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些失礼,伊濑还是忍不住目不转睛地盯着坐在自家客厅的女客人。妻子说她有二十七八岁,实际上可能更年轻,一脸天真无邪的表情。眉眼之间隔得很开,双眼皮看上去有点湿润,细鼻梁,薄嘴唇,长下巴。总而言之,她是一位瓜子脸的和风美女。
在明石的人丸神社,伊濑对那名女子的认识仅限于惊鸿一瞥,所以对眼前的女子是否就是同一人物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过直觉告诉他,来者应该不是别人。而正好在这个节骨眼上,她亲自前来造访伊濑家,这又令他愈发肯定。
“突然来访,多有冒昧。”自称坂口的女客人见伊濑来了,便在坐垫上挪出空位,鞠躬行礼。
她身着和服,与伊濑印象中的女子更加相似了。在人丸神社见到她的时候,她也穿着和服。不过,和服的颜色和花纹都完全不一样。
伊濑照常寒暄过后,叫坂口的女子露出纯真的笑容,道:“我拜读了老师刊载在《草枕》杂志上的文章,觉得非常有趣。”
“纯真”一词用在年近三十的女性身上,或许有点不太恰当。正常情况下,应当选择“妖艳”或“娇媚”这样的字眼。但在伊濑看来,这名皮肤白皙的女子的表情中始终都透露出一股稚嫩的感觉。
总之对作者而言,自己的作品受到称赞,绝无厌恶之理。何况是如此美丽的女子专程到他家来表达敬意,伊濑自然兴高采烈,连忙让妻子端上红茶和点心。点心还是叫妻子临时去附近买回来的高档货。伊濑越发确信,眼前的女子就是他在明石人丸神社偶遇的那位。不过,伊濑不知道当时她是否觉察到自己。他们只是歌会刚开始时在社务所旁擦身而过罢了。对方只是把自己当做路过的参拜者吧?那一带又不止伊濑一人在走路。
然而,伊濑之所以对这名女子特别留意,是因为怀疑她就是向京都松尾神社捐赠“名酒海龙”匾额的人。即使捐赠者的具体样貌不得而知,伊濑还是大胆地将两人的形象重叠了起来。至于事实是否如此,正是伊濑必须查明的,原因再明显不过——她或许同木津温泉凶杀案有关。如果此时浜中就在身边,不知他会如何向这名女子提问呢?
伊濑很想立马就把众多疑问都抛出来,但按道理还得首先听听来访者要说什么。
“刚才忘说了,我叫坂口美真子。”她说。
“哦。”
坂口美真子——名字听起来不错。
“你住在东京?”
“不,我是从大仁来的。”
“大仁……是伊豆的大仁吗?”听到“大仁”二字,伊濑暗暗吃惊。她竟然是从那么远的地方来的啊。
“其实,我是想见见老师。”坂口美真子凝视着伊濑说,“老师有没有去过大仁呢?”
“大仁应该位于自三岛至修善寺的途中吧。我曾坐火车从那里经过,但没有下车。还有,我知道那里过去曾有一座金矿。”
“我是从大仁的三福来的。”坂口美真子仍旧目不转睛地看着伊濑,仿佛在说,您不可能不知道那个地方吧?
“是吗?那里也是观光胜地吗?”伊濑只能这么接话。
“不是什么观光胜地。”
伊濑不明白为什么坂口美真子会强调自己的家乡。可能是对自己所居之地充满自豪吧。乡下人在同城里人交流时,出于某种复杂的情结,或多或少都会流露出妄自菲薄的情绪。
“你在那里同家人住在一起?”
看样子,她应该不是干农活儿的。脸那么白净,和服又那么考究。伊濑偷偷瞥了一眼她的手,纤细洁白的手指一点都不粗糙。伊濑之所以这么问,也是好奇心使然,想拐弯抹角地了解她的生活环境。
“没有,我一个人住。”
“一个人?”伊濑有些许惊讶,不过对 “说不上有多喜欢。”
坂口美真子的目光停留在伊濑脸上。谈话中,她一直是这样。伊濑觉得有些蹊跷。普通的女性怎么可能如此放肆地盯着男人看?后来想想,那女子的视线从他脸上挪开的次数简直屈指可数。
“老师,您是亲自旅行之后写下游记的吗?”女子直视着伊濑问道。
“是的。”如果说是应编辑部之邀,就会显得有些缺乏自主性。
“那条路线相当有趣。看您的文章,您周游的地方都十分迷人啊。”
“哦。这么说,你对浦岛和羽衣传说也有兴趣咯?不,我是说,你对这类民俗学的东西也有兴趣?”
“这方面我了解很少。”
“哦。”伊濑深感意外。他描写的基本都是不知名的地方,景色也谈不上优美,简直毫无特征可言。除去民俗学的内容,整篇文章只剩下对无聊透顶的偏僻之地的描绘而已。可是,女子却声称自己对此很感兴趣。正是听了这句话,伊濑对她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对了……如果我提问不当,还望见谅——我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见过你?”
坂口美真子立刻点头:“是在明石的人丸神社吧?“
果然猜对了,伊濑想,同时又有些惊讶。一般来说,应该是访客率先发问:“咱们是不是在明石见过?”这既可充当访客的问候,又能获得主人的亲近感,从而方便对话进行。但这名女子却恰恰相反,伊濑不问,她也不说。伊濑忍不住朝她探出身子。
“果然是这样!我一见你就觉得眼熟。”
“我读到杂志上的报道,也确定了您就是神社里遇见的那个人。我记得当时老师手中拿着笔记本。和您在一起的较年轻的人,多半就是编辑吧。”
“能在这儿见到你,对我来说不亚于一场奇遇,但你肯定是特意前来的吧?”
“我打电话去杂志社,问到了老师的住址,然后才前来拜访。”
“谢谢。”他对热心的读者致以谢意,“这么说,当时你是去参加人丸神社的歌会吗?”
“歌会?”
“不是有不少女子聚集在社务所举行歌会吗?”
“啊,好像有这么回事。不过,我可不会写和歌。”
“这么说你跟歌会完全无关了啊。我还一直以为你在参加歌会,我见到你时你正好中途有事离开呢。”
“我当时也只是去人丸神社游玩罢了。”
“唔,那你是去关西地区旅游?”
“不,不是。我只是想去明石看看。”坂口美真子板着脸答道。
“你专程前往明石,是因为被当地的什么东西所吸引吗?”伊濑反问肆无忌惮地盯着自己的坂口美真子。
“您还记得那个地方的天文科学馆吧?”她问。
“嗯,记得。我参拜人丸神社的时候也去里面转了转。”
“我就是去参观那个地方的。”
“啊?这么说,你对天文学有兴趣?”
“我对天文学一窍不通。”
“那……”
伊濑越来越搞不懂这个女人了。最难懂的是她接下来说的这句话:“不过,老师应该知道我为什么要去明石。”
“我?我怎么会知道?”
“我刚才不是说过,我住在大仁的三福吗?”
“我听你说过。但这跟明石又有什么关系?”
“明石是我故乡的后续。”
“后续? “这样啊。不是什么特别好的温泉,不过我也在游记中写到了,那儿发生了凶杀案……”伊濑一边说一边打量她脸上的反应,但没有发现任何惊讶之色。“后来,那个地方果然发现了被害人的尸体。这件事也写进了这个月的稿子里。”
“是吗。不过,我觉得凶杀案什么的没什么意思。”
伊濑以为,就算是平常对凶杀案毫不关心的人,只要一听到他刚才那番话,也会立刻就这一话题聊开去,但这名女子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无动于衷,甚至连眉毛都没有动一下。
“老师说自己从三保松原到京都采风,那您游览了京都的什么地方呢?”坂口美真子对凶杀案避而不谈,径直继续刚才的话题。
“京都吗?我的喜好有点偏。我去的是松尾神社。”伊濑假装不以为然地说。
“哎?松尾神社?”她瞪大了眼睛问,“就是岚山附近那座?”
“嗯。是的。”
坂口美真子似乎吃惊得连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伊濑比她更震惊,但他很快意识到,她之所以一听到松尾神社就有如此反应,肯定是因为她与“海龙”匾额有关。刚才她故意对凶杀案无动于衷,反而暴露了她的真实内心。伊濑不动声色地接着问:“你也去过松尾神社?”
“没有。还没去过。”她平静地否认,但伊濑看穿了她单纯外表下掩盖的谎言。否则,她听到松尾神社之后不会大惊失色。这张纯真无邪的脸到底是伪装出来的啊。
“啊,老师果然知道。”她喃喃道。
“知道什么?”
“就算不问老师,我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然的话,老师怎么会从三保跑到松尾神社去呢?”
“你说的话,十句里有九句我听不懂。”伊濑不耐烦地说,“这两个地方有什么关系吗?”
“那我就要问咯。老师,您为什么要去松尾神社呢?”她的眼神中流露出几分自信。
“松尾神社是祭祀酒神的地方。不知道你读到没有,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了网野神社附近的奈具神社,那儿也是祭祀酒神的。我之所以去松尾神社,是因为那里祭祀着同样的酿造之神。”
“您的理由真是别出心裁。”她的嘴角又浮现出冷笑,“那我再请问老师,您下次打算去什么地方呢?”
“还没有决定。我还得同编辑部好好商议。”
“那您在京都只参观了松尾神社?有没有去别的什么地方?”她又绕回到先前的问题上。
“没去别的地方。我觉得累了,就直接回东京了。”
“那天晚上,您在京都住什么地方呢?”
这女人的问题可真多,伊濑想,不过还是答道:“我们住在二条城前的国际观光酒店。”
“二条城前?”女子又惊诧万端地望着伊濑。
伊濑已经习惯了对方惊愕的表情。无聊的琐事频频让她吃惊,而凶杀之类的特殊事件却一点也勾不起她的兴趣。她定然不是普通的女人。
“恕我冒昧——”伊濑厌倦了不明所以的问答,终于按捺不住,将之前一直憋在心里的问题问了出来,“你听说过海龙这个名字没有?”
他提问的同时仔细观察着女子的表情,但她只是反问:“海龙?”
她的神色没有任何变化,一如既往地波澜不惊。
“大海的海,龙神的龙。”
“没听说过。那是什么?”
伊濑不知该说那是船名还是酒名,但他想起了神官对他说,给松尾神社捐赠海龙匾额的是一位女性,于是答道:“是酒的名字。”
“我对酒一点都不了解。”她又一脸单纯地说。
“这种酒是在广岛县酿造的。”伊濑为了观察女子的反应又硬加了一句,但全无效果。
也许是厌倦了这一话题,也许是觉得初次来访却待得太久,女子瞥了眼手表,说:“我就此告辞了。我打电话约好了,要去见一个重要人物……”说完便从坐垫上站起来。
“重要人物?是谁?”
对伊濑的问题,她笑而不答。伊濑觉得自己自始至终都被这自说自话的女人牵着鼻子走,完全理不清头绪。
“老师,您不告诉我您的构思,是想在连载的最后才揭秘吧?”
“……”
“所以,我的想法也不能明确地告诉您……人丸神社的前殿中,匾额上是三十六歌仙的人物像和诗歌吧?”她又突然转换了话题。经她这么一说,伊濑回想起来,歌会会场周围的墙壁上的确挂着画。
“三十六歌仙里,既有柿本人麻吕、大伴家持、在原业平、纪贯之等有名的歌人,也有我说不出名字的歌人。”坂口美真子接着说。
“是的。估计没人能把三十六歌仙的名字全记住。我就记不住。”
“里面没有小野小町。”
“哎?三十六歌仙中没有小野小町吗?”
“不,三十六歌仙中有,但匾额上没有小野小町……老师,这就是我这次的回答。”她哂笑道,然后快步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