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弗里茨·冯·翁鲁[1]_文稿拾零

作者:博尔赫斯 字数:1263 更新:2025-01-08 11:20:50

在所有参加一九一四年战争的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像德国那样产生如此各不相同和具有实质性的反战文学。在许多诅咒战争的德语诗人中(约翰内斯·贝希尔[2]、沃尔特·哈森克勒弗[3]、弗兰茨·韦尔弗、威廉·克莱姆、阿尔贝特·埃伦施泰因、阿尔弗雷德·瓦格茨)没有一个人在心理方面比弗里茨·冯·翁鲁更有意思。诅咒战争的其他诗人——这里我也想到了巴比塞、雷马克、谢里夫、莱昂哈德·弗兰克[4]——是被突然推进战争的困惑地狱中去的平民。而弗里茨·冯·翁鲁是具有英雄气概的军人,他总是希望从战争中证实他生命的价值(“总是有强烈的预感使我振奋,”翁鲁笔下的一个人物在进入战斗时说,“就好像是大海的咸味已经来到鼻子和胸腔。但是,我们却还未看到海”)。

翁鲁于一八八五年出生在西里西亚,他的父亲、祖父和曾祖父都是军人。一九一二年,他已经是枪骑兵的军官了。同一年,马克斯·莱因哈特[5]在柏林的德意志剧场首演了他的剧本《军官》。首演获得极大成功;报刊明显地把作者同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6]相提并论。莱因哈特向他要别的剧本,翁鲁给了他《普鲁士王子路易斯·费尔南德》。新闻检查官禁止上演。翁鲁于是发表了这个剧本,报刊又把他同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相提并论,同时,也把他同易卜生和斯特林堡相提并论。

在一九一四年凉爽的夏天里爆发了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作为骑兵军官的翁鲁终于见到了战争。一九一五年初,“在马鞍和军营之间”,他完成了他的诗剧《决定之前》。

主角是个枪骑兵,人物有死人、神甫、妇女和莎士比亚的幽灵。这种有意的非现实正是翁鲁的典型手法——可能也是整个德国艺术的典型手法。更精彩的当属《牺牲之路》这本书。这是一九一六年三月和四月他在凡尔登前线写成的。在这部短小精悍的小说里——可能是由战争驱使写成的最强烈的一本书——没有任何一行是企图记录现实的。经验马上转变成象征,这就是非同一般的地方。

(《牺牲之路》是用法语出版的,在欧洲杂志出版社以《凡尔登》为名的集子中的第五卷。)

翁鲁的其他作品有:《家族》(一九一八年)、《暴风雨》(一九二一年)、《演说》(一九二四年)、《胜利的翅膀》(一九二五年,这是他在伦敦和巴黎的旅行日记)和《波拿巴》(一九二七年)。

徐鹤林 译<hr />

[1]此篇及以下三篇初刊于1937年9月17日《家庭》杂志。

[2]Johnnes Becher (1891—1958),德国诗人,曾任民主德国文化部长。

[3]Walter Hasendeuer (1890—1940),德国表现主义诗人。

[4]Leonhard Frank (1882—1961),德国表现主义诗人和剧作家。

[5]Max Reinhardt (1873—1943),奥地利戏剧导演。

[6]Heindrich von Kleist (1777—1811),德国剧作家和诗人,代表作有《洪堡王子弗里德里希》等。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93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