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道性義第二十九

作者:孟安排 字数:1067 更新:2025-01-07 13:45:05

义曰:道性者,理存真极,义实圆通,虽复冥寂一源,而亦备周万物,烦惑所覆,暂滞凡因,障累若消,还登圣果,此其致也。《太玄经》云:言道性者,即真实空,非空不空,亦非不空,道性众生,皆与自然同也。

释曰:道以圆通为义,谓智照圆通;性以不改为名,谓必成圆果。裴君道授竟,而谓之妙成,而谓之道用,而谓之性。今言见者,取其观境之义;成者,证果显时;用者,在因隐日,以物资真性,其用乃成。故在因时,目之为用,亦曰真性。道名在果,即指圆极法身,性语在因,谓有得果之性。此解虽强,亦未通理。若道定在果,性定在因,则性非真道,真道非性,何谓众生有道性耶?今明若碍心解者,一解一病,正意道性、真性不有不无,何在不在。《西昇经》云:为正无处,此何所在。又云:正自居之,复何不在?故无在而无所不在。在因即因,在果即果。在因即为因性,在果即为果性。且寻道性正理二非有非无,何名何性。既以不性为性,不名为名,亦不通言通,不别言别也。论其别致,义类无边,收来而言,略开五种:一正中者,中是不偏之名,正是不邪之目,正道真性,不生不灭,非有非无,无名正中道。二因缘性者,因是能生者,是由藉故,设境教为悟解之因缘,由此因缘生智成道。三观照性者,因也,通名即有无二观,照派有无二境,因有入无,明照真境,发生妙观。四智慧性者,即是极果,冥寂玄通,大智慧源。五无为性者,即是智慧,断除因果二累,神无之无为也,又道也。又道性体义者,显时说为道果,隐时名为道性。道性以清虚自然为体。一切含识,乃至畜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也。究竟诸法正性,不有不无,不因不果,不色不心,无得无失。能了此性,即成正道,自然真空,即是道性。《昇玄经》云:臣知道反俗,何以故?法性空故。经云:贷气、禀气者,此明众生之本,本来清浄,颠倒妄起,因知有识神,一念神起,即滞染故欲。凡业既弱,不能自生,须假应炁,贷生接引。既生之后,方假研修,智慧若圆,即成至道。譬犹竹笋未起之日,事在虚无,一念笋生,即带皮出生,力既弱不能自生,须假天雨,助令成笋。及其作竹,渐渐除皮,皮尽竹成,无皮如本,竹成之日,不更生皮。亦论智圆之时,不更起倒也。《西昇经》云:道非独在我,万物皆有之。是据有知,不论异识也。今未安此释。若有知有性,无知无性,则应道在有知,不在无知。若有知与无知,大道无不在,亦应有知与无知,理实皆有性。若有知无知皆有性,亦应有识无识皆成道。若有识与无识,遂有成道不成道,亦应有知与无知而得有性有无性也。今意者,道性不色不心,而色而心。而心故研习可成,而色故瓦砾皆在也。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