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看规范变化的一个特别著名的事件,即哥白尼天文学的涌现。它的先驱托勒密体系先在公元前最后两个世纪和公元后最初两个世纪发展起来,那时这个体系在预言恒星和行星的位置变化方面取得了值得赞美的成功。任何一种其他古代理论都做不到这么好。对于恒星,托勒密天文学今天仍然作为一种技术上的近似而得到广泛应用;对于行星,托勒密的预测也同哥白尼的一样可靠。但是,对一种科学理论来说,值得赞美的成功决不是完美无缺的成功。托勒密体系不管是对行星位置还是对春分、秋分的岁差所作的预测,总是不能很符合最好的观测。进一步减少那些细小的误差,成了许多托勒密的后继者的许多常规天文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正象把天体观测同牛顿理论结合起来的同样的尝试,也为牛顿在十八世纪的后继者提出了正常研究问题。有时候天文学家完全有理由假定,这些尝试也可以同导出托勒密体系的尝试一样成功。对于某一误差,天文学家们总是可以通过调整托勒密体系中的复合圆环而消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只要注意一下许多天文学家正常研究活动的最后结果就可以发现,天文学的混乱性比精确性提高得要快得多,这里校正了一种误差,那里又会冒出另一种来。①
因为天文学传统一再为外界所打断,又因为天文学家之间的联系受到没有印刷的限制,这些困难慢慢才被认识到。最后终于觉察了。到十三世纪阿耳丰叟十世( AIfonso X)宣称,上帝在创世时如果请教过他,一定会获致忠言。在十六世纪,哥白尼的合作者多米尼加·达·诺瓦拉(Domenico da Novara)坚持,决不会有一种象托勒密体系那么繁杂、那么不确切的体系,竟然可能符合真实的自然界。哥白尼本人在《天体运行论》一书的序言中也写过,他所继承的那种天文学传统最后造出来的只能是一个妖怪。到十六世纪初欧洲愈来愈多最优秀的天文学家都认识到,天文学规范已不能应用于它自己的传统问题了。这样的认识,正是哥白尼放弃了托勒密规范而另找新规范的必要前提。他这个著名的序言至今仍然是对一种危机状态的经典叙述。②
① J.L.E.德雷耶(Drerer)《天文学史从泰勒斯到开普勒》( ② T.S库恩:《哥白尼革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1957年), ③ 关于天文学在力学发展中的作用,见库恩,前引书, 麦克斯韦讨论物体运动中的电磁行为,没有涉及以太的拖曳,这就证明很难把这种拖曳纳入他的理论之中。结果,探测穿越以太的漂移的全部早期观测都成了反常现象。因此, 1890年以后的年代又目击了一长串实验方面和理论方面的努力,以探测相对于以太的运动并把以太拖曳纳入麦克斯韦理论。前者始终未能成功,尽管有些分析家认为结果模棱两可。后者提供了大量富有希望的开端,特别是洛仑兹(Lorentz)和菲茨杰拉德(Fitzgerald)的开端,但他们也揭出了更多的难题,最后又正好使进行竞争的理论激增,即我们前已明确的危机伴生物。②1905年涌现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就违反了历史的安排。
②惠泰克,前引书;第 I卷,第586~410页;第II卷(伦敦,1953年),第27~40页。
这三个事例几乎都十分典型。在每个事例中,新理论都只能在常规解题活动已宣布失败以后才涌现。而且,除了在哥白尼一例中科学以外的因素起了特别巨大的作用,旧理论的破产以及各种理论的骤然激增作为一个信号,不会超过新理论发表前一、二十年。新理论就象是对危机的直接回答。但还要注意,尽管也许不那么典型,引起旧理论破产的那些问题也都属对早已知道的那些问题。常规科学以前的实践完全有理由认为。这些问题已经解决或接近解决了,这就可以说明,为什么当失败来临的时候失败的感觉会那么尖锐。一种新型的问题解决木了,常常使人失望,但从来不使人惊讶。问题也好,难题也好,往往不会屈服于第一次的进军。最后,这几个事例还共同具有另一个特点,使它们对危机的作用更为重要:每一次危机的解决在有关科学未发生危机时至少可以部分预见得到;但在没有危机的情况下却又总是忽视了这样的预见。
有一个唯一完整的也是最有名的预见,即公元前三世纪的阿利斯塔克( Aristarehus)对哥白尼日心说的预见。人们常说,如果希腊科学的演绎性不那么厉害,不那么受教条的束缚,日心说天文学就可能早在实际提出的十七个世纪以前就开始提出了。①但这就忽视了全部历史的前后关系。当阿利斯塔克提出他的学说时,更为合理得多的地心系统并不需要日心说来满足它所能满足的任何需要。托勒密天文学的全部发展,它的成功和衰败,都发生在阿利斯塔克学说以后几个世纪里。而且,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理由要特别重视阿利斯塔克。即使是哥白尼更为精致的学说,比托勒密系统既不更简单,也不更精确。有效的观察试验,如我们下面将看得更清楚的,并没有这二者之间提供什么选择的根据。在这些情况下,使天文学家们趋向哥白尼的因素之一(也是使他们不能趋向阿利斯塔克的因素之一)就是人们认识到了危机,首先是由于危机,才有新的创造。托勒密天文学未能解决问题,时间为一个竞争者提供了机会。我们另外的二个事例没有提供这样完整的预见。但可以肯定,吸收大气的燃烧理论——十七世纪由雷(Rey)、胡克(Hooke)和梅约(Mayow)所提出的理论——之所以未能使人们全力倾听,原因在于这种理论没有触及常规科学实践中人们认识到的难点。 ② 十八~十九世纪的科学家们长期忽视从相对性观点对牛顿的批评,主要是由于它在竞争之中也未能取胜。
科学哲学家们曾一再证明,根据同样一套材料总可以提出一种以上的理论构造。科学史表明,特别是在一种新规范的初期发展阶段上,发明这样一种替代的理论并不是很困难。但是,除非是在有关科学发展的前规范时期和后来进化中非常特殊的时机中,这种发明却正好是科学家所很少进行的。只要规范所提供的工具还能够解决它所规定的问题,科学就进展得最快,可以最深入地合理利用这些工具。理由是清楚的,科学象制造业一样——更换工具是一种浪费,只能留到需要的时候进行。危机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指示更换工具的时机已经到来。
①关于阿利斯塔克的工作,见T.L.希思(Health):《萨莫斯岛(Samos)的阿利斯塔克:古代的哥白尼》(牛津,1913年,第II部。关于对忽视阿利斯塔克成就的传统地位的极端说法,见阿瑟·郭斯特勒:《梦游者:人类对宇宙不断变化的认识历史》(伦敦,1959年),第50页。
②帕亭顿,同上书,第78~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