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原序

作者:段玉裁 字数:623 更新:2025-01-07 14:21:50

金壇段君懋堂𢰅次詩經韵譜及羣經韵譜成。予讀而善之。廼序其端曰。自文字肇啟。卽有音聲。比音成文。而詩敎興焉。三代以前無所謂聲韵之書。然詩三百篇具在。參以經傳子騷。類而𠛱之。引而伸之。古音可僂指而分也。許叔重云。倉頡初作書。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文字者終古不易。而音聲有時而變。五方之民言語不通。近而一鄉一聚猶各操土音。彼我相嗤。矧在數千年之久乎。謂古音必無異於今音。此夏蟲之不知有冰也。然而厺古浸遠。則於六書諧聲之旨漸離其宗。故惟三百篇之音爲最善。而昧者乃𡙕隋唐之韵以讀古經。有所齟齬。屢變其音以相從。謂之叶韵。不惟無當於今音。而古音亦滋茫昧矣。明三山陳氏始知攷毛詩、屈宋賦以求古音。近世崐山顧氏、婺源江氏攷之尤博以審。今段君復因顧、江兩家之說證其違而補其未逮。定古音爲十七部。若網在綱。有條不紊。竆文字之源流。辨聲音之正變。洵有功於古學者巳。古人以音載義。後人區音與義而二之。音聲之不通而空言義理。吾未見其精於義也。此書出。將使海內說經之家奉爲圭臬。而因文字音聲以求訓詁。古義之興有日矣。詎獨以存古音而巳哉。乾隆庚寅四月九日。嘉定錢大昕書。

戴東原先生來書

大箸辨別五支六脂七之。如淸眞蒸三韵之不相通。能發自唐以來講韵者所未發。今春將古韵考訂一番。斷從此說爲確論。然𡙕管欲作序者屢。而苦於心不精。姑俟稍安閒爲之。目近極緐𢹎也。癸巳十月卅日。震頓首。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0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