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您的高度的和正直的聪明才智是您的朋友们的一宝,您对我说来既是最有鉴别力的读者,也是最宽容的一个姐妹,难道我还不应该把这部作品贡献给您吗?请惠予接受作为我们友谊的见证吧,对这个友谊我是引为骄傲的。
——德·巴尔扎克
你们知道在巴黎最时髦的酒家里,间隔雅座的板壁是多么单薄的吧。就拿瓦里酒家来说,最大的一间厅堂是用板壁一分为二的,板壁可以随意装上或拆掉。可是故事并不发生在那里,而是一个我不便指明的好地方。我们是两个人,另一个是谁呢?我要学亨利·莫尼埃笔下的普律多姆[1]说一句:“我不愿意牵累她,”不说也罢。我们在一间小厅堂里,享用从色香味说来都是非常精美的晚餐;我们发觉隔壁厅堂的板壁很薄,便低声地谈着话。吃到上烤肉的时候,隔壁同我们这间相连的房间里还没有客人,我们只听见炉火哔哔剥剥的爆炸声。8点钟敲响了,我们听见了很响的脚步声、谈话声,侍者带来了蜡烛。这说明隔壁厅堂里有客人了。从说话的声音里,我听出了这是些什么人。
他们是四只最大胆的海鸟,从浪尖上的泡沫里飞出来的,这些波浪就是我们这一代的不断更新的浪潮;他们是可爱的小伙子,他们的生活是可疑的,因为他们既无年金,也无地产,而他们生活得很好。近代工业早已变成最残酷的一场战争,他们就是这场战争中的伶俐机智的雇佣兵队长;他们把忧虑留给他们的债主,把欢乐留给他们自己,他们唯一关心的只是自己的衣着。不过他们也有勇气像让·巴尔[2]那样在火药桶上抽雪茄,也许这是为了要演好他们扮演的角色吧;他们嘲弄人比小报更厉害,甚至嘲弄他们自己;他们目光锐利,不轻信人,遇事寻根问底,十分贪婪却又挥霍成性,嫉妒别人却又沾沾自喜;他们是深思熟虑却又异军突起的政客,喜欢分析一切,猜测一切,他们在这个他们想出头露面的社会里,还没有能飞黄腾达。
他们四个人中只有一个有所成就,可是也不过只爬到梯子的脚下而已。有钱算不了什么,一个暴发户只有经过六个月的拍马屁,才能懂得他所缺少的是什么。这个暴发户名叫安托希·斐诺,是一个沉默寡言、冷若冰霜、一本正经、笨头拙脑的人物,他有勇气跪倒在一个对他有用的人面前,当他不再需要一个人的时候,他也聪明得会将面孔一变,神气活现。他正像芭蕾舞剧《居斯塔夫》里的一个滑稽角色一样,从后面看过去是个侯爵,从前面看过去是个平民。这位工业巨子养着一个寸步不离的随从,这个随从是个报社编辑,名叫爱弥尔·勒龙台。他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可是没有主见,前后不一致;才华闪耀,极有能力,却又懒惰成性,明知被人剥削,却心甘情愿让人剥削,有时虚伪,有时善良,全凭他一时的高兴;他是一个惹人喜爱却不受人尊敬的人。他机灵得像喜剧里的俏皮侍女,对于请求他摇动笔杆,或者要借用他的热情的人,都不加拒绝,这个爱弥尔是一个最迷人的轻浮子弟;关于这些轻浮子弟,我们的聪明人中最怪诞的一个曾经说过:“我喜欢他们穿软缎鞋,更胜过他们穿皮靴子。”
这帮人中的 “女人的上衣?”斐诺说。
“算了吧,你这肥胖的暴发户!(我永远也不能教他成材!)不对,里面摆满了糕点,水果,精致的小瓶马拉加酒和吕内尔酒,路易十四式的常备的小食,总之一切能引起精细胃口的食欲的东西,能引起十六代贵族世系的胃口的东西。一个精灵的老仆,擅长兽医,负责照料马匹和看护博德诺尔,因为他跟随过已故的博德诺尔老爷,所以他对博德诺尔少爷也有根深蒂固的感情,这种心病在仆人中已被储蓄银行治好了[28]。一切物质幸福都建筑在数字上面。你们熟悉巴黎生活是熟悉到深入骨髓的程度的,你们一定能够猜到他有大约一万七千法郎的年金收入,因为他要付十七法郎的税而且可以胡乱花掉一千艾居。听着,我亲爱的朋友们,他到达成年的那一天,戴格莱蒙侯爵同他清算监护账目——要是我们,就不会同我们的侄子这样清算监护账目了——给了他一万八千法郎已登记的公债券,这是父亲的大笔遗产经过共和政府的七折八折和帝政时代的拖拖欠欠所剩下来的余款。这位忠实的监护人还为他的被监护人在纽沁根银行存进了约三万法郎的储蓄金,然后带着大贵族的优雅风度和帝国军人的满不在乎的态度对他说,他省下这笔钱是准备给他乱花的,‘如果你听我的话,戈德弗鲁瓦,’他又加上一句,‘不要像别的许多青年一样愚蠢地乱花掉,要乱花,也要花得有价值;到驻都灵大使馆去当一名随员,然后从那里到那不勒斯去,再从那不勒斯回到伦敦,你拿着这笔钱既玩够了,也学到了东西。以后如果你想干一番事业,你在时间和金钱两方面都没有浪费掉。’这位已故的戴格莱蒙的确是名不虚传,我们当中没有人能同他相比。”
“一个年轻人在二十一岁开头时就有一万八千法郎的入息,一定会落到破产的地步。”库蒂尔说。
“除非他一毛不拔,或者他是一个非常杰出的青年。”勃龙台说。
“戈德弗鲁瓦在意大利的四个首都[29]住了一些时候,”皮克西沃继续说,“他到过德国和英国,走马看花地到了一下圣彼得堡,访问了荷兰,于是他同上面提到的三万法郎分了手,因为他生活得像有三万法郎年金收入一样。他到处都能吃到家禽的嫩肉、肉冻和法兰西酒,听见所有的人都说法国话,总之他等于没有离开过巴黎。他真想使自己的心肠黑一点,脸皮厚一点,丢掉幻想,学会听见无论什么都不红脸,尽可能说些不着边际的话,摸透权势人物的秘密利益……呸!他费很大的劲去学习四种语言,换句话说他对每一个观念,要准备四种单词去应付。他从国外回来时是几位讨厌的有钱寡妇的鳏夫,这就是说他在国外享过艳福;他是羞怯怯的,没有被培养成为大器;是个好孩子,十分信任人,被谁邀请到家里,就不可能对他家说一句坏话;太忠厚了,不能成为外交家,总而言之,他就是我们称为老实孩子的那一类人。”
“一句话,他是一个拿着一万八千法郎,准备投资到他 “这条真理是?”
“债务人强过债权人。”
“啊!”勃龙台说,“至于我,刚才我们谈的一席话,我看就是孟德斯鸠概括《论法的精神》的一句警句的引申和注释。”
“哪一句?”斐诺问。
“法律有如蜘蛛网,大的苍蝇穿过去,小的苍蝇却被逮住了。”
“那么你开的药方是什么呢?”斐诺问勃龙台。
“我的药方是专制政府,只有这种政府能够制止违反法律精神的投机事业!专断可以帮助法律来拯救人民,因为特赦权并不照顾到另外的一面:国王可以特设一个欺诈的破产者,但被掠夺的受害人却得不到补偿。法律条文杀害了现代社会。”
“把这个道理告诉选民吧!”皮克西沃说。
“早已有人负起这个责任了。”
“谁呀?”
“时间。莱昂主教说得好:‘如果自由是古老的,那么王政是永恒的。’一切头脑健全的国家总要回复到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君主政府的。”
“咦,隔壁有人!”斐诺听见我们离去的声音时说。
“隔壁总是有耳的。”皮克西沃回答,他准是喝醉了。
1837年11月,巴黎
* * *
[1]亨利·莫尼埃(Henri Monnier,1805—1877),法国讽刺作家和漫画家,所写《约瑟夫·普律多姆》一书,创造了一个废话连篇的典型人物普律多姆。
[2]让·巴尔(Jean Bart,1650—1702),法国著名的爱国海盗,在法国对抗荷兰和英国等海战中立了战功,被任命为海军军官。
[3]巴黎富南比勒戏院,创办于1816年,毁于1862年,以演哑剧为主,皮埃罗是剧中的一个傻瓜。
[4]狄德罗(Diderot,1713—1784),法国哲学家,《百科全书》的创始人。《拉摩的侄儿》通过作者和一个颇有才能但寡廉鲜耻的音乐家的对话,对当代社会做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5]在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中,拉斯蒂涅拼命追求高老头的次女但斐纳,终于继德·玛赛之后成为但斐纳的情夫。但斐纳是银行家纽沁根男爵的妻子。
[6]缪拉(Murat,1767—1815),拿破仑的勇将。
[7]鲁瓦耶·科拉尔(Royer Cord,1763—1845),法国哲学家及政治家,路易十八统治时代君主立宪派领袖之一。
[8]《纯粹理性批判》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的著作。
[9]雅尔纳于1547年同夏泰尼雷用剑决斗,雅尔纳出其不意用剑背击伤夏泰尼雷的腿腕致死,由此而产生成语“雅尔纳的一击”,指决定性的、出其不意的攻击。
[10]亨利二世,1547年至1559年间的法国国王。
[11]阿涅斯·索雷尔(Agnès Sorel,1422—1450),法王查理七世的宠姬。
[12]雅克·科尔(Jacques Coeur,1395—1456),法国富商,家财亿万,曾以全部家财支持法王查理七世与英国打仗,后来被查理七世流放,家产被充公。
[13]费纳龙(Fénelon,1651—1715),法国散文作家。
[14]乌弗拉尔(Ouvrard,1770—1846),法国著名金融家。
[15]古赞(Cousin,1792—1847),法国折中主义哲学家
[16]内克(Necker,1732—1804),法国著名银行家兼政治家,他的女儿就是文学家斯达尔夫人。
[17]萨米埃尔·贝尔纳(Samuel Bernard,1651—1739),路易十四时代家财亿万的银行家
[18]劳(Law,1671—1729),苏格兰银行家,曾任法国财政总监;他所创办的银行由于发行纸币过多,被迫宣告破产。
[19]帕里斯(Paris)兄弟四人,都是法国银行家或贵族。
[20]布雷(Bouret,1710—1777),法国银行家,因奢侈浪费失败。
[21]博戎(Beaujon,1708),法国银行家。
[22]斐热(Fugger),德国银行家,世代相传。
[23]卡拉布尔(Cbre),意大利西南部的一个小国。
[24]拉·封丹(La Fontaine,1621—1695),法国著名寓言诗作家。
[25]泰米斯托克莱(Thémistocle,约公元前525—前460),雅典的将军和政治家。
[26]弗朗孔尼(Franconi),意大利名骑师,世代为人驯马,移居法国。
[27]在法文及英文中,小马夫与老虎是同一个词。
[28]仆人们可以把钱存进储蓄银行,不再仰求主人的恩赐了。
[29]当时意大利并未统一,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地名,比如威尼斯、那不勒斯、罗马和米兰等,虽名义不同,但实际上是独立国家。前文提到驻都灵的大使馆亦与此有关。——编者注
[30]玛德兰娜是《圣经》上一个改邪归正的妓女,经常跪在圣坛前面痛苦忏悔。
[31]帕尔尼(Parny,1713—1814),法国诗人。
[32]拉瓦利埃(La Vallière,1644—1710),法国女公爵,1661年成为法王路易十四的情妇,后失宠,于1674年进修道院。
[33]马尔斯小姐(Mars,1779—1847),法国著名喜剧演员。
[34]桑丘,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Cervantes)的小说《堂·吉诃德》中的人物。
[35]《克拉丽沙》,英国作家理查森(1689—1761)的小说。
[36]维特,指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里的主人公维特。
[37]曼海姆(Mannhein),德国的一个城市。
[38]“愤怒的日子”是丧礼弥撒所唱得第一句歌词;指“最后审判日”。
[39]奥西恩(Ossion)是3世纪时苏格兰的诗人。
[40]指拿破仑。
[41]《恨世者》是莫里哀的剧本。
[42]“老实人”是指伏尔泰的小说《老实人》。
[43]纳图瓦尔(Natoire,1700—1777),法国画家,其图画仅重视画面的漂亮而缺乏美。
[44]洛特希尔德(Rothschild,1743—1812),法国大银行家,犹太人。
[45]密西西比公司是银行家劳所创办的一家投机公司。
[46]法语tirer une carotte(胡萝卜)是敲诈勒索钱财的意思。
[47]参阅《职员们》。——原注
[48]里昂工人于1831年11月21日起义,于12月3日被扑灭。
[49]指1830年7月法国人民推翻波旁复辟王朝的革命。
[50]这里“三天”指1830年七月革命,巴黎人民经过27日、28日、29日三天战斗,推翻了查理十世的统治。
[51]泰雷修道院长(Abbé Terray,1715—1778),1769年曾任法国财政总监。
[52]勒努瓦(Lenoir,1768—1806),法国商人,与里夏尔共同创办法国棉纺织业。人称里夏尔·勒努瓦。
[53]富歇(Fouché,1759—1820),法国资产阶级政客,政见反复无常。
[54]圣梅丽是巴黎的一条街道,1832年6月5日至6日,共和党人利用拉马克将军出殡的机会,组织群众示威游行,结果演变成为起义,后被镇压。
[55]黎希留、马扎兰都曾任法国的首相,治理国家很有才干;波唐金是俄国的元帅,曾将土耳其人驱逐出俄国。
[56]罗贝尔·兰代(Roberi Lindet,1746—1825),法国大革命时执政府时代的财政部长。
[57]希腊神话,水仙加泰拉被巨人波利斐摩爱上,而加泰拉却爱牧羊人阿西丝。当她同爱人一起在一座岩石下面谈情说爱的时候,被波利斐摩发现,将他的情敌压死。
[58]1830年7月26日法国查理十世颁布了四条反动的敕令,成为七月革命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