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邦贝依之末日_恋爱与牺牲

作者:莫洛亚 字数:10313 更新:2025-01-08 15:06:26

本篇所引信札,皆系真实文件。译自李顿爵士著。

The Life of Edward Bulwer, First Lord Lytton.

——作者

一八零七年,皮尔卫将军暴病死了,遗下一妻三子。寡妇和孩子们住到伦敦去,自称为皮尔卫·李顿夫人。李顿是她母家的姓氏,在十五世纪鲍斯惠斯战役中出过名。现在她是这一族的唯一的后裔,故她觉得母家与夫家的姓氏同样可以夸耀。

皮尔卫族偕同威廉一世来英,一向占有封赠的田地,传到将军,是一个想念着这封地的人,以一生的光阴,去扩展这些田地。李顿族也是阀阅世家,在克纳华斯地方拥有大宗田产。迄十七世纪为止,皮尔卫族老是保存着古老的家风,世代都当军人,李顿族的最后一人,皮尔卫夫人</a>之父,却是一个博学之士,为当时最优秀的拉丁文学家。他给女儿授了根基深厚的教育,把她嫁给皮尔卫将军,那是一个颇有野心的军人,患着痛风症,使妻子时常受惊!又把岳母逐出他的家庭。

将军之死,使他的寡妻得以回到李顿族,袭用母家的姓,这原是她私心祝祷的愿望。两个年长的儿子送到学校里去了;年幼的一个名叫爱德华,最为母亲钟爱,她教养他,慢慢地把自己的嗜好感染给他。他喜欢听她读高斯密斯或葛莱的诗:她念得真动听,悲壮的声调中含着伟大的情绪。爱德华七岁时,就在外祖父的书室中摸索,凡他所能找到的书籍,都可随意翻阅。有一天,他沉默了好久,突然问母亲道:“妈妈,你有时会不会感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她用着不安的目光答道:“爱德华,你到了入学的时候了。”

他在学校里是一个出色的学生,十五岁时已能写作,充满着热情与幻想,有如少年时代的但丁一样。“我要恋爱,我寻求对象,不拘是谁。”爱华德寄宿在一个叫做伊灵的乡村上。村中有一条小溪,他每天去洗澡,洗罢便坐在岸旁出神。他时常看见一个面貌温和的女郎在那边走过。他不敢和她说话,但遇到几次以后,她微笑,而且脸红了。她住在一间草屋里,父亲是个放浪的赌鬼,往往离家数星期的不回来。热心尚侠的皮尔卫,看到这么娇艳的容颜与这么可怜的遭遇动了心。“我不能形容我们的爱,这和大人们的爱情不同。那么热烈,又是那么纯洁,心中从没有过什么恶念……可和这狂热的温情相比的情绪,我从未感到且亦永不会感到。”每晚,爱德华买些果子和女郎坐在溪边的树下同吃。在这些约会上,他总先到。等待的时间,他心跳得厉害。她一到,他便平静了。“她的声音使我感到一种甘美的恬静。”一天,她忽然不来了,以后几天也不见她的踪迹。他到草屋去寻访,里面阒无一人。管门的老妇说父女俩都走了,不知何往。

这场小小的悲剧使皮尔卫的性格大变。他从热情变</a>成悲哀,他喜欢孤独,喜欢森林,懂得拜仑。他在剧烈的痛苦之中感到愉快与骄傲,仿佛唯有他方能有此痛苦。在剑桥大学</a>念书时,他动手写了一本《维特》式的小说。随后他亦如常人一般由绝望而放荡了。一八二五年,在二十二岁上到巴黎,皮尔卫受到一切世家的优遇,有着可爱的情妇,替朋友们当决斗中的陪随,自然而然的由多愁善感的情种一变为花花公子。如果没有写作的野心,他很可能纵情声色,流连忘返。然而他这种豪华的生活为他供给了 他尤其痛恨他的妻对他的工作不感兴味。他当初以为一个结了婚的文人可有共鸣共感的热情生活。一个作家拿了上半天写就的原稿踱进妻子的房里念给她听,她呢,随时随地怀着鉴赏的心情,立刻变得与她丈夫一样的热烈感奋;这才是爱德华称心乐意的生活。

然而洛茜娜整天的被丈夫丢在一边,哪里还有心绪谈什么高深的问题或讨论什么小说中女主角的心理状态?她只能再三回味她真切的悲哀与创伤,想着舅姑的怪僻或丈夫的虚荣。对于她,人生真是一场空梦。她此刻有了两个孩子,但她一些也不关心,爱德华把他们逐出家庭寄养在外边的习惯,使她再没照顾儿女的心思。此外,她只有几条狗。至少这几条狗还爱她,她一进门它们便快活得狂吠一阵,陪着她始终没有厌倦的样子。她到处带着它们,替它们印着拜客的名片,常和自己的片子一块儿投在朋友家里。“轻佻的儿戏亦是一种强烈的心境的表现”,她的溺爱狗正表现出她做人的悲苦。

有些时候,她想起往日的柔情,还能勉强在生客前面用和善的敬佩的口气讲起爱德华。一八三一年,他当了国会议员,那时她写道:“可怜的爱人,他现在似乎很快活,但我替他担忧着第一次的出席。你们都已知道,他不能遇事镇静,凡是一件别人认为成功的事,在他心中,只要是涉及他自己的时,总当作失败。他对于自己的作为,没有一桩是满意的。”

她居然和舅姑通起信来,措辞也相当恳挚,所谈的无非是关于爱德华的事情。“夫人,想起可怜的爱德华吐血吐得这么长久,真是伤心。但他这种奴隶般的苦役与发狂般的生活一日不止便一日无痊愈之望。他担负的工作分量,实实在在(一些也不虚说)是用三个人的精力与时间也对付不了。在夜半二三点钟以前,我难得有五分钟见到他的面,他的忙碌可想而知;但若我劝他少作些工,多休养身体的话,他立刻暴跳如雷,而这种盛怒更加重了他的吐血症。因此只能暗中愁叹,忍受一切,不作一声……母狗法丽躺在我的床上;每逢我咳嗽时,可怜的小畜竟眼泪汪汪的呻吟不已。唉,还有什么爱可和这条狗的爱相比呢?”

假使皮尔卫对她仍是忠实的话,她倒还可了解他是因必不得已的工作而冷淡了她,但他并非只是埋头工作而已。他有一种奇怪的习惯,在近郊看见什么合意的房子便租下或买下。他可以在那些屋里一住几星期,说是“幽居冥想”,但洛茜娜颇有理由相信那些别庄是分给好几个情妇住的。有人见过女人的裙角在那边出入,朋友们报告她这种消息。这样之后,她的丈夫尽管对她说,他是政治家兼作家,他的责任与工作应当激起高尚的情操;这些好听的训话,在她耳中觉得既不真诚,又无意味,她回答他时只教他回想一下他从前许下的愿,说他一生是完全献给她的,还有那些初恋时的情话,在爱情满足之后很快便已忘掉了的。这类怨叹自然毫无用处,不过使已经倦于婚姻的丈夫更加愤怒更想躲避罢了。

一八三三年(皮尔卫三十岁),他们中间的局势愈益险恶了,他在议会与著作的双重的重负之下觉得家庭无异地狱。于是夫妇俩都同意到瑞士与意大利去走一遭。也许离开了伦敦,离开了挑拨双方仳离的朋友,在数星期中暂时摆脱了苦役,只有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或者能回复以前初恋时的情景。那时候,皮尔卫每天骑着马,走着三里多路去和洛茜娜交谈几句,而洛茜娜亦不是把这个聪明貌美,众友艳羡的骑士自鸣得意的么?

爱德华·皮尔卫夫人很高兴动身到大陆去;她想把丈夫的心重新赢回来。当然她不如从前那样的敬佩他了,但也并不爱什么别的男子,还希望恢复夫妇之情。她离开伦敦时唯一的悲哀,便是不得不把小母狗法丽留下,“它此刻更加可爱了。”至于两个孩子,她已付托给一个老友,只嘱咐她遇到他们表示自私的时候加以痛责。她怕他们受着父亲的遗传性。

旅行的结果却大不吉利。说是只有两个人在一起时会恢复爱情原是错误的念头,凡是一对夫妇的情操,不复热烈到把什么事情都渲染得光明灿烂的辰光,宁可过着忙乱一些的生活。这样,两人虽然疏远,究竟还是日常生活的伴侣,至少有时还能感到群居的乐趣与微温的幸福,这种情形虽然难免风波,但还相当快乐,在真正的幸福破灭之后尚可敷衍一时。说是回光反照式的幸福罢,也可以,可究竟还有多少光彩。但两个人一朝离开了社会,便要相对索然了,何况旅行中另有一番麻烦,意大利风光所引起的反应又大相径庭,于是爱德华与洛茜娜发觉两人的趣味不复相同,细小的事情都会引起激烈的情绪,而且最危险的是,两人在一处时觉得十二分的不耐烦。不过,“波波”在烦闷时还可借对于艺术对于历史的研究来消遣,至于“波特”只好独个子在旅舍中咒骂人生了。

“在这个地方的旅行,她写道,有三种主要的特点:瘟疫,病毒,饥馑。瘟疫是蚊虫,病毒是臭气,饥馑是饮食。虽然如此,那个在家百不如意的‘波波’在此恶浊的环境中倒有法子繁荣,他一天一天的发胖了。正如我的女侍所云:‘皮尔卫先生由于事事和人相反的精神,在这些不舒服的床上和不堪下咽的三餐中间,颇有乐此不疲之概。’至于我,在这尽喝着柠檬水和到处使我怨恨的生活中却瘦了许多。那般诗人赞美这个国土的话全是撒谎,真该下割舌地狱!”

佛尼市是蚊虫世界。法兰尔是蚊虫世界。洛茜娜全个面庞都肿起来,但当她还在用着早餐的时候,“波波”已经参观泰市的古牢去了。将到翡冷翠的时候,郊外满着扃桕,银色的橄树,青葱的榴树,她一时倒觉得秀丽可爱,但“英国无论哪个温泉城都要比它美丽二十倍……我们的窗子临着亚尔诺河。名字倒很动听,但实际只是一条肮脏不堪的小河,又狭又难看,全是泥漱,中间满着丑陋的小船,住着恶俗不堪的粗汉,一天到晚在泥浆里乱搅。哼!威斯敏斯桥下的泰晤士河,其壮丽明媚,何止百倍于此!”

在意大利所有的奇迹中,洛茜娜觉得唯有某驿夫豢养的一条小犬倒还可爱,它可以在马背上立到一站路的辰光,而且很平稳。“但请告诉我亲爱的法丽,说我对于这些狗从未拥抱一下,抚摩一下……并且我已直接写信给法丽了。”在罗马,皮尔卫要为他筹思已久的一部小说搜集材料,他要描写李昂齐在十四世纪时的暴动,即欲推翻贵族专政,重建罗马共和国的那次革命事件。他把他的已经万分厌倦的妻奔东奔西的带去看纪念建筑。“我对于这座城市的失望简直难以形容。这的确是我见到的最脏最野蛮最可厌的城……罗马郊外和罗马城内一样的丑,即是亚尔拜诺,弗拉斯格蒂,蒂伏利那些名胜亦不能例外。但陶米蒂安宫与西皮尔庙堂确是真正美丽的古迹。”

随后到了拿波利;情调突然改变了,意大利好似变得可爱起来。事情是这样的。皮尔卫在剑桥大学念书的时代,对于古代史颇有研究,蓄意想写一部描绘古代生活的小说。他在米兰勃莱拉博物馆中看到一幅题作《邦贝依之末日》的画,大为叹赏。他觉得画面上的情景非常动人;那是纪元前一世纪时弗苏维火山爆发,把邦贝依全城湮埋地下的故事。爱德华预备把这件慘祸加上多少传奇式的穿插而写成一部小说。他一到拿波利便去参观邦贝依城的发掘工作,觉得这些将近二千年前的生活与吾人今日的生活还很相近,不禁引起了许多感慨,他立刻动手工作了。

皮尔卫工作时的情景,可怜的洛茜娜知道得太详细了。他决定着手这部小说之后,即自朝至暮的浏览关于邦贝依城的书籍;他不愿人家和他谈话;有人闯进他的房里他便唉声叹气。洛茜娜整天的被丢在旅店客厅里,与她住在伦敦或乡下时的情形一般无二。“波波”自私自利的脾气真是无可救药。

在拿波利某次应酬中,洛茜娜遇见一个当地的亲王对她殷勤献媚,他觉得她光彩照人,赞美她爱尔兰种的眼睛,赞美她的肌肤,赞美她的思想,说了一套爱德华七年前恭维她的话。她很高兴听他这些谀辞。可见她还年青,还能颠倒男子。居然还有人愉快地同她在落英缤纷的澉树林中散步,而在看到她时也再没心思去关在房里往故纸堆中讨生活。

当爱德华专心一意要把邦贝依城重建起来的时候,她便和亲王出去游览,她立刻觉得拿波利美妙非凡。地方的景色原随着我们心情而变的。罗马、莉冷翠之可厌,是因为丈夫的缘故;拿波利却不然,那是“意大利唯一不使我们失望的城。”拿波利的旅馆真舒服,蚊虫也没有了,吃饭也不捱饿了;拿波利的海湾真幽美,拿波利的阳光真明媚。亲王口中尽是一派称赞颂扬的话;和她丈夫几年来老是咕噜咕噜批评她性情脾气的那一套筒直不能相比!

实在她应该想到,假若亲王和她同居了六年的话,他也会如“波波”一样的严厉。须知做丈夫的观点,和一个偶然相逢的崇拜者的观点必然不同;前者是更苛求,希望在妻子身上看到更稳实的优点,因为情欲已衰,头脑冷静,说话也更真诚;其实,他的女人既不象崇拜者所说的那么了不起,也不象丈夫所说的那么要不得;她的真面目却在两极之间。但她更爱享受这种使她觉得再生的幸福,且拿波利亲王对她的奉承,使她更有理由贬责丈夫。

几天之中,爱德华·皮尔卫对于眼前经过的事情一些也没有留心。他生活在基督降生前七十九年时代,而且几年以来,他已不顾问他的妻,从不理会她的行动。但一发见她有这种柏拉图式的恋爱时,他立刻大为震怒。他问洛茜娜爱不爱这个男人。她答说爱的,说她所有对于丈夫的爱·已经死灭,她认为他只是一个无信义,无心肝,无道德的人,骄傲专横,麻木不仁。爱德华妒火中烧,一面觉得痛苦,一面又极激动,甚至比恋爱时的情绪更强烈。《邦贝依之末日》顿时置诸脑后了,他只想使洛茜娜赶快离开拿波利,二十四小时内便首途往伦敦进发,他并说要把她关在乡下,不再与她同住。

归途中尽是吵闹不休。爱德华责备洛茜娜对他不贞,却忘记了自己对她的不忠实更来得严重。他把她丢在一边直有六星期之久,一朝从邦贝依古城中探起头来发见他的妻不曾好好地纺织而勃然大怒:这等情景使洛茜娜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到了伦敦,她在女友家里住了一晌。女友想替他们讲和,但两人的谈判失败了。爱德华一定要洛茜娜说她爱他,说她从未爱过那个亲王。洛茜娜一定不肯说。谈话之间把拿波利的故事一件一件的搬出来,临了他们决定最好还是暂行分居。

离别可使爱情有破镜重圆的希望。“最早的情操消失的最慢。”最近的恶劣的印象如薄雾般慢慢飘散开去,大家回想到在兰勃夫人家园中的初吻,便互相通信表示好意。“我想,爱德华在信中写道,我们俩都放弃了我们分内的幸福。当然我忒嫌苛求了些,我非常强烈地感到的事情,在你简直无法了解。我所要求的一种同情与善意,照它的性质看来,或许正是无论何人也不能期诸他人的。在你方面,你拒绝了我对你的爱情与温存,我虽然从未因此而消灭对你的爱,你可始终不睐;你把我批判得不留余地,说我有如何卑鄙的动机,如何势利的观念,似乎定要把我造成你理想中的我的样子。啊!请你对我慈悲些罢,公正些罢;我们应该互相尊重,因为一个人受着好意的批评时定会努力向上,勉副期望。亲爱的洛士,请相信我,我真正的爱你,深深的爱你,但多少烦恼的人事弄得我筋疲力尽,身体衰弱,使我常常心头火起,有时竟是一种病态了,故你一句不大客气的说话,不大婉转的声音,冷酷淡漠的神情,都使我轻易不肯忘记。”这次的裂痕,在他们初婚时期原曾经过母亲的挑拨,但此刻母亲也大为惊骇,劝他们各趋和缓,言归旧好:“如果你肯听从我,那么你当尽力使她疼爱孩子,因为唯有母子的爱才能够増进夫妇的爱……一切都应安排得象重新结过的婚一样。既往不咎,方能长保未来的安乐。”

爱德华受过了母亲的劝告,心里害怕真正要决裂,加以在分居时容易忘掉对方的缺点。故他有时认为和解是可能的了。“假使你能开诚布公的告诉我:‘我对你又恢复了往昔的爱情;我对你的批判亦仍与以往无异,我准备如以前那样的和你一起度日,取着宽宏大量,遇事包容的态度,做你的朋友,做你的依靠,’那么,我将欢欢喜喜的,抱着感恩的心肠,把最近的事故置之脑后。”

在两个失和的爱人的通信中,两条可怜的狗也牵入了,例如她的信中说:“波特向波波贺年。”他的信中亦写道:“可怜的波特,此刻两条狗亦病了,而病狗往往是狰狞可怖的……因此你得快快复元,使我们不再互相恼怒……我再说一遍罢,亲爱的波特,你应安心静养,锻炼你的身体,澄清你的思想。”

皮尔卫下乡去探视他的妻。她知道他快来时,八天以前已经在谈起了。预备些小玩意儿,想教他乐一下子,那时她完全如一个温良的贤妻等待着久别重逢的丈夫一样快活。《邦贝依之末日》已经出版,大受欢迎,洛茜娜对之亦颇表好感,她说:“这本书使我着了魔,兴味浓厚,令人爱不释卷。作者的天才,在此比在别的小说中表现得更美满了。”以这种辞令去应对作家,确是最恰当不过了。但他一到,什么都弄糟了。坐下不满五分钟,她就说了许多不堪入耳的话。他先是勉强忍着,继而亦不免报以恶声。她知道他在伦敦和另一个女人住在一块,对他大发醋劲。他呢,盛怒之下亦搬出拿波利的故事以相抵制,趁着意气蛮干了一场,也顾不到什么体统不体统了。每次的会面,每次这样的收场,而每次要几星期的时间去挽回每次留下的裂痕。原来他们的龃龉另有深切的原因,故他们的媾和即是成立了也无法持久。

实际是,再来一次恋爰的事已很困难。必要两人见面时永远觉得快乐,方为真正的爱情;但若对方的印象牵带着什么难堪的往事时,相见之下便不免想起那些往事,悲愤交集,哪里还会快乐?在喜剧中,两个爱人在第三第四幕吵闹之后可在第五幕上突然讲和,使观客离开戏院时以为他们从此琴瑟和谐白头偕老。人生可不是这么一回事。人生舞台上的演员是有记性的,在演第四幕时,第三幕还盘旋心头,且以后还有第五幕,还有第六幕,还有……直到死了才算忘掉。

爱德华既是小说家,应当懂得这种心理,应当由他说明一切,或帮助对方解决这个僵局,然而他不大明白。他倒希望洛茜娜对他表示宽容与忍耐。“亲爱的洛士,我的天性与体质都比你更易恼怒;故解决现局的任务于你较易担承;人生的经验能否帮助我们转圜,亦系于你一人身上。在这等情景中,关键总握在女人手里:‘一句温柔的答话可以平息男子的怒气……’如果你知道,我的洛茜娜,你曾使我宽宏的感情受到何等的打击,使我何等的沮丧,那你亦将忏悔你以前的过失了……哀琪荷斯女士曾言,一个爱丈夫的妻子,对于丈夫的作业始终感到兴趣,即使拔萝卜那样猥琐的工作也不能例外。但若丈夫所干的是最光荣的事业,那么她的兴趣更应如何浓厚!……不论在政界上文坛上,我是一代的超群拔萃之士,只要我活着,我的生涯将使一切与我无干的人表示关心;难道我的妻倒要对我的事业打呵欠,对我的行为百般讥讽么?”

后面并列举着各种劝告,第一条怎样,第二第三条又怎样,第四条尤其重要,那是:“不要侮辱我的亲长!”在外人看来,这些都很冠冕堂皇,颇为得体。但洛茜娜只觉此种保护人的口吻难于忍受。她知道他写这封信时一定自以为慈祥温厚,宽大为怀,柔肠侠骨,更有古骑士风。他的用意是要辩解自己的过失,但他的辩解自己的过失,就是数说妻子的过失。皮尔卫母子都有这种脾气,使洛茜娜老是愤恨不已。他们自以为是超人的种族。爱德华写起信来总想象自己具备一切条件,可做一个聪明的,善良的,有悟性的人。他是小说家,很会塑造这等英雄,把他描写得亲切可人,临了他说这个英雄便是他自己。然而洛茜娜已有长久的经验,明白这些无非是纸上空谈而已。

最好还是承认事实。这对夫妇必得分离的了。当时的英国法律是没有离婚</a>的。皮尔卫首先想到分居。他有许多理由希望马上实行。他写了一封坚决的尊严的信把这个意思告诉她:“我已下了确切的决心。我们应当分居。从此你不必再说我把你关在‘乡下的牢狱里’。你欢喜住那里便住那里。我不糟蹋你的幸福亦不拘束你的自由。我只求你不要牺牲了我的。你对我已毫无爱情,我对你所能有的爱情亦被你斩断了根苗。”后面是分配锒钱的办法,也很合式。他每年给她四百镑赡养费,外加一百镑的儿童教养费。这样之后,洛茜娜在日记中写道:“皮尔卫先生的信中,充满着病态的感觉。他把我正式离弃了。好罢!我为此怨愤也太傻了!……他们胆敢自命全知,自命有德,随时都可以诬蔑我。”

她住在乡下,孤苦零丁,万分绝望。她拼命喝酒,想借此忘怀一切。这时候,“波波”那位道学先生在巴黎过着奢华的生活,可也不免困于内疚,觉得不大快活。为何要有内疚呢?因为,上帝鉴临他,他实在没有损害她的心思。为两人的幸福起见,与其住在一处常常拌嘴,毋宁分居为妙。然而七年以前,她还是一个幸福的少女,多少男子曾经受她美貌的摄引。他却把她丢在一边,使她孤独,贫困,万念惧灰。

她开始写日记:“我一向注意到,孤独的狱囚在记着日记的时候觉得有所寄托,一般疯子的自言自语,大概亦是为此。他们再没别人可以说话……唉,我以前所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啊!童年,没有光彩;青年,没有花朵;成年,没有果实。我所有的几项优点完全被糟蹋了,甚至被人轻蔑……我亦自恨对于那么不值得的男子枉用爱情……如果我的心不是如此悲苦,听着爱德华的诉苦倒是一件好玩的事;他在家住不满两天,但他宛似个极爱家庭的可怜虫,怨叹家里的偶像被打倒了,怨叹家事荒废了,只因他的妻不能以顶了他的姓氏就算幸福,不能常常过着孤独的生活即感满足,亦受不了他的丈夫如船长那样,隔了许多日子才回家一趟,领着他的同伴来大吃大喝几天……”

“十天以来第一次出门,告诉园丁怎样把盆花排成花坛……拥抱了一会我的裴特斯克,它舐我的手,把它的头在我身上厮磨,好象比我世上任何亲族都更乐意见我……回到室内,拿起了六弦琴弹唱了一小时;——炉火中突然吐出一道闪光,照耀出拿波利城的印象——我丢下琴;重新看到我在Strada Nuova。驱车疾驰,那么可爱,那么狂热,那么快乐,海湾上阵阵的微风,挟着佛苏维火山的暖气,吹拂着我的脸颊……啊,拿波利,亲爱的拿波利!唯有在你这个地方我觉得自己还年青。——可是结果呢?难道我闹了别的笑话么?不,——但不闹笑话的人亦未必如他自以为的那般明哲保身。”

不,不闹笑话的人亦未必如他自以为的那般明哲保身。除了这次拿波利的奇缘(而且还是无邪的)外,她没有闹过别的笑话,但她已受到何等残酷的报应!她在潮湿的乡间病了,她咳嗽;她觉得突然衰老了。身体的衰弱不免使她想重新抓取多少爱情,即是极微薄的情分亦好;世界上既然只有丈夫一人,她便给他写着凄婉动人的信:“我求你宽恕这条可怜的老犬,它既老且病,快要死了,我求你再试一次……你现在宽恕它可决无危险,这场残酷的病已使它爪牙脱落,衰弱病惫,不能为害的了。你记得那个寓言么:一个人因为他的狗犯了重大的过失要打死它,但他停住了想道:不,当时你曾是一条好狗,我看在这一点上饶恕了你这次罢。”

信末,她又要求万一她死了之后,请他好好照顾她亲爱的小母狗法丽,它死后亦请将它的骨殖葬在她的墓旁。“上帝降福于你,波波,这是可怜的老母狗所祝祷的。”

几天之后,分居协议书签了字。

皮尔卫以为这样办妥之后,事情可以完了。实际可并不如此。洛茜娜过不了孤独的生活,不能静静的忘怀一切。她没有朋友;她的性格很强,爱说坏话,又不能谨慎将事,管理家务;她浪费金钱,负了不少债。她无钱的时候便向丈夫要,先还客客气气的,到后竟强赊硬占的威逼了。为增多收入起见,她学着写小说。但除了描写负心的男子蒙着高尚的假面具而实际是一个虚伪残酷的人之外,还能写些什么呢?她和丈夫的关系日渐恶劣。她有过几个外遇,都是短时间的,结果亦很不好。过后她又孤独了,酒也愈喝愈多,想要忘记,但她永远认定丈夫虐待她。一切探望她的人,她都当作是爱德华的间谍。她把他们视为万恶的坏蛋。写给丈夫的信,或是寄到国会去,或是寄到俱乐部去,信面上写满着他的罪状。

他已成为鼎鼎大名的作家,重要的政治家;他被封为王家侍从男爵(他的妻,虽然分居着,亦因此升为李顿爵士夫人);但他一生都受着怀恨的妻子的威胁,他觉得随时可以受到最难堪的攻击。一八五一年,特洪夏公爵家里正在表演他的剧本,王后也亲临观剧,洛茜娜写信给公爵说,她将乔妆卖橘妇混入剧场,把臭蛋投掷王后,爱德华吓得不敢在人前露面了,怕她要闹出什么乱子来。她拿他所给的赡养费买通几家无聊的小报谤毁他。他觉得这未免太冤了,他把李顿夫人分居以后的行为作了一个报告,送给神经病专科医生;他筹思如何才能止住她的愤怒,使她安静下来。他在所有的作品中谈起婚姻都取着严酷的态度,他写道:“要两个人在恋爱的时候快快活活一同就死是容易的,但要结为夫妇以后快快活活的过活便难之又难了。”此外他又言:“我恐大多数的婚姻是不幸的。”

可是荣名与他的年岁俱长。少年时代的朋友狄斯拉哀利,成了大政治家,一八五八年,把皮尔卫任为殖民大臣。这样爱德华必须亲自到选区里去运动连选。李顿夫人得悉之下,亦偷偷地去了。当爱德华爵士站上讲坛时,她嚷着向前:“让一让大臣的夫人!”挤到第一行,她又喊道:“任命这样的人当殖民大臣真是英国之羞!”爱德华爵士不愿回答她,离开了讲坛。于是李顿夫人上台去说了好久,满场的人都笑开了:“英国的人民怎么能容纳这种家伙去主持殖民部?他杀死了我的孩子,还想谋害我!我身上的衣服都是慷慨的朋友们赠与的……”

这件事故之后,他决意把她幽禁了。一个神经病专科医生把她请去,随后把她送入一所疗养院。她尽力抗争;但法律的规定必须遵守,她应当服从。虽然人家待她很温和,她仍大声怨叹。这件故事传扬开去,成了一时的话柄。大家慢慢的矜怜她,替她抱怨;几个报纸主张彻查这件滥用威权擅禁大臣夫人的案子。爱德华的同僚亦劝他想法补救这场卤莽的行动。当他正在无法可施的时光,他的儿子出来解了他的危,怀着极大的孝心领着母亲住到法国去,努力安慰她,若干时期以后居然把她镇静了下来。

李顿夫人回到伦敦度了残年,一直活到八十岁。她和几个少数的邻人老是讲她丈夫的罪恶史,又加上把她幽禁的一桩新罪状。她把他早期的信札念给人家听。下面那封初恋时代的信是大家一直记得的:“恨你?洛茜娜!此刻我眼中噙着泪,听到我的心在跳。我停笔,我亲吻留有你手泽的信纸。这样热烈的爱能变成憎恨么?你所说的美满的前程,如果没有你的爱情为之增色,亦只是毫无乐趣的生涯而已……你的宽宏直感动了我的心魂,请相信我,在无论何种的人生场合,也不论尔我通讯的结果若何,我将永为你最忠实的朋友。”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