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坐禅第五

作者:释法海 字数:1348 更新:2025-06-10 17:01:51

原典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着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着也。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①着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着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着心着净,即障道也。”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②,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③。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注释

①起心:即有心起念。

②此句意为:着境起念,也是有心而起,因而是妄;念非由境而起,或对于境而不起念,就不是妄,而是坐禅之坐。

③定:坐禅、禅定,本是要求身体静坐不动,心则一念不起。禅宗则认为,真正的坐禅、禅定,不在于身体是否静坐,而在于外不着相,内心不乱。这是禅宗之禅与其他教派之禅的重大区别。说禅宗不坐禅,其意义只是说,他们不主张必须身体静坐不动。

译文

大师对众人说:“这个法门中说的坐禅,本是不执着于心,也不执着于净,也不是一动不动。如果说执着于心,心本是虚妄。知道心是虚幻,所以无所执着。如果说执着于净,那么人性本来就净,由于起了妄念,掩盖了真如。只要没有妄想,本性就自然清净。如果起心执着于净,就会产生净的虚妄。虚妄没有一定处所,执着的东西就是虚妄。净没有形象,却立了一个净的相,并且把执着于净说成是修持工夫。作这样见解的,障蔽了自己的本性,反而被净所束缚。

“善知识!那些修持不动的人们,假如能在见到一切人的时候,不见人家的是非、善恶、过患,就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误的人身体虽然不动,开口就说别人是非、长短、好恶,这就与道相违背。假若执着于心或执着于净,就障蔽了道。”

大师对众人说:“善知识!什么叫坐禅?这个法门中说的坐禅,是能够无所执着因而没有障碍,对于外面的一切善恶境界,心里不起念头,就叫作坐;内里能见到自性不动,就叫作禅。善知识!什么叫禅定?脱离外面的相叫作禅,内心不乱叫作定。外面假若执着于相,内心就乱;对外假若能脱离相,心就不乱。本性自身原是清净安定的,只是由于见到境、思念境,才被扰乱。假若见到一切境而内心不乱,就是真定。善知识!对外脱离相就是禅,内心不乱就是定。外禅内定,就是禅定。《菩萨戒经》说:‘我本元自性清净。’善知识!要在一个个念头相续的过程中自己见得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己成佛。”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4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