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大伯抽的黑绳烟〔1〕味儿怪极了,他的侄儿建议他到花园尽头户外小屋里去过清晨烟瘾。
——好极了,西蒙。那可太庄严了,老人平静地说。只要你乐意,到哪儿抽都成。户外小屋对我挺合适:更有益于我的健康。
——该死,德达罗斯坦率地说,要是我早知道你抽这么糟糕的烟,我绝不会让你抽。那简直像火药,老天。
——那烟好极了,西蒙,老人回答说。清凉而又能松弛神经。
这样,每天清晨,查尔斯大伯小心翼翼地梳理好后脑勺的一绺头发,掸去高帽上的尘埃,戴上它之后,便前往他的户外小屋。当他抽烟时,从户外小屋门的侧柱望去,正好瞥见他高帽的帽檐和烟斗头。他与猫以及园艺工具共同占用这户外小屋,虽然户外小屋散发出阵阵臭气,但他却称它为他的凉亭,这小屋还成了他的共鸣箱:每天早晨,他心满意足地哼唧他喜爱的歌:《哦,请为我搭一座凉亭》,或者《蓝眼睛,金头发》,或者《布拉尼树丛》,他唱歌时,蓝灰色的烟雾便袅袅浮升起来,渐渐消失在清新的空气之中。
在布莱克洛克〔2〕居住的那段初夏时</a>光,查尔斯大伯成了斯蒂芬的伴儿。查尔斯大伯虽然年迈,但身板硬朗,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面容犷悍,蓄着雪白的络腮胡子。在平常的日子里,他在卡里斯福特大道上的家〔3〕与城中大道上几家德达罗斯家经常购货的商店之间跑腿。斯蒂芬乐意跟着他一块儿去跑腿,因为查尔斯大伯每每非常慷慨地一把一把抓柜台外敞开着的箱子和桶里的食品给他。他会抓一把还沾着木屑的葡萄或者三四个苹果,大方地塞进他侄孙的手中,店员则在一旁尴尬地微微笑着;当斯蒂芬假装婉拒时,他便会皱起眉头,说:
——拿着吧,先生。听见了吗,先生?这对你的肠胃有好处。
购货单定好之后,两人便前往公园,在那儿斯蒂芬父亲的一位老朋友麦克·弗林准会坐在一条长凳上等他们。他们然后便开始让斯蒂芬在公园里跑。麦克·弗林会站在火车站大门附近,手中拿着表,而斯蒂芬则高昂着头,抬腿,两手直垂在身子两侧,沿着铁轨跑,这姿势赢得麦克·弗林的赞许。晨练结束后,教练作一番评论,有时穿着他那双旧蓝帆布鞋滑稽地蹒跚跑上一二码作示范。一小群好奇的孩子和保育阿姨会围拢来瞧他,甚至当他和查尔斯大伯重新坐下大谈田径运动和政治时,还不肯散去。虽然他听父亲说麦克·弗林亲手培养了几位现代最佳的赛跑运动员,但斯蒂芬总是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瞧着他教练那松弛的胡子拉碴的脸低垂在卷烟卷儿的长长的被烟熏黄的手指上,他怀着怜悯瞧着他那温和的毫无光泽的蓝眼珠子,那眼睛会突然从卷烟中抬起,那长长的浮肿的手指不再卷烟卷儿,烟丝散落进烟袋里,眼眸迷茫地凝视着幽蓝的远方。
在回家的路上,查尔斯大伯会去造访小教堂,斯蒂芬太矮够不着圣水钵,老人便蘸了圣水,将圣水利索地洒在斯蒂芬的衣服上和门厅的地板上。他祈祷时,跪在他的一方红手绢上,大声诵读一本被手指捻翻得脏兮兮的祈祷书,祈祷书每页下面印着下一页 〔34〕 原文moiety,为伊丽莎白女王时期英语,指后一半,伊丽莎白女王时期英语至今在爱尔兰仍十分流行。显然,乔伊斯父亲作为税务官将寄出这些催款单。当然,在1891年圣诞节时期,他的财务已相当困难了。
〔35〕 在克朗哥斯公学档案中未见其名。
〔36〕 L. D. S. 即拉丁文“Laus Deo Semper”(永远赞美上帝)的缩写,与A. M. D. G一样,耶稣会学校学生作文中常常喜欢用作惊叹句。乔伊斯在早年写的散文《别相信外貌》中就引用过。
〔37〕 即蒙乔伊广场,靠近菲茨吉本街14号乔伊斯第五次迁入的家。贝尔维迪尔公学和加德纳街的耶稣教堂均只距蒙乔伊广场几个街区而已。乔伊斯1893年4月6日进入贝尔维迪尔公学语法三班,而成为该公学最声名卓著的学生。
〔38〕 约翰·康米神父辞去了克朗哥斯公学院长的职务,而成为贝尔维迪尔公学的教导主任。他当时还未成为爱尔兰天主教耶稣会大主教,他1906—1909年担任此职。
〔39〕 乔伊斯1893年在北里奇蒙街的基督教兄弟会学校呆过很短的一个时期。而斯蒂芬没有上该校学习。
〔40〕 莫里斯指斯坦尼斯拉斯·乔伊斯,他也上了贝尔维迪尔公学。莫里斯是《斯蒂芬英雄》里的主人公。
〔41〕 当税务收款员这一市政府职位于1892年被撤销之后,约翰·乔伊斯便失去了这一收入颇为丰厚的工作。
〔42〕 即复活节后的第7个星期日。
〔43〕 演的戏剧为F·安斯蒂的《正相反》,很可能是在1898年5月演出的。该戏剧戏谑地描述父子之间</a>的矛盾。乔伊斯在日后的创作中也描述了这一主题。该戏剧自安斯蒂的同名小说改编,出版于1882年1月,重印19次,畅销40年而不衰。《青年艺术家画像》中不少部分包含对该书的回忆。
〔44〕 指贝尔维迪尔大楼后面的花园。该花园如今已被水泥广场所代替。
〔45〕 指贝尔维迪尔大楼后面的台阶,沿台阶而下是由公学大楼组成的一个四方的院子。在乔伊斯求学的年代,院子的东边并没有楼宇,是敞开的。
〔46〕 火棒,Indian club,艺术体操用语,棒呈瓶形。
〔47〕 乔伊斯在贝尔维迪尔公学高年级时被选为新开的体操馆大会秘书。
〔48〕 乔伊斯曾经真的饰演过这一角色。
〔49〕 乔伊斯于1893年4月6日进入贝尔维迪尔公学语法三班。安斯蒂的《正相反》大约一年之后演出。原文中in number two是指教室号码,而不是班级。四个教室由1至4分别为高级班,中级班,初级班与预备班。所以“第二”应为中级班。
〔50〕 这是第一部分的节目,并不属于安斯蒂的戏剧《正相反》。
〔51〕 奥尔布雷克特·康诺利是贝尔维迪尔公学的纨绔子弟。他穿一件诺福克茄克衫,手持一根手杖。在《青年艺术家画像》中乔伊斯将奥尔布雷克特·康诺利的衣饰与其兄维森特·康诺利的脸庞结合在一起创造了赫伦这一形象。
〔52〕 可能指维森特·康诺利。
〔53〕 指威廉·亨利神父。
〔54〕 《玛窦福音引言》18∶16-17。在1898年的一次学校表演会上,乔伊斯确实丢开原剧台词,而模仿起学院教区长的腔调。
〔55〕 赫伦,英文为heron,意为苍鹭,故有此说。
〔56〕 即现实生活中的世俗的英语作文教师乔治·斯坦尼斯拉斯·登普西。他总是穿得一尘不染,蓄胡须,在钮扣眼上插着花儿。他的言谈举止纯然是老派的。在以后的岁月里,乔伊斯和登普西一直保持通讯联系。
〔57〕 在塔特先生看来,斯蒂芬所提出的异端邪说是对灵魂是否能获得足够的恩泽以与创世主进行精神的交流提出疑问。天主教教义认为,每一颗灵魂都有可能获得这样的恩泽;根据这一学说,所有没有走近创世主的灵魂实际上是拒绝了这一恩泽。
〔58〕 乔伊斯一家大约1894年3月迁入新居德拉姆孔德拉路米尔伯恩巷。这是他们第七次迁家。德拉姆孔德拉路是多斯特街的延伸,位于北湾之北,横跨皇家运河和托尔卡河便到达德拉姆孔德拉路。
〔59〕 费尔维迤西的一条主要街道,在皇家运河以北与德拉姆孔德拉路相交。
〔60〕 马里亚特的书至今仍在都柏林码头附近的书店出售。
〔61〕 根据斯坦尼斯拉斯·乔伊斯的回忆,下面关于拜伦和异端邪说的辩论以及辩论后的厮打是真实发生过的事。那天詹姆斯·乔伊斯回家,衣服被撕破,母亲赶着给他缝补好,第二天上学好穿。
〔62〕 丁尼生(1809—1892),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杰出诗人。著有挽歌集《悼念》等。
〔63〕 原文中的square,yard均是指厕所,所以tes in the yard指小便池的石板。
〔64〕 原文为sent to the loft,其原意是学院小教堂的顶层风琴房,合唱队阁楼式十字架神龛。但在克朗哥斯公学学生俚语中它是指被送到班督导处受处罚。
〔65〕 此处应理解为摔伤了他的生殖器。
〔66〕 自克朗利夫路迤南通往皇家运河的一段很短的小街。斯蒂芬沿此街正走回德拉姆孔德拉的米尔伯恩巷的家。
〔67〕 多伊尔即现实生活中的耶稣会会士查尔斯·多伊尔,1897年教授贝尔维迪尔公学语法三班的课。乔伊斯1893年已结束了语法三班的学业,所以他不是乔伊斯的授课教师。原文英文为“in a bake”,表明“生气”。在安斯蒂的戏剧中用“in a bait”表明“生气”,此种用法“in a bake”可能是“in a bait”的传讹。
〔68〕 原文为bally,1884年后的用法,为bloody的婉语。赫伦的语言“deucedly”“Your Governor”“by Jove”是当时英国纨绔子弟的用语,这在安斯蒂戏剧《正相反》里格里姆斯顿学校学生语言中得到证实。
〔69〕 此歌剧为朱利叶斯·本尼迪克特(Julius Benedict)1862年所创作。歌剧改编自戴恩·鲍西考特(Dion Boucicault)关于爱尔兰被出卖的情节剧。
〔70〕 乔治大街向南正与大丹麦街相交,贝尔维迪尔公学正门面对大丹麦街。
〔71〕 这是迄今尚存的一段都柏林小巷,位于利菲河北边码头的后面。
〔72〕 乔伊斯父亲处置完最后一批家产后,乔伊斯于1894年2月陪父亲到科克去。
〔73〕 现在称之为拉奥斯港,距都柏林52英里。
〔74〕 距科克21英里处的一个铁路联轨处。
〔75〕 原文为a jingle,与爱尔兰“car”一样,为四轮出租马车。
〔76〕 近代音乐中所用装饰音之一种。
〔77〕 原文为drisheens,科克美肴。这是一种用羊小肠作肠衣,灌之以去除红色的血,并伴以燕麦片和其他作料。
〔78〕 即现在的科克大学</a>学院。乔伊斯父亲于1867年进入该校学习,第一年主修医科,以后又投身体育和戏剧。他是学院四人划艇、越野跑、铅球运动员,并是学院三级跳运动纪录的创造者。他花费大量的时间演戏和唱歌,第二年和第三年均没考及格。
〔79〕 是科克极负盛名的散步场所,距大学有几个街区。现今它仅仅是一条小巷了。
〔80〕 这是大学学院附近的普通酒店。很可能有售卖烈酒的执照。
〔81〕 “When our names are marked”意为“在我们名下作了记号后”,因为该酒店卖烈酒,根据规定,进酒店喝烈酒的学生必须在进店之前记下名字。
〔82〕 坦蒂尔斯公学是科克一所著名的公学。
〔83〕 科克的港口城市,如今称为科勃。
〔84〕 原文为slim jim,这是一种甜药蜀葵果酱条,外面涂以粉红色的糖汁。它之所以被称为“瘦吉姆”,因为它出售时形状似皮条,有一码或一码半长,一英寸宽。这种果酱条韧性极好,孩子们可以从两头同时吃一根果酱条。
〔85〕 原文为a lob,这是方言,意为“一叠钞票”、“一块金子”,然而在爱尔兰语中,它仅为一便士。
〔86〕 原文为jackeen,意为毫无价值的人。
〔87〕 利河,爱尔兰西南部河流,约50英里长,在科克郡自西向东流入科克港。
〔88〕 《拉丁文选》,理查德·瓦尔皮1816年所编。
〔89〕 这两句拉丁文都是对的,意为“时代变了,我们也随之而改变”。
〔90〕 原文为Yerra,有时拼写为arrah,意为“当心”、“瞧着点儿”。源自爱尔兰语“aire”。
〔91〕 礼拜日井是科克城时髦郊区。
〔92〕 原文为fivebarred gate,在爱尔兰农场由五根横木钉在一起的门。
〔93〕 爱尔兰西南部克里郡是一个多山的农业区,那里的人被认为粗俗而野蛮。
〔94〕 此乃英国诗人雪莱的《致月亮》,原有两节,第二节只有两行残诗:
一
你为什么这般苍白,
莫非倦于攀登苍穹,凝视大地?
形单影只,成年漂泊,
而周遭的星星又和你身边迥异?
莫非倦于盈亏,像一只抑郁的眸子,
什么也不配消受你坚贞的凝视?
二
你,天选的精神之女神,
月亮儿凝视着你,直至它怜悯你……
第一节为杨熙龄译文,《雪莱抒情诗选》(上海译文出版社)。
〔95〕 兄弟无疑是莫里斯,而表妹可能是凯思林·默里。
〔96〕 这是一条树木苍郁的死巷,就在爱尔兰银行后面。
〔97〕 在贝尔维迪尔公学,乔伊斯多次获奖,但只有这一次获得三十三英镑的奖金。
〔98〕 1800年通过联合法案后,爱尔兰议会就变得没有必要存在,于是新成立的爱尔兰银行便搬入议会大楼。
〔99〕 这都是爱尔兰18世纪议员,以擅长演说著称。
〔100〕 原文为as I roved out one fine May morning in the merry month of sweet July,此乃爱尔兰人习惯说法,表明任意妄为的意思。
〔101〕 这是指1897年10月。
〔102〕 这是指格拉大顿街108号巴纳多父子公司,至今仍在经营皮货生意。
〔103〕 这诨名听起来很不舒服的饭馆指都柏林的声名遐迩的菜价昂贵的饭店之一——贾米特饭店,在巴纳多皮货公司的对面,位于拿骚街上。
〔104〕 《英戈马》,德国情节剧,弗里德里克·哈恩著,G·W·洛弗尔夫人英译。
〔105〕 《里昂贵妇》,埃德华·布尔沃-利顿所著浪漫剧。戏剧描写园艺工儿子和穷诗人克劳德·梅尔诺特装扮成科莫王子赢得了波林·黛夏佩尔丝的爱情。当波林发现了他真实的身份后,她拒绝了他的爱。他参加了拿破仑的军队,英勇善战而升至上校。他回来击败了伪善狡诈的对手,终于又赢得了波林的爱。
〔106〕 克劳德·梅尔诺特实际上跟基督山伯爵一样为斯蒂芬和乔伊斯提供了一个自我观照的形象。从深层来说,他们的“身份问题”就是斯蒂芬的身份问题。
〔107〕 这地区靠近马博特和梅克伦伯格街,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也曾加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