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一</strong>
为了寻找侦探小说的灵感,我经常四处溜达,东京市内的游荡路线大致如下:浅草公园、花屋敷[位于浅草六区北边至浅草寺观音堂的浅草公园 “您猜一脸蜡黄的医生正在干吗?我不是提过房里有等身大的蜡像吗?医生正为蜡像穿上刚买来的那套衣服,上百颗玻璃眼珠就盯着这一幕。
“至此,身为侦探小说家的您应该已全明白吧?当时我也恍然大悟,并为这老医者破天荒的点子惊叹不已。
“博士为蜡像购置的成衣西装,天哪,从颜色到花样,全与那个恶魔房间的新房客的打扮如出一辙。
“不能再拖拖拉拉下去。今晚恰好是个月夜,或许会发生恐怖的怪事。无论如何,我得想想法子才成。我焦急得直跺脚,拼命动脑子,突然冒出一个连自己都惊奇的绝妙手段。待我全部告诉你后,您一定也会为我拍手叫好。
“我做好万全的准备,入夜后便拎着大包袱,爬进恶魔的房间。新来的房客傍晚已回家,房门都锁上了,但我有备份钥匙。我走近书桌,佯装要彻夜赶工的模样。那盏蓝灯罩的桌灯,照亮伪装成房客的我。至于服装,我借用了同事一套和那房客非常相像的西装。发型不必说,也小心梳理得一模一样。我背对那扇窗户,静静等候。
“用不着说明,这是为了让对面窗户的黄脸家伙知道我在这儿。我下了如此一番工夫,绝不面向他,不给对方一丝可乘之机。
“我大概待了三小时之久吧。我的猜测是否正确?我的计划会顺利成功吗?真叫人心痒难耐、紧张万分。是不是该回头了?不知道有多少次,我差点按捺不住地转过头去。时机终于到来。
“手表指向十点十分。‘荷,荷’两声,外头传来猫头鹰的啼叫。哈哈,这就是暗号吧,是诱人看向窗外的饵。若丸之内的正中央响起猫头鹰的叫声,任谁都会想开窗察看一番。我悟出对方的阴谋,不再犹豫,起身打开玻璃窗。
“对面建筑物完全被月光笼罩了,反射出银灰的光芒,如之前所说,对面的构造和这边的建筑物完全相同。那景色多么古怪啊。光这样描述,实在无法传达那种近似疯狂的心境,感觉像眼前突然出现一面巨大的镜墙,将自己所在的这侧建筑物如实倒映出来。这全是结构相似与月光妖术共同作用下的效果。
“正对面显现出我所在的窗户,玻璃窗也一样开着,还有我自己……咦,这镜子真诡异,为什么没照出我的身影?我忽然陷入困惑,不由自主地思索着。这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陷阱所在。
“咦,我去哪儿了?我应该站在窗边才对。我东张西望,重新检视对窗,不断寻觅着。
“突然,我发现了自己的影子。可是我不在窗旁,而是在外头墙上。我的身子被细绳吊在外头的横木上。
‘啊,原来如此,我在那儿啊。’
“这样的描述听来或许很滑稽,但那种心情是语言无法传达的。那是噩梦。没错,就如同在噩梦里,不受控制地做出非本意的举动。明明睁着眼,镜中的自己却闭着眼睛,这该怎么办?不会忍不住像镜中的自己那样闭上吗?
“换句话说,为符合镜中的情景,不得不模仿镜中影像的动作。对面的自己上吊,看到这一幕,真身的自己也无法安逸地停留原地。
“我上吊的模样一点儿也不丑,一点儿也不可怕,简直美极了。
“那是一幅画。我有股冲动,也想变成那幅美丽的画。
“如果缺少月光妖术的帮助,目罗博士这场幻怪的诡计或许起不了任何作用。
“我想您当然明白,博士的诡计,是让蜡像穿上与这间房的房客相同的衣服,再让蜡像的脖子挂在与这边的电线横木相同位置的木桩上,再通过绳子拉扯摇晃身体,十分简单。
“构造完全相同的建筑物和妖异月光发挥了惊人的效果。
“这陷阱恐怖至极,连早就知情的我都忍不住一脚踩上窗框,然后才赫然惊醒。我像从麻醉中苏醒,抵抗着难挨的恐惧,打开预备好的包袱,直盯着对面的窗户。
“这是多么令人期待的几秒啊。和我的预测一模一样,为察看我的情况,那张蜡黄的脸——也就是目罗博士——冷不防从对窗冒出。
“我已准备好迎击,怎能错过这一刹那的好机会?
“我抱起包袱中的物体,让其一屁股坐到窗框上。
“您知道那是什么吗?一样是个蜡像。我从那间西装店借来人形模特儿。
“我给人形模特儿套上日间礼服,就是目罗博士常穿的那种款式。
“当时月光直射谷底,将这边的窗户照得一片银白,足以看清眼前的景象。
“我怀着决一生死的念头,凝视着对窗的怪物,内心使劲呐喊:‘可恶,上来吧!上来吧!’
“结局如何?神明果然授予人类和猿猴相同的宿命。
“目罗博士陷入相同的奸计。小个子老人可悲地跨过窗框,与这边的人体模型一样坐在窗台上。
“我成为人偶师。
“我站在人体模型后方,举起模型的手,对面的博士也跟着举手。
“我摇晃模型的脚,博士也跟着晃脚。
“然后,您猜猜,接下来我做了什么?
“哈哈哈……我杀了人哟。
“我用尽全力,一把将坐在窗边的人体模型推下。模型喀啷一声,消失在窗外。
“几乎同时,对窗上的人犹如这边人偶的影子,身穿日间礼服的老人,随风飘落,坠落到深远的谷底。
“接着,砰的一声,我依稀听见东西撞地的声响。
“…………目罗博士就此殒命。
“我露出那蜡黄脸上曾浮现的丑恶笑容,卷起右手中的绳索,没两三下,人体模型便越过窗框,回到房里。
“万一模型掉到底下,害我背上杀人嫌疑,可伤脑筋啦。”
青年说完,像脸色蜡黄的博士般露出令人战栗的微笑,直盯着我。
“目罗博士的杀人动机吗?用不着对侦探小说家的您啰唆了吧。人不需要任何动机,也会为杀人而杀人,您不是再清楚不过?”
青年站起身,毫不理会我的挽留,快步往另一头走去。
目送他消失在雾霭中的背影,我沐浴在灿烂流泻的月光下,恍恍惚惚地坐在石子上,动弹不得。
与青年的邂逅、他的故事,甚至是青年本身,是否都是他所谓“月光妖术”制造出的诡奇幻影?我暗自诧异着。
(《目罗博士不可思议的犯罪》发表于一九三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