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源流

作者:佚名 字数:2981 更新:2025-06-10 16:59:07

《圆觉经》是一部影响深远的著名大乘经典,对中国佛教华严宗、天台宗、禅宗、密宗和《大乘起信论》,都有重要影响。

华严宗弘扬《圆觉经》思想者,首推华严宗五祖宗密 (公元七八○—八四二年),如前所述,他关于《圆觉经》的注释,竟然多达五种,所以《圆觉经》被列入华严部。

华严宗以五教十宗判教。五教如下:(一) 小乘教。因为小乘佛教主张我空法有,所以华严宗初祖法顺 (公元五五七—六四○年) 称之为法有我无门。(二) 大乘始教。佛刚讲大乘的时候,还没有说明佛性。大乘空宗认为“因缘故有”,这是生。“无性故空”,这是无生。唯识的识有是生,境空是无生。所以法顺称之为生即无生门。(三) 大乘终教。讲到大乘终极的佛性,如《法华》《涅槃》等,始、终二教都是循序渐进,所以称为渐教。法顺称之为事理圆融门。“事”即心生灭门,“理”即心真如门。所以事理圆融就是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圆融。(四)大乘顿教。意谓顿显,顿示佛性,此指禅宗。因为禅宗主张“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法顺称之为语观双绝门。(五) 大乘圆教。即《华严经》,因为该经主张圆融无碍,法顺称之为华严三昧门。

十宗如下:(一) 我法俱有宗。此指小乘佛教犊子部。(二) 法有我无宗。此指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因为该部主张我空法有。(三) 法无去来宗。此指小乘佛教大众部,因为该部主张现在和诸是有,过去、未来全无。(四) 现通假实宗。此指小乘佛教说假部,该部主张没有过去、未来,在现世法中,只有色、受、想、行、识五蕴是实有,十二处、十八界都是假有。(五) 俗妄真实宗。此指小乘佛教说出世部,认为世俗法都是假的,只有出世法才是真的。(六) 诸法但名宗。此指小乘佛教的一说部等,因为它们主张真俗一切法都是假名,并无实体。(七) 一切皆空宗。此指大乘始教空宗。(八) 真德不空宗。即终教大乘。(九) 相想俱绝宗。即禅宗的顿教思想。(十) 圆明俱德宗。即华严宗的一乘圆教。

宗密的《圆觉经大疏》,根据上述五教十宗判教主张,又根据《圆觉经》的内容,提出五宗判教主张:(一) 随相法执宗,此指小乘佛教;(二) 真空无想宗,即大乘中观;(三) 唯识法相宗,此指《解深密经》和《瑜伽师地论》所论述的大乘唯识理论;(四) 如来藏缘起,即《楞伽经》和《大乘起信论》;(五) 圆融具德宗,即《华严经》。《圆觉经》被判入如来藏缘起宗。由此可见,尽管宗密推崇《圆觉经》,但他站在华严宗的立场上,认为该经低于华严宗本经——《华严经》。

华严宗主张法界缘起,即真如缘起。它把法界分为四种: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事”是现象,“理”是本体,即真如本体。理事无碍法界说明“理”与“事”互相彻入,理即事,事即理。事事无碍法界是说事与事,也能互相容摄。华严宗四祖澄观 (公元七三八—八三九年) 认为一心可以包含万有,五祖宗密认为一心是万物之体,佛和众生都是由一心产生的,所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心是能造,佛和众生是所造。这与《圆觉经》的观点完全一致,《圆觉经》认为圆觉妙心是万物本源,从圆觉大陀罗尼门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波罗蜜和一切事物。该经认为心“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文殊章》),“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普贤章》),“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究竟说”(《贤善首章》)。这和华严宗所说的圆摄一切诸法、直显本来成佛的圆教旨趣,几乎完全一致,所以宗密认为这部经类似于圆觉。

天台宗弘扬《圆觉经》的著作主要有秀州竹庵可观的《圆觉手鉴》一卷、澄觉神焕的《疏》二卷、景德寺居士撰《疏》四卷、栢庭善月的《略解》一卷及十三世纪苕水古云元粹的《集注》二卷。

天台宗所以如此重视《圆觉经》,是因为该经与天台宗所倡导的真如缘起论、一心三观、一念三千相符合。

关于天台宗的真如缘起论,天台宗创始人智 (公元五三八—五九七年) 在其著作《法华玄义》卷上,进行了精确表达,“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他认为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心造作的。

一心三观,是说一心具备空、假、中三谛。

一念三千是这样计算的:六凡四圣组成十法界: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旁生、佛、菩萨、缘觉、声闻。每一法界又有十法界,十十成百。每个百法界里又各具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十百成千。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五蕴世间各具一千,故成三千。

由真如缘起、一心三观、一念三千论引申出观心法门,因为一心存有万物,所以观心能见一切。在天台宗看来,心奇妙无比,这就是《圆觉经》所说的圆觉妙心。

禅宗自五祖弘忍 (公元六〇一—六七五年) 以后分为二支:一支以神秀 (公元六○六—七○六年) 为代表,主张渐悟。因为活动地区主要在北方,所以称为北宗;另一支以惠能 (公元六三八—七一三年) 为代表,主张顿悟。因为活动地区主要在南方,所以称为南宗。《圆觉经》为南北二宗都提供了理论基础,因为这部经最后声称:《圆觉经》称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听闻这部经,可以开悟。这部经也摄渐修,就像大海不舍弃小河流一样。

《圆觉经》对禅宗的影响,特别表现在修心方面。“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普贤章》)“修多罗教如标月指……了知所标,毕竟非月。”(《清净慧章》) 我们再看一看禅宗的论述,二者之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弘忍的《最上乘》所说:“一切众生清净之心,亦复如是,只为攀缘、妄念、烦恼、诸见黑云所覆,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槃法自然显现。故知自心本来清净。”六祖惠能的《坛经》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亦在人心中本自具有……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

关于修禅方法,《圆觉经》的第七章、第八章,详细论述了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和二十五种清净定轮的修行方法,还说明远离作、止、任、灭四种禅病。这些教旨都适用于禅门修学,所以《圆觉经》在禅宗佛教徒中盛行流传。

《圆觉经》对密宗的影响也很明显,如第七章大威德的出场,就是明显的密宗特征。《圆觉经》又称为《大方广圆觉陀罗尼》,此中强调陀罗尼 (Dharani,咒语) 的作用,所以受到密宗的重视。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7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