训练有太多都落在了人生的无用面向,长期下去的话就会引发强迫症。

不论孩子目前表面上出现了哪一种问题,每个问题儿童身上通常都潜藏着自卑情结。所以说,孩子懒散成性是想逃避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任务,也显示出孩子身上具有某种情结。偷窃是借着他人觉得不安全或不在场时,占对方便宜。说谎代表没有说实话的勇气。这些具体行为所包含的“祸心”都是自卑情结。

精神官能症是一种已经发展完全的自卑情结。只要是罹患焦虑性精神官能症(anxiety neurosis)的患者,就能为所欲为!这类患者会死缠烂打要人陪,只要对方投降,他们就达到目的了。他们凡事依赖别人,紧紧抓着别人不放。从这类患者身上可以看出自卑情结转化为优越情结——别人都得乖乖听我的话!借由使其他人臣服,他们便满足了优越感。精神失常患者也有类似的“情结进化过程”。由于自卑情结作祟,他们会设法排除人生重大问题,但一旦被逼上梁山面对困境时,他们就会幻想自己是伟大人物,在想象世界中功成名就。

以所有发展出情结的个案来说,他们之所以无法在社交方面与有益面向一展长才,乃是缺乏勇气之故。少了勇气,不仅会妨碍当事人顺应社会的发展走向,也会导致他们在理性上无法理解社会发展的必要性与功用。

上述情形在罪犯(自卑情结表露无遗的最佳案例)的行为中最为明显。罪犯都是懦弱而愚蠢的人,他们的怯懦和对社会的无知,是一体的两面。

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脉络来分析酗酒者。酒鬼只想从问题中解脱,又非常软弱无能,所以就算让他们解脱的方法落在人生的无用面向,他们也欣然接受。

这些人抱持的是个人的意识形态与理性观点,所以会与社会常识脱节;正常人则因为具备常识,而抱持着充满勇气的人生态度。比方说,罪犯永远都在为自己找借口或怪罪他人。他们觉得工作根本赚不了钱,而且社会很残酷,完全不给他们机会。他们会哭诉犯罪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生理需求是压抑不了的。遭定罪时,罪犯也一定会想办法替自己辩解,就像十九世纪初美国儿童谋杀犯威廉·希克曼(William E.Hickman)所说:“是上天要我这么做的。”有名杀人犯被判有罪时则说:“被我杀掉的男孩对社会又没什么用处!那种男孩满街都是。”还有一位号称“哲学家”的家伙宣称杀死有钱的老女人并不是坏事,因为还有太多值得活下去的人在挨饿。

对我们来说,这些主张绝对无法成</a>立,实际上也不见容于社会。这些人怀抱的都是无益于社会的目标,这类目标完全牵制了他们的想法与观念;而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些目标,都是因为缺乏勇气。因此,他们一直找借口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如果一个人设定的目标落在人生的有益面向,根本无需多做解释,也不用找任何理由来捍卫目标。

且让我们来看几个实际的临床案例,说明社会适应良好的态度及有益于社会的目标会如何劣化成反社会。第一个案例是一个出身殷实之家、快满14岁的女孩。她的父亲辛勤工作,有能力工作时总是尽力养家,但后来卧病在床。她的母亲诚实善良,尽心照顾六名子女。长女很聪明,但12岁就过世了。次女原本有病在身,幸而康复后开始帮忙负担家计。三女则是我们要谈的个案。这个女孩一向健康,母亲因为必须同时照顾生病的丈夫和她的两个姐姐,因此没花太多时间在她身上。我们姑且叫她小安吧。小安还有个聪明但多病的弟弟。她认为自己被深受宠爱的二姐和弟弟“夹”在中间。她是个好孩子,但觉得自己不像姐弟那么受宠。她抱怨自己被忽略,感到备受压抑。

小安在校表现出色,是标准的模范生。由于学业成绩优异,老师建议她继续升学,而她未满14岁就跳级读高中,但是升上高中后碰到了一个不喜欢她的老师。老师不欣赏她,或许是因为她刚入学的表现不像过去那么优秀,但不论如何,少了老师赏识,她的情况每况愈下。如果她像以前一样是老师心目中的明星学生,就不会变成问题学生了。以前她的成绩名列前茅,同学们都喜欢她。但个体心理学家只要检视她的交友关系,便能看出问题所在。她总是批评朋友,老想着要左右别人。她想成为注目的焦点,希望被人吹捧,却绝对不接受批评。

小安的人生目标是获得赞赏,受人喜爱与关注。后来,她发现她的目标只能在学校达成,在家里办不到。但如今就算在学校也得不到欣赏。老师讨厌她,坚称她根本没优秀到能跳级,总给她很低的分数。最后,她选择逃学,连续好几天都不去上学。等到她终于又回学校上课,情况反而变得更糟,老师建议她退学。

要小安退学根本无济于事;校方和老师提出退学的建议,等于坦承他们解决不了问题。他们既然无能为力,就应另请高明去跟她的父母谈谈,可能安排小安转到他校就读,或是让她转班,由较能理解她的老师来教她。但小安现在的老师却不做如是想,反而认为:“如果孩子成绩退步、逃学,就应该退学。”她的想法是基于私人道理,而非常识。但是对为人师表者而言,“常识”格外重要。

接下来的发展大致猜得出来。小安失去了人生中最后的支柱,觉得全世界都负了她。因为被退学,她在家里连一丁点赞赏都得不到,所以她开始逃家,一消失就是好几天。最后和一名军人坠入了爱河。

我们很轻易便能理解小安的行为。她的目标是获得赞赏,在上高中之前,她所做的训练一直带领她往有益面向发展,但如今她却朝无益面向向下沉沦</a>。那名军人一开始很欣赏她、爱她,但后来小安的家人却接到一封信,小安在信上写着自己怀孕了,想服毒自杀。

写信给家人一事,符合小安一贯的人格特质。她总是在寻找预期能获得赞赏的地方,寻寻觅觅之后还是决定回家。因为她知道母亲已对她彻底绝望,不会再责骂她了。她也自认为家人看到她回家一定会欢天喜地。

要处理这类个案,重点在于有能力去认同:运用同理心,易地而处去体会当事人的感受。这个个案很想获得赞赏,并鞭策自己朝这个目标前进。我们若能认同这样的人,就能站在他们的角度设想并自问:“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此外,性别与年龄都必须一并纳入考虑。因此,我们应该试着鼓励小安,还要引领她朝着有用的面向发展。我们也应帮助她做出以下决定:“也许我应该转学,但我绝不退缩。也许我做的训练还不够,也许我的观察不正确,也许我都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学校里发生的事,却没去了解老师的想法。”如果我们能帮助这样的人找回勇气的话,他们就会学着在有益面向上磨炼自己。一个人若是缺乏勇气又有自卑情结,足以毁掉一生。

且让我们来看看其他跟小安处境相同的人会发生什么事。譬如说一个与小安同年、在法律边缘游走的男孩。男孩若是在学校遭受挫折失去了勇气,很可能会四处游荡、加入帮派,而这些行径都不难想象。一旦失去希望与勇气,他会开始因循苟且,伪造请假单上的签名,不做功课,找寻逃学时的去处,最后遇到有类似经历的同伴,一起厮混堕落。他在学校里对一切都不感兴趣,发展出更多只适用于自己的个人想法。

一个人之所以会有自卑情结,通常和一种想法有关:我没有任何特殊才能。有这种想法的人认为人有优劣之分,有人天赋异禀,有人则否,而这也是一种自卑情结的表现。个体心理学主张:“任何人都能有任何成就。”如果有谁绝望到不再相信这条公理,觉得自己绝对无法在人生的有益面向上达成目标,就是自卑情结正在作祟。

有自卑情结的人,相信天生的人格特质会影响人生。假使以下这种信念“人的成就完全取决于先天的能力”确实成立,那心理学家将无用武之地。事实上,人会成功,凭借的是勇气。而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要把绝望变成希望,让人鼓起勇气、聚积力量,做有用的事。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十几岁的孩子被退学后,感到绝望而自杀。自杀,是报复行为,亦是对社会的控诉。自杀也是这些年轻人主张自我的方法之一,只是这个念头是出于他们的私人道理,而非常识。处理这类个案时,重点是要赢得当事人的心,让他有勇气走向有用之路。

我们还可以举出许多类似的案例。譬如一名在家里不受疼爱的11岁女孩。她的兄弟姊妹都有人疼,只有她觉得自己没人要,因而易怒、好斗、桀骜不驯。这个案例很好分析:这女孩觉得没有人欣赏自己,一开始还曾试图努力,但之后却不再抱持任何希望。到了某一天,她突然开始偷东西。对个体心理学家来说,针对孩子偷东西的行为,不一定要从犯罪角度去分析,其实偷窃是孩子为了“丰富心灵”而采取的举动。因为孩子有“被剥夺感”,否则何须做出这种行为。而这名女孩偷窃的原因,就是在家里得不到爱,以及绝望感作祟。我们注意到,觉得自己被剥夺的孩子会开始偷窃。这种被剥夺感不见得是真实的,但这种感受确实是孩子行动背后的心理因素。

再来看个8岁男孩的案例。他是私生子,其貌不扬,跟养父母同住,虽然没得到妥善的照顾,倒也没受到太多限制。养母给他糖果的时候,是他人生中最灿烂的时刻。如果糖果很少,这个可怜的男孩就会难过不已。养母后来改嫁给一个老头,两人后来生了一个女儿。老继父把小女儿视为唯一的心肝宝贝,对她宠爱有加。这对夫妻继续收留男孩的原因只有一个,这样就不用另外支付他在外面生活的费用。老继父回家时,总会带糖果给小女儿,但男孩却没份。于是男孩开始偷糖果。他觉得自己被剥夺了,因此想借着偷东西来得到心灵上的满足。继父为了偷窃而责罚他,他却依然故我。或许有人会认为,男孩就算被打还是要偷,也是一种勇气的表现,但事实并非如此。其实男孩下手时总偷偷祈祷着千万别被抓到。

在此案例中,这个惹人厌的男孩从来没体验过同龄孩童该有的幸福家庭生活。我们必须帮助他,也必须给他机会,让他知道何谓真正的一家人。当他学着认同,能易地而处了解他人的感受之后,就能理解继父发现他偷窃时为何如此痛心,以及妹妹看到糖果都不见了之后会有多难过。这个个案也再次证明,少了社会感、理解与勇气,都会形成自卑情结。而在此个案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惹人厌孩子的自卑情结。

人会成功,凭借的是勇气。而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要把绝望变成希望,让人鼓起勇气、聚积力量,做有用的事。

* * *

Sess is dependent on courage,and the task of the psychologist is to transform the feeling of despair into a feeling of hopefulness which rallies energies for the performance of useful work.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4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