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七讲 梦与梦的解析_人,做得到任何事

作者:阿德勒 字数:2679 更新:2025-01-08 17:29:02

Dream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为什么有人从不做梦?

为什么人会重复做一样的梦?

为什么梦境往往很难解释?

如同我们先前所解释的,就个体心理学来说,意识与无意识构成了一个单一的整体。在前两讲中,我们以个人作为整体,来解读意识面向的记忆、态度以及行动。现在则要将同样的解读方法用在无意识或半意识的人生面向,意即“梦境人生”。我们之所以使用同一套方法,是因为梦境也是整体的一部分,和清醒时的状态相较之下,两者比例相当。其他心理学派的追随者一直努力想找出关于梦境的新观点,但是人对于梦境和所有整体心理活动(体现在表情与行动上)的理解,都遵循着同样的路线发展。

我们先前谈过,充满优越感的目标会决定一个人清醒时的人生,而这个目标一样也会决定梦境。梦境必是人生风格的一部分,而梦境与人生原型也互有关联。事实上,你必须先理解人生原型与某个特定梦境之间的关系,才能确定自己全然理解这个梦。同样的,如果你很了解某个人,十之八九可以猜出他的梦境具有哪些特色。

整体来说,人类都是懦弱的。从这个一般事实(general fact)出发,我们可以预测大部分的梦境都与恐惧、危险或焦虑有关。因此,如果我们很了解某个人,知道他的目标是逃避人生的问题,即可推论那人常会梦到自己跌倒。这样的梦就像是在警告他:“别继续往前走了,不然你会一败涂地。”做梦的人用“跌倒”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看法。事实上,绝大部分的人都做过“跌倒”的梦。

学生在考试前一天晚上所做的梦便是具体例证。我们认识一名动不动就轻言放弃的学生,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可预测的:考试前一天,他一定会整天忧心忡忡,无法专心读书,最后则会自我安慰:“准备考试的时间太短了。”他内心希望考试延期;他做的梦也一定跟“跌倒”有关。这反映了他的人生风格;他必须做这种梦,才能(在梦中)达成他的目标。

现在来看看另一名学生的例子。这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长足的进步,于是培养出勇气,不再害怕,也从来不找借口。我们也可以猜到他会做什么样的梦。考试之前,他会梦到自己去爬一座高山,登顶后欣赏到的美景让他赞叹不已时,他就醒来了。这反映的是他目前的人生,从梦里也可看出他想追求的目标。

此外,还有一个学生则是能力有限,只能进步到某种程度。这种人的梦境会和“限制”有关,梦到自己无法逃离人群与困境,在梦里也常常被人追逐、猎杀。

继续讨论其他类型的梦境之前,我们要先重申,就算个案的说法是:“我没办法告诉你我做了什么梦,因为我一个梦都记不得了。不过,我倒是可以编一些梦出来。”心理学家也不会气馁。因为我们心理学家知道,幻想并非凭空捏造的,而是操之于一个人的人生风格。不论是捏造的梦或真实记得的梦,都一样有意义,因为想象、幻想也会表达出某人的人生风格。

为了表现人生风格,幻想不一定要复制当事人实际的行动。比方说,我们会发现有一种人的人生以幻想成分居多。这种人在现实世界中胆小怕事,在梦里就非常勇敢。但我们总能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显示出此人其实并不想克服万难完成手边的任务。就算是在他大无畏的梦境里,也有类似迹象可循。

梦境的目的,必是铺好路以备当事人完成充满优越感的目标。举凡症状、动作和梦境,对人而言都属于训练方式的一种,能带领人们找出“主要的目标”(dominating goal),例如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作威作福,或是逃避。

梦境在表达其目的时,既不合逻辑,也不真实。梦境的存在,是为了引发某种感受、心情或情绪。想完全揭开梦境的隐晦面纱,并无可能。不过(在这一点上),梦境和清醒时的人生、行动只有程度之差,而非分属不同类别。一个人的内心会如何回答人生的问题,和他的人生计划(scheme of life)有关,不过计划的答案并不符合默认的逻辑框架;因此为了促进当事人与社会互动,我们的目标必须不断琢磨,促使这些答案能逐渐符合此框架。一旦我们不再用绝对的观点来看待清醒时的人生,梦境就不再神秘。其实,梦境不过是进一步表现清醒人生中也有的相对性,以及事实与情绪的组合。

综观历史,原始人类认为梦境十分神秘,他们通常会透过预言的方式来解读梦境。一般人都认为梦境可以预示未来会发生的事;但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梦境确实是一座桥梁,把做梦者遭遇的问题和他想达成的目标串联起来。从这个观点来说,梦境常常成真,因为做梦的人在梦中也在自我磨炼,做足准备,只等待梦境应验。

换句话说,各种事物之间互相联结的关系,在梦境或清醒时的人生都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敏锐而睿智,无论他分析的是自己的清醒人生还是梦境人生,都可以预见未来。他所做的分析就是一种诊断。比方说,如果有人梦到某个熟人过世,而对方后来也真的过世了,但这不代表他的预知能力比医师或对方的近亲还要厉害。这其实意味着,相较于清醒之时,做梦者反而较常在睡觉时思考事情。

因为梦境的一半是事实,如果把梦当作预言看待,就叫作迷信。一般来说,同时有其他迷信的人才会坚持“梦是预言”这种想法。不过,想借由营造预言家形象来拉抬地位的人,也会支持此想法。

为了打破“梦是预言”这种迷信,并抹去梦境的神秘感,我们必须解释为何多数人都无法理解自己的梦。原因很简单,因为即便是清醒时也很少有人能真正了解自己。很少人拥有找出前进方向的自我反省剖析能力,而且就像我们之前提过的,分析梦境是比分析清醒行为更复杂、困难的任务。无怪乎,分析梦境并非多数人能力所及之事;也无怪乎,大多数人会因不知道梦境指涉的意义,而求助于江湖术士。

为何多数人都无法理解自己的梦。原因很简单,因为即便是清醒时也很少有人能真正了解自己。

* * *

why most people do not understand their own dreams.The exnation is to be found in the fact that few people know themselves even in waking life.

如果我们把梦境的逻辑,与相信私人道理的特定人士相比(详见 [2] 本书最早于1927年出版。

梦,是个人创造力的一部分。

* * *

A dream is part of a person''s creative power.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4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