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是:E.M.Forster is for me the only living novelist who can be read again and again and who, at each reading, gives me what few novelists can give us after our first days of novel-reading, the sensation of having learned something。见美国文学批评家莱昂内尔·特里林(Lionel Trilling,1905—1975)的《爱·摩·福斯特》(E.M.Forster,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一书 [81]理查德·杰弗里斯(Richard Jefferies,1848—1887),英国自然主义者,创作了多部农村题材的作品。
[82]乔治·亨利·博罗(George Henry Borrow,1803—1881),英国游记作家。本段结尾处提到的他对巨石阵的描写出自其《拉文格罗》(Lavengro) [83]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
[84]一英寸≈25.4毫米。
[85]据保罗·B.阿姆斯特朗(Paul B.Armstrong,1949—)考证,该引文出自德国诗人诺瓦利斯(Novalis,1772—1801)的诗句,波兰裔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曾将其用作小说《吉姆老爷》(Lord Jim,1900)的卷首语,福斯特可能是从这里看到的。(《吉姆老爷》卷首语中所引原文是“任何信念”(any conviction)而非“我的信念”(my conviction)。)
[86]德国在西非有殖民利益。威尔科克斯先生话说了一半就打住了,因为他记起玛格丽特有部分德国血统。
[87]一个保险公司协会。
[88]波菲利昂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巨人的名字。
[89]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1828—1906),挪威戏剧家,欧洲近代戏剧的创始人。
[90]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1795—1881),苏格兰评论家、讽刺作家、历史学家。
[91]亚哈与耶洗别出自《旧约·列王纪上》,两人作恶多端,死后遭狗噬尸舔血。
[92]一种剧院,可能提供轻音乐演出节目。
[93]指从土耳其至埃及的地中海东岸地区。
[94]货币单位。
[95]英国18世纪小说家亨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1707—1754)的小说《约瑟夫·安德鲁斯》(Joseph Andrews)和《汤姆·琼斯》(Tom Jones)中的角色。
[96]据奥利弗·斯塔利布拉斯(Oliver Stallybrass,1925—1978)的说法,尤斯塔斯·迈尔斯(Eustace Miles,1868—1948)著有多本有关健康与饮食的书籍,曾在查令十字街附近经营一家健康饮食饭店。
[97]格吕耶尔是产自瑞士的奶酪,斯蒂尔顿是产自英国的奶酪。
[98]布尔战争(一般指 [127]德尔巴(Durbar)是英国总督正式接见印度藩王或印度藩王正式接见其臣民的仪式名称。
[128]普罗斯佩罗是莎士比亚《暴风雨》(Tempest)中的主角,剧终时放弃了自己的魔力。
[129]原文是法语。
[130]皮尔庞特·摩根(Pierpont Morgan,1837—1913),美国商业巨头,积累了巨大财富,收藏了大量绘画、书籍和手稿。
[131]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
[132]蓝胡子(Bluebeard)是法国诗人夏尔·佩罗(Charles Perrault,1628—1703)创作的同名童话故事中的主角,他连续杀害了自己的多位妻子。
[133]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意大利欧洲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a>萨画派的最后一位画家。
[134]受约翰·阿丁顿·西蒙兹(John Addington Symonds,1840—1893)影响,乔治·H.汤普森(George H.Thompson)认定这句话引自意大利雕塑家、画家、建筑家、诗人米开朗基罗(Michngelo,1475—1564)。
[135]引自《圣经·哥林多前书》 [136]德国作曲家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 Friedrich Handel,1685—1759)根据圣经故事创作的清唱剧《犹大·马加比》(Judas Mabeus)的 [155]厄里倪厄斯(Erinyes),又称欧墨尼得斯(Eumenides)或复仇三女神(Furies),希腊神话中惩罚恶行之神。
[156]载有印度教主神克利须那(Krishna)神像的巨型马车,善男信女有时会自愿扑上前去任其将自己碾死。
[157]乔治·梅瑞狄斯《现代爱情》(1862)中的诗句。
[158]这里提到的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画家乔治·弗雷德里克·沃茨(George Frederic Watts,1817—1904)的一幅作品,名为《时间,死亡和审判》(Time, Death and Judgement)。画中“时间”、“死亡”和“审判”是三个人物形象。
[159]原文是拉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