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十一章 信赖命运_有闲阶级论

作者:凡勃伦 字数:4168 更新:2025-01-07 14:55:14

赌博习性是未开化气质的又一个附属特征。就一般运动比赛者和热中于战争以及一般竞赛活动的人们说来,这是一个差不多普遍存在的性格的伴生变化。这一特征也具有一种直接的经济意义。大都认为,它的过分发展,对任何社会总的最高度工业效能将是一个障碍。

如果把赌博习性看作是完全属于人类性格中掠夺类型的一个特征,是有些疑问的。赌博习性中的主要因素是信赖命运,这种信念,至少就其本质来看,其起源当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掠夺文化阶段以前。对命运的信赖,大约在掠夺文化下已经发展成为现在这样的形态,成为在运动比赛气质中赌博习性的主要因素。它所以会以这样的形态出现在现代文化中,大致是出于掠夺阶段的锻炼。但信赖命运实质上是比掠夺文化年代更远的一种习性。这是万物有灵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信念似乎是更早时期的一个特征,其实质是从那个时期流传到未开化文化阶段的,然后它经过那个阶段的变化,在赋有掠夺锻炼的那种形态下,传人了人类发展的后期阶段。但不管怎样,总应当把它看成是一个古老的性格特征,是从相当遥远的过去传来的,同现代工业操作的要求多少是有些不相适应的,对现代集体经济生活的最高效能多少是一个障碍。

信赖命运虽则是赌博习性的基础,但并不是这一习性所含有的唯一因素。人们进行以力量与技术上的竞争为依据的赌赛还有一个进一步的动机;假使没有这个动机,信赖命运是决不会成为竞赛生活中一个显著特征的。这个进一步的动机是一种期望,是预期可以致胜者,或预期可以获胜的那一方的参加者,希望以失败者为牺牲,从而增进他这一方的优势。赌注下得越大,金钱上的得失越大,则强者一方所获得的胜利越大,弱者一方在失败中所受到的痛苦和耻辱也越大;虽然,就赌注本身而言,其重要性也未可忽视。但事体还不止是这样,下赌注时一般还有这样的想法(虽然这并不是明白形之于语言的,甚至也不是在意念中明确认识到的):赌注本身就足以提高下注的一方竞赛者的胜利希望。这里存在着一种感觉,即在这个目的上花费的物质和提心吊胆的心情,对结局是不会一无效果的。这里有作业本能的一种特殊表现,支持着这种表现的是一种甚至更加明晰的感觉,即基于万物有灵观念下的事物的一致性,当事物的内在习性已经被这样一些迫切意向和能动力量所调和井加强时,具有这种意向和力量的一方就必然能获得胜利结果。我们在任何竞赛中对预决其必胜的那一方加以支援,直率地表现着对赌注的这种鼓励心情,而这一点无疑是一种掠夺特征。表现在赌注上的信赖命运,是随着原有的掠夺冲动而来的。由此可以推定,就信赖命运表现在下赌注这一形式上而言,应当把这种形式表现看做是掠夺性格类型中的一个主要因素。这种信念在本质上是一种古老习性,实际上是早期的、未经分化的人类性格;但它经过掠夺的竞赛冲动的推进,分化为赌博习性的特有形态以后,在这样高度发展的特有形态下,就应当被看做是未开化性格的一个特征。

信赖命运是在现象的相续关系中一种“偶然的必然性”感觉。它的多种多样的变化和表现,如果在任何社会流行到了相当显著的程度,就会对社会的经济效能发生极其严重的影响。因此,关于它的起源和内容,以及它的种种派生表现同经济结构与职能的关系,都值得予以进一步的详细探讨;对于有闲阶级同这种信念的成长、分化与继续存在的关系,也应加以分析。这种信念,在其发展的、完整的形态下,也就是从掠夺文化下的未开化民族那里、或者是从现代社会中一个运动竞赛者那里最容易看到的那种形态下,至少含有两个可区别的成分。我们应当把这两个成分看做是属于同一基本思想习惯的两个不同状态,或者是在其演变过程中两个连续状态下的同一心理因素。这两个成分是信念在同样一般类型下的发展过程中的连续状态;这一事实对于两者在任一个人的思想习惯中的共同存在,并无妨碍。两者之中比较原始的形态(或者是比较古老的状态)是一种初步的万物有灵信念,或者是对于关系和事物的一种万物有灵感觉,由于这种信念,人们对种种事态赋予了类似于人的性格。在古代的人看来,在他的环境中,一切突然发生的以及显然是相因而生的事物,都具有一种类似于人的个性;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意志力,或者说具有种种习性,这类习性渗入了起因的复合体,从而不可思议地影响到事件的结局。运动竞赛者对命运和机遇或偶然的必然性的观念,是一种不分明的或欠完整的万物有灵观念。这种观念往往以极其模糊的方式联系到事物和局势;但通常则具有这种程度的明确性,因此牵涉到凭技术或凭机遇的任何竞赛中所使用的器具和附属物时,这种观念对于构成这类事物的一些内在的习性倾向的展开,有可能发生种种作用——慰解,诱骗,再不然就是捣乱。我们看到那些运动竞赛者,很少没有随身佩带些符咒或护身符之类的习惯,他们认为这些东西多少有些效验。还有一些同样普遍的情况:在任何比赛中,人们在下了赌注的那一方的选手方面或比赛用具方面发现了些不祥的预兆,会本能地感到恐怖;在比赛中,对某一选手或某一方投下了赌注以后,会感到对哪一方应当而且的确是起了增加其力量的作用;他们如果对某一方的“吉星高照”有所祝愿或有所举措,会感到这并不仅仅是儿戏。

信赖命运观念的简单形态,就是对事物和局势的不可思议的目的性倾向的这种本能感觉。事物和局势会有一种归结到某一目的的倾向,不管人们认为这个目的或这个最后目的点是偶然产生的还是蓄意安排的。信念从这个简单的万物有灵观点出发,通过不知不觉的演进,逐渐转变到了 就上面(b)项提到的那一点来说,当那类思想习惯构成;了任一个人的性格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在生活的习惯表现的任一点上,如果发生了向某一方面的显著变化,则在这类表现的其他方面,或在其他各类的活动中,也将跟着发生并发性变化。这些不同的思想习惯或生活的习惯表现所体现的是个人单一生活过程中的一切方面;因此,由于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而形成一种习惯,势必影响到对别的刺激作出反应时的性格。人类性格在任何一点上的转变,是人类性格的全部转变。基于这个理由,也许在更大的程度上还基于一些这里无法深入讨论的比较难以捉摸的理由,人类性格的各种不同特征之间就有了这些并发性变化。例如,未开化民族,虽然其生活是属于充分发展的掠夺型的,一般也同时具有强烈的、普遍的万物有灵习性、完整的神人同形同性信仰和活跃的身份观念。另一方面,处于未开化文化以前或以后的各文化阶段的民族,关于神人同形同性信仰和对有形事物的万物有灵倾向的现实感觉,在其生活中却表现得没有那样突出。整个说来,在和平社会中,身份观念也比较薄弱。还应当注意到一点,在掠夺期前或野蛮的文化阶段的各个民族,即使不是全部也至少是大部分,是存有活跃而略带特殊化意味的万物有灵信念的。一个原始的野蛮人对于万物有灵的信仰,似乎不像未开化人民或已经过蜕化的蛮族那样认真。在他手里,由万物有灵信仰所演成的,主要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神话创造,而不是顽固的迷信。而在未开化文化中所表现的,却是运动比赛本能、身份制和神人同形同性信仰。在现代文明社会的人们的个人气质中,也大都可以看到这方面的变形。赋有掠夺的未开化气质从而构成运动竞赛分子的那些现代代表人物,大都是命运的信从者,至少对于事物的万物有灵倾向是具有强烈感觉的,正是由于这一点,他们才会热爱赌博。这类人关于神人同形同性信仰的情况也是这样。这类人在对某一教派表示信从时,他们所信从的往往是在神人同形同性观念上比较坦率、比较贯彻的那类教派之一;只有比较少数的运动竞赛者,才会从神人同形同性信仰成分比较淡薄的那些教派,如惟一神教或宇宙神教,去寻求精神上的安慰。

同性观念和尚武精神是相互关联的,同这一点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事实是,神人同形同性信念即使不足以发动也至少足以保持有利于身份制的那种性格。就这一点而言,在这种信念下的锻炼效果究竟以何处为终点,以及在这种遗传特征下的并发变化的迹象究竟从何处开始,都是绝对无法断言的。所有那些掠夺气质、身份观念和神人同形同性信念,在其最高度发展形态下,都是属于掠夺文化的;当这三种现象在那个文化水平上出现于社会时,它们彼此之间是存在着某种互为因果的关系的。当这类现象在今天各个人、各阶级的索性与习性中互相关联地重新浮现时,其情况足以使人充分明了,它是眼属于个人的性格特征或习性的那些同样的心理现象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或有机关系相类的。上面曾经提到,作为社会结构的一个特征的身份关系,是掠夺的生活习惯的一个后果。就其来源而言,它实质上是掠夺态度的经过加工以后的表现。另一方面,神人同形同性信念是,对有形事物的超自然和不可捉摸的习性倾向这一概念,加上一个明细的身份关系礼俗。因此,就这一信念的起源的外在现象来说,可以把它看成是古代的人们普遍存在的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是通过掠夺的生活习惯而明确化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的,结果形成的是一种人格化的超自然力,它还经过充分补充,有了掠夺文化下的人们所特有的那类思想习惯。

这里所讨论的、与经济理论有直接关系的一些比较主要的心理特征,可以概括如次:(1)掠夺的、竞赛的性格,这里我们把它叫做尚武精神,在前一章里已经谈过,它只是人类所共有的作业本能的未开化变形,这一特殊形态是在人与人之间作歧视性对比的习惯的支配之下逐渐变成的;(2)身份关系,这是在这样的歧视性对比下按照公认规格加以品评与分级的一种形式表现;(3)神人同形同性信念,这至少在其生气勃然的初期是一种制度,这种特有因素是一种身份关系,在这个关系中人类是在下的,而人格化的超自然力是在上的。记住这一点,理解人类性格与人类生活中这三种现象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就应当没有什么困难;就其间的某些主要因素来说,彼此的关系可以说是二而一的。一方面,身份制与掠夺的生活习惯,是作业本能在歧视性对比这一习惯下所采取的形式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神人同形同性信念和宗教信仰这一习惯,是人类对有形事物性格倾向的万物有灵观念的一种表现,这种表现是在实质上属于同样一般的歧视性对比习惯的支配下逐渐加工,逐渐完成的。因此,应当把竞赛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习惯这两个范畴看做是,人类性格的未开化类型和它的现代未开化变形的补充因素。两者都是对不同类的刺激发生反应时形成的差不多属于同一范围的那类素性的表现。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