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译者前记_我发现了

作者:爱伦·坡 字数:1385 更新:2025-01-07 15:48:26

《我发现了》译于1994年1月6日至2月13日,作为拙译《爱伦·坡集:诗歌与故事》的一部分,于1995年3月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当年没有电脑和互联网,纸质资料也极其匮乏,加之译者功力不逮,翻译时间有限,结果拙译初版有不少疏漏。所幸湖南文艺出版社计划印行拙译《我发现了》的单行本,让我有机会对这本小书做了一次全面的修订。

我当年翻译这本书所依据的原文出自美国韦尔斯利学院奎恩教授(Patrick F.Quinn,1919—1999)编注的Edgar An Poe:Poetry and Tales(New York:Literary ss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c.,1984) 笔者曾写道:“爱伦·坡认为艺术就是创造美,美是艺术的基调和本质,艺术的本源是人类对美的渴望。但爱伦·坡不同于一般的唯美主义者,因为他所追求的美并非戈蒂耶所说的那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美’,而且他也不认为‘美本身即具有道德意义’。那么他追求的是一种什么美呢?他在《诗歌原理》beauty)。但何为坡心中的‘天国之美’或‘超凡之美’呢?”

笔者曾尝试着回答:“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艺术家的艺术观实际上就是他的宇宙观。要知道坡心中的‘超凡之美’到底是什么,我们最好从反映他宇宙观的《我发现了》一书中去寻找答案。《我发现了》全书7万宇,其扉页副标题为‘一首散文诗’,但其正文副标题则为‘一篇关于物质和精神之宇宙的随笔’。坡开宗明义地宣称该书探讨的是宇宙的本质、起源、创造、现状及其命运。坡认为宇宙是由一个作为精神存在的上帝从虚无中创造的,但这番创造并非《圣经》所描述的那样,而是上帝凭着自我扩散在一瞬间化为了万物。宇宙的现状就是上帝的扩散存在。有扩散就有凝聚,而且上帝具有原始独一性(the Original Unity),所以构成万物的原子在其扩散过程中就已经包含了一种立即产生并永不停止的向独一性回归的趋势,宇宙万物的多样性将回归统一性,多重性将回归单重性,异类性将回归同质性,复杂性将回归简单性,最终万物合一,还原为虚无,然后上帝会再次扩散,于是,一个崭新的宇宙又将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在坡看来,这种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过程是一个既真实又壮美的过程,这个真与美融为一体的过程就是他要追求的‘超凡之美’。只要窥见了这种‘美’的光芒,人们对死亡(失去自我本体)的恐惧便会平息。但这种‘超凡之美’非凡胎肉眼所能窥视,所以坡要通过他梦幻般的作品让世人‘隐隐约约地对其瞥上一眼’。”

笔者还曾试图说明:“虽说《我发现了》在坡去世的前一年才得以完成,但它一直都在坡心中酝酿。因此,可以说这本书是爱伦·坡艺术殿堂的建筑蓝图,而他的许多诗歌小说则是一幅幅渲染图。依照这种关系,我们不仅可以把皮姆在南极的突然消失、两个威尔逊的同归于尽以及厄舍府的倒塌都视为一种回归,甚至对厄舍在抽象派绘画诞生之前绘出的那幅抽象画(一个没有光源但却沐浴着光辉的内部空间)也会若有所悟。”[2]|||||

当然,笔者当年的思考未必清晰,而爱伦·坡的宇宙观和艺术观也绝非笔者的这些片段可以说清。所以,如果你属于爱伦·坡愿意花上一个世纪来等待的读者,属于那些“爱他并为他所爱的”读者,那就先读读他的《我发现了》吧。

2018年秋于四川大学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