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二十五章开元天宝时代

作者:郑振铎 字数:13611 更新:2025-01-07 14:54:18

唐诗的黄金时代——张九龄与吴中四杰——新诗人的纷起——王维与裴迪——孟浩然——王孟作风的不同——谪仙人李白——老诗人高适——富于异国情调的作家岑参——王昌龄、常建、崔颢等——崔国辅、王翰、贾至等

开元、天宝时代,乃是所谓“唐诗”的黄金时代;虽只有短短的四十三年(公元713—755年),却展布了种种的诗坛的波涛壮阔的伟观,呈现了种种不同的独特的风格。这不单纯的变幻百出的风格,便代表了开、天这个诗的黄金的时代。在这里,有着飘逸若仙的诗篇,有着风致淡远的韵文,又有着壮健悲凉的作风。有着醉人的谵语,有着壮士的浩歌,有着隐逸者的闲咏,也有着寒士的苦吟。有着田园的闲逸,有着异国的情调,有着浓艳的闺情,也有着豪放的意绪。总之,这时代是囊括尽了种种的诗的变幻的。也没有一个时代,更曾同时诞生那么多的伟大的诗人!然而,她只是短短的四十三年!希腊的悲剧时代,英国的莎士比亚时代,还不只是短短的数十年么?

五七言的古、律诗体,到了这个时代,格律已是全备。其中,七言的律、绝,方才刚刚萌芽,还不曾有人用全力去灌溉之;正是诗人最好的一试驰骋的好身手的时候。故开、天的诗人们,于此独擅胜场,正如建安时代的五言诗,沈、宋时代的五言的律、绝。把握着新发于铏的牛刀,而以其勃勃的诗思为其试手的对象,那些天才的“庖丁”们,当然个个都会“得手应心”的了。

开、天间的诗人们,一时是计之不尽的。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录当时诗人至二十四人之多。元结的《箧中集》,所载则有七人。此外不在其中者,更还有不少。杜甫也初次出现于这个时代的诗坛上。但他的重要的诗篇,几皆是开、天以后所作。这个黄金时代,包纳不了杜甫,而杜甫在这个时代,也未尽挥展出他的惊人的天才。故另于下章详之。

开、天时代的老诗人们:有张九龄、贺知章、姚崇、宋璟、包融、张旭、张若虚、张说、苏颋、李乂等。

张九龄(张九龄见《旧唐书》卷九十九),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知属文。擢进士。迁左拾遗。后以张说荐,为集贤院学士。俄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为李林甫所排挤,贬荆州长史,卒。有集(《张曲江集》二十卷,有明刊本,清顺治刊本,《四部丛刊》本)。九龄的诗,回旋于沈、宋的时代,而别有所自得。他的《感遇》十二首,和陈子昂的所作又自不同,其托意的直率,颇有影响于后来的诗坛。像《感遇》中的一首: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这全是以“丹橘”自况的;和后来的“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是在同一个调子里的东西,但似更为露骨些。九龄诗往往如此,故颇伤于直率,少含蓄的余味。

与张九龄同为开元、天宝时代的名相的姚崇、宋璟(姚祟、宋璟并见《旧唐书》卷九十六,《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四),也并能诗。崇初名元崇,又名元之,陕州人。贞观中,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后数居台辅,负时重望。荐宋璟自代。其诗像:“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语甚有致。宋璟,邢州南和人,继崇为相,耿介有大节。他的《送苏尚书赴益州》:“园林若有送,杨柳最依依”,意境也很新。

贺知章,字季真,会稽永兴人,少以文辞知名。累迁秘书监。他性放旷,晚尤纵诞,自号四明狂客。天宝初,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年八十六卒。其七言绝句,像《咏柳》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和《回乡偶书》的二首:“少小离乡老大回”“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都是盛传人口的。

他和包融、张旭、张若虚并号“吴中四杰”。融,湖州人,为大理司直。旭,苏州吴人。嗜酒善草书,每醉后号呼狂走,才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世呼为张颠,或传称为“草圣”。若虚,扬州人,为兖州兵曹。所作《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一首七言的长篇,乃是令人讽吟不能去口的隽什。

张说(张说见《旧唐书》卷九十七,《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五)和苏颋也并为开元名相,也皆能诗。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武后时为凤阁舍人,以忤旨,配流钦州。开元初,进中书令,封燕国公。亦数经迁谪,至左丞相卒。他喜延纳后进。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与苏颋号“燕、许大手笔”。谪后的诗,益凄婉动人,人谓得江山之助(《张燕公集》二十五卷,有《聚珍版丛书》本)。像《南中别蒋五岑向青州》:

老亲依北海,贱子弃南荒。

有泪皆成血,无声不断肠。

此中逢故友,彼地送还乡。

愿作枫林叶,随君度洛阳。

诚是深以迁谪为念的。但像:“丝管清且哀,一曲倾一杯。气将然诺重,心向友朋开”(《宴别王熊》),却颇有些豪迈的意气。

苏颋(苏颋见《旧唐书》卷八十八,《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五),字廷硕,瓌子。幼敏悟。明皇爱其文,进紫薇侍郎,知政事。与李又对掌书命。帝道:“前世李峤、苏味道,文擅当时,号苏、李。今朕得颋及又,又何愧前人。”他的小诗,也时有佳趣,像《将赴益州题小园壁》:

岁穷惟益老,春至却辞家。

可惜东园树,无人也作花。

李乂,字尚真,赵州房子人,幼工属文。开元初,为紫薇侍郎,除刑部尚书,卒,年六十八。与兄尚一、尚贞并有文名。有《李氏花萼集》。

但开元、天宝的时代,虎踞于诗坛上者,并不是这些老作家们,新兴的诗人们是像雨天的层云般,推推拥拥地向无垠的天空上跑去。在那些无数的新诗人们里,无疑的要选出王维、孟浩然、李白、高适、岑参五人,作为最重要的代表。那五位诗人们的作风,都是很不相同的;差不多也可以代表了当时五方面的不同的倾向。先说王维。

王维(王维见《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文苑下》,《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中》)的作风,是直接承继了东晋陶渊明的。渊明的诗,淡泊而有深远之致,维诗亦然。像那样的田园诗,若浅实深,若凡庸实峻厚,若平淡实丰腴的,千百年间仅得数人而已。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被囚于菩提寺。肃宗时,为尚书右丞。维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别亲故,舍笔而卒(699—759)。开、天间,维诗名最盛,王侯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尝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裴迪泛舟往来,啸咏终日。殷璠谓:“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著壁成绘。”苏轼亦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右丞集》六卷,宋刘辰翁编,有《四部丛刊》本;《王右丞集注》二十八卷,清赵殿成注,有原刊本;《王右丞诗集》六卷,明顾可允注说,嘉靖刊本,日本刊本)《集异记》(《全唐诗话》引)载维未冠时,文章得名,妙能琵琶。春之一日,岐王引至公主第,使为伶人进主前。维进新曲,号《郁轮袍》,并出所作。主大奇之。此事或未可信。明人王衡尝作《郁轮袍》杂剧,为维辨诬。唯唐人进身之阶,往往要借大力,像维一类的事,盖当时并不以为可怪。安史乱后,音乐家的李龟年,奔放江潭,尝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又“秋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诸作,皆维诗也。可见当时维诗流行的盛况。维的诗,最有画意者,像《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像《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和“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春园即事》),“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淇上即事田园》),“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赠裴十迪》),“山下孤烟绕村,天边独树高原”“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一作皇甫曾诗)(以上《田园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等等,都是富于田园的风趣的。但他偶写城市,也是同样的可爱。像《早朝》:“皎洁明星高,苍茫远天曙。槐雾暗不开,城鸦鸣稍去。始闻高阁声,莫辨更衣处。银烛已成行,金门俨驺驭。”和隋代无名氏的《鸡鸣歌》:“东方欲明星烂烂...千门万户递渔钥”恰是同类的隽作。若《琵琶记》的《辞朝》,从黄门官口中说出那么一大片的官话来,却徒见其辞费耳。维的七言绝句,像《少年行》:“相逢意气为君饮”“死犹闻侠骨香”,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遍插茱萸少一人”,像《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像《戏题辋川别业》:“藤花欲暗藏猱子”,像《私成口号诵示裴迪》:“万户伤心生野烟”,都是很“俊雅”的。而《渭城曲》,论者(如胡应麟)尤推之,以为盛唐绝句之冠。

集合于王维左右的诗人们,有维的弟缙(字夏卿,广德、大历中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及其友裴迪(关中人,尝为尚书省郎,蜀州刺史)​、崔兴宗(尝为右补阙)​、苑咸(成都人,中书舍人)​、丘为(苏州嘉兴人,太子右庶子)等。裴迪、崔兴宗常与维同居终南山。苑咸能书梵字,兼达梵音,曲尽其妙。后维与裴迪又同住辋川,交往尤密。故迪的作风,甚同于维,于辋川诸咏尤可见之,像:​“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宫槐陌》​), “泛泛鸥凫渡,时时欲近人”​(​《栾家濑》​)等。

孟浩然(孟浩然见《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文苑下》, 《新唐书》卷二百三《文艺下》​)​,襄阳人,少好节义,工五言。隐鹿门山,不仕。四十游京师,与诸诗人交往甚欢。尝集秘省联句,浩然道:​“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众皆莫及。其诗的作风,也正可以此十字状之。张九龄、王维都极称道他。维待诏金銮,一旦私邀浩然入。俄报玄宗临幸。浩然错愕伏匿床下。维不敢隐,因奏闻。帝喜曰:​“朕素闻其人而未见也。​”浩然遂出。命吟近作,至“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之句,帝慨然道:​“卿不求仕,朕何尝弃卿,奈何诬我!”因命放还南山。开元末,王昌龄游襄阳。时浩然新病起,相见甚欢,浪情宴谑,食鲜勤疾动而终(689—740)​。有集(​《孟浩然集》四卷,明刊本,李梦阳刊本二卷,闵齐伋刊本,​《四部丛刊》本)​。

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像《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磴鸟栖初定。

之子期未来,孤宿候萝径。

又像“相望始登高,心飞逐鸟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秋登兰山寄张五》),“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烛至萤火灭,荷枯雨滴闻”(《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莫愁归路暝,招月伴人还”(《游凤林寺西岭》),“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访聪上人禅居》)等等,都足以见出他的风格来。

他和王维的作风,看来好像很相近,其实却有根本的不同之点在着。维最好的田园诗,是恬静得像夕光朦胧中的小湖,镜面似的躺着,连一丝的波纹儿都不动荡;人与自然,合而为一,诗人他自己是融合在他所写的景色中了。但浩然的诗,虽然也写山,也写水,也写大自然的美丽的表现,但他所写的大自然,却是活不停的,却是和我们的人似的刻刻在动作着的。像“却听泉声恋翠微”(《过融上人兰若》)的恋字,便充分地可以代表他的独特的作风。细读他的诗什,差不多都是惯以有情的动作,系属到无情的自然物上去的。又王维的诗,写自然者,往往是纯客观的,差不多看不见诗人他自己的影子,或连诗人他自己也都成了静物之一,而被写入画幅之中去了;他从不把自然界来拉到自己身上,作为自己动作或情绪的烘托。浩然则不然,他的诗都是很主观的,处处都有个我在,更喜用“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余”(《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一类的句子。所以王维是个客观的田园诗人,浩然则是个性很强的抒情诗人。王维的诗境是恬静的,浩然的诗意却常是活泼跳动的。

现在该说第三个不同型的诗人李白(李白见《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文苑下》, 《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中》​)了。白的诗,纵横驰骋,若天马行空,无迹可寻;若燕子追逐于水面之上,倏忽西东,不能羁系。有时极无理,像“白发三千丈”​,有时又似极幼稚可笑,像“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古风》​)​,但那都无害于他的诗的纯美。他的诗如游丝,如落花,轻隽至极,却不是言之无物;如飞鸟,如流星,自由至极,却不是没有轨辙;如侠少的狂歌,农工的高唱,豪放之极,却不是没有腔调。他是蓄储着过多的天才的。随笔挥写下来,便是晶光莹然的珠玉。在音调的铿锵上,他似尤有特长。他的诗篇几乎没有一首不是“掷地作金石声”的。尤其是他的长歌,几乎个个字都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吟之使人口齿爽畅,若不可中止。

但他并不是远于人间的。他仿佛是一个不省事的诗人,其实却十分关心世事。他也写出塞诗,他也作闺怨辞,但那些似都不是他的长处所在。他早年是一位“长安”的游侠少年,中年是一位行止不检的酒的诗人,晚年是一位落魄不羁的真实的“醉翁”​。相传他是死于醉后的落水的。他从中年起便把少年的意气都和酒精一同的蒸发于空中去了。他好神仙,他爱说长生上天等等的疯话。那也大约都是有意识的醉后的狂吟吧。他的少年的意气,便这样的好像不结实于地上,而驰骋于天府之上。

他的诗是在飘逸以上的。有人说他的诗是“仙”的诗。但仙人,似决不会有他那么狂放。我们勉强的可以说,他的诗的风格是豪迈联合了清逸的。他是高适、岑参又加上了王维、孟浩然的。他恰好代表了这一个音乐的诗的奔放的黄金时代。在我们的文学史上,没有第二个像开、天的万流辐辏,不名一轨的时代;也没有第二个像李白似的那么同样的作风的。他是不可模拟的!(​《李太白集》三十卷,清缪曰芑仿宋刻本;​《分类补注李太白集》三十卷,杨齐贤、萧士赟注,元刊本,明刊本,​《四部丛刊》本;​《李太白诗集注》三十六卷,清王琦注,乾隆刊本)

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他少有逸才,志气宏放。初隐岷山,益州刺史苏颋见而异之,道:​“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到长安,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道:​“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乃谗于杨贵妃。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后永王李璘辟白为僚佐。璘以谋乱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依族人阳冰于当涂,卒(701—762)​。相传他是于度牛渚矶时,醉后入水中捉月而被溺死的。元人王伯成作《李太白流夜郎》杂剧,乃是白入水中,为龙王所迎去之说。明冯梦龙所辑的《警世通言》里,也有《李谪仙醉草吓蛮书》的平话一篇。白的生平,是久已成为传说的一个中心的。白有《与韩荆州书》​,自叙早年的生平甚详。他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尝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在长安时,又与贺知章、李适之、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他中年与杜甫交尤善。然二人的作风却是很不相同的。他的作风,最能于长歌中表现出来。像《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去。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犁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烂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像《北风行》​:​“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少年行》​:​“看取富贵眼前者,何用悠悠身后名。​”​《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庐山谣》​:​“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等,都是气吞斗牛,目无齐、梁的。他骋其想象的飞驰,尽其大胆的遣词,一点也不受什么拘束,一点也不顾忌什么成法,所以能够狂言若奔川赴海,滔滔不已。虽时若“言大而夸”​,却并不是什么虚矫的夸大。有他的这样的天才,这样的目无古作,才可以说是:​“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古风》​)他诚是独往独来于古今的歌坛上的。

他的短诗,隽妙的也极多,几乎没有一首不是爽口悦耳的,却又俱具着浑重之致,一点也不流于浮滑。又,在其间,关于酒的歌咏是特多。像《前有樽酒行》​:

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

落花纷纷稍觉多,美人欲醉朱颜酡。

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

君起舞,日西夕。

当年意气不肯倾,白发如丝叹何益!

像《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像《山中与幽人对酌》​:​“我醉欲眠卿且去”​,像《自遣》​:​“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等等都是。其他像《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惟有鹧鸪飞”, 《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等等,也都是七言绝句里的最高的成就。又如《乌夜啼》​《乌栖曲》等,也都是冷隽之气森森逼人。

高适年过五十,始学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多胸臆间语。他虽没有王维、孟浩然的淡远,李白的清丽奔放,却自有一种壮激致密的风度,为王、孟他们所没有的。适(高适见《旧唐书》卷一百十一,​《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三)字达夫,一字仲武,沧州人。少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便远。后举有道,授封丘尉。未几,哥舒翰表掌书记。后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侧目。李辅国忌其才。蜀乱,出为蜀、彭二州刺史。迁西川节度使,还为左散骑常侍。永泰初卒(700?—765)​。有集(​《高常诗集》十卷,有明刊本,​《四部丛刊》本八卷)​。他尚气节,语王霸,衮衮不厌。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尝过汴州,与李白、杜甫会。酒酣登吹台,慷慨悲歌,临风怀古。中间唱和颇多。他的诗也到处都显露出以功名自许的气概。他不谈穷说苦,不使酒骂坐,不故为隐遁自放之言,不说什么上天下地,不落边际的话。他是一位“人世间”的诗人,是一位显达的作家。开、天以来,凡诗人皆穷,显达者唯适一人而已。为的是一位慷慨自喜的人,又是一位屡次独当一面的大员,所以他的作风,于舒畅中又透着壮烈之致,于积极中更露着企勉之意。像“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郊古赠崔二》​), “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东平留赠狄司马》​), “男儿争富贵,劝尔莫迟回”​(​《宋中遇刘书记有别》​)等,自非若“不才明主弃”一类的失意人语。他的诗,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播吟玩。他的最高的成就,像七言绝句中的: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听张立本女吟》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

又像五言的《登百丈峰》​:​“汉垒青冥间,胡天白雪扫,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塞上》​:​“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北风吹万里,南雁不知数。归意方浩然,云沙更回互”等等,都颇足以窥见他的慷慨壮烈的风格来。

岑参(​《岑嘉州诗》四卷,有明刊本,​《四部丛刊》本)是开、天时代最富于异国情调的诗人。王维的友人苑咸善于梵语,可惜其诗传者不多,未见其曾引梵诗的风趣到汉诗中来。岑参却是以秀挺的笔调,介绍整个的西陲、热海给我们的。唐诗人咏边塞诗颇多,类皆捕风捉影。他却自句句从体验中来,从阅历里出。以此,他一边具有高适的慷慨壮烈的风格,一边却较之更为深刻隽削,富于奇趣新情。他南阳人,文本之后。天宝三年进士及第。后出为嘉州刺史。杜鸿渐表置安西幕府。以职方郎兼侍御史领幕职。流寓不还,遂终于蜀。他累佐戎幕,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塞堡,无不经行。他的诗便在这样的环境中写出。论者谓参诗“辞意清切,回拔孤秀,多出佳境。每一篇出,人竞传写,比之吴均、何逊”​。或又谓他“放情山水,故常怀逸念,奇造幽致,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与高适风骨颇同,读之令人慷慨怀感。​”其实,他的所得,似尤出于吴均、何逊及高适。清拔孤秀的风格虽同,而他的题材,却不是他们所能有的。这特殊的异国的情调,给他的诗以另一般的风趣与光彩。像《天山雪歌》​:​“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火山云歌》​:​“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银山碛西馆》​:​“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 《赠酒泉韩太守》​:​“酒泉西望玉关道,千山万碛皆石草”,《优钵罗花歌》​:​“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 《宿铁关西馆》​:​“马汗踏成泥,朝驰几万蹄。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 《经火山》​:​“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 《热海行》​:​“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等等,是风,是沙,是雪,是火云,是热海,这些,都是第一次被连续地捉入我们的诗里吧。在“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寄宇文判官》​), “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首秋轮台》​)的境地里,自然是会有另一种情趣的。他的七言绝句,像《赵将军歌》​:

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

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

写边塞将士们的生活是极为活跃的。又像《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大约是他第一次“走马西来”的所作吧。其他像《山房春事》二首: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情调与他作甚异,但这表白了我们的诗人,也不是不会写作那么清隽可喜之篇什的。

这五位诗人之外,还有王昌龄、储光羲、常建、王湾、崔颢、王之涣、祖咏、李颀等若干人。他们都不是依花附草的小诗人们。他们也都是各具特殊的作风,驰骋于当世而不屑为他人屈的。

王昌龄(王昌龄见《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文苑下》, 《新唐书》卷二百三《文艺下》​)​,字少伯,京兆人,与高适、王之涣齐名,而昌龄独有“诗天子”的称号。他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为江宁丞。后因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他的诗,绪密思精,多哀怨清溢之作。​“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传诵最盛,实非其至者。像《采莲曲》​:​“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长信秋词》​:​“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等,才足以代表他的作风吧。他作七言绝句甚多,也是最成功者的一个。

王之涣,并州人,与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天宝间与王昌龄、崔国辅、郑明联唱迭和,名动一时。​《集异记》载:一日天寒微雪,之涣和高适、王昌龄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听梨园伶官唱诗。三诗人所作,皆为所唱及。独妓中之最佳者,乃唱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一诗。明、清戏曲家演此事之剧本以《旗亭记》为名的,不止一二本而已。

储光羲(​《储光羲诗》五卷,有雍正刊本)​,兖州人,登开元中进士第,历监察御史。禄山乱后,坐陷贼贬官。光羲诗传者颇多,殊有玉石杂混之感。像《洛阳道》​:

洛水春冰开,洛城春水绿。

朝看大道上,落花乱马足。

等小诗,似是他较好的成就。

常建(​《常建集》三卷,有汲古阁本,明刊本二卷)在殷璠的《河岳英灵集》中,为所录二十四诗人们之冠。建,开元中进士第,大历中为盱眙尉。论者谓他的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像他的“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宿王昌龄隐居》​), “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吊王将军墓》​),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都是足当“其旨远,其兴僻”之誉的。

崔颢(崔颢见《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下》, 《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中》​)​,汴州人,开元十一年登进士第。官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年卒。他少年为诗,多浮艳语,晚乃风骨凛然,奇造往往并驱江、鲍。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道:​“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及李白来,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颢好蒲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他苦吟咏,当病起清虚,友人戏之道:​“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遂为口实。今传颢诗,仍以艳体为多。像《长干曲》​:

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相问,或恐是同乡。

神情大类《子夜》《读曲》。他的歌行,像《赠王威古》:“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行路难》:“万万长条拂地垂,二月三月花如霰”,《渭城少年行》:“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江边”等,都是很畅丽的。

王湾,洛阳人,登先天进士第。终洛阳尉。他文名早著,其“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江南意》)之句,当时称最;张说至手题于政事堂。

李颀,东川人,家于颍阳;擢开元十三年进士第,官新乡尉。王世贞谓:“盛唐七言律,老杜外,王维、李颀、岑参耳。”但他的七绝,像《野老曝背》:

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有时扪虱独搔首,目送归鸿篱下眠。也有独特的风趣。

祖咏,洛阳人,登开元十二年进士第,与王维友善。有司尝试以《终南望余雪》。咏赋道:“终南荫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仅此四句,就交了卷。或诘之,他道:“意尽!”

又有孙逖,河南人,开元中进士,终太子詹事。崔国辅,吴郡人,为礼部员外郎,后坐事贬晋陵郡司马。卢象,字纬卿,汶水人,以受禄山伪署,贬永州司户。王翰,字子羽,晋阳人,登进士第,为仙州别驾。日与才士豪侠饮乐游畋,坐贬道州司马卒。綦母潜,字孝通,荆南人,终著作郎。崔曙,宋州人,少孤贫,不应荐辟,苦志高吟。薛据,荆南人,终水部郎中。沈干运,吴兴人,数应举不第。孟云卿,关西人,仕终校书郎。贾至字幼邻,洛阳人,开元中为起居舍人,大历初为京兆尹,右散骑常侍。刘虚,江东人,天宝时官夏县令。皆以能诗名。而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尤盛传人口。

参考书目

一、《全唐诗》有扬州诗局原刊本,有同文书局石印本。

二、《唐百名家诗》清席氏刊本。

三、《唐四家集》明仿宋刊本。同文书局石印本。

四、《五十唐人小集》仁和江氏仿宋刊本。

五、《唐才子传》辛文房著,日本《佚存丛书》本。

六、《唐诗纪事》宋计有功著,有清刊本,石印本。

七、《全唐诗话》宋尤袤著,有历代诗话本。

八、《唐音癸签》明胡震亨著,有明刊本。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7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