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五十三章散曲的进展

作者:郑振铎 字数:13515 更新:2025-01-07 14:56:22

从元末到明初的散曲的进展——北曲的盛况——南曲的抬头——元、明间诸北曲作家们:汪元亨、谷子敬、丁埜、唐以初、汤舜民、贾仲明等——蒙古、西域人之工散曲者——朱有燉——康海与王九思——陈铎——常伦与王磐——唐寅的北曲——杨廷和及其“名公巨卿”们——元人作南曲者之罕见——高则诚为今知南曲作家的第一人——刘东生与杨维桢——南曲家的朱有燉———陈沂、王阳明等——徐霖、沈仕等——唐寅与祝允明等——李日华等

从元末到明的正德,散曲的进展,可分为两方面来讲。第一,北曲依然地在蓬蓬勃勃地滋生着,并未显露出衰弱的气象来。第二,南曲也由无人知的民间暗隅里,抬头而出,渐渐地占领了曲坛的重要的地位。但这时期的北曲,气象虽未衰落,作家虽仍不少,而能不为前人所范围者却不多,能独创一个新的作风者,尤为罕见。几个大名家,像朱有燉、常伦、康海、王九思、唐寅、陈铎等等,其作风左右脱不掉元代曲家们的范型。北曲到了这个时候,已是相当于南宋的词的凝固为冰,雕刻成器的时代了。虽有豪杰之士,也脱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以外去。倒是新起的南曲,表现出另一种清新活泼的气象出来,造成了以后一百几十年的曲坛的新局面。但在明初,南曲的作家实在寥寥无几。其全盛,则在弘、正之间。

北曲的作家们,由元入明者,有汪元亨、谷子敬、唐以初、贾仲明、丁埜夫、汤舜民、杨景贤、刘东生诸人。贾仲明《续录鬼簿》所载尤多,大抵皆为元、明间人。

汪元亨,饶州人,浙江省掾。但《乐府群珠》(卷三)则以他为“元尚书”,不知何据。贾仲明说他“有《归田录》一百篇,行于世,见重于人”。《雍熙乐府》载他的散曲至百篇,殆即所谓《归田录》。他的散曲,脱不了马致远、张云庄式的“休居闲适”的气味,充分地表现着丧乱时代的无可奈何的享乐主义,像他的《折桂令》:

问老生掉臂何之?在云外青山,山下茅茨。向陇首寻梅,着杖头挑酒,就驴背咏诗。叹功名一张故纸,冒风霜两鬓新丝。何苦孜孜,莫待偲偲,细看渊明《归去来辞》。

还不是致远、云庄乃至小山诸人作品的翻版么?

谷子敬所作杂剧有《城南柳》等。所作“乐府隐语,盛行于世。蒙下堂而伤一足,终身有忧色。乃作《耍孩儿》乐府十四煞以寓其意,极为工巧。”(《续录鬼簿》)惜此《耍孩儿》今已不可得见。

丁埜夫,西域人。“故元西监生。羡钱塘山水之胜,因而家焉。动作有文,衣冠济楚。善丹青小景,皆取诗意。套数小令极多。”(《续录鬼簿》)但今也罕见他的所作。

唐以初名复,京口人,号冰壶道人。“以后住金陵,吟卜诗,晓音律。”杂剧有《陈子春四女争夫》,今佚。散曲有《普天乐·徐都相书堂》一首:“伯牙琴,王维画,文章公子,宰相人家,联一篇感兴诗,说几句知音话。”及《红绣鞋》四首见于《乐府群珠》。

汤舜民所作乐府,今传者尚多。贾仲明谓“文皇帝在燕邸时宠遇甚厚。永乐间恩赉常及。所作乐府,套数小令极多。语皆工巧,江湖盛传之。”舜民之作,是曲中的老手、能手;圆稳老到,是其特长,却没有怎样了不得的天才。像《南吕一枝花》:“树当轩作翠屏,月到帘为银烛,柳绵铺白厨毡,苔绿展翠绒褥,四壁萧疏。若得琅玕护,何须萝蔓铺。”(《题田老斋》)设景也还平庸,不见怎么的新警。

杨景贤本为蒙古人,“因从姐夫杨镇抚,人以杨姓称之。善琵琶,好戏谑。乐府出人头地。”(《续录鬼簿》)永乐初,与舜民及仲明同被宠遇。

贾仲明(一名仲名)自号云水散人,所作散曲有《云水遗音》等集。惟今传者已不多。刘东生“作《月下老定世间配耦》四套,极为骈丽,传诵人口。”(《续录鬼簿》)《世间配耦》疑为杂剧。其散曲也罕见。

朱仲宜为元末人,名经,陇人,号观梦道士,又号西清居士。以儒业起为浙江省考试官。尝为《录鬼簿》作序;和贾仲明也相交甚深。其子启文,任中书宣使。文学过人,“亦善乐府隐语”。

此外,《续录鬼簿》所载,还有:刘君锡,燕山人,“隐语为燕南独步”。夏伯和,号雪蓑钓叟,松江人。“文章妍丽,乐府隐语极多”,尝作《青楼集》。全子仁,名普庵撤里,高昌家秃兀儿氏,元赣州路监郡。詹时雨,随父宦游福建,因而家焉。“乐府极多,有补《西厢变棋》(疑即今传之《围棋闯局》)并‘银杏花凋残鸭脚黄’诸南吕行于世。”刘士昌,宛平人,“所作乐府,语极骈丽。有《四季》黄钟及《娇马衫》中吕传于世。”花士良,高邮人,洪武初知凤翔府事,后以事死非命。金尧臣,淮东人,左司郎中,“乐府有《金人捧露盘》、《沉醉东风》等行于世”。张伯刚,京口人,洪武初,任临洮太守。李唐宾,广陵人,号玉壶道人,淮南省宣使,“乐府俊丽”。兰楚芳,西域人,与刘廷信在武昌赓和,人多以元、白拟之。俞行之名用,临江人。“乐府小令,极其工巧。永乐中,嘉其才,官以营膳大使。”贾伯坚名固,山东沂州人,拜中书左参政事。倪瓒所作乐府:“有《送行水仙子》二篇,脍炙人口。”孙行简,金陵人,洪武初任上元县县丞。徐孟曾,兰陵人,号爱梦,世业医。“平居好吟咏,乐府尤工。然其气岸高峻,时人以为矜傲,呼为戆斋。”杨彦华名贲,滁阳宦族,自号春风道人。永乐初为赵府纪善。

蒙古人、女真人及西域人工散曲者也有不少。《续录鬼簿》所载者,有:金元素,康里人氏,名哈剌,“故元工部郎中,升参知政事。尝有《咏雪塞鸿秋》为世绝唱。后随元驾北上,不知所终。”金文石,元素子,因其父北去,忧心成疾,卒于金陵。“作乐府,名公大夫伶伦等辈,举皆叹服。”月景辉,也里可温氏,居京口,官至令尹。“吟诗和曲,笔不停思。”赛景初,西域人,授常熟判官。“遭世多故,老于钱塘、西湖之滨。”沐仲易,西域人,故元西监生,“有《自赋大鼻子》、《哨遍》,又有《破布衫》,《耍孩儿》盛行于世”。虎伯恭,西域人,“与弟伯俭、伯让以孝义相友爱。当时钱塘风流人物,咸以君之昆仲为首称”。

涵虚子《太和正音谱》所录“古今众英”中有明初曲家十六人。在上面所举的以外者,还有王子一、王文昌、陈克明、穆仲义、苏复之、杨文奎等五人。这些元、明之间的散曲作者们,其作品传于今者殆百不存一。大多数皆片言只语,不遗于人间。其偶有所遗,像杨彦华的《春游》(《端正好》套):“江南自古繁华地,追胜游尽醉方归。波动处绿鸭浮,沙暖处红鸳睡。风流佳致,省可里杜鹃啼。”王文昌的《夏景》(“南北合套”):“碧烟淡霭暗蘼芜,洒几点黄梅雨,菡萏将开燕将乳。”兰楚芳(兰,《正音谱》作蓝)的《春思》(《愿成双》套):“青春一捻,奈何娇羞更怯!流不干泪海几时竭?打不破愁城何日缺?诉不尽相思舍!”也都不是什么惊人的名篇。

继于贾仲明时代之后的散曲作家,仅一朱有燉耳。涵虚子(朱权)所作散曲,今未见一篇。其他作家,则连姓氏也不曾见之记载。宣德到成化的六十年间的散曲坛实是沉寂若墟墓的。幸赖朱有燉纵横驰骤于其间,稍增生气。“齐唱宪王新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那时不唱宪王的乐府,又唱谁的?有燉的散曲集《诚斋乐府》,今日亦幸得见全部。诚斋之曲,亦多陈腐的套语,远不如他的杂剧之能奔放自如,别辟天地。像《隐居》(《一枝花》套)的一段:

对着这一川残照波光暝,两岸西风树色明,看了这山水清幽足佳兴。醒时节共樵夫将古人细评,醉时节就蓬窗将衾裯款挣,任那鼻息齁齁唤不醒。

又像《嘲子弟省悟修道》(《粉蝶儿》套)的一段:

既得了黍珠般一粒丹,急将来华池中满口吞,这的是神仙自有神仙分,那其间将你这折柳攀花的方才证得本!

都不是什么上乘的曲子。

到了弘治、正德间,北曲的作家们忽又像泉涌风起似地出来了不少。北方以康(海)、王(九思)为中心,南方以陈铎为最著。他若常伦的豪迈,王磐的俊逸,并各有可称。

这时代的北曲,早已成了“天府之物”,民间反不大流行。作者们类皆以典雅为宗。像元人那样的纵笔所如,土语方言,无不拉入的勇气,已是不多见的了。惟真实地出于“性灵”之作,却反较明初为盛。他们不复是敷衍塞责。他们是那样地认真地推陈出新的在写着;即最凡庸的“庆寿”、“宴集”之作,有时也有很可观的隽什佳句可得。

康海的散曲集,有《沜东乐府》。王九思的散曲集,有《碧山乐府》、《碧山续稿》及《碧山新稿》等,他们为当时曲坛的宗匠者总在半世纪以上。九思嘉靖初犹在(1468~1550?),影响尤大。对于这两位大作家,世人优劣之论,纷纭不已。王世贞以为“其秀丽雄爽,康大不如也。评者以敬夫声价,不在关汉卿、马东篱下”(《艺苑卮言》)。王伯良也抑康而扬王。其实二人所作,皆流于粗豪,对山更甚。碧山则较为蕴藉,故深为学士大夫所喜。对山之曲,时有故作盘空硬语者,像“轻蓑一笛晚云湾,这逍遥是罕!”(《醉太平·浒西即事》)“多君况乃青云器。乐转凤凰歌,灯转芙蓉戏,剔团圆明月悬天际。”(《塞鸿秋·元夜》)“雾冥蒙好兴先裁,意绪难捱,诗酒空开,万里泥途,三径何哉!”(《折桂令·苦雨》)之类,集中几于俯拾皆是。他盛年被放,一肚子的牢骚,皆发之于乐府,故处处都盈溢着愤慨不平之气,像《读史》(《寄生草》)“天岂醉,地岂迷,青霄白日风雷厉。昌时盛世奸谀蔽,忠臣孝子难存立。朱云未斩佞人头,祢衡休使英雄气!”但也有写得很清隽者,像《晴望》(《满庭芳》):

天空雾扫,云恬雨散,水涨波潮,园林一带青如掉,山色周遭。点玉池新荷乍小,照丹霄晴日初高。两件儿休支调:鸡肥酒好,宜醉浒西郊。

称他为曲中的苏、辛,殆足当之无愧(1475~1540)。碧山却没有对山那样地屹立冈头的气概了。他也愤慨,他也不平,他也想奔放雄豪,然而他的笔锋却总未免有些拘谨,有些不敢迈开大步走去。像“一拳打脱凤凰笼,两脚登开虎豹丛,单身撞出麒麟洞,望东华人乱拥,紫罗澜老尽英雄。”(《水仙子》)未尝不想其气势的浩荡,却立刻便显出其“有意做作”的斧凿痕来。远不及对山之浑朴自然,写得不经意。他的本色语,乃是像《杂咏》(《寄生草》)般的圆熟的:

渼陂水乘个钓艇,紫阁山住个草亭;山妻稚子咱欢庆,清风皓月谁争竞,青山绿水咱游咏。醉时便唱太平歌,老来还是疏狂性。

集合于康、王的左右者有张炼、史沐、张伯纯、何瑭、康讳川诸人。山东李开先则在嘉靖间和九思相唱和(李开先见第六十三章)。张炼也是武功人,所作有《双溪乐府》二卷。他是对山的外甥,作风却不似对山。像《四时行乐》(《满庭芳》):“虚窗易醒,秋霖初霁,纤月才明,凭谁唤起登楼兴?景物关情!滴苍苔梧桐露冷,透疏帘杨柳风轻,兀自把危阑凭。对烟霞万顷,谁知有少微星。”还只办得一个“稳”字,并未脱去“陈套”。何瑭字柏斋,有《柏斋何先生乐府》一卷。史沐、张伯纯、康讳川诸人所作,则皆见《北宫词纪》中。康讳川疑即刻《沜东乐府》的对山之弟浩。

陈铎的散曲集有《梨云寄傲》、《秋碧乐府》及《滑稽余音》等。他的散曲,最得时人称誉。王世贞独短之,以为:“陈大声金陵将家子,所为散套,既多蹈袭,亦浅才情。然字句流丽,可入弦索。”像“忆吹箫玉人何处也?立尽梧桐月”(《清江引》)之类,诚未免流于“蹈袭”。但这乃是明人的通病,并不仅大声一人为然。大声自有其最新警、最漂亮的作品在着。他不独善状物态,更长于刻画闺情。像“更初静,月渐低,绣房中老夫人方睡。我敢连走到三四回,嘱多情犬儿休吠”(《落梅风·风情》);“赤紧的做几场糊突梦,猜也难猜!花落花开,有日归来。务教他谎话儿折辨真实,弃钱儿消缴明白”(《蟾宫·闺情》);“当时信口说别离,临行话儿牢记。他道一句不挪移,那曾有半句儿真实!把些神前咒,做下小儿戏”(《双调夜行船》套);都是最深刻、最畅达的情词。但也有表现着很愤懑的情绪的,像“与知音坐久盘桓,怪舞狂歌尽此欢,天下事吾侪不管!”(《沉醉东风·冬夜》)

常伦字明卿,沁水人,正德间进士,官大理评事。他多力善射,好酒使气。用考调判陈州。又以庭詈御史,以法罢归。益纵酒自放。居恒从歌伎酒间变新声,悲壮艳丽,称其为人。尝省墓,饮大醉,衣红,腰双刀,驰马绝尘。前渡水马,顾见水中影,惊蹶。堕水,刃出于腹,溃肠死。年仅三十四(1491~1524)。有《常评事写情集》。他是那样的一位疏狂的人,故他的作风也显着异常的奔放与豪迈。像《天净沙》:

知音就是知心,何拘朝市山林,去住一身谁禁,杖藜一任,相思便去相寻。

那样的潇洒,便是他的特色。就是恋情的歌咏,他也是那么样的粗率直爽,像:“好坚著一寸心,相应着一片口。传示他卓文君,慢把车儿骤,请袖彼相如弄琴手。”(《粉蝶儿》套)又像“平生好肥马轻裘,老也疏狂,死也风流,不离金尊,常携红袖。”(《折桂令》)他是那么大胆地绝叫着刹那的享乐主义!

王磐字鸿渐,高邮州人。生富室,独厌绮丽之习。雅好古文辞。家于城西,有楼三楹,日与名流谈咏其间,因号西楼。他恶诸生之拘挛,弃之。纵情山水诗画间。每风月佳胜,则丝竹觞咏,彻夜忘倦。有《西楼乐府》。同时有王田者字舜耕,济南人,亦号西楼。明人如王世贞、陈所闻已常把他们二人混为一谈。但鸿渐不作南曲,以此可别于舜耕。鸿渐的散曲,殆为明人所作中之最富于诙谐的风趣者。以马致远(《借马》)、王元鼎较之,似也未必有他那么脱口成趣。王伯良绝口称之,以为“于北词得一人,曰高邮王西楼,俊艳工炼,字字精琢”。正德间,阉寺当权,往来河下者无虚日,每到,便吹号头,齐丁夫。西楼尝作《朝天子》(《咏喇叭》)嘲之:“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他又爱作《失鸡》、《嘲转五方》、《瓶杏为鼠所啮》一类的曲子,而《失鸡》的《满庭芳》,尤传诵一时:

平生淡薄,鸡儿不见,童子休焦。家家都有闲锅灶,任意烹炮。煮汤的贴他三枚火烧,穿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到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直睡到日头高。

江盈科评他所作,谓“材料取诸眼前,句调得诸口头。其视匠心学古,艰难苦涩者,真不啻啖哀家梨也。”(《雪涛诗话》)西楼的长处便在于此。他若不经意以出之,却实是警健工炼的。

唐寅以南曲著称于时,但写北曲也饶有风趣。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吴县人。尝中解元,以疏狂,时漏言语,因此罣误,竟被除籍。益自放(1470~1523)。所作多怨音。有私印曰“江南第一才子”;又曰“普救寺婚姻案主者”。世人以所盛传的“三笑姻缘”,殆实有其事。他作《叹四词》四阕(调寄《对玉环带清江引》),见于《尧山堂外纪》(卷九十一):“清闲两字钱难买,苦把身拘碍!人生过百年,便是超三界,此外更别无计策”;“富贵不坚牢,达人须自晓。兰蕙蓬蒿,算来都是草,鸾凤鸱枭,算来都是鸟。北邙路儿人怎逃!及早寻欢乐。痛饮千万觞,大唱三千套,无常到来犹恨少”;“算来不如闲打哄,枉自把机关弄。跳出面糊盆,打破酸荠瓮,谁是惺惺谁懵懂!”这样的情调,都是由愤懑的内心里喷吐而出的。

杨慎的父亲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成化进士。武宗时为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嘉靖初,以议大礼,削职归。卒年七十一(1459~1529)。所作散曲集,有《乐府遗音》。其情调大类张云庄的《休居乐府》。但也很有潇爽之作,像《三月十三日竹亭雨过》(《天净沙》):

风阑不放天晴,雨余还见云生。刚喜疏花弄影,鸟声相应,偶然便有诗成。

以“名公巨卿”而写作散曲者,“北调如李空同、王浚川、林粹夫、韩苑洛、何太华、许少华,俱有乐府,而未之尽见。”(王世贞语)《尧山堂外纪》(卷八十三)曾载王越之作。越字世昌,浚人。官都御史,以功封威宁伯。他所作皆“粗豪震荡如其人”。像《朝天子》:“万古千秋,一场闲话,说英雄都是假!你就笑我剌麻,你休说我哈沓,我做个没用的神仙罢。”林粹夫名廷玉,号南涧,侯官人。韩邦奇字汝节,号苑洛,朝邑人。他们所作,并见《尧山堂外纪》(卷九十)。粹夫醉中戏作《清江引》云:“胜水名山和我好,每日家相顽笑。人情下苑花,世事襄阳炮,霎时间虚飘飘都过了。”韩苑洛弟邦靖,字汝庆,为山西参政。亦能作曲。养病回,书一《山坡羊》于驿壁道:“青山绿水,且让我闲游玩;明月清风,你要忙时我要闲。严陵,你会钓鱼,谁不会把竿?陈抟,你会睡时,谁不会眠?”他们的情调,大抵都是如此的“故作恬淡”的。苑洛尝作邦靖行状,末云:“恨无才如司马子长、关汉卿者以传其行。”以汉卿比肩子长,苑洛的醉心剧曲,可谓笃至!

杨循吉字君谦,吴县人。中进士,除礼部主事。性好山水,居于南峰,因自号南峰山人。正德末,循吉老且贫,因伶人臧贤见武宗。每夜制为新声,咸称旨。然帝待之无异伶优,久不授他官与秩。循吉愧悔,亟乞放归(1456~1544)。这个遭际,和徐霖有些相同,他罢部郎归,尝作《水仙子》云:“归来重整旧生涯,潇洒柴桑处士家。草庵儿不用高和大,会清标岂在繁华。纸糊窗,柏木榻,挂一幅单条画,借一枝得意花,自烧香,童子煎茶。”又作《对玉环带清江引》(《遣怀》)四首,“百岁霎时过,不饮待如何!枉自将春蹉,桃花笑人空数朵。”其情调都是相同的。虽貌为恬淡,其实是不能安于寂寞的。

尝见天一阁蓝格抄本《北曲拾遗》一册,中有王舜耕及杨南峰作。舜耕所作的《商调集贤宾·述怀》也是充满了厌世的情调:“老阎罗大开着门户等。者么你口强牙哽,末稍拳使不下口强星星。”同书所载作者们,又有景世珍、虞味蔗、湖西主人及洗尘等四人,生平并未详,当皆南峰、舜耕同时人。

《雍熙乐府》,散曲、戏曲选集。明嘉靖间郭勋辑。全书20卷。

《盛世新声》,明代散曲、戏曲选集。编选者为正德年间人,姓名不详。全书12卷,依宫调编排。所收皆元代及明初已刊或未刊作品,大都是当时脍炙人口而盛为流传者,有重要史料价值。

《词林摘艳》,散曲、戏曲选集。明张禄选辑。10集。据《盛世新声》增删补订而成。其中收有一些时调小曲,为研究当时民间小曲的资料。

元时有“南北合套”,但南曲则绝未见到一篇。《雍熙乐府》、《盛世新声》及《词林摘艳》所载南曲,不知中有元人作否?陈所闻《南宫词纪》(卷六)载有《浪淘沙·道情》:“绿竹间青松,翠影重重,仙家楼阁白云中。”题“元人”作,不知何据。南曲的最早的一位作家,当为高则诚。则诚,永嘉平阳人,为有名的《琵琶记》的作者。他的南曲有《商调二郎神·秋怀》“人别后,正七夕穿针在画楼,暮雨过纱窗,凉已透”一套,见于《南宫词纪》,并不怎样的重要,似还远不及《琵琶》的《赏月》诸出呢。以写作《娇红记》著名的刘东生,也写着南曲《秋怀》(《双调步步娇》):“簟展湘纹新凉透,睡起红绡皱,无言独倚楼。一带寒江,几树疏柳,牵惹别离愁,天回苍山瘦。”颇饶富丽的铺叙与陈述。东生的南曲,恐怕仅存有这一套了(见《南宫词纪》卷三)。杨维桢也写作南曲,今传《夜行船·吊古》:“霸业艰危,叹吴王端为苎萝西子倾城处”一套。(明人选本像《吴歈萃雅》等皆题杨升庵作;但《南九宫词》及王伯良则皆以为铁崖作。)

杨、高、刘而后,南曲的大家,又得算到朱有燉。他的《诚斋乐府》里也有南曲。最有名者为《双调柳摇金》,凡四篇,设为《诫风情》、《风情答》及再诫、再答:“风情休话,风流莫夸,打鼓弄琵琶,意薄似风中絮,情空如眼内花,都是些虚脾烟月,担阁了好生涯。想汤瓶是纸,如何煮茶!”但“诫”虽是教训诗,“答”却充溢着肉的追求的赞颂的。

王世贞《艺苑卮言》所评宣、成、弘间人作:“赵王之‘红残驿使梅’,杨邃庵之‘寂寞过花朝’,李空同之‘指冷凤皇生’,陈石亭之‘梅花序’,顾禾斋之‘单题梅’,皆出自王公,脍炙人口。然较之专门,终有间也。王威宁越《黄莺儿》,只是浑语,然颇佳。”今多已不可得见。石亭即陈沂,禾斋即顾鼎臣,鼎臣的《咏梅花》(《正宫白练序》套)今犹存于《南宫词纪》(卷二)中:“春光早漏泄,向南枝,信已传,还掩映旧日水痕清浅。”都只是套语,别无新意。

王阳明为理学大儒,他的南曲虽不多见,然见于《南宫词纪》的一篇《归隐》(《双调步步娇》套)却是那样不平常的赤裸裸的谩骂:“乱纷纷鸦鸣鹊噪,恶狠狠豺狼当道。冗费竭民膏,怎忍见人离散!举疾首蹙额相告,簪笏满朝,干戈载道,等闲间把山河动摇!”他为了愤懑而退隐,却即退隐了,也还是满怀的不忍人之心。同时有邵宝的,也以名臣而能南曲。宝字国贤,号二泉,无锡人。《新编南九宫词》所载者,又有秦宪副、王思轩尚书、方洗马、燕参政、杨阁老诸人词;他们也都是这时代的人物。其词“较之专门,终有间也”。燕参政(仲义)的《画眉昼锦》套,抒写晓行的情景,实为古今绝唱。以少游的“梦破鼠窥灯”一词较之,未免有“小巫”之感。“霍索起披襟,见书窗下有残灯。把行囊束整,跨马登程。伤情!半世随行琴和剑,几年辛苦为功名。从头省:只赢得水宿风餐,戴月披星!……(《黄莺儿》)伐木响丁丁,傍幽林取次行,只听得败叶儿淅零索落随风韵。疏星尚存,残月尚明,碧溪清浅,梅横疏影。算行程:山程共水程,一程过了又一程。”其健昂悲壮的情绪,似尤在“嘒彼小星,三五在东”之上。

《南宫词纪》,散曲选集。明陈所闻编。6卷。与《北宫词纪》合称《南北宫词纪》。保存了部分不常见的明人散曲。

陈大声在南曲坛上,也是一位纵横驰骤罕逢敌手的大家。《秋碧》曲里以南曲写就者,似较之以北曲出之者为更柔媚,更富于绮腻宛曲之感。像《好事近》套:“兜的上心来,教人难想难猜!同心罗带,平空的两下分开。伤怀,旧日香囊犹在。诗中意,须写的明白。归期一年半载,算程途咫尺,音信全乖。”已甚缠绵悱恻,而《风情》的《锁南枝》,《丽情》的《黄莺儿》:

肠中热,心上痒,分明有人闲论讲。他近日恩情又在他人上。要道是真,又怕是谎,抵牙儿猜,皱眉儿想。

——《锁南枝》

一见了也留情!口不言,心自省,平白惹下相思病。佳期又未成,虚耽着污名。老天不管人孤另,对残灯一场价睡醒,胡突梦,见分明。

——《黄莺儿》

尤能以本色语,当前景,曲曲传达出最内在的柔情。这便是他的特色。

王世贞云:“徐髯仙霖,金陵人,所为乐府,不能如陈大声稳妥,而才气过之。”徐霖所作,惜今绝罕见。《南宫词纪》所载的《闲情》(《山坡羊》)二首,殆为他的全部的遗产了:“春染郊原如绣,草绿江南时候,和烟衬马,满地重茵厚。……添愁,桃花逐水流,还愁青春有尽头!”若仅以此二曲衡之,却实不足以和大声并肩而立。

同时有沈仕,字懋学,一字子登(《曲品》云一字野筠),号青门山人,仁和人。著《唾窗绒》,亦善绘画。他和陈大声齐名,明人每并称之。沈德符云:“沈青门、陈大声辈南词宗匠。”(《顾曲杂言》)徐又陵也并举之。张旭初评“其辞:冶艳出俗,韵致谐和,入南声之奥室矣。”梁辰鱼的《江东白苎》尝有《效沈青门唾窗绒体》,引云:“青门沈山人者,钱塘菁英,武林翘楚。丹青冠于海上,词翰遍于江南。任侠气满,迹类霸陵将军;自伤情多,家本秦川公子。但峻志未就,每托迹于醉乡;逸气不伸,常游神于花阵。联翩秀句,倾翠馆之梁尘,旖旎芳词,动青楼之扇影。”他是那么倾倒于青门。他的整个的《江东白苎》,也许可以说是规模《唾窗绒》的结果。自嘉、隆以后,像陈大声那么样的本色的情歌,是不为文人学士所重视的了。他们追步的目标,便是《唾窗绒》和《江东白苎》。这风气竟历百余年而未衰。沈仕所作,诚都是娇艳若“临水夭桃”的东西,像《黄莺儿》(《美人隔窗》):

俺只道秋水浸芙蓉,却原来透窗纱脸晕红。朦胧相对浑如梦。又不是云山几重,怎说与离情万种!只见绿杨烟里花枝动。总相逢,淡月笼烟,人在广寒宫。

后人所追模的便是这一类的绮腻而典雅之作。但他也时有很露骨、很浅显的东西,像《锁南枝》(《咏所见》):

雕阑畔,曲径边,相逢他猛然丢一眼。教我口儿不能言,腿儿扑地软。他回身去,一道烟。谢得腊梅枝把他来抓个转。

那样天真而漂亮的东西,却便没有人去模仿了。

唐寅、祝允明、文征明的三人,在弘、正间也皆以南曲著名,唐寅尤为白眉。他们都是吴人,又皆相友善。寅北曲未必当行出色,南曲则显露着很超绝的天才。他的《黄莺儿》(《闺思》)数首最有名:

细雨湿蔷薇,画梁间燕子归,春愁似海深无底。天涯马蹄,灯前翠眉,马前芳草灯前泪。梦魂飞云山万里,不辨路东西。

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又号枝指生(1460~1526)。尝为广中邑令,归装载可千金,不二年都尽。好负逋责,出则群萃而诃谇者至接踵。竟不顾去。尝赋《金落索》(《四景》),为时脍炙:

东风转岁华,院院烧灯罢。陌上清明,细雨纷纷下。天涯荡子,心尽思家。只见人归不见他!合欢未久难抛舍,追悔从前一念差。伤情处,恹恹独坐小窗纱。只见片片桃花,阵阵杨花,飞过了秋千架。

以那么陈腐的题目,写出那么隽妙的“好词”,实在不是容易的事,难怪当时的许多少年们都发狂似地追随于他之后。文征明名璧,以字行。原籍衡山。他的画最有名。在翰林时,每为同官者所窘,他们昌言于众道:“我衙门中不是画院,乃容画匠处此耶?”惟陈石亭等数人,和他相得甚欢(1470~1559)。他所作曲,不多见:像《山坡羊》(《秋兴》):“远涧风鸣寒漱,落木天空平岫”,也很清秀。

李日华的《南西厢记》大为人所诟病,但他的散曲却是很清丽可爱的。他的《玉芙蓉》(《情》):“残红水上飘,青杏枝头小”最有名。像《六犯清音》(《宫怨》):“含情独倚小阑前;怎禁得纤腰瘦怯愁如海,怎禁得淑景舒迟昼似年”之类,也都还很稳贴。

常伦、康海、王九思的几位北曲作家,也间作南词。在他们的时候,南曲是正抬起头要和北曲争夺曲坛的王座的当儿。到嘉、隆的时代,便是南曲的霸权已定的时期了。

常伦的南曲,依然和他的北曲似的那么豪迈;像《山坡羊》(《闲情》):“二十番春秋冬夏,数十场酸咸甜辣,些娘世事,海样胸襟大”;“山和水,水和山,厮环厮辏。醉而醒,醒而醉,闲拖闲逗。无边光景,天付与咱情受。”在南曲里实在是很可诧怪的一种闯入的情调。对山和碧山的南曲,却和时人的作风无大差异,像对山的《山坡羊·四时行乐》:“关情白云零露,惊心落霞孤鹜,碧天暗里秋光度。……狂图功名已自诬,江湖从今好共娱。”所不同者,惟北人的疏狂之态未尽除耳。

参考书目

一、《盛世新声》十二卷 明无名氏编;有正德间刊本(吴兴周氏藏),有万历间翻刊本(故宫博物院藏)。

二、《词林摘艳》十卷 明张禄编,有嘉靖间张氏原刊本,有万历间(?)徽藩翻刻本(均长洲吴氏藏),有万历间北方刊大字本(故宫博物院藏)。

三、《雍熙乐府》二十卷 明郭勋编,有嘉靖间原刊本。

四、《雍熙乐府》十三卷 明海西广氏编,有原刊本《四库全书》所收,即此本。盖当时未见郭勋本也。

五、《新编南九宫词》 明三径草堂编,有隆、万间原刊本,有长乐郑氏影印本。

六、《北宫词纪》六卷、《南宫词纪》六卷 明陈所闻编,有万历间原刊本。

七、《吴骚集》四卷 明王稚登选,有万历间刊本(清华图书馆藏)。

八、《南词韵选》十九卷 明沈璟选,有万历间刊本(长洲吴氏藏)。

九、《乐府群珠》四卷 明无名氏编,有传抄本(北京图书馆藏)。

十、《北曲拾遗》 明无名氏编,天一阁抄本(海宁赵氏藏)。

十一、《吴歈萃雅》 明周之标编,万历间刊本(西谛藏)。

十二、《吴骚合编》四卷 明张楚叔编,崇祯间刊本(西谛藏)。明人南北曲选本极多,始举较著者若干种。

十三、《太和正音谱》 明朱权编,有《涵芬楼秘笈》本。

十四、《续录鬼簿》 明贾仲明著,有天一阁抄本(鄞县孙氏藏)。

十五、《曲品》 明吕天成编,有暖红室刊本,《重订曲苑》本。

十六、《艺苑卮言》 明王世贞著,有明刊本(见于《历代诗话》中者非全本);其论曲之语,《续欣赏编》曾别录出,名之为《曲藻》。

十七、《顾曲杂言》 明沈德符著,有《学海类编》本,《重订曲苑》本;盖亦系从沈氏《万历野获编》中录出别行者。

十八、《尧山堂外纪》一百卷 明蒋仲舒编,有万历间刊本。

十九、《散曲丛刊》 任讷编,中华书局出版。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7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