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十二章 事实_希腊棺材之谜

作者:埃勒里·奎因 字数:4339 更新:2025-01-07 16:19:53

那天晚上,奎因府上的一顿晚餐,简直是愁云密布。奎因家座落在第八十七西大街上一幢褐色砂石建筑物的第三层公寓,那时还比较新,前厅也比现在更有气派些,起居室也没现在那么陈旧过时;至于奎因家那个打杂的,小朱纳,那时还非常年轻,因此也不像后来这些年头这样的拘谨。这间公寓可以称得上安逸舒适、气氛明快。然而探长的情绪笼罩全室,就像在办丧事;他拼命撮吸鼻烟;他没好声气地用单字回答埃勒里的话,几乎是用发脾气的腔调向那手足无措的朱纳发号施令,并且从起居室到卧室来来回回地走,坐立不安。即便有客人来了,老探长的火气也并不稍减;是埃勒里把他们请来吃晚饭的,可是佩珀心事重重的脸色,以及地方检察官桑普森满腹狐疑的目光,全都改变不了这里整个儿灰溜溜的情调。

朱纳在悄没声息之中,端上了一道道美味;这一道道美味,也在悄没声息之中被接纳到脾胃中去。四个人中,只有埃勒里心平气和。他还是一如既往,吃得津津有味,夸奖朱纳烤肉烧得好;吃布丁时引述了狄更斯的名句,喝咖啡时回忆起伏尔泰的格言。

桑普森刚用餐巾抹完了嘴,马上就说:“老兄,还是那些老一套呀。昏头昏脑,毫无头绪,筋疲力尽。真是个难解之谜呀。究竟是怎么搞的呢?”

探长抬起了布满血丝的眼睛,说:“你去问我儿子吧。”老探长几乎把鼻子浸到了咖啡杯里,“看来他对于案情的进展却是很满意的呢。”

“你把这些事看得太严重啦,爸爸,”埃勒里一面说着,一面泰然自若地喷出一口烟来,“问题有其症结所在,但我并不认为——”他深吸了一口烟,再喷了出来,“我并不认为是无法解决的。”

“咦?”三个人不约而同地盯着他看;探长惊奇得圆睁了两眼。

“别追问我了,求求你们,”埃勒里咕哝着说,“每到这种时刻,我就会变得酷爱引经据典。我知道桑普森非常讨厌这一套。况且,我并不喜欢吃饱了肚皮去运用三段论的推理法。朱纳,再来杯咖啡吧,好小子。”

桑普森断然说:“但你如果知道什么的话,埃勒里,那就快吐出来!到底是什么?”

埃勒里从朱纳手中接过了杯子。“太不成熟了呀,桑普森。我觉得现在还是不谈为妙。”

桑普森跳了起来,开始激动地在地毯上踱来踱去。“永远是这一套!老调子!‘太不成熟了呀’!”他像一头烈马,用鼻子哼哧哼哧喷气,“佩珀,我倒要问问看,最新的情报是什么?”

“唔,地方检察官,”佩珀说道,“韦利发现了不少情况,但在我看来,没有一件对我们有多大用处。举个例子吧,霍尼韦尔——那个教堂里的司事——报告说,墓地是从来不上锁的,然而无论是他或者是他的同事,在葬礼之后的任何时候都没有看见过任何可疑的迹象。”

“简直不像话,”探长大声说道,“墓地和后院并没有人巡逻。如果有什么人进进出出几十次,也不会被发现。特别是在夜晚。呸!”

“那些邻居怎么样?”

“没什么新情况,”佩珀答道,“韦利的报告很完整。你们瞧,无论是靠第五十五大街南侧,或是靠第五十四大街北侧的房子,全都是后门通向后院的。在第五十五大街上,由东向西,各所房子的顺序是:十四号,在麦迪逊大街转角上,是苏珊·莫尔斯太太的房子,就是来参加葬礼的那个疯疯癫癫的老太婆。十二号,住的是弗罗斯特医生——他就是给卡基斯治病的医生。十号,隔壁教堂的牧师住宅,里面住着艾尔德牧师。在第五十四大街上,由东向西是:十五号,在麦迪逊大街转角上,住着罗道尔·甘兹夫妇。”

“就是那位退休的肉罐头商人吗?”

“对。至于在甘兹家和十一号的卡基斯家之间,是十三号——一所钉上了木板的空房子。”

“谁的产业?”

“别着急。它有主,”探长嘟嘟囔囔地说,“屋主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百万富翁詹姆斯·诺克斯先生,卡基斯在那份已遭失窃的遗嘱里提名的遗嘱执行人就是他。房子里不住人了——是一份旧产业。诺克斯三年前常住在那儿,但后来他搬到了附近一个非商业区里,这个住宅就让它空着。”

“我查过房契,”佩珀解释说,“这房子当然是没有任何债务抵押,可以自由买卖,但却并不打算出售。我猜想,他保留这所房子,是出于感情上的原因。这是祖传的房子——年代像卡基斯那所破房子一样古老——同时期建造的。”

“可是,不管怎么样吧,这几所房子里没有任何一个人——无论是房主,或是仆人,或者客人之类——能向韦利提供任何情况。你们总知道,两条大街上这两排房子的后门全都通往后院;从麦迪逊大街是走不到后院的,除非穿过莫尔斯家或者甘兹家的地下室,沿麦迪逊大街只有这两所房子;从第五十四大街、麦迪逊大街或者第五十五大街,全都没有通到后院去的小巷。”

“换句话说,”桑普森不耐烦了,“除非你穿过这几所房子,或者穿过教堂,或者穿过墓地,否则是走不到后院的——是这样吗?”

“是这样。至于讲到墓地,只有三条通道——通过教堂的后门;通过后院西首的门;还有就是通过围墙上的一扇门——这扇门确实很高——墓地只在靠第五十四大街这一边的围墙上开了一扇门。”

“这仍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呀,”探长不以为然地说,“这无关紧要。要紧的是,韦利所盘问过的每一个人,都说从卡基斯下葬以后,自己没有在夜间或者在任何时间到墓地去过。”

“有一个例外,”埃勒里斯斯文文地插口说道,“莫尔斯太太去过,爸爸。你把她忘啦。记得韦利曾说,她承认自己有个习惯,喜欢在每天下午去墓地在死人头上散步。”

“不错,”佩珀说,“可是她一口咬定从未在夜间去过。无论如何,地方检察官,所有这些住户都是教堂里的教区民,诺克斯当然不在其内,他也根本不算是这里的住户了。”

“他是个天主教徒,”探长大声说,“属于西区的有气派的大教堂。”

“这一说,我倒想起来了。诺克斯在哪儿?”地方检察官问道。

“嗯,他今天早上离开本市,我也不晓得他究竟到哪儿去了,”老探长说,“我已派托马斯去搞一张搜查证——我们不能干等着诺克斯回来,我决心要搜一搜他那所位于卡基斯家隔壁的空房子。”

“地方检察官知道吧,”佩珀解释说,“探长有个想法,认为格里姆肖的尸体在葬礼之后埋进卡基斯棺材以前,可能一直藏匿在诺克斯那所空房子里。”

“想得对,老兄。”

“不管怎么说,”佩珀继续讲下去,“诺克斯的秘书坚决不肯透露这位大亨的行踪,所以我们必须搞到搜查证才行。”

“这也可能并不重要,”探长发表自己的见解,“可是我得削尖脑袋,总不能白白放过任何机会呀。”

“真是绝妙的principio operandi [1] 。”埃勒里咯咯笑着说道。

他父亲绷紧了脸,非常阴沉、不以为然地望着他。“你——你自以为很了不起吧,”他有气无力地说,“好吧……诸位,请注意。关于那所空房子,我们还存在一个问题。我们至今还摸不透格里姆肖是什么时候被干掉的——究竟死了有多久。反正,尸体解剖总能够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来。从目前来讲,我们只能立足于推算。假定卡基斯死在格里姆肖被杀以前吧,那就肯定意味着——从我们发现尸体的地点来考虑——凶手是事先计划好要把格里姆肖埋藏到卡基斯棺材里去。明白我的意思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所空房子就是一个好地方,使凶手得以把格里姆肖尸体保存到卡基斯下葬之后,再找机会利用已经下葬了的棺材。”

“对,不过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老兄,”桑普森持有异议,“在没有尸体解剖报告的情况下,假定卡基斯是死在格里姆肖被杀以后,也是同样站得住脚的。这就意味着凶手事先无从预料卡基斯会突然死亡,也无法知道将有这个机会可以把被害人埋进卡基斯棺材,因此,这个尸体必定藏在杀害的现场——而我们没有理由认定格里姆肖是在隔壁的空房子里被就地杀害的。所以,无论如何,我认为,不确定格里姆肖死了多久,那么随便我们怎样推敲都是无济于事。”

“你的意思是说,”佩珀深思着,“假定格里姆肖被人勒死,是在卡基斯死亡之前,那么他的尸体很可能就窝藏在被杀的现场,是吗?然后,卡基斯死了,凶手灵机一动,觉得可以乘机把尸体埋进卡基斯的棺材,于是就把尸体拖到墓地,也许是从第五十四大街围墙的门进去的吧?”

“正是这样,”桑普森大声说,“卡基斯隔壁那所房子,十之八九与本案无关。这样的猜测纯属捕风捉影。”

“也许并不完全是捕风捉影,”埃勒里心平气和地说,“另一方面,依我的愚见,在座各位都无非是纸上谈兵而已。为什么不耐心等尸体解剖报告出来再说呢?”

“等,等,”探长大发牢骚,“我都等老啦。”

埃勒里嘻嘻笑道:“要是相信乔叟

[2] 的说法,那么,您的年龄正在大有可为之时呀,父亲大人。还记得那篇《禽鸟对白》是怎么说的吗?‘人们说得好:正是从这老田老土,年年长出新苗新谷。’”

“佩珀,还有别的事吗?”桑普森大喝一声。他根本不把埃勒里放在眼里。

“还有一点儿琐碎公事。韦利盘问了一位卡基斯家和墓地对街的百货商场的看门人——此人整天站在第五十四大街的商场入口处。韦利又盘问了值勤的警察。但是这两个人都说,自从葬礼之后,从来没有在光天化日之下看到有什么可疑迹象。那个警察夜间巡逻时也没见到任何迹象,不过他承认这尸体有可能是在他不注意的时候拖进墓地去的。至于百货商场,夜里是没有人在那个可以望见墓地的位置上值班的——守夜的人通宵都呆在屋子里。你瞧,情况就是这样。”

“这样傻坐着,连篇空话,可把我给逼疯啦。”探长瘦小的身子跌坐在壁炉前的椅子里烤着火,一面自言自语。

“La patience est amère,mais son fruit est doux,”埃勒里也自言自语,“我变得老爱引经据典了。”

“这是我的报应啊,”探长哼哼唧唧地说,“把儿子送进大学,他竟对我咬文嚼字起来了。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忍耐是苦的,但其果实却是甜美的。’”埃勒里嘻嘻笑道,“这句话是只青蛙讲的。”

“是只——什么?青蛙?”

“哦,他又在打哈哈了,”桑普森不耐烦地说道,“他大概是指一个法国人。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是卢梭讲的吧。”

“看样子,桑普森啊,”埃勒里兴致勃勃地说道,“你有时往往会语出惊人,很有学问嘛。”

[1] 拉丁文:行动准则。

[2] 乔叟(Chaucer,约1340-1400年),英国古代诗人,传世名著为《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 ),这里引用的《禽鸟对白》就是该书的一个篇章。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