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圣高尔是爱尔兰修道院僧侣,于585年随科隆班赴法兰克,后遭墨洛温朝廷放逐,迁居瑞士,在该地创立修道院。本书作者是该修道院的僧侣,今佚其名。——译者
一 当同时掌管各国命运和时间更序的全能的世界主宰把一座华贵的塑像——即罗马人——的半铁半泥的脚砸碎之后,②他凭借卓越的查理的双手在法兰克人中间树立起另外一座毫无逊色的塑像的精金头颅。他已经开始唯我独尊地统治着世界的西部,在他整个王国之内,探求学问一事几乎己被遗忘,而对于真神的崇奉也是暗淡消沉。恰在此时,有两个苏格兰人随同一些不列颠商贾从爱尔兰来到高卢的海岸。这些苏格兰人对于宗教和世俗之学的精通是鲜有其匹的。日复一日,当群众聚集在他们周围进行交易的时候,他们并没有陈列出什么待售的货物,而是高喊着说:“嗨!谁要需求知识,请靠近来,从我们的手上领取,因为我们出售的就是知识。”
②典出《圣经·但以理书》, 他们之所以宣称他们出售知识,是因为他们认为人们只是重视那些售卖的东西而不重视白给的东西,希望借此而能鼓励人们在购买其他货物的同时也买些知识,也许还希望由于这种宣扬,可以使他们自己成为人们的奇闻异事。事实果然如此。由于他们进行了这样长久的宣传,结果那些对他们感到莫明其妙,甚或以为他们发了疯的人,就把这件事传到那位一向喜爱和追求知识的国王查理的耳朵里。于是他下令请他们立刻进见,并且询问他们是不是真的象传闻所说的那样,随身带来了知识。他们回答说:“我们两人都有知识,并且乐于以上帝的名义把它传给那些配得上寻求它的人。”然后他问他们要求什么代价,他们回答说:“啊,国王,我们不要任何代价,只要一个适当的地方来讲学和一些明快的头脑来受业;另外就是要有食物可吃,有衣服可穿,要是没有这些,我们就无法完成我们人生的历程。”
这一回答使国王满心喜悦。在最初的一个短时期里,他把他们两人都留在身边。但在不久以后,他亟须外出作战,就让他们中间名叫克利门特的那个人留居高卢,给他派去许多男孩子,名门巨 八 一天,查理在旅途中来到某座宫殿,游方僧中有一个教士加入了歌唱队。他对这些规则茫然无知,不一会,他就只得在歌唱者中间不声不响地发起呆来。于是歌唱队长举起棍子进行威吓,逼着他继续唱下去,否则就要打他了。那可怜的教士不知道怎么办,也不知道往哪里转才好,又不敢走出去,他把脖子扭得象一根弓,张着嘴,鼓着腮,使尽力量模仿歌唱者的样子。其余的人都忍不住发笑,但是这位即使面临重大事件也不会动摇初衷的最勇敢的皇帝,却好象没有注意到他唱歌的笑剧似的,他遵照应有的仪式,一直等到弥撒结束。但是后来他把那个可怜的人叫到面前,他怜悯他挣扎时的焦灼,用以下的话来减轻他的恐惧:“好教士,多谢你的歌唱和努力。”然后他命令给他一磅银子,救济他的穷困。
九 但是我决不该好象忘记或者忽略了阿尔昆,因此我要写这一段有关他的能力和功绩的真实记述。他所有的学生,毫无例外,都以成为献身于宗教的修道院院长或主教而著称。我的老师格里马尔德练①就是在他的门下学习文辞诸艺的,他先就学于高卢,后来则是在意大利。但是那些在这方面谙熟的人也许会指责我在说谎,因为我说:“他所有的学生,毫无例外”,而事实上,在他的学校里有两个年轻人——在圣科隆班修道院服役的一个磨坊主的儿子——似乎并不适于被提拔为主教管区或修道院的主管人;但是即使是这两个人,也许是由于他们的老师的势力,也先后晋升到博比奥修道院司祭的职位,他们在工作上表现了最高的能力。
①格里马尔德于841—872年任圣高尔修道院院长。——英译者
于是,最光荣的查理亲眼看到全国探求学问之风蔚然称盛,但是他也发现当时的文风还赶不上前人所达到的那种成熟程度,因之仍旧郁郁不乐;因此,在作了许多超人的努力之后,有一天,他迸发出这种忧虑的话:“但愿我有十二个象耶罗姆和奥古斯丁①那样在各门学问上如此精通,又受过如此全面的训的教士。”于是博学的阿尔昆觉得自己跟这些大人物比较起来,的确是愚昧无知,他就鼓起最大的勇气——在可畏的查理面前,别人谁也不曾这样大胆过,——心里虽然非常愤怒,脸上却一点不显,说道:“天地的创造者也没有这许多类似他们的人,您就想有十二个吗?”十 我必须在这里报导一些我们当代的人会觉得难以置信的事情;因为,假如不是我们应当宁肯相信我们祖先的正确,而不去相信近世惰夫的虚妄议论的话,那么,就连我这个记述其事的人也几乎不能相信我们的唱诗方法同罗马人的唱法之间的差别竟然如此之大。因此之故,热爱上帝、始终不渝为其服务的查理,虽然可以因为在学术上已经取得各种可能的进展而感到庆幸,却由于看到了各省——不,不仅是各省,而且是各地区和各城市——在赞美上帝的方式上,亦即在唱诗方法上的巨大分歧而感到烦恼。于是他请求已故的斯蒂芬教皇——就是在法兰克国王希尔德里克遭到废黜,削发为修道僧以后,按照法兰克人的祖法为查理涂抹圣脂,使他成为国王的那个教皇①——供给他十二个深通圣曲的教士。教皇对他这种善良的愿望和神示的计划表示同意,就从教皇管区的教士中选出擅长圣曲的人,给他送到法兰克去。由于使徒一共是十二位,送去的教士也是十二名。
①耶罗姆(约340至420年)是基督教会的著名学者,著作甚多。他的主要成就是拉丁文《圣经》的翻译和校订工作。奥古斯丁见艾因哈德书 前面所提到的那些教士和所有的希腊人和罗马人一样,对于法兰克人的威名非常嫉妒。当他们正要离开罗马的时候,他们彼此商量,决定使唱法变化多端,让查理的国家和领地永远没有机会共享和谐一致之乐。他们来到查理那里,受到了最尊荣的接待,并被派往重要的地方。于是每个人在分配给他的地区内开始唱得尽量不同,还教给别人也这样唱,不管如何走调,只要他们编得出来,他们就尽量照唱。但是,最机智的查理有一年在特里夫斯或梅斯庆祝耶稣降生的节日,他最仔细、最明敏地掌握并理解了歌唱方式; 十二 有一次,查理请一位主教为他祈福,于是主教先把面包净化,接着自己先吃了一部分,然后打算给最尊贵的查理;可是查理却对他说:“你可以把面包整个留给自己。”他拒绝接受主教的祝福,使主教十分惶惑。
十三 除了恰巧驻在边境上或蛮族所居的边区的伯爵以外,最谨慎的查理从来不授给任何伯爵一个以上的郡;除非有特殊的理由,他也从来不把皇家有权授予的任何修道院或教堂授予主教。当他的谋士或朋友问他其中的道理时,他就答道:“凭那份进款或那份地产,凭那所小修道院或那所教堂,我就可以使得某个臣属效忠,而他也会象随便哪个主教或伯爵一样好,或者还要好些。”但是如果遇有特殊理由,他也会赐给一个人几处采邑;例如,对乌达尔里克就是这样,他是生育过几个帝王的伟大的希尔迪加尔德的兄弟。希尔迪加尔德死后,由于某桩过失,乌达尔里克的爵禄被削除了。于是有个小丑在最仁慈的查理听得见的地方说:“由于乌达尔里克的姊妹死了,现在他在东方和西方的爵禄也都丧失了。”查理被这些话所感动,立刻恢复了乌达尔里克先前所享有的一切爵禄。当他受到正义的感召的时候,他就最慷慨大方地对某些神圣场所解囊相助,下面即将见到。
十四 当查理旅行的时候,途中正好有个主教管区,实在无法绕过。当地的主教总是极力希望使人得到满足,他把他的东西全部交给查理支配。但是有一次,皇帝出其不意地来到了。主教大为着急,只得象只燕子似地飞来飞去,指使人们不但把宫殿和房屋收拾整洁,而且把庭院和广场也都打扫干净,只弄得又疲倦又烦恼,才去迎接查理。最虔诚的查理看到此点,在检查过各方面的详细情况以后,就对主教说:“我的好东道主,为了迎接我的到来,你总是把一切收拾得很漂亮。”于是主教好象得了神示似的,俯下头去,握住国王那只所向无敌的右手,忍住心中的烦恼,吻着国王的手,说道:“我的君主,无论您什么时候来,样样东西都应该彻底收拾干净,这乃是理所当然的事。”众王之中最为明智的查理了解到内中情况,对主教说:“如果我弄空了什么,我也能填满它。”他又说:“你可以获得位于你的主教管区附近的那块地产,所有你的继任者也都可以领有这份地产,直到末日。”
十五 就在这次旅途中,他还遇到另外一个主教,这个主教所住的地方也是他势必经过的。那天正好是一周的 ①营造官是古罗马掌管监督公共事务的官职。——译者
弥撒这样勉强对付过去以后,他的客人进入大厅。大厅里陈饰着绚丽多彩的地毯和各色各样的织物,摆设着豪华的筵席,使用的杯盏都是金银制造和宝石镶嵌的,这是故意用来挑动那些饮食上挑剔苛刻或日食珍馐美味的人的食欲的。主教本人坐在最柔软的靠垫上面,全身都是贵重的绸缎,外罩帝王御用的紫袍,因此,除了没有皇笏和尊号而外,他简直象是一个国王了。他的周围簇拥着阔绰的骑士的队伍,战无不胜的查理的宫廷官吏(虽然他们都是贵族)跟他们比起来,显得是极其卑陋了。等到这桌豪华惊人、胜过御宴的酒筵散席以后,廷臣们正要告辞的时候,他还打算更清楚地显示一下他的豪富和荣耀,就命令训练有素的乐手过来。他们的歌声能够使最坚硬的心肠软化,能够让奔流急速的莱茵河水凝冰。与此同时,还向廷臣们献上各种各样巧妙调合的精致饮料,饮料盛在用黄金和宝石制成的杯子里,杯子上的珠光宝气同他们头上戴的嫩叶鲜花相映成辉。但是他们的胃再也盛不下了,因此杯子都白拿在手中。当时虽然他们已经吃不下了,但是做糕点的、做腊肠的、管伺候的和管装饰菜点的,还为他们献上了精心制作的开胃的食品。这是一席连伟大的查理本人也从来没人向他献上过的酒筵。
天亮了,主教有点清醒过来了,他惊恐地想起他在皇帝的臣仆们面前所炫耀的奢侈,因此他把他们叫到面前,塞给他们配得上国王身分的重礼,恳求他们向令人畏惮的查理讲述他的善功和生活的简朴,特别要讲讲他如何在教堂里当众布道的事。
他们回去以后,查理问起为什么主教要宴请他们,于是他们伏在查理的脚下说:“主人,这是因为他把我们看作是您的代表而加以尊崇的,就我们低微的身份而言,这是大大过分的。”他们继续说:“他在各方面都是最好的、最忠实的主教,是最配得上教会最高品级的人。因为,如果您肯相信我们拙劣的鉴别力的话,我们就向崇高的陛下明说:我们曾经听到他以感人至深的方式在教堂里讲道。”皇帝夙知这个主教缺乏技巧,就进一步追问他讲道的方式。他们迫不得已,把一切都吐露了。皇帝看他倒还没有违背谕旨,还努力讲了一点东西;尽管不称其职,还是容许他保留主教职位。
十九 不多久,在某次节日场合,皇帝的一个年轻的亲戚唱阿利路亚唱得很美妙。查理转身向这个主教说:“我的教士唱得很好。”但是这个傻子以为他在开玩笑,不知道教士是皇帝的亲戚,于是便回答说:“我们乡村里的每一个乡下佬对着正在耕地的牛哞哞地哼几声,也哼得那样好。”皇帝听到这粗鄙的回答以后,用闪亮的目光向他扫去,使他惶恐万状,跌倒在地。①
① 心怀嫉妒的人经常是妒火中烧,因之罗马人也就总要反对那些不时被推举登上教皇教座的强有力的教皇,甚至同他们打仗,这对罗马人说来已然是习以为常的了。于是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有些罗马人被嫉妒之心蒙蔽了眼睛,以重大的罪名控告前面提到的已故的利奥教皇,想把他的眼睛弄瞎。但是他们遭到某种神力的震慑和制止。他们想用拇指挖他的眼珠,没挖成,就在眼球中部横砍了几刀。教皇让仆从们把这个消息秘密地送给君士坦丁堡的皇帝迈克尔。①但是皇帝拒绝给予任何援助,他说:“教皇有独立的王国,其地位在我的国家之上;因此他必须自己向敌人报复。”于是神圣的利奥邀请战无不胜的查理到罗马来。此举正是遵循上帝的谕旨,因为,查理已经真正是许多国家的统治者和皇帝,现在由于得到教皇的认可,他就可以享有皇帝、凯撒和奥古斯都的称号。查理一向准备有素,随时可以进军,随时可以列好阵势,他虽然完全不知道被召唤的原因,却马上带着随从和臣属来了;他以世界之首的身份来到一度是世界之首的城市。这些无耻之徒听说他突然到来的时候,就象麻雀一听见主人的声音就躲藏起来似的,立刻望风而逃,在各个藏身之所、地下室和洞窟里躲起来。但是由于查理才能卓越,洞察秋毫,使他们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不久,他们就被捉住,带着镣铐被押解到圣彼得大教堂去了。于是大无畏的利奥教皇拿起耶稣基督的福音书,举在头上,当着查理和他的骑士们之面,也当着他的迫害者之面,这样发誓:“在最后审判那天,我是会叨沐上帝的应许的,因为我没有犯过别人诬控我的罪行。”于是许多犯人都请求允许他们在圣彼得的墓前发誓,表明他们也没有犯被控告的罪行。但是教皇知道他们的虚妄,就对查理说:“我请求您,上帝的战无不胜的仆人,不要同意他们的狡诈,因为他们非常了解圣彼得是随时会宽恕人的。还是在殉教者的墓丛中找出上面写着圣潘克拉斯①的那块墓碑,那是个十三岁的男孩。如果他们以他的名义向您发誓,您就可以认为他们是可靠的。”事情照着教皇的指示做了。当许多人走向前来,要到坟前去起誓的时候,立刻,有些人倒退回去,死了;有些人中了邪魔,疯了。于是可畏怖的查理对仆从们说:“当心,不要让任何人跑掉。”后来他把全部被捉住的犯人都定了罪,不是处以某种死刑,就是终身禁锢。
①当时东罗马帝国在位的是伊琳娜女皇(797—802年在位)。九世纪时东罗马皇帝有三人名迈克尔:迈克尔一世(811—813年在位),迈克尔二世(820—829年在位)和迈克尔三世(842—867年在位)。作者以是误记。——译者
①潘克拉斯是基督教的圣徒之一。据说他于295年为戴克利先皇帝所杀害,死年十四岁。都尔主教格雷戈里在其所著《黄金传说》中记载了潘克拉斯裁判曲直、惩罚伪誓的事,本书所记即源于此。——英译者
查理在罗马逗留了几天,教皇召集附近地方的所有愿意来的人,当着他们之面,也当着不可战胜的查理的全体骑士之面,宣布查理为皇帝和罗马教会的保护人。这时,查理还推测不出将会发生什么事情;虽然他不能拒绝看来是天命攸归的东西,但是他在接受新称号的时候,并没有感激的表示。因为首先,他认为希腊人会燃起比以往更加嫉妒的怒火,他们会对法兰克王国策划某些危害行动,至少也会更加警戒,以提防查理为了兼并他们的王国而可能发动的突然进攻。尤有甚者,宽宏大量的查理回想起当初君士坦丁堡国王的使臣们前来聘问的情况,他们对他说过,他们的君主愿意成为他的忠实朋友,又说,如果他们成为更近密的邻居的时候,国王一定要象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地对待他,还要用自己的财富来救济查理的困窘;查理又想起自己在听到之后,是如何地再也不能抑制内心的火热的激情,并且喊道:“啊!但愿我们之间没有那个池子;因为那样,我们就既能一起瓜分,又能共同享有东方的财富了。”
上帝赐予健康,也使人恢复健康。他对神圣的利奥的清白无辜表示如此眷顾,以致使他双目复明,比遭受那次恶毒的、残酷的刀伤以前还要明亮,只是在他的眼睑上留下一道亮晶晶的疤痕(象一条很纤细的线一样),这正是他的品德的标志。
二十七 愚蠢的人会指责我糊涂,因为我方才提到查理曾经说过有一片海洋——那位强大的皇帝开玩笑地称之为小池子——介于我们和希腊人之间;但是我必须告诉批评者,那时候,保加利亚人、匈奴人和其他许多强大的种族正以他们的还没有遭到攻击、受过摧毁的兵力阻挡了通向希腊的道路。真的,不久以后,最尚武的查理不是把他们抛掷在地上——例如对斯拉夫人和保加尔人,——就是把他们完全击破了——例如对坚如铁石的种族匈奴人。容我稍微描绘一下一座奇妙的建筑之后,我再继续叙述这些功业。这座建筑是查理(皇帝、奥古斯都和凯撒)仿效大智大慧的所罗门的做法,为上帝,为本人,或者是为主教、修道院院长,伯爵们和从世界各地到他那里来的一切客人在阿亨建造的。
二十八 精力最旺盛的查理在他可以稍事休息的时候,并不贪图懒散的安逸,而是努力为上帝服务。因此他希望在自己的乡土上修造一座甚至比罗马人的建筑还要精美的大教堂,他的目的很快就实现了。为了兴修这座建筑,他从海外各地召来了建筑师和精巧的工匠;他委派某一个奸诈的修道院院长主管这件事情。查理对于他执行这项任务的能力是了解的,然而对于他的品行却不了解。当威严的皇帝为了某件事情出巡以后,这个修道院院长允许凡是肯于交出足够的金钱的人都回家去,至于那些不能赎买脱身,或者主人不让他们回去的人,就让他们负担无止境的劳役,如同当初埃及人折磨上帝的人民那样。他依靠这种卑鄙的诡计,聚集了大量的金、银和绸缎袍服,他只把最不值钱的东西陈列在他的房间里,而把最贵重的财宝全部藏在箱子和柜子里。某一天,他突然接到家里失火的消息。他十分着急地往家跑,从熊熊的火焰当中冲进存放着满盛金子的箱子的保险室。他并不是拿走一箱就满意了,而是要他的仆役们每人背起一箱以后自己才肯离去。等他出来的时候,一根被烈火移动了位置的大梁正好落在他的头上,于是他的躯体便被凡火烧毁了,而他的灵魂也被天火消灭了。当最虔诚的查理皇帝把注意力转移到国务方面的时候,上帝的审判就这样地为他监察着。
二十九 另外还有一个在制造黄铜和玻璃器皿的人当中最精巧的工匠。这次,这个工匠(他的名字叫坦科,曾经一度当过圣高尔修道院的僧侣)做了一口精致的钟,皇帝对于这口钟的声音很喜欢。这个最出众而又最不幸的铜匠说道:“皇帝陛下,请您让人给我多多送些铜来,我好把这口钟精制一番;不要给我锡,而要给我银子,我需要多少,就如数照给——至少一百磅;我要为您铸造这样一口钟,使得现有的这口相形之下显得喑哑无声似的。”于是人君之中最慷慨的,“财宝虽加增,并不放在心上”①的查理立刻下了需要下的命令,使得这个无耻的僧侣高兴万状。他将铜熔化,加以提炼;但是他没有用银子而用了最纯的锡,不久,制成了一口钟,比皇帝曾经赞赏过的那口好得多。经过检验之后,他把钟呈交皇帝。皇帝称赞它的精美的外形,让人给它安上钟舌,把它悬在钟塔里。这些都立刻办到了。然后教堂的门守、随从人员以及当地的男孩子们一个个地试图打响这口钟。但是大家都打不响;于是这个无耻的制造人最后来了,他抓住绳子摇曳这口钟。这时候,看啊!这个铜制的物体从老高的地方落了下来,正好落在这个骗人的铜匠的头上,当场把他砸死了。铜钟一直砸透他的尸体,粉碎在地上,把他的脏腑都带了出来。当上述数量的银子被发现后,最正直的查理命令把它散发给皇宫里的最穷困的仆人。
①《圣经·诗篇》, ③见《圣经·民数记》, ①《圣经·马太福音》, ②见《圣经·马太福音》, 但是正如《圣经》所说:“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③如果有人对于他所具有的戋戋微量知道其所自来,那么他将有所成就;但是如果他不知道是谁使他具有这些东西,或者纵然知道,而对于赠予者并不表示应有的感激,那么他将失去一切。正当这个奇异的教士友好地站在最光荣的皇帝身边的时候,他突然不见了。所向无敌的查理皇帝对于这样一件前所未闻而又难以置信的事变也为之惊得发愣,但是他在画过十字符号以后,就在教士原来站立的地方,发现一些东西,好象一块恶臭难闻的刚刚熄灭的焦炭。
③《圣经·马太福音》, 三十四 光谈到皇帝在晚上所穿的曳地长袍,使我们忽略了他的行军打扮。古代法兰克人的服装和装备是这样的:他们的长筒靴子外面是涂金的,饰有三胸尺④长的花绦。缠在小腿上的皮带是红颜色的,他们腿上穿的缠在带子里面的亚麻布裤也是同一颜色的,镶边很艺术。花绦绷在麻布衣服的上面,也绷在十字交叉的系腿带子的上面,时而在带子之外,时而在带子之内,时而在小腿之前,时而在小腿之后。除此之外,则是一件华美的亚麻布衬衫,再就是一条带扣环的剑带。长剑装在剑鞘里面,剑鞘外面有一层皮套,皮套外面还有一层用亮闪闪的蜡涂硬了的亚麻布套。
④古代度名,指由肘至中指末端的长度。罗马1腕尺等于44.36厘米。——译者
服装的最后部分是一件白色或蓝色的斗篷,形状象是连在一起的两个四方块;因此把它披在肩上的时候,前后两端可达脚面,而旁边却几乎不到膝盖。右手拿着一根苹果木的木杖,上面有整齐的稜节,坚实可畏。木杖上面安装着一个金制或者银制、饰有图像的把柄。我本人很懒惰,比一只乌龟还迟钝,因而从来不到法兰克去;但是我在圣高尔修道院里看见过法兰克国王①,身穿上述那种服装,光彩夺目。
①指胖子查理,见上文第18节注②。——译者
但是人们的习惯是会改变的;当法兰克人同高卢人作战的时候,他们看到后者高傲地披着条纹的短氅,他们就抛弃了本民族的风俗,模仿起高卢人来了。最初,这位最严格的皇帝并不禁止新的习俗,因为它看起来更适合于作战,但是当他发现弗里西亚人在滥用他的恩准,以旧式的长大斗篷的价钱来出卖这种短小披氅的时候,他就命令除了旧日那种又长又宽的斗篷以外,谁也不许以平日的价钱向他们购买任何东西。他还说:“这些小餐巾有什么好处?躺在床上,我不能用来蔽体,骑在马上,我不能用来御风雨。”
我在这本小书的序言里说过,①我将只根据三种来源。但是由于其中最主要的根据韦林贝尔特②在七天以前故去,今天(5月13日),我们这些遗孤和门徒要庄严地悼念他,因之这卷关于查理皇帝的虔诚和他对教会的护持的记录就写到这里为止,这些材料都系出自这位圣职人员韦林贝尔特之口。
①本书序言已佚。——译者
②韦林贝尔特是与本书作者同时在圣高尔修道院修行的僧侣之一。其父阿达尔贝尔特系查理的妻舅克罗尔德的部下,曾跟随查理外出作战。韦林贝尔特从他父亲处听来的有关查理的轶事,成为本书作者的主要材料来源。——译者
下一卷是关于最勇猛的查理的战争的记录,是根据韦林贝尔特的父亲阿达尔贝尔特的口述写成。他曾追随主人克罗尔德参加对匈奴人、萨克森人和斯拉夫人的战争。当我还十分年幼,而他已极为老迈的时候,我就住在他的家里,他常常对我讲这些战争的故事。我非常不愿意听,常常要跑掉,但是最后他全凭强力,使我听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