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卷三 住径山能仁禅院语录

作者:大慧宗杲 字数:2392 更新:2025-06-10 17:07:13

原典

上堂。

有情之本,依智海以为源;含识之流,总法身而为体。且哪个是智海之源?哪个是法身之体?若识得此源,千源万源只是一源。若识得此体,千体万体只是一体。所以道,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虽然如是,丈夫自有冲天志,休向如来①行处行。

注释

①如来:佛的十种名号之一,如,又名“如实”,即真如,指佛所说的绝对真理,循此真如可达到佛的觉悟。《成实论》卷一:“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

译文

上堂说法。

宗杲说道:一切有情依深广无涯的智慧为本源,所有众生据法身而为性体。请问,哪个是深广智慧的本源?哪个是法身的性体?倘若能认识这一本源,一切源头都将归于这一本源;倘若能认识这一性体,所有性体都将归于这一性体。所以说,无边广大的国土,自他不二,没有丝毫之别;无论过去、未来、现在,一切时间内,并不与当下之一念相离。即使这样,大丈夫自有冲天志向,不必亦步亦趋,完全仿照如来的作为行事。

原典

上堂。

法无定相,建立由人。蓦拈拄杖,卓一下,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且道,不分别不思量时是个什么?分别思量时又是个什么?复卓一下,喝一喝。

译文

上堂说法。

大慧禅师说道:世间一切事物没有常住不变的形相,施设或建立都属人为。突然间,他拈起拄杖,将它直立并叩击一下,说:这一佛法并非由人们的思量、分别所能理解。请问,不分别、不思量时怎么样?分别、思量时又将怎么样?这时,他再将拄杖在地上直立并叩击一下,喝了一声。

原典

上堂。

即心是佛,更无别佛;即佛是心,更无别心。如拳作掌,似水成波;波即是水,掌即是拳。此心不属内、外、中间,此佛不属过、未、现在。既不属内、外、中间,又不属过、未、现在,此心此佛悉是假名①。既是假名,一大藏教所说者,岂是真耶?既不是真,不可释迦老子空开两片皮,掉三寸舌去也。毕竟如何?但知行好事,休要问前程。

注释

①假名:意为语言概念不能表达或反映一切事物的最高真实,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假定施设。名,指语言概念。《大乘义章》卷一:“诸法无名,假与施名,故曰假名,如贫人假称富贵。”

译文

上堂说法。

宗杲说道:心就是佛,此外更无别的佛;佛就是心,此外更无别的心。这两者间的关系就好比拳与掌、水与波的关系;波就是水,掌就是拳。这心并不归属于内部、外部或中间,这佛也不归属于过去、未来或现在。既然不归属于内、外、中间,也不归属于过去、未来、现在,因此这心这佛都是假名。既然心、佛都是假名,那么,整部《大藏经》中所说的一切,又怎么说是真实的呢?既然不是真实的,那么难道说是释迦牟尼佛张口随意乱说一气的吗?真相究竟如何?姑且如实修行,不必关注修行结果怎样。

原典

上堂。

闻声悟道,见色明心。蓦拈拄杖,云:这个是色。卓一下,云:这个是声。诸人总见总闻,且哪个是明底心?哪个是悟底道?喝一喝,云:贪他一粒米,失却半年粮。复卓一下。

译文

上堂说法。

宗杲说道:听见声音而觉悟佛道,眼见事物而明心见性。突然他拈起拄杖,说道:这拄杖就是“色”。接着又把拄杖在地上直立并叩击一下,说:这拄杖着地就是“声”。诸位刚才都看到了、听见了,请问哪个是明白的心?哪个是觉悟的佛道?然后,他喝了一声,说道:只因贪得一粒米,却失去了半年的食粮。他再次把拄杖在地上直立并叩击了一下。

原典

上堂。

色心不二,彼我无差。蓦拈拄杖,云:若唤这个作拄杖子,捏目生华;若不唤作拄杖子,破家散宅。毕竟如何?掷下,云:青山只解磨今古,流水何曾洗是非①!

注释

①青山只解磨今古,流水何曾洗是非:青山、流水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既无感觉,也无认识;今古一如,不论是非。参禅学佛也不应存是非之心,当自然任运,立处即真。

译文

上堂说法。

宗杲说道:外物和自心一致不二,“彼”与“我”不存差别。突然他拈起拄杖,说道:如果把这个叫作“拄杖子”,这好比捏目生花;如果不把这个叫作“拄杖子”,又好比破家散宅。两者都不允许。那么,究竟怎样才算对呢?他掷下拄杖,说道:青山只解磨今古,流水何曾洗是非!

原典

上堂。

即念离念,觉与非觉,有心无心,若善若恶,搅成一块,将错就错。举起拂子,云:拂子头上,一串穿却。便恁么去,业识茫茫①,无本可据。且道,业识茫茫底,与释迦老子相去多少?喝一喝,云:洎合错下注脚。

注释

①业识茫茫:业识,指有情轮回流转的根本识;茫茫,深远、无边际。意思是说,依根本无明而起的烦恼妄想深远无际,指众生未解脱前的状态。

译文

上堂说法。

宗杲说道:即心念离心念,觉悟与不觉悟,有心与无心,若善与若恶,都搅成一团,难以分别,不免将错就错。他举起拂子说道:拂子头上,一起把它贯串了穿住。就这样的话,也还是无明烦恼无有边际,没什么可依托的。请问,所说无明烦恼深远不测的人,与释迦牟尼佛相去有多少?接着,他喝了一声,说:多半是错下了注脚。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7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