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十三章 金星上的人类_最后与最初的人

作者:斯塔普雷顿 字数:4735 更新:2025-01-08 12:16:53

<strong>§1 重新扎根</strong>

人类在金星上逗留的时间比他们在地球上度过的全部历史还要长久。我们看到,在母星上,人类从猿人到最终撤离之间历经了各种复杂的形态与环境。到了金星,尽管人类在生物形式上更加单一,文化类型却依然丰富。

以目前的进度,若按照时间跨度,要完整讲述这段时期的历史需要另写一本书。因此,在这里我只能描述一个大概的轮廓。人类的幼苗移植到陌生的土壤之后,一开始几乎要连根枯萎,但最终还是慢慢自我调节,成长发育,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形态。岁月更替,人类的文化与文明枝繁叶茂,又会迎来冬天,陷入长久的沉寂,但最后他们终于以常青的姿态克服了周期性的衰落,保持自己的精神历久弥新。尽管造化弄人,但他们还是深深扎根在了另一个世界的土壤里。

金星的 似乎很难想象第七代人类的文明可以持续如此之久。看起来,它要么会因为单调的生活和文化停滞而衰落,要么就演化出更加丰富的经验,但这些都没有发生。世代更替,每一个短暂的生命都来不及对青春的欢愉感到厌倦。此外,他们与自然环境完美契合,即使生活了数个世纪也认为不需要改变。飞行运动给他们提供了强烈的身体快感,并且为一种真切的、出神的、尽管有限的精神体验提供身体基础。通过这一无与伦比的成就,他们不仅能在各式飞行活动中感到快乐,而且还能感受到这个世界五彩斑斓的美;更重要的是,能享受由空中共同体内人类交往而产生的许许多多如史诗一般的冒险之旅。

但这个看似会永远维系下去的人间天堂还是因为这个物种天性的内在问题迎来终结。首先,随着世代的传承,第七代人类保存的古代科学知识越来越少,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空中共同体已经不需要科学了。当然,只要他们的处境没有变化,仅仅是失去一些信息也无所谓;问题是生物变化最终开始摧毁他们。这个物种的生物状态一直不稳定。取决于不同的情况,总是有一定比例的婴儿天生畸形,这会让他们失去飞行能力。一般的婴儿在两岁时就开始飞行;如果因为一些意外不能飞行,他们的身体无一例外会渐渐失能并且会在三岁之前死去。但是,很多畸形儿属于返祖现象,他们恢复了一部分陆行习性,即使不飞行也可以生存一定时间。一般而言,出于人道主义这些婴儿会被毁掉。最终,第七代人类维持高强度活动所需的一种海盐渐渐枯竭,先天畸形的婴儿越来越多。随着世界人口迅速下滑,人们无法按照曾经推崇的美学原则来组织空中共同体的生活。没有人知道该如何阻止种族的衰落,但很多人意识到,如果有更先进的生物学知识,就可以避免这场灾难。于是人们通过了一项糟糕透顶的法案,计划遴选一批畸形儿——尽管他们注定要在陆地上度过余生,但是依然有可能发展出更高的智力。人们希望培育出一批专业人员,让他们从事生物学研究,不受空中激情的干扰。

在这项政策下成长的畸形儿天资聪颖,能够以一种新的角度看待存在本身。他们无法体验到同代人所经历的终极体验,既渴望通过他人的只言片语得知的恩典,又蔑视那种幼稚的心智——除了体育活动、性爱、自然之美和优雅的社会生活,不关心任何事物(看起来是这样)。这些无法飞行的智慧生命能全身心地投入一种被科学与研究所支配的生活,并从中获得满足,但也是一个饱受折磨、满心愤恨的群体。因为他们在骨子里依旧为无法实现的飞行生活着迷。尽管有翼的普通民众给予他们公允的待遇与富于同理心的尊重,但在这种善意之下他们却扭曲而痛苦,决心反对一切主流价值,寻求新的理念。几个世纪之内,他们就复兴了智力生活,并利用知识的力量主宰了整个世界。温顺的飞行者对此感到惊讶、困惑,甚至痛苦,却又觉得这一切颇为有趣。即使地上的人们即将创造出一个无疑会排斥自然飞行之美的新世界,飞人也只有在陆地上时才会因此感到失落。

岛屿上挤满了机械装置与无翼的工业人士。在空中的飞人发现低级却高效的飞行器械已经超越了他们的翅膀。翅膀沦为笑柄,自然飞行的生活被贬为无意义的奢侈行径。政府规定未来所有的飞人都必须在陆地社会上工作,否则就要挨饿。考虑到漂浮植物的培育已经被废止,捕鱼与狩猎权利也严格受限,这条法令绝非一纸空谈。一开始,飞人无法在地面上日复一日地工作,否则健康状态就会严重下滑,并早早死去。但是地面上的生理学家发明了一种药物,可以保证这些薪奴的生理健康,并且延长他们的寿命。但是没有任何药物可以重振他们的精神,因为本来已成常态的飞行生活被缩减为每周一次的娱乐,时间只有几小时,更何况那时人们已经非常疲惫。与此同时,科学家开展了培育实验,试图创造出一个完全无翼且有更大脑容量的人种。最终,政府又通过了一项法案,规定所有飞人的婴儿都必须截肢,或者直接处死。这时,飞人英勇而徒劳地为自己的权益抗争。他们从空中攻击地面上的人,而敌人则驾驶大型飞行器回击,用烈性炸药将飞人炸得粉碎。

战场上的飞人队伍最终撤退到一座遥远而贫瘠的海岛上。从前飞行文明的残余人口为了自由而逃离所有被文明占据的列岛,最终抵达了这座岛屿。这是仅剩的人口了——除了已经自杀的老年人,以及还不能飞行的婴孩(他们都在领袖的命令下被自己的父母或其他近亲扼死)。一共还剩大约一百万男人、女人和儿童,其中有些还没到能长期飞行的年龄。他们如今聚集在岩石上,尽管已经没有足够这么多人生存的口粮了。

几位领袖共同商议,清醒地认识到飞人的时代已经落幕;而对于有着高贵灵魂的种族来说,宁可死亡也不要在蔑视他们的掌权者脚下苟活。他们因此要求所有人都参与种族的集体自杀,至少这是为了追寻自由的高贵牺牲。收到这项指令时,人们正在乱石堆上休息,人群中爆发出痛苦的哀号,但是随即被发言人制止;他恳请同胞即使在地面上也要努力看清这最后的使命有多么壮丽。他们看不分明,却知道只要自己有力量再度翱翔,就能在耗尽力气之前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因为很多人已经因饥饿而变得虚弱无力,唯恐不能再度飞翔。听从统一的命令,人们伴随着羽翼的轰鸣声腾空而起,将悲痛抛在脑后。甚至孩子们在听自己的母亲解释将要发生什么之后,也热情地接受了他们的宿命;尽管如果是在地面上得知此事,他们肯定会惧怕得无以复加。整支飞人队伍平稳地向西飞行,排成两列纵队,绵延数英里。一座火山锥出现在地平线上,随着他们的迫近慢慢变得高大。领队俯冲入泛红的灰云,紧接着,两个人一组,所有人都毫无畏惧地突入并消失在了炽热的吐息中。飞人的历史就这样终结了。

<strong>§3 一起小型天文事件</strong>

如今,携带鸟类基因却不能飞行的种族完全占据了这颗星球,准备以工业与科学为基础建立新社会。在经历命运与目标的种种变迁之后,他们创造了新物种——第八代人类。新人类富有远见卓识,身材健硕,生理与心理都被设计成完全的陆栖动物。他们擅长实操、计算与发明,很快将金星变成了工程师的天堂。利用行星的地下热能,巨大的电力船在终年的风暴中稳定航行,飞行器也在恶劣的天气中来去自如。岛屿之间经由隧道与桥梁联通,这些建筑通过密集的支架固定。每一寸土地都用于工农业生产。这一代人类积累了海量财富,以至于敌对的人种或阶级每隔几个世纪就相互屠杀作乐,或者大肆破坏物质财产,但又绝不会使后代陷入资源困境;这些人又生来迟钝,也就不会对纵情狂欢感到羞耻。事实上,只有肉体上的暴力才能让这个庸俗的物种从盲目的自满中清醒过来,感到些许疼痛。同类之间的斗争在高贵的生命看来是严重的精神灾难,对这些人而言却是精神的补剂,近乎某种宗教活动。但是必须注意:这些偶然爆发的宣泄仪式仅仅是和平年代的点缀,从来不会威胁物种的存亡,甚至很少破坏他们的文明。

在经过漫长的和平发展与科学进步时期之后,第八代人类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天文学现象。古老的第一代人类早已发现,每一颗恒星在它的生命中都会迎来一个关键时刻,到那时,巨大的星体会崩塌,萎缩成一个体积小、质量巨大、辐射微弱的点。人们时常会担心太阳也将要经历同样的变化,变成一颗“白矮星”。第八代人类观测到了这场灾难的确切迹象,并且预测出了时间。距巨变发生还有两万年左右的时间。据估计,大约五万年之后金星就会开始冻结,变得无法居住。人类唯一的希望就是在太阳巨变期间迁徙到水星,这颗行星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热得难以忍受。因此,必须在水星上创造出大气,并且培育出可以适应极寒气候的物种。

然而这项绝望的计划实行了没多久,另一项天文发现便证实这只是徒劳。天文学家在太阳系一定距离之外观测到一团暗淡的气体。计算推演显示,气体和太阳正在靠近,并最终会在二者运行轨道的切点接触。进一步的计算揭示了这一事件可能的结果:太阳会发生爆炸,并迅速膨胀;届时太阳系的所有行星都将变得无法居住,可能海王星和天王星会是例外,前者允许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海王星之外的三颗行星[直到1930年初天文学家才确定了“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的地位(后于2006年降级为矮行星)。作者写作本书时可能还没有冥王星的相关线索,并且假想在海王星外围还有三颗行星。]虽然能免于太阳爆发的热量,但是因为其他原因不适合居住:最外层的两颗依旧会处于冰封状态,而且也在第八代人类尚未设计完全的以太船的极限航程之外;里层的那颗行星则是一个光秃秃的铁球,不仅没有大气和水,也没有一般的岩层。只有海王星可能具备生命存活的条件,但是又该如何移民到海王星上呢?困难不仅在于海王星的大气非常不适宜人类居住,以及高重力会让人类的身体成为沉重的负担,还在于海王星会一直保持极寒气候,直到太阳爆发后才可能允许人类已知范围内的生命体存在。

尽管人类抵达自己最后一片故乡的故事非常值得讲述,但是我没有时间介绍第八代人类是如何克服上述种种困难的。我同样也无法详细讨论当时爆发了怎样的政策矛盾。那时,有些人意识到第八代人类自身不可能在海王星上生存,因此鼓吹及时行乐,直到灭亡。但是最终,人类还是在剩下的几个世纪里齐心协力创造出新物种,将心灵的火炬传递到新世界。

以太船最终成功抵达遥远的世界,人们通过化学手段改善了海王星的大气环境。此外,科学家还通过稍晚重新发现的物质自动湮灭程序为生物活动的区域持续供暖提供能量,直到太阳恢复活力。

移民的日子迫近,人们往海王星运送了一些植物,并且为未来的生活开辟了温室区域。他们还认定动物并不是必需的。最终,经过特别培育的第九代人类被运输到了人类的新家园。巨大的第八代人类无法居住在海王星上:他们不仅难以支撑自己的重量(更不要说行走了),还无法忍受海王星的大气压。海王星表层覆盖了几千英里深的气体外壳,核心的固态部分类似于一颗巨大鸡蛋的蛋黄。气体自身的质量再加上固体的质量产生了比金星海底还要强的重力压。因此,第八代人类根本不敢离开以太船在海王星上活动,除非是身着钢筋深潜服轮替作业。现在他们已经没有什么能做的了,只得回到金星的群岛上,在命运终结之前好好度过余生。他们也没有太多时间了。在海王星聚居点建立几个世纪之后,人们将人类文明最重要的一些物质遗产运输了过去,此时这颗巨大的行星恰巧和太空中的陌生来客擦肩而过。天王星和木星的轨道与它完全偏离;但是土星在海王星逃离的几年后,整个被那团气体吞噬,包括它的星环及所有卫星。这场小型遭遇产生的骤热不过是序曲。巨大的陌生来客继续前行,扰乱了行星的运行轨道,好像一根手指搅动着蛛网。它吞没了移动路径上的所有小行星,接着错过火星,但是地球和金星却没能逃离它燃烧的怒发。最终,气体向太阳跃进。从此以后,太阳系的中心变成了一颗直径直逼曾经水星轨道的恒星,整个太阳系也不复以往。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