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四十四章南宋散文与语录

作者:郑振铎 字数:3862 更新:2025-01-07 14:55:22

古文家的天下——道学派与功利派——陈亮、陈傅良、叶适——朱熹、吕祖谦、真德秀等——王十朋、周必大等——陆游与郑樵——所谓“语录”——宋儒的语录——程颐、朱熹等的语录——语录中所见的宋代白话文学

南宋的散文坛,殆为古文家们所独占。古文运动到了这个时候已是大功告成,稳坐江山的了。凡非正统派则概以“野狐禅”斥之。这时,古文选集的刊行,盛极一时;种种皆为士子学习的读本。最著名者,像吕祖谦的《古文关键》,真德秀的《文章正宗》,最后,尚有谢枋得的《文章规范》,皆传诵到千百年而未衰。

南宋上半叶的散文作家,最重要的可分为二派,一是功利派,一是道学派。道学派以朱熹、吕祖谦为代表。功利派则以陈亮、陈傅良、叶适为代表。功利派的作家们,为文务求适合世用,才气也奔放雄赡,不屑于句斟字酌。他们可以说是,政治家的文人。恰好在南宋的初期,喘息已定,议论蜂起。有志从政的志士们,竞言恢复,言世务,言经济。陈亮的文章,可以代表了这一班志士们。

亮(陈亮见《宋史》卷四百三十六)字同父,永康人。才雄气壮,有志功名。其文才辩纵横,不可控勒,有“开拓万古之心胸,推倒一时之杰豪”的雄姿。亮与朱熹相友善,然议论则相左。有《龙川文集》三十卷。他尝上书孝宗道:“今世之儒士,自谓得正心诚意之学者,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也。举一世安于君父之大雠,而方且扬眉拱手,以谈性命。不知何者谓之性命乎?”这一席话正足以表现出功利派的作家们和道学家们的分野来。

陈傅良(陈傅良见《宋史》卷四百三十四)字君举,瑞安人,也喜谈经世之学。有《止斋文集》​。他的文章颇切实合世用,而渐少像陈亮似的发扬踔厉的光彩。

叶适字正则,永嘉人,有《水心集》。他的文章,颇富于才情,尤长于考证与研究。他的《学习记言》乃是一部学术上的伟作。他尝自言,为文之道,譬如人家觞客,虽或金银器照座,然不免出于假借。唯自家罗列者,即仅瓷缶瓦杯,然都是自家物色。盖他是不喜傍入门户的一人。

朱嘉的散文,功力深到,理致周密,不矜才使气,而言无余蕴,物无遁形。在许多道学家的文章里,他的所作是最可称为无疵的。他的论学的书札,整理古籍的序文,尤其是精心经意之作,看来似是平淡无奇,却是很雅厚简当,语语动人的。有《朱子大全集》。他尝说道:“古人文章大率只是平说而意自长。后人文章务意多而酸涩。如《离骚》,初无奇字,只是恁说将去,自是好。后来如鲁直,恁地著力做,却自是不好。”(《朱子语类》)这足以见他为文的主张来。

道学家们大概都是作古文的,于朱熹外,最重要者,前期有吕祖谦,后期有真德秀、魏了翁。吕祖谦(吕祖谦见《宋史》卷四百三十四)字伯恭,隆兴元年进士。累除直秘阁著作郎,国史院编修。他和朱熹是好友,唯他颇有些辩士之风,不尽同诸道学家之醇雅。真德秀(真德秀见《宋史》卷四百三十七)字景希,庆元五年进士。嘉定中拜参知政事,进资政殿学士。学者称西山先生。了翁(魏了翁见《宋史》卷四百三十七)字华父,号鹤山,与德秀同年进士。理宗朝累官资政殿学士。他们的文章皆条鬯雅正,有类朱熹诸人之作(真、魏二家文集,有《四部丛刊》本)。

道学派和功利派的作家们,皆不甚着意于文章,他们并不自视为古文家而止。他们有比文章更重要的事业在着.功利派以政治上的活动为目的,而道学家们则以道说理为根本。朱熹道:“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唯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朱子语类》)这便是道学家的文学主张。

其不以功名或“性命”之道相标榜者,尚有王十朋、周必大、洪迈、楼钥诸人,皆为重要的散文作家。王十朋(王十朋见《宋史》卷三百八十七)字龟龄,永嘉人。绍兴中,中进士第一。孝宗时为吏部侍郎。有《梅溪集》(《梅溪集》有清刊本,《四部丛刊》本)。明人传奇《荆钗记》,尝以他为中心人物。洪迈与兄适、遵井称三洪,皆仕于孝宗朝。迈字景庐,谥文敏。文名尤盛。有《容斋五笔》。虽是琐碎的随笔,篇幅却是很浩瀚的,其中很有些重要的材料。周必大字子元,号平园叟,绍兴中进士。孝宗朝历右丞相,拜少保。有《周益公大全集》。楼钥字大防,号攻愧。隆兴初进士,累宫中书舍人,宁宗朝参知政事。洪迈、楼钥、周必大等又工于四六。南宋初的汪藻、孙觌尤专工此体。

陆游以名。郑憔以所作的伟大的《通史》《通志》著。皆不甚有文名。然游的古文和他的请一样,极见才情。樵(郑樵见《宋史》卷四百三十六)的所作,则浩浩莽莽,雄辩无垠,深入显出,舒卷如意。我们观其《诗辨妄》以及《通志》中二十略的文章,几无不要为其滔滔的辩难所折服,为其雄健的议论所沉醉。南宋重要的散文家,恐怕倒要首先屈指数到他呢!

道学家们的古文,并不怎样重要,而他们自己也并不以此为重。道学家们在宋代散文坛上所建立的殊勋,却不在此而在彼。道学家们为了谈道说理的方便计,尝以浅近平易的口语,来抒陈他们的意见。这些意见往往为门人弟子所记下,且都是保存了原来的问答语的。这种口语的答问体的记载,即所谓“语录”者是。

“语录”的来源很古。《论语》《孟子》都是这一类的著作。为了宣扬佛教计,和尚们也很早的便有了语录(唐时《神会和尚语录》,今有亚东图书馆新印本)。宋儒复活了“语录”的这个体裁,大约多少总受有些和尚们的影响。

宋儒的语录,据《宋史·艺文志》所载者,有《程颐语录》二卷,《刘安世语录》二卷,《谢良佐语录》一卷,《张九成语录》十四卷,《尹惊语录》四卷,《朱熹语录》四十三卷。但实际上并不止这几种。周敦颐的《通书》,张横渠的《经学理窟》,虽非问答的记录,也甚近语录之作。

语录大都谈性命的大道理,论主敬或修养的功夫,颇为无聊。但也有论学论文之语,写得很不坏的。姑引数例:

学者好语高,正如贫人说金,说黄色,说坚软。道他不是又不可,只是好笑。不曾见富人说金如此。

与学者语,正如扶醉人,东边扶起却倒向西边,西边扶起却倒向东边;终不能得他卓立中途。

问人之学有觉其难而有退志,则如之何?曰:有两般。有思虑苦而志气倦怠者,有惮其难而止者。向尝为之说。今人之学如登山麓,方其易处,莫不阔步,及到难处便止,人情是如此。山高难登,是有定形,实难登也。圣人之道,不可形,非实难为也;人弗为耳。颜子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此非是言圣人高远实不可及,坚固实不可入也。此只是譬喻却无事,大意却是在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上。又门人少有得而遂安者,如何?曰:此实无所得也。譬如以管窥天,乍见星斗灿烂,便谓有所见,喜不自胜。此终无所得。若有大志者,不以管见为得也。

——以上《二程语录》

大凡人读书,且当虚心一意,将正文熟读,不可便立见解,看正文了,却落深思熟读,便如己说,如此方是,今来学者,一般是专要作文字用,一般是要说得新奇。人说得,不如我说得较好,此学者之大病。譬如听人说话一般,且从他说尽,不可剿断他说,便以己意见抄说。若如此,全不见得他说是非,只说得自家底,终不济事。久之,又曰:须是将本文熟读,字字咀嚼,教有味。若有理会不得处,深思之。又不得,然后却将注解看,方有意味。如人饥而后食,渴而后饮,方有味。不饥不渴而强饮食之,终无益也。又曰:某所集注《论语》,至于训注,皆子细者,盖要人字字与某著意看,字字思索到,莫要只作等闲看过了.

因说僧家有规矩严整,士人却不循礼。曰:他却是心有用处。今士人虽有好底,不肯为非,亦是他资质偶然如此。要之其心实无所用。每日闲慢时多,如欲理会道理,理会不得,便掉过三五日,半月日,不当事。钻不透,便休了。既是来这一门,钻不透,又须别寻一门,不从大处入,须从小处入,不从东边入,便从西边入。及其入得,却只是一般。今头头处处钻不透,便休了。如此,则无说矣。有理会不得处,须是皇皇汲汲然,无有理会不得者。譬如人有大宝珠,失了,不著紧寻。如何会得!

——以上《朱子语类》

从这些语录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所用的口语文,是很平易浅近的。虽不能和“词话”的漂亮的文章相比,在使用口语文于说理文一方面,却是有相当的成就的。

参考书目

一、《南宋文录》有苏州局刊本。

二、《南宋文范》清庄仲方编,有清道光间活字本,有苏州局刊本。

三、《二程语录》有《正谊堂丛书》本。

四、《朱子语类》有《正谊堂丛书》本。

五、《近思录》有《正谊堂丛书》本。

六、《近思续录》有《正谊堂丛书》本。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7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