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阿Q正传》之新评价

作者:李长之 字数:11409 更新:2025-01-07 14:26:47

《呐喊》刚出版时,我阅过各篇,而除掉了《阿Q正传》。理由极简单,因为它太长。耐心地看去,乃是以后的事。再后便常看。现在又看,因为读的环境不同,印象也不同起来。

现在是经过了从前尽管有些严重的局面,在那时不过令人有点预感似的,一变而为不客气地尖锐地正在排演,正在暴露之后,再来看阿Q的故事了。现在是真正看见过中国所谓的革命,与辛亥差不多的革命,而也接触过许多许多从事革命的青年,又慢慢地熟悉过,领教过一般民众对于革命的认识和观感,不像在辛亥革命时,我不过才到世界上来,“五四”运动时,我也还是个小学生,只记得大学生被捕时,商家都向监狱送点心,大学生吃不了时,便分到小学生手里来,也曾随着大学生游行过,但那是被父亲一手便抱回家里的,经过这样不同而再来读阿Q了;现在是自己也曾有过无数的感触,怒愤和痛恨,欲宣泄了来,借小说的形式表达而出,屡想尝试,屡曾尝试,而终不能满意以后再来读阿Q了;白话文的建设,起初如何,大家运用白话文如何,经种种的尝试和努力,白话文已经一般的被采用,那技巧已经一般的提高起来,现在我们却是回头看看,我们离起码的地点,究竟跑了多远,一同起码的人,毕竟谁是最有跑得快的天才,抱了这样的态度,再来读阿Q了;阿Q的出世,宛如哥伦布的到新大陆,这新到的文明种族比土著是非常之少的,我们也没法比较谁优谁劣,现在却是新文学的创作,已经稍有可观,我们可以“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的再来估量估量阿Q而读它了;鲁迅在文坛的地位,更不用说,是有些两样,无论正面反面的批评,都不能不郑重一点,因而就较为仔细的,虚怀的再去读阿Q了。——读的环境这样不同了。

一 鲁迅与《阿Q正传》:动机和结果之相远。

鲁迅在起初写这篇文字时,他是随便的,无论从本文的结构上看,或鲁迅自己对《阿Q正传》的辩解上看,都可以知道,然而鲁迅在这篇文字的出世以后,却非常爱这篇东西。

他在刘半农标点的《何典》序上,他便引用阿Q不能画圆的话,来比喻自己的不善作序,在《而已集》上,也有许多“飘飘然”的《阿Q正传》里的用语,在这种地方,我们觉得鲁迅是已经为其作品的鉴赏者,把他作品——《阿Q正传》——中的材料,话头,都熟悉地织入生活,随时可以流露。那作品已经是我们和鲁迅自己共同的许多“典故”的来源了。

然而鲁迅在作这篇东西时的态度,却是不可以赞称的。鲁迅在那时,还没脱掉了旧文人的气息,他依然好名,依然一心一意要那作品的不朽。他说:

……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页一一三)

……然而要做一篇速朽的文章……(同页)

……将来或者能寻出许多新端绪来,但是我这《阿Q正传》到那时却又怕早经消灭了。(页一一八)

这种念念不忘的神情,正是鲁迅《呐喊》序里所谓的寂寞。在旧社会里看,出名不是件坏事情,希望不朽,也是种美德,但现在看,那是太个人主义的立场了,我们看了有些肉麻。恐怕现在的鲁迅先生,也有些今是昨非之感了吧。

方才我们也说过,鲁迅是随便的——也就是不很郑重的把它写出的,这同样是旧文人的习气。

不过,话虽这样讲,鲁迅在生活上,有他的丰富的深切的感印,虽然不经意,却也透露而出;鲁迅在艺术上,有他的技巧的素养,加以怕速朽,怕没名的寂寞之感,更使他的作品越发有耐人咀嚼的又酸又辣的味道,以及严肃而幽默的欲禁不能的苦笑。

就鲁迅作这篇的动机和态度说,我们不但不能称赞,直然还该“深恶而痛绝之”;但是只就作品而论,却确是有它的美丽和伟大。

我平常主张“动机抹杀论”,上述即一例,又如西洋炼丹家,其动机为求长生不老,和中国的左道之士何别?但只要作去,便发展为近代的造福人类的化学。人类活动,都可作如此观,详处当另为文。

二 《阿Q正传》之文学技巧与小疵。

为说《阿Q正传》的文字技巧,先说说它的不技巧处。第一,不用说,是这篇文字毫无结构,而且作者也承认的。第二,是此传的第一章第二章,只可以算小说的材料,因为不过是片断的印象的缘故。一篇好作品,那书中人物的个性是由举动言语行为的描写,使读者心目中自然地综合地想像而得,如果那作者再二再三地叮咛读者那人物是什么脾气,纵然举出具体的例,像作论文似的,无论如何,那艺术是落下乘了。在中国旧小说中“某生,某地人,性倜傥不羁”,这实在是很幼稚的艺术。而《阿Q正传》的开头,并没脱了这个臼窠。

但是,这两种缺点,并不算大毛病,而且可以原谅,按白话文发展的时代说,那时创作的小说,只有雏形,按作者的经验说,这篇东西也还不是十分成熟的代表作,而是鲁迅小说的开端的作品,——虽然鲁迅直至现在还离这开端不远,我们有谁不希望他再努力创作呢?

就可取的技巧说,至少有下列永远不能忘掉向这位白话文学的建设者致以礼敬的几点:

一是丰富的材料而能出之以从容的文笔。任何样的事,有素养和无素养的分别,就在这从容与否上。我们看骑脚踏车的,下棋的,游泳的,都很显然。能够从容,才能更进一步,描写得周到,加添出许多花样。鲁迅的文字,很具这点特色,几乎他那所有丰富的热情的讽刺,正是由从容地抒写中,顺道捎带而出。我们在读他的文字时,好像往往不经意地发现奇迹,这与别人的文章,在读上文时,下文已经猜得出的迥然不同,因而我们爱读鲁迅的作品,纵然骂着我们,我们还要舒服,还要心悦。

只在说为什么用阿Q的名字和正传的意义时,我们已经领略作者的文笔的从容了,更举一例:

……并且订定了五条件:

……

五,阿Q不准再去索取工钱和布衫。

……那破布衫是大半做了少奶奶八月间生下来的孩子的衬尿布,那小半破烂的便都做了吴妈的鞋底。(页一四三)

又如:

阿Q没有说完话,拔步便跑;追来的是一匹很肥大的黑狗,这本来在前门的,不知怎的到后园来了。黑狗哼而且追,已经要咬着阿Q的腿,幸而从衣兜里落下一个萝卜来,那狗给一吓,略略一停,阿Q已经爬上桑树,跨到土墙,连人和萝卜都滚出墙外面了。只剩着黑狗还对着桑树嗥,老尼姑念着佛。(页一五〇)

二是深刻的经济的艺术手段。简洁是中国古记事文的一点特色,而是现在很少保持着的。同样的事体,有说得出的,有说不出的,而说得出之中,有用许多话才能说明白的,有用极少的话却能抓住事情的核心,好像有种画家,他会简单的几笔,便素描出人的面孔;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那画家观察深刻的缘故。他的观察深刻,别人的个性的特点,遂深刻地印在他的心上,他乃由于富有素养的从容指挥的手笔,以深刻的线条再现出来。鲁迅有这种本领的:

……阿Q便迎上去,小D也站住了。

“畜生!”阿Q怒目而视的说,嘴角上飞出唾沫来。

“我是虫豸,好么?……”小D说。

这谦逊反使阿Q更加愤怒起来。……

……四只手拔着两颗头,都弯了腰,在钱家粉墙上映出一个蓝色的虹形,至于半点钟之久了。(页一四五至一四六)

三是转折特别多。这是鲁迅文字的一个特色。在他的杂感里当然最为显然,而这小说中却也还没被遮掩:

阿Q仿佛文童落第似的觉得很冤屈,他慢慢地走近园门去,忽而非常惊喜了,这分明是一畦老萝卜,他于是蹲下便拔,而门口突然伸出一个很圆的头来,又即缩回去了,这分明是小尼姑。小尼姑之流是阿Q本来视若草芥的,但世事须退一步想,所以他便赶紧拔起四个萝卜,拧下青叶,兜在大襟里。然而老尼姑已经出来了!(页一四九)

短短地写来只有一段的字数的文字,却拐了六个弯,不能不说转折多了。

四是运用活的语言。我们知道,自白话文创作的出品风起云涌以后,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就是:中国的古文是可诵的,英德的文学作品,也是可读的,甚至于日本的文艺,也还念得上口,独有我们的白话文字,中看不中读。如果我仔细推究一下,大概因为它既不如中国古文的造句艺术化,有整齐的堂皇之美,或错综的音节之雅,又不如外国语文的一致,说是那样说,作是那样作,当然可读;然而鲁迅的文字,却往往是可读的,因为他惯用自然的语言,甚而方言——北平的方言,以及阶级——无产者——的特用的语言,总之是活的语言,这实在是自《红楼梦》以后,老舍的《赵子曰》以前,不可多得的唯一用活语言的成功的尝试。我们试读:

有人说:有些胜利者,愿意敌手如虎,如鹰,他才感得胜利的欢喜;假使如羊,如小鸡,他便反觉得胜利的无聊。又有些胜利者,当克服一切之后,看见死的死了,降的降了,“臣诚惶诚恐死罪死罪”,他于是没有了敌人,没有了对手,没有了朋友,只有自己在上,一个,孤另另,凄凉,寂寞,便反而感到了胜利的悲哀。然而我们的阿Q却没有这样乏,他是永远得意的;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页一三四)

这是非常漂亮的散文。写阿Q去押牌宝的时候所用的话,又是十分适合于无产者用语的生活显在那里的了。

三 《阿Q正传》之内容评价与中国国民性。

《阿Q正传》的真正价值,与其说是在它的文学技巧一方面,则远不如说在它的内容。它是一个忠实的我国国民性的写照,在这点上,我们不能不承认鲁迅是自然主义派的文学者。

我们所认为难得的,是《阿Q正传》中所给的材料,至足以使我们反省,警惕以及给我们留下的课题,正要我们严肃地给以解答。如果中国民族能够健康起来,我们最不当忘掉的是《阿Q正传》,因为那是我们民族的病史的一页,我们获得的健康,只是这病的痊愈,我们健康的保持,只是这病的无机再犯。如果在最近,中国民族还不能健康起来的话,那我们也要天天查查这病的记录,仔细想疗养的法子。

我常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不说实话打官话。中国的现状,却正是如此!明明是内战,我们有好名目;明明是为逃考而起的学潮,我们有好名目;明明是杀人放火,我们也有好名目……我们久已麻木了,我们久已为名字所蛊惑而贫血,而消瘦,而毫无气骨了。我们要换换态度,我们欢迎实话!

有人说,阿Q的时代已经过了,说鲁迅在作这篇小说时,已经不是阿Q时代了。我以为这话应当改一改,应当说阿Q的时代,绝非自鲁迅动笔介绍时始,远溯于三皇五帝,也许并不太过,然而时代的结束,却也还不是闭了眼睛说一二句官话就可转换的呢。——这是如果阿Q不觉悟,不去改造环境的话。自另一方面来看,时代的巨潮尽管动荡,阿Q也不自省,那么阿Q也就仍然是阿Q,一如病人,残废者并不因社会改革而却疾复原。阿Q有自己的时代,确没过去。不管阿Q时代这名词的意义广狭如何,放心吧,还没过去。

阿Q以及阿Q的周围,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呢?是一群模糊的,健忘的,封建的,不彻底的,不健全的,欺软怕硬而自私的闲人,旁观者。

什么事情也是仿佛,也是似乎,所以:

大竹杠又向他劈下来了,阿Q两手去抱头,拍的正打在指节上,这可很有一些痛。他冲出厨房门,仿佛背上又着了一下似的。(页一三九)

每挨定了打,便“于他倒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些,而且‘忘却’这一件祖传的宝贝也发生了效力”,我们在这些地方简直不敢笑,而想哭,因为东北来一大竹杠,我们不也是两手抱头的应付法吗?虽然“这可很有一些痛”,我们不是马上便有“仿佛”之感,马上便“忘却”,而觉得“轻松”吗?上海又来一竹杠,我们不也是“仿佛背上又着了一下似的”而已的么?谁说阿Q的时代过了?时代也许过了,那只是阿Q到底挨钱太爷的大儿子的黄漆的棍子——哭丧棒呢,还是挨赵大爷的大竹杠呢的问题,这其中似乎有个时代的过去,及某个时代的到来,然而阿Q挨打的时代,却是一而不是二的!

阿Q是旁观者,永远在看热闹,他甚而至于把自己也算在被看的热闹之一,他:

生平本来最爱看热闹,便即寻声走出去了。……他想打听,走近赵司晨的身边。这时他猛然间看见赵大爷向他奔来,而且手里捏着一支大竹杠。他看见这一支大竹杠,便猛然间悟到自己曾经被打,和这一场热闹似乎有点相关。(页一四一)

他永远在模糊的健忘的不彻底的看热闹,所以他当贼,也“不过是个小脚色,不但不能上墙,并且不能进洞,只站在门外接东西”。

他革命,也始终是个旁观者,他虽然后来“立即悟出自己之所以冷落的原因了:要革命,单说投降,是不行的;盘上辫子,也不行的;第一着仍然要和革命党去结识”,然而他结识革命党是失败了,他想为报仇起见,放下辫子来,但也没有竟放。后来白盔白甲的人明明到了,并不来打招呼,搬了许多好东西,又没有自己的份。然而四天之后,阿Q却是被抓进县城了,阿Q模糊到这步田地。

……阿Q没有见。但他突然觉到了,这岂不是去杀头吗?他一急,两眼发黑,耳朵里喤的一声,似乎发昏了。然而他又没有全发昏,有时虽然着急,有时却也泰然,他意思之间,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

永远是模糊的,看热闹的,旁观者阿Q终于模糊的,被别些模糊的,看热闹的旁观者看做热闹而死了。

在这里,我们窥出鲁迅的伟大,因为他所写的阿Q的遭遇,有着普遍性的人类的悲剧的意味,阿Q的糊涂,愚昧,健忘,没有一点可笑,反而是可怜,可悲,可因而燃起反抗的巨焰。阿Q是闲人,是没有固定职业的闲人,换言之,他是被剥削得一无所有的人,他的神经,他的血管,早已压迫成化石了;然而他有精神的胜利法,他没放掉这仅余的微弱的人类在压迫下的呼吸之声,究竟阿Q是人!是同我们一点也没有分别的人。他所欠缺的,只是被夺走了!我敢说,鲁迅在写那东西时,决没如此想,然而他能提示我们如此,因为他只是写的实话,写的也不加也不减的社会的真面目,只这实话,只这真面目,便有它自己暴露着的意义了。

不但阿Q,阿Q周围人,也是同阿Q一般的旁观者。在阿Q摩着小尼姑新剃的头皮时,一酒店里的人,便是一群旁观者,他们会大笑。阿Q和小D决斗了,有些看了叫“好了!好了”的人,那用意是解劝,颂扬,煽动三者也未知孰是的,那又是些旁观者!看热闹!他们的心,早经麻木,枯涩得毫无同情。阿Q中兴再到未庄了,大家听到阿Q在举人家帮忙时,都肃然,阿Q又说不在那里了,大家都叹息而快意,大家谋不着如此地位,自然该叹息,阿Q担不起这地位,当然快意,一群自私的旁观者!阿Q要投降革命党假洋鬼子了,那时:

“滚出去!”洋先生扬起哭丧棒来了。

赵白眼和闲人便都吆喝道:“先生叫你滚出去,你还不听么!”(页一七四)

这又是那些旁观者,狐假虎威的旁观者。赵家遭抢之后,未庄人大抵很快意而且恐慌,这是旁观者的精神:自己似乎是抢人的,所以快意,又似乎是要被抢的,所以恐慌。

模糊,自私的旁观者!女人避阿Q的法子是:

仿佛从这一天起,未庄的女人们都怕了羞,伊们一见阿Q走来,便个个躲进门里去。甚而至于将近五十岁的邹七嫂,也跟着别人乱钻,而且将十一岁的女儿也都叫进去了。(页一四四)

赵家对阿Q的态度是:

秀才对于阿Q的态度也很不平,于是说,这忘八蛋要提防,或者竟不如吩咐地保,不许他住在未庄。但赵太爷以为不然,说这也怕要结怨,况且做这路生意的大概是“老鹰不吃窝下食”,本村倒不必担心的,只要夜里警醒点就是了。……(页一五八)

这都是旁观者的办法,自私而愚妄的旁观者的办法。他们不想一种彻底的办法,只要不撞在个人身上便得了,至于别人遭逢了,倒是给一种看热闹的机会,或者从中取点小利。

这种旁观者的态度,是中国的病根。中国的匪患,战患,无不根源于此。中国每当内战方要起时,消息家便在那里迅速地传播了,听的人,讲的人,都是非把消息弄得千真万确不能“快意”,大战起了,也仍然是“快意”,除非临了家门。迨临了家门,也就“恐慌”了。中国的内战,头一幕是谣言,骨子里包着快意。次幕是逃难,便是恐慌的写真。匪是怎样的呢?中国实际上真作匪的很少,但是通匪的多。敢绑票的很少很少,但说票的非常之多。同土匪有私交,自己便可安全,害别人正可看热闹,正可快意。因为中国人多数如此想,那结果却是快意不及,永远得着恐慌。

大小事,总有旁观者,所以成事很易,谁有本事尽管干,大家瞧着。然而败事也很速,因为大家依然瞧着,并不帮忙。如果我们不客气地观察的话,许多学潮正是如此成功的,也正是如此而失败的。大家观望着。校长被打了,打的不对也不去拉,打的对也并不助战,观望着。停了课,牺牲着,复了课,来出席。这才是真正的学潮的真相。糊涂人,傻子,干去!聪明的人在旁挑剔着,不精不傻的大众等着,旁观,看热闹!

出殡的,娶媳妇的,游行示威的,打广告创牌子的,……一行一列的过去,便有一堆一群的看热闹的闲人。无所谓,不自主地站下看看。

然而,并不止此,你看:

阿Q于是再看那些喝采的人们。

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远不近的跟他走。

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页一八六)

当我看潘光旦先生译述的《自然选择与中华民族性》时,见用天演的学说,来说明中华民族的自私与残忍的养成,那著者说那自然界的因子便是中国的天灾,他举了许多史实;我吃了一惊,简直发了一身冷汗,唯希望自然科学者的观察研究也许未周。但反想,事实上又何如呢?还有话说吗?

以上是就最显著的地方说,阿Q及阿Q的周围,全是些旁观者。此外阿Q的不健全的对女子的态度,剃得精光的老头子县官的形式主义的免跪,也仍是现在还遗留在社会中的蛮性。

读者如果不信,便请你问问你的朋友,有多少到现在是真正拿女子当人的。哪个不是一面追逐,一面藐视,我真不知人类何时才脱掉这黑暗!形式主义,更不用说了,不叫听差,叫工友,那呼喊的态度,却无所分别,反正自己说是,工友便不许说非。有某左翼作家,在上海大打黄包车夫,见者皆谓其在教训普罗。

专制流毒的影响,在中国不可谓不深的。那具体地表现着的事是:人人带着奴性,人人却梦想有朝一日当皇帝。那是如阿Q:

“站着说!不要跪!”长衫人物都吆喝说。

阿Q虽然似乎懂得,但总觉得站不住,身不由己的蹲了下去,而且终于趁势改为跪下了。(页一七九)

这是奴性,这是专制流毒的一方面;而:“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听到过革命党的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但他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忽而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未庄人却都是他的俘虏了……”(页一六一)

这是以皇帝自居,这是专制流毒的又一方面。中国在现在也是被这两方面的专制流毒所浸灌着。谁都是奴隶,对于强者,谁又都是皇帝,对于弱者,奴隶是不管什么事的,所以无所谓责任,义务。皇帝是天子至尊,有无上权利,也无所谓责任、义务。结果是各人都抓着权利,而且必须随便用,否则不配当皇帝,责任、义务却脱得干干净净。

中国的大小事,没有不可用面子,通融通融的,那原因也在这儿:权利在握的人,唯独自己是法律才不失皇帝的尊严;没有权利的人,也唯独因自己能破例,能不守法,才不损皇帝的威风。

根本个个是皇帝,当奴隶不过是篡位的序幕而已。所以谁也不能听谁,服从谁,都该听我,服从我。因为这个原故,中国无所谓团体。什么会,不过三件事:选举,辞职,慰留。第一步是皇帝上台,第二步是皇帝不高兴玩了,第三步是给皇帝一个面子。

中国非痛改奴性不可,非痛改皇帝的野心不可,否则只有同归于尽,只有灭亡一途,因为现在中国的危机,非大家努力共同奋斗渡不过去,而奴性和皇帝瘾都是共同奋斗的大障碍。

事情不成功时,看着不顺眼,便反对,事情成功时,便容忍。这恰是农民的意识的特征。中国是农业立国很久了,思想上老早便是被这种观念所支配。《水浒传》是个例子,我们要由新的观点看,《水浒传》既不是一人的作品,是许多人的合作,修改,演进而成。那么它便有代表多数人的思想典型的价值。那要点是如此的:在盗贼蜂起时,大家都咋舌叫苦,在盗贼实在闹得凶了时,大家便以为合当如此了,所以一百单八个好汉乃是天罡地罡下界,气数所关,奈何不得,前年某军阀祸鲁时,百姓见其嗜杀,都很恐慌,以后便有杀星下界,天老爷有心收拨人的流言了。在阿Q也表现着:

“革命也好罢”,阿Q想,“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自然,在阿Q也还有些恨恶的意思,然而在革命党才起的时候,那恨恶却是正对了革命党的。

我们从阿Q及阿Q周围的人,可以把中国国民性,得一个如下的轮廓!

模糊的,不彻底的,健忘的,不健全的,封建的,自私而残忍的旁观者。因为不能适应环境,便只好用精神的胜利法。由于数千年咬文嚼字的恶习惯,因而喜欢形式主义;由于数千年专制流毒,因而骨子里有着奴性与皇帝瘾,表现而为不负责,争权利;由于生活是拘于历史上的农业经济的,眼光极小,容忍现状,不愿改革。

虽然如此,中国的环境,有许多地方变了,特别是经济方面。我们决不能说上面的这种国民性是概括无余,而且事实也许没有这么统一,但我们在另一方面,也不敢抄袭八股式的唯物辩证法论者的态度,完全否认遗传的习惯的有历史意义的集团生活态度之强大势力,我们客观地看,上面所列的是大部分的真实,为了道义的意味的责任的话。我们更不该自解自圆,我们该决心的痛改一下,以图自救。

鲁迅的此篇巨著,实在是给我们一个镜子,这就是《阿Q正传》的真价值。

四 结论

什么是中国真正的危机?我以为那是中国国民生活态度与现在的环境之不适应。

我们就地质学上看,过去的生物界,那些不适应环境的,变灭的变灭,实在不是小数。在环境未变更的时候,它尽管耀武扬威,环境一变,便有惨酷的自然选择在那里作用着了。人类的历史,也是如此,我们考古学上的发见,日益证明过去不知有多少灭绝的文明种族,可是任什么过去的堂皇东西——如果不自加奋斗努力,那存在与亡掉实在不可捉摸的。

我们思念这些前例,我们不寒而栗。

然而就简单的生物看,它的适应环境的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旧的法子不成便改一改,因此未尝不可以在生活奋斗史中有一种转机。至于人,更因为有文化的遗传,把许多人应付环境的方法保存着,供我们加以采择,改良,所以我们人类,改变生活态度以适应新环境的可能性更大,我们也就越发不能放弃这种优越的天赋。

中国也必需改变改变生活态度了!而这种改变也是可能的!

现在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谁也知道左右两势力各走极端的世界了。我们看德国普鲁士的选举,希特勒在德国的势力,日本法斯西蒂运动的怒发,军人跋扈的高焰,这是一方面,反之,各国左倾的思想的流行,以及苏俄的锐意的建设,这又是一方面。

至于在这些资本帝国主义者中间,彼此的矛盾危机,也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军缩会,洛桑会议,正是想消弭这些矛盾危机,然而不能不说欲盖弥彰起来,又可以说反而更加露骨起来。

在这样的泛世界的将要恶斗的巨潮中,中国并没有准备,中国却将被动地推入巨潮中了,然而我们一点也没清醒,我们又要作一个旁观者,看热闹,我们又要始而快意,终而恐慌了。就好像我们看见人磨刀,明晃晃的,我们将要快意,我们将要看热闹,却不妨那人的刀刃正是向着我们,我们旁观未成,哀号也来不及了。这是多可悲可怜的事!

我们目前的危机是有三层的。普遍的社会的变动,新旧左右二大势力的倾轧,这是第一层。中国为社会演进,原没走足了步伍,这变动不是自动的,却是被动的,社会上的不整调愈大,我们的受祸当然愈甚,我们所受的痛苦,将较任何民族为深,这是第二层。再加我们由于过去的生活态度的习惯,我们爱看热闹,我们爱作旁观者,我们的危机,遂更有第三层。这三层危机是真正的危机,是中国真正的难关。

社会的变动,那样急遽,我们的态度,却如此闲暇,这便是决不能适应环境的征兆。我们渡过难关,只有我们健全自己,我们不要作旁观者,我们不要被动,我们要多少作点准备,以便将牺牲减至最低限度。

飞机过来了,我们不要只知仰着头看,我们如果不是早有防空计划,也该找地方避避,免得炸弹掉下来叫苦。当然,最好我们也有飞机,上去同敌机周旋一下。

日本整齐的军队过来了,我们要想想我们见到他们的意义,我们不要光看热闹,我们不是旁观者,因为我们便是热闹之一,将是被别人看的。

调查团来了,我们也不要以为来了几个洋大人而已,瞧瞧热闹就完了,我们也要想想,我们是与这套热闹有关。

只注意到个人,还不行。要一齐干!

如果能让我们毫不勉强地说,阿Q的时代确是过去了,那中国必定已经在有希望了。

好的文艺作品,那是富有暗示性的,那给读者的刺戟是多方面的,我们忘不了中国,便忘不了阿Q,自然更忘不了《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

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草于清华生物馆

九月十八日沉痛纪念改毕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5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