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于伶的《杏花春雨江南》[1]

作者:李健吾 字数:919 更新:2025-06-10 15:59:56

于伶先生喜欢诗,《杏花春雨江南》从题目到内容完全洋溢着画意和诗。在《夜上海》里面,我们已经看到他这种站在现实上面然而努力脱俗的倾向。一方面是修饰的,从他的引证可以体会;一方面是刻划的,从他的叙写可以推想。当然,《杏花春雨江南》的背景是乡野,是大自然,本身即属传统的田野风味,画面的诗意也就大有可能多了起来。然而,从过去于伶先生的作品来观察,这似乎是一种转变,缺欠深厚的本质的根据,也就不容易完成高度使命。吴祖光先生赋有诗的本质,因而纯洁; 曹禺先生从广大的人生汲取他的诗意,所以格外具有撼人的力量。于伶先生在写作上往往接近费穆先生在导演上[2]的作风,诗意近于一种聪明的画面的安排。

这不是优劣问题,诗意根本决定不了戏剧本身的造诣,《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从感伤情调蜕脱出来的鼓舞人心的剧本,和夏衍先生的《水乡吟》属于同型,故事完全不同,显出的意义同样积极。《夜上海》和它是姊妹篇,人物在这里由于环境和心境的改变,或者由于工作的要求,个个站直了,让我们看出这个老大的民族尚有气节,尚有希望,正如《蜕变》之中的梁专员,梅岭春的老迈值得年轻一代尊敬。

从结构上讲,抢救桐园似乎应当是这出戏的主题,但是站到第三幕二场,我们忽然发见自己的错误,原来这出戏所要写的是梅岭春一家人在家乡的游击生活。抢救桐园的一场好戏没有写,观众难免感到失望。临到第三幕和第四幕,行动多了,对话少了,篇幅比前两幕的长度失了平衡。人物的性格发扬而为行动,但是,压迫属于环境,纠纷没有含在故事本身,因为第三幕第二场换了一个主线,斗争完全属于外在,戏自然而然也就减了份量。

尽管我们这样挑剔,《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有意义的收获。走过江南的田野的人们明白这里现实的揭示,生长在江南的人们自然而然就更有亲切之感。

(载1945年12月8日《前线日报·戏》第4期)

* * *

[1] 此文署名“西渭”。——编者

[2] “上”字为编者拟就。——编者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