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今天我决定在您面前忏悔。我离被处死刑的日子已越来越近,我想尽快将心里话倾吐出来,至少安心度过死前最后几天。拜托,或许这会给您添麻烦,还请为我这可悲的死刑犯拨出一点儿时间。
老师您也知道,我杀了一个男人,并从对方的保险箱中窃取了三万圆,才因此被判处死刑。任何人对此判决都不会有所质疑。事实上,我的确犯下了罪行,而如今死刑已确定,丝毫没有必要再特地招认另一项更严重的罪行。纵使那件事比我为人所知的罪行还要严重好几倍,对于已被判处极刑的我来说,也不可能因此再受到更重的刑罚。
不,不见得毫无必要。虽说我已是将死之人,多少还是有点儿虚荣心,希望尽量美化自己的恶名。况且基于某种理由,之前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我都不希望让妻子知道这件事,为此我不知承受了多少不必要的折磨。明知就算坦白此事也不可能影响结果,但面对法庭上一脸威严的法官,到了口边的话又被我硬生生吞回去,我终究还是没有勇气说出实情。
然而如今,我希望老师您之后将这件事巨细靡遗地转告我的妻子。就算是再坏的人,面对死亡的那一刻也希望能改邪归正。若不坦承另一项罪行就死去,对我的妻子来说未免不公平。另一个原因,就是我很害怕被我杀死的男人的执念。不,不是我抢钱时杀害的男人。那起案件我已经招认了,我根本不怎么在意他的死;而是在意更早之前,我犯下的另一桩杀人罪。一想到那个男人我就备感痛苦。
他是我的哥哥,而且不是一般的哥哥。我是双胞胎中的弟弟,他是与我同时自母亲胎内出生的另一个双胞胎兄弟,我杀了他。
他不分日夜地出现在我眼前,指责我。梦里,他在我胸口压上千斤重担并勒紧我的喉咙。白天情况也未见好转,他的身影会出现在墙上,眼里写满憎恨,瞪着我,或是从窗口伸进脑袋对我报以诡谲的冷笑。最糟糕的是,因为我们是双胞胎,从长相到身形都一模一样。打从我进来这里之前,是的,从我杀了他的 关于我最后的罪行,笔录上应该都有详细记录,在此我就简短带过,总之就是我由于负债累累急需一笔钱。此时,正好某个熟人基于某种原因——据说好像是提供秘密活动经费的政治献金——必须将三万圆的巨款放在自家保险箱里一晚,这件事我是在那个保险箱前,从当事人口中听说的。虽有负债,但我在金钱方面表现得很有信用,朋友才会毫不保留地在我面前直言不讳。当时,除了当事人的妻子,还有我及两三名客人在场。
充分调查各种状况后,当晚我便以弟弟的装扮潜入友人家。另一方面,我当然也替扮演兄长的自己备妥不在场证明。我顺利潜入放保险箱的房间。随后,我用戴着手套的手打开保险箱——既是多年朋友,要知道保险箱的密码可说是轻而易举——取出成沓钞票。
没想到,这时,本来关着门的房间,电灯突然“啪”地亮了起来。一时太过惊愕而转身的我,发现保险箱的主人正在我面前瞪着我……我心想这下子已无退路,当下便拔出怀中小刀,扑过去用力刺进友人的胸口……一切在瞬间发生,下一刻他已成为一具尸体。我凝神竖耳倾听,幸好没有任何人醒来。不,就算醒来发现,或许也吓得缩成一团不敢动弹了。我迅速将橡皮指纹沾上地下的血,在旁边的墙上按个印子,定睛确认没有留下其他任何证据后,这才小心地往外退,同时确认没留下任何脚印,匆匆逃走。
第二天刑警来访,自信十足的我一点儿也不惊讶。刑警万分抱歉,含蓄地表示,知道遇害友人的保险箱存有巨款的人,他都得逐一拜访,由于现场留下一枚指纹,拿它同指纹库中的指纹档案相比较,并没有找到相符合的,明知冒昧,但是由于我也是死者的朋友当中知道保险箱藏有巨款的人之一,因此希望能采集一枚我的指纹。我在内心暗自窃笑,同时装出对友人之死伤痛不已的语气,一边表达遗憾一边按下指纹。
“想必,刑警先生正到处寻找那穷其一生之力也不可能找到的指纹主人吧!”
得到意外巨款的喜悦麻痹了我的神经,我对此事并未多想,立刻叫车前往平日的游乐场所。
两三天后,同一位刑警再度来访——后来我才知道那位刑警是警局的名侦探——我若无其事地走进客厅。当我看到面前的刑警,眼中掠过一道若有似无的笑影时,心底深处的恶魔发出一声近似呐喊的呻吟。刑警貌似整暇以待,桌上放着一张纸。脑袋一团昏乱的我完全无法思考,事后才反应过来那是我的逮捕令。当我眼角的余光瞥向那张纸时,刑警已迅速靠近我并将我的双手用绳子绑住。仔细一看,门外还守着另一名神情严肃的巡查,我只能束手待捕。
就这样,我被捕入狱,即使入狱,愚蠢的我依旧感到安心。我确信不管怎样都不可能查出我杀人的证据。但您猜怎么了,当初审法官当面宣告我的罪状时,事态的发展惊人到令我张口结舌的地步,就连身为犯人的我都忍不住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因为我所犯下的错误实在太令人啼笑皆非了。
那显然是我太大意了,只是令我犯下如此低级错误的是谁呢?我想,那正是兄长的恶意诅咒。他从开始的瞬间就已知道了。从一个小小的误解起始,到杀人罪东窗事发——这个无可挽回令人胆寒的结果为止,他一直默默看在眼里。
话说回来,那实在是个可笑到荒谬的疏失。我认定是兄长的指纹,其实是我自己的,用摄影的专有名词来说,那是我自己指纹的负片。手指在无意中沾到些许墨水,擦了一下手指上的墨水,以为擦干净了,但部分墨汁依旧渗透到指纹纹路的凹陷处了,这样的手指再印到本子上,就印出了一个指纹“负片”。
对于自己这个无意间犯下的愚蠢疏失,我实在难以接受。可是听闻之下,才知道这样的疏失并非我的首创。依稀记得审讯时,初审法官曾主动说过一个故事:
他说那是大正二年发生的事,在福冈,收容所里某个德军战俘之妻惨遭杀害[大正五年五月二十五日,福冈市住吉町的德国海军上尉扎尔登男爵夫人伊玛喉头中刀,并遭人勒颈杀害。当时其夫扎尔登男爵在青岛战役被俘,关在福冈监狱,因此夫人才自上海来到日本。四天后,绝望的扎尔登男爵自杀。之后职工田中德一因请人研磨匕首而遭到逮捕,查明他本欲潜入劫财但被夫人发现,于是痛下杀手,大正六年被处以死刑],逮捕到一个嫌犯后,现场的指纹与嫌犯的指纹虽然相似,可是怎么看都不像同一个人的,警方也因此伤透脑筋,只好委托某医学博士研究,最后判定是同一个人的指纹。那起案件跟我的情况一样,现场遗留的指纹是负片。那位博士多方研究后,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将两枚指纹放大制成照片,并将其中一枚指纹的黑线反白,白线弄黑,一对照,果真与另一枚指纹完全重合。
这下子,我想说的已经全部说完了。这么无趣的故事,耽误您宝贵时间还请见谅。拜托,请按照之前的约定,将这些话转告法官大人和我的妻子。有您履行承诺,我将可安心走上死刑台。那么,就请您务必成全我这可悲的死刑犯临死前的最后请求。
---(《双生儿》发表于一九二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