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提要

作者:卜商 字数:578 更新:2025-01-07 14:10:01

《子夏易傳》十一卷,舊本題卜子夏撰。案説,易之家最古者莫若是書,其偽中生偽、至一至再而未已者,亦莫若是書。《唐會要》載開元七年詔:《子夏易傳》,近無習者,令儒官詳定。劉知幾議曰:《漢志》,易有十三家,而無子夏作傳者。至梁阮氏七錄始有《子夏易》六卷,或云韓嬰作,或云丁寛作。然據《漢書》韓易十二篇丁易八篇求其符合,事殊隳刺,必欲行用,深以為疑。司馬貞議亦曰:按劉向《七畧》有《子夏易傳》,但此書不行已久,今所存多失真本。荀朂《中經簿》云《子夏傳》四卷,或云丁寛,是先逹疑非子夏矣。又《隋書經籍志》云《子夏傳》殘缺,梁六卷,今二卷,知其書錯謬多矣。又王儉《七志》引劉向《七畧》云:易傳子夏韓氏嬰也,今題不稱韓氏而載薛虞記。其質麤畧,旨趣非逺,無益後學云云。是唐已前所謂《子夏傳》已為偽本,晁説之《傳易堂記》又稱今號為子夏傳者乃唐張弧之易(案唐張弧為大理寺評事有素履子别著録),是唐時又一偽本並行。故宋國史志以假託《子夏易傳》與真《子夏易傳》兩列其目,而《崇文總目》亦稱此書篇第畧依王氏,決非卜子夏之文也。朱彝尊《經義考證》以陸徳明《經典釋文》、李鼎祚《周易集解》、王應麟《困學記聞》所引皆今本所無,徳明鼎祚猶曰在張弧以前,應麟乃南宋末人,何以當日所見與今本乂異。然則今本又出偽託,不但非子夏書亦並非張弧書矣。流傳既久,姑存以備一家云爾。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