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汪曾祺小品》自序

作者:汪曾祺 字数:1635 更新:2025-06-10 15:56:41

我没有想过把我写的非小说散文归一归类,没想过哪些算是小品文,哪些不算。我在写作的时候,思想里甚至没有浮现过“小品文”这个名词。什么是“小品文”,也很难界定。

提起“小品文”很容易让人想起“晚明小品”。“晚明小品”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反映了明季的知识分子的心态。其次才是在文体方面的影响。我们现在说“晚明小品”,多着重在其文体,其实它的内涵要更深更广得多。我们今天所说的“小品”和“晚明小品”有质的不同。可以说“小品文”这个概念不是从“晚明小品”沿袭来的。西班牙的阿左林的一些充满人生智慧的短文,其实是诗,虽然也叫做小品。现在所说的“小品文”的概念是从英国的Essay移植过来的。Essay亦称“小论文”,是和严肃的学术著作相对而言的。小品文对某个现象,某种问题表示一定的见解。《辞海》说小品文往往“夹叙夹议的讲一些道理”是对的。这些见解不一定深刻,但一定要是个人的见解。我现在就按照这样的标准来编选这本书。

我没有研究过现代文学史,但觉得小品文在中国的名声似乎不那么好。其罪名是悠闲。中国现代小品文的兴起,大概是在三十年代。其时正是强邻虎视,国事蜩螗的时候,悠闲总是不好。悠闲使人脱离现实,使人产生消极的隐逸思想。有人为之辩护,说这是“寄沉痛于悠闲”,骨子里是积极的,是有所不为的。这自然也有道理。但是总还是悠闲。其实悠闲并没有什么错,即使并不寄寓沉痛。因为怕被人扣上悠闲的帽子,四十年代写小品文的就不多,五十年代简直就没有什么人写了。“小品文”一直带着洗不清的泥渍,若隐若现。小品文的重新“崛起”,是近十年的事。这是因为什么呢?

小品文崛起这个文学现象,是和另一个更大的文学现象,即散文的振兴密不可分的。小品文是散文的组成部分,如果其他散文体裁不兴旺,只是小品文一枝独秀,是不可能的。为什么读者对散文感兴趣?我在《蒲桥集》再版后记中说:“这大概有很深刻、很复杂的社会原因和文学原因。生活的不安定是一个原因。喧嚣扰攘的生活使大家的心情变得很浮躁,很疲劳,活得很累,他们需要休息,‘民亦劳止,迄汔小休’,需要安慰,需要一点清凉,一点宁静,或者像我以前说过的那样,需要‘滋润’。”小品文可以使读者得到一点带有文化气息的,健康的休息。小品文为人所爱读,也许正因为悠闲。小品文可以使读者增长一点知识,虽然未必有用。至于其中所讲的“道理”,当然是可听可不听的。

在小品文的作者自己,是可以有点事做。独居终日,无所事事,总不是事。写写小品文,对宇宙万汇,胡思乱想一气,可以感觉到自己像个人似的活着,感到自己的存在。写小品文对自己的思想是个磨练,流水不腐,可以避免思想僵化。人不可懒,尤其不可懒于思想,如果能保持对事物的新鲜感,思想敏锐,亦是延年却老之一法。人是得有点事做,孔子曰:“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另外,为了写小品文,有时就得翻翻资料,读一点书。朱光潜先生曾说过:为了写文章而读书,比平常读书,可以读得更深,是经验之谈。朱自清先生曾把他的书斋命名为“犹贤博弈斋”,魏建功先生曾名他的书斋为“学无不暇簃”,学无不暇,贤于博弈,是我写小品文的态度。

是为序。

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3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