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性的概念既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个伟大的教育原则,它不同于旧式教育中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高压政策下的“不许动”的原则。
观察教学法是基于孩子的自由基础之上。自由就是灵活性,纪律必须通过自由来实现。这是一个奉行一般教学法的人很难理解的重要原则。一个人怎样才能在自由的班级里维持纪律?当然,在我们的体系中,纪律的概念同普遍接受的纪律观念不同。如果纪律是建立在自由基础上的,那么纪律本身也需要是灵活的。我不认为,一个人只有当他像哑巴一样默不出声和像瘫痪病人一样不动弹才是守纪律。此时,他只是一个失去自我的人,而不是一个守纪律的人。
只有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性的概念既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个伟大的教育原则,它不同于旧式教育里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高压政策下的“不许动”的原则。
如果那些教员想让孩子终身受益,并不断完善他们的自制能力,那么她就要有一些引导孩子遵循这些纪律的特殊技能。一旦孩子们现在学会了走动而不是坐着一动不动,那他就不是为学校而学习,而是为自己谋生活了。他将通过自己的习惯和实践变得很能干,在社会或社团活动中谈吐自如、举止得体。塑造孩子性格的环境不仅局限于学校环境,还可以延伸到社会环境。
当然,孩子的自由应该被限制在集体利益之内。从行为方式上,他们要达到我们普遍认为的有好教养。因此,我们必须察看孩子是否有冲撞或激怒他人的行为,是否有粗鲁或不礼貌的行为。至于其余的行为,不管是怎样的行为,表现为怎样的行为方式,教员一方面要允许,另一方面还必须进行观察。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员在经过科学训练后,不仅要有能力,而且要有愿望去观察这种行为。在我们的体系中,教员必须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而不是一个主动并施加影响力的观察者。她的被动性应该表现为一种带着渴望的科学好奇心,而且必须绝对尊重她所观察到的一切。这个教员必须理解和遵守作为一名观察者的立场:灵活性就体现在这一现象中。
这一原则肯定适用于学校里那些首次展示出自己心理的孩子。可怕的是,我们竟然不知道扼制孩子刚开始表现出来的积极自发行为的后果,此时也许我们扼杀了生命本身。人类在幼年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就如早晨初升的太阳、含苞初放的花朵。我们必须虔诚地尊重孩子个性的初次展现。无论任何教育行为,如果它要行之有效的话,它就只能是帮助生命充分发展。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就非常有必要避免那些抑制自发行为和任意强加的行为。对那些没有进行过科学观察训练的教员,我们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实际的训练和实践练习,以让他们适应这种新的教育方法。那些已习惯了普通学校那种旧式教育方法的人,尤其有必要接受这样的训练。我在学校训练教员的经验使我深信,这两种教育方法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即使是一个理解了这一新教育原则的聪明教员也会发觉,把它付诸实践也是很困难的。她不明白她要从事的新工作是那样被动,就像地球在太空高速旋转时,天文学家只能坐在望远镜前一动不动一样,正是生命扮演着生命本身。为了去研究它、探索它的秘密或指导它的活动,我们有必要不加干扰地观察和理解它。我认为,这种想法是很难被人理解并付诸实践的。
只有经过训练,教员才能完全学会成为学校的自由活动者。因为长期以来,她的职责就是抑制孩子的行为。当她刚到“儿童之家”的日子里,她没有让孩子保持秩序和安静下来。她看上去很尴尬,还表露出请求人们原谅她,并期望那些在场目击者证明她的清白。我们不断向她说明,开始时期的混乱是必然的。实在不行的话,我们责成她不要做任何事,只是看着孩子。她请求说,她这样做还不如辞职,因为她觉得自己不再是一名教员。
这个旧学校的教员感觉自己很空虚,开始询问她是否不适合她的新工作。实际上,由于没有经过科学训练准备,她会长时间感到困窘和无助。然而,这位教员在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实践经验越广泛,她就能越快地适应这个工作,越快地创造她生命中的奇迹。渐渐地,她开始发觉她的责任是辨清哪些行为应该制止,哪些行为应该进行观察。
诺塔利在他的现代习俗批判小说《我的百万富翁叔叔》里,极具说服力地旧式纪律教育方法的例子生动描述了这位“叔叔”小时候做过许多调皮捣蛋的事,简直闹翻了整个小镇。后来他无可奈何地被限制在一所学校里。在这里,人们叫他“福福”。他在这里 我发现,得到十字奖章的孩子来回地忙个不停,他把自己用的东西从自己的桌子上搬到老师的桌子上,把其他的东西搬回原处。他高兴地忙着自己的事情。当他来回走动的时候都要经过受罚的孩子坐的地方。他的奖章在走动的时候不小心从颈上滑下来掉到了地上,受罚坐着的孩子把奖章捡了起来,提着缎带摇晃着,翻来倒去地看,然后对他的同伴说:“你知道你掉什么东西了吗?”那个掉了奖章的孩子转过身无所谓地看了一眼那个小玩艺儿,他的表情好像是在责怪别人打断了他,他回答说:“我对它无所谓。”受罚的那个孩子平静地说:“你真的无所谓吗?那么让我戴一下吧!”他回答:“行,你戴吧!”语气中好像是在说:“你让我安静点好吗?”
受罚的那个孩子小心地整理一下缎带,把奖章挂在自己粉红色的兜肚前。这样他就可以欣赏奖章的式样和光泽了,然后他调整一下坐姿,把手搁在扶手上,舒服地坐在小椅子里,神情显得那么轻松愉快。事情就是这样,也完全合乎情理。虽然十字奖章能够让那个接受处罚的孩子感到满足,却不能满足那个积极主动、内心充实、愉快工作的孩子。
有一天,我带一位女士参观另外一所“儿童之家”。这位女士高度赞扬了孩子们。然后她打开带来的一个盒子,拿出系有红色缎带闪闪发亮的奖章给孩子们看。她说:“你们的老师会把这些奖章戴在那些最聪明、最优秀的孩子胸前。”
因为我觉得没有必要用我的方法来指教这位来访者,因此就没有作声,让老师接过了盒子。这时,一个静静地坐在小桌旁很聪明的4岁小男孩,皱着眉头表示抗议,并一次又一次地喊到:“别给男孩子!别给男孩子!”这给了我们一个多好的启示呀!这个小家伙已经知道他属于班上最聪明的孩子之列,尽管谁也没有这么对他说过,但是他不希望受到这种奖励的伤害。由于并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他只好借助于他作为男孩子的优点,不让那位女士把奖章颁发给男孩子!
至于惩罚,我们曾多次遇到一些喜欢干扰别人、而又根本不注意纠正错误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应该立即由医生进行检查。如果检查结果证明孩子是正常的,我们就要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放一张小桌子,让他坐在那里,用这种方式来孤立他。我们让他坐在舒适的小扶手椅上,可以让他看见自己的同伴们学习,同时给他最喜欢玩的游戏和玩具。这种孤立总是能成功地使这样的孩子安静下来。在他的座位上他可以看到全体伙伴的学习情况,这对他来说是一次比老师讲什么都更有效的直观教学课。渐渐地他就会明白,如果能成为在他面前忙碌的伙伴中的一员,他将感到非常优越,就会真的愿意回去和其他孩子一样学习。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教导那些原来不守纪律的孩子,使他们很好地遵守纪律。被孤立的孩子总是应当受到特特殊的照顾,就好像生病的小孩应当受到特殊照顾一样。我自己就是这样,一走进教室,首先就直接走向这个男孩,去关心他,好像他是最小的孩子似的。对于我们必须进行纪律教育的孩子而言,我并不知道他们的心灵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但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经过纪律教育,这些孩子都将变得很好,而且这种良好的态势会持久稳定下去。他们能学会如何学习和如何表现自己,对此他们深感自豪,他们对老师和我也总是表现出亲切之情。
<strong>在教育学中自由的生物学观点</strong>
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在儿童接受教育的早些年里,自由的概念应当被理解为:儿童成长的环境必须最有利于其个性的发展。因此,不管从生理上来说还是从心理上来说,自由的概念都包括大脑的自由发展。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一种对生命的尊重感,并由此深受鼓舞。当他带着极大的兴趣去进行时,他必须要尊重儿童生命的发展。这样,儿童的生命就不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每一个儿童真实的生命。这里只存在一种真正的生物形式——活生生的个体。对于每个被观察的个体,都必须对他们进行直接的教育。我们应当这样来理解教育,即教育有利于儿童生命的正常发展,它为之提供了积极的帮助。儿童有着正在成长的身体,有着正在发育的心灵。正是生理和心理构成了一个神圣的整体,它们共有一个永恒的源泉——生命本身。我们既不能损坏也不能抑制这两种正在成长的神秘力量,但是我们必须等待时机。我们知道,这种力量的表现形式将会陆续展现出来。
环境无疑是生命现象的第二个重要因素。环境既可以有利于生命的发展,也可以阻碍生命的发展,它可以改变儿童的生命表现,但他永远不能创造生命。从纳格利到德夫利斯都认为,现代的进化论研究了两大生物分支——动物和植物的发展。他们认为,内因是生物种系和个体变异的基本因素,物种和个体发展的原因都源于内部。儿童成长并不是因为给予他营养,不是因为他可以呼吸,不是因为有了适宜他的温度条件。他成长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潜在的生命力在发展,这种发展是可以看得见的;是因为他生命的胚胎正在按照生物遗传规律发育壮大。青春期的到来不是因为孩子的欢笑、跳舞和做体操或者有良好的营养,而是因为他已经到了那个特定的生理时期。生命本会表现它自己,也就是说,生命是自我创造的。反过来,生命的发展又受到了某些无法逾越规律的限制和束缚。物种的固有特性不会改变,只会出现某些变异。
聪明的德夫利斯在其物种突变理论里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他非常鲜明地指出了教育的限制性。我们可以影响与环境有关的可变因素,影响物种和个体有限的微小可变因素,但是我们决不可能影响到其突变。生物突变恰恰被一些生命起源的神秘因素所制约,并且这种神秘的制约力量对生物体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环境因素的改变对生物体所产生的影响。例如,一个生物种类不会通过任何自适应现象而突变或改变为另一个种类。另一方面,一个伟大的人类天才不会被任何条件限制所遏制,也不会被任何错误的教育形式所窒息。
环境对个体生命的影响作用越强,个体的生命就会变得越发充满活力和强劲旺盛。但是,环境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它既能有助于生命的成长,也能将生命窒息。在热带地区,棕榈树的种类繁多,就是因为那里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它们的生长,但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种类由于不能适应这种气候条件而在热带地区灭绝了。
生命就像那至高无上的上帝,他通过不断地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永远地向前发展。无论是一个生物种类还是一个生物个体,只有那些生机勃勃、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生物,才能不断地保持前进,并最终成为胜利者,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