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贷 控 制
债务方面统计数据的缺乏并不会妨碍我们通过对货币病或物价水平病采取直接的应对措施而预防债务病的出现。的确,债务病通常会引发货币病;但通过恶性循环的作用,债务病很快会演变为结果,而货币病则成为原因。例如,在经济繁荣时期,真正的总体过度负债通常是因物价水平的上行而导致的,而物价水平上行会通过放大利润而刺激生产商们借入过多的钱来过度膨胀其业务。
仅仅是新的发明或发现这一个因素并不一定会将总体的负债水平带到一个高位,前提是如果物价水平能够立刻抵挡住由信贷膨胀而非发明或发现所带来的利润诱惑,且能抵挡住发明或发现本身的诱惑的话。这里的关键在于,一有迹象表明物价水平哪怕只是受到了它的一点点影响,就要对信贷膨胀进行控制。
即便是在商品价格水平无法体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例如1923—1929年),我们还可以将股票市场当作一个指示器。如果通货膨胀没有被观察到或者被人们忽视了的话,那么为了防止出现后续的结果,实行通货紧缩将变得更加重要。
治疗货币病是宪法的授权
美国宪法 负有责任挽救公众在萧条时期的信心的政府当局,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因为引发了公众错误的期望或采用了会自动引起反暗示的暗示,而使已经不利的局面变得更加糟糕。但是一些可以让公众领会其高明之处的明智措施,政府则应以满腔的热忱进行推广。
对于银行的信心
如果银行能够重新获得那些被囤积起来的货币(并且重拾信心,它们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停止囤积行为),那么它们比任何其他机构都能更好地让这些重新获得的货币发挥作用,因为银行可以通过信用货币的形式将这笔钱放大许多倍。因此,任何能够恢复并支持人们对于银行信心的举措都是非常可取的。例如,如果公众在银行的存款得到了某些机构的担保,且这种担保令存款人很满意的话,那么一些被囤积起来的货币就会逐渐松动并且流回银行,从而有助于支撑信用货币。在美国,这种政府担保的应急之策已经被尝试使用过;但我要非常遗憾地说,由于担保人所提供的担保把一些“严重的风险”排除在外,从而无法为公众提供足够的信心,因此这一举措的效果并不太好。而在国外,担保政策则很明显已经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比较适合充当银行担保人这一角色的是银行同盟、联邦储备系统以及政府。最为适合的还是政府,因为在经济萧条时期,银行自身也同公众一样恐慌,而此时只有政府是足够强大的,可以应对这种恐慌。1930—1931年,加拿大政府为了给粮食的销售提供便利,为几家向粮食行业提供贷款的加拿大特许银行(chartered Canadian bank)提供了担保。这一交易是通过枢密院命令(Order of Council)制定特定法律条款的形式来完成的。 注71
为此,我已经提出过建议:应该扩大联邦储备系统,政府也应该通过把债券存在银行以支持信用货币的办法,来激发自身对信用货币更为直接的关注。除此之外,便再难找到驱赶走萦绕在银行及借款人身上的犹豫情绪的良方了。
刺激借款者和买家
政府可以提供一些补贴(仅仅是在危机存续期间),因为补贴可以起到负利率的效果。 注72
但是借款者之所以会犹豫不决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企业直到确定有了买家后才愿意借款;而在萧条时期,买家等着企业给他们以信心,然而企业只有恢复到按照正常的借款条件借款的情况下,才能让买家看到这种信心。如果买入行为可以被率先启动的话,企业的借款行为就会随之发生。为了达到(直接刺激买家)这一目标,一种独特的“印花美元(stamped dor)”计划已经被设计出来——一种对于囤积行为所征收的印花税。 注73 直到本书结稿之后,这一计划才引起了我的关注。它为我们提供了控制囤积行为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也指出了让经济走出萧条的可能最快的途径。
在本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控制信贷、黄金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的一些主要方法。对于货币流通速度的控制只是在情势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才应该考虑的手段。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所进行的信贷控制,再间或辅以对黄金实施的控制以及其他一些手段便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