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重印前言_西班牙小景

作者:阿索林 字数:1454 更新:2025-01-07 14:20:44

这本小书是现代西班牙著名散文家阿索林的散文集《西班牙》的汉译本。

在现代西班牙文坛上,阿索林属于“九八年代”派。一八九八年,老大帝国西班牙被新兴的美帝国主义一举战败,国势一落千丈。本世纪初,面对着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一些西班牙青年知识分子纷纷起来提出各种主张,企图挽救气息奄奄的祖国。尽管他们的年龄、观点、性格、志趣和生活道路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对国家的前途感到忧虑,都在探索着如何使西班牙获得新生。这就使他们联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松散的团体,即所谓“九八年代”派。

在社会、政治问题上,这个团体的成员最初都认为西班牙应当清除浓厚的中世纪残余,变成法国或比利时那样的现代欧洲国家,换句话说,就是必须“欧化”。他们研究和介绍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各式各样的文化思想、艺术派别,从无政府主义到社会主义,从尼采哲学到超现实主义,这些对当时西班牙年轻的知识分子起了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九八年代”派的成员们在政治思想上始终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激进主义和共和主义的范畴,这就便他们不可能彻底清算西班牙的封建残余,进而接受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到了后来,他们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把原来否定了的西班牙的一切,重新加以肯定,空谈什么“西班牙的灵魂”之类的东西。这种倾向,在每个“九八年代”派的文化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九八年代”派在文学上的代表人物,除了阿索林之外,还有哲学家兼小说家米格尔·德·乌纳木诺(1864-1937),小说家伐叶-英格朗(1866-1936),小说家毕奥·巴罗哈(1872-1956)和诗人安东尼奥·马恰多(1875- 1939)。

这些“九八年代”的作家们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强调文体的改革。在他们看来,十八九世纪的西班牙文学语言的大病是浮夸,是娇揉造作,是充满了陈词滥调,缺乏表现力。因此,每一位“九八年代”派作家,都努力发展自己的特有的文字风格。尽管他们中间有些人,如巴罗哈,所创造出来的文体有时显得干巴巴的,枯燥难读,但他们这种共同努力的成绩还是可观的,那就是,为二十世纪的西班牙文学语言闯出了新的路子,使西班牙文学面目一新。

在这方面,阿索林的成就尤为突出。

阿索林是霍赛·马蒂内斯·路伊斯(Jose'' Martines Ruis)的笔名。他于一八七四年生于西班牙的莫诺伐城,一九六七年卒于马德里。他写过小说,也是文艺批评家,但他的最重要的文学遗产是他那几本薄薄的散文集。在他的散文里,他善于用细致而清晰的笔触,勾画出一幅幅旧日西班牙的风物画和人物画,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情趣盎然,为小品文的上乘。关于阿索林的散文的其他优点,这里不准备详细论述,留待读者自己体会。

阿索林的散文集,有《小村》,《唐·吉诃德之路》、《西班牙》、《卡斯蒂利亚》、《西班牙的一小时》等。

一九二九年在上海时,已故诗人戴望</a>舒</a>同志从国外买到《西班牙》的法文译本,译者是法国的西班牙文学专家乔·比勒蒙。当时承望舒不弃,邀我同他合译。译好之后,我们考虑到《西班牙》这个书名有点像地理书籍,出版商可能不大愿意接受,便用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篇《西万提斯的未婚妻》作为书名,于一九三○年出版。这次重版,除对原来的译文作了一些技术性的修订外,又将书名改为《西班牙小景》,以求尽可能接近原名。

徐霞村

一九八一年八月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