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黑塞的生平与《东方之旅》_东方之旅

作者:黑塞 字数:1342 更新:2025-01-08 13:51:09

“在我的青年时代,我常常旅行;我喜爱的国家是意大利。1911年我到印度去……对于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的研究,就如同我父母的家庭浸染着的虔诚的基督教一般,给予我极大的影响。我的政治信仰是属于民主的,我的世界观则属于自我主义者。我毕生所孜孜从事的,吸引我以及实际上形成我的,并不是社会问题,而是个人的难题;我所深恶痛绝的,就是那企图使个性屈居于传统群众逸乐下的新历史。”——这段话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的抒情诗人、小说家、论文家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的自述。

黑塞于1877年7月2日诞生在德国黑森林</a>的卡尔夫(Calw),一个虔诚的清教徒家庭里。他的父亲约翰涅斯·黑塞(Johannes Hesse),还有他的祖父,都是曾经在印度布道的传教士。当黑塞13岁的时候,他就决心成为一个诗人,而对学校的功课失去兴趣,结果被迫离开墨尔布隆(Maulbronn)的神学预备学校;后来,在类似的情形下,他又离开位于堪斯达德(Cannstatt)的高等学校。可是当他在卡尔夫当锁匠,以及在杜宾根(T&uuml;bingen)和毗邻德法边境的瑞士城市巴塞尔(Basel)做书贩的那些日子里,他却又狂热地以阅读来教育自己。

黑塞的故乡卡尔夫是个充满田园美景的地方,也是他早年许多小说的背景。他的 黑塞的诗也久负盛名,如《浪漫之诗》(1898年)、《孤独者的音乐》(1915年),以及附有他自己做插图的《画家的故事》(1920年)。但是他最驰名的诗集要算是《夜之慰抚》(1929年)和《诗集》(1942年)了。他的诗有的阴沉,有的绚丽,有的如牧歌,都是音调和谐优美之作,而以微妙的象征来显示其深邃。由于这些诗篇都浸渍在德国浪漫主义的传统之中,但又十分现代化与具有个性,故颇受读者欢迎。他的《诗歌总集》出版于1952年,共有六卷。

黑塞的散文也相当有名,主要作品有《查拉图斯特拉之归来》(1920年)、《混沌之一瞥》(1920年)、《小观察》(1928年)、《欧罗巴人》(1946年),以及《战争与和平》(1946年)。此外并有《信札集》(Briefe,1927—1951)流传于世。尽管黑塞从1923年就加入了瑞士籍,并且一直到他1962年8月9日去世时都定居在这个国度,但一般人仍然把他看作德国作家。这位曾受尼采思想所影响的大文学家,除了写作之外,还嗜好园艺和水彩画。他穷毕生之力,献身于现代文坛,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谨严作家。他的思想不像汤玛斯曼那么锋利,也不像卡夫卡那样浸淫于生命的悲剧中,然而就散文作家而论,他跟他们不分轩轾,而且在整体表现上,他是更能抚慰人心的。

黑塞作品的风格的发展,是从抒情引到叙事,由主观变为客观。从一开头,他就运用一种特殊的技巧:他以两个渐渐相互接近以寻求和谐的相异人物,来描绘极端的事物。但在他的晚年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内心的独白和抽象的象征。黑塞被认为是“德国最后的浪漫主义者”,他也是一位伟大的自我主义者。有关精神上孤独的问题,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他的作品中。这些问题构成了一种持续的力量,用来发现他自己,因为“人的灵魂是他的命运”。

蔡进松 于台北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