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鲁迅先生的风度

作者:李霁野 字数:4354 更新:2025-06-10 15:56:15

——在《青年报》和青年文工团纪念晚会上演讲

今天晚上,我们在这里纪念鲁迅先生13周年忌日,我们的心里大概都怀着一种希望,要多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和精神,以便拿他作我们自己的榜样。这个希望是很好的:我们应当不仅纪念鲁迅先生,还要学鲁迅先生。关于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关于鲁迅先生的爱与憎,我已经在别处说过几句话了。现在我再就他的风度,来向大家说几句话。

这可以分几方面来说。第一先说鲁迅先生的生活。他的生活是很勤苦,很朴素的。他的家庭是个破落的中等人家,他从小的生活就很艰苦。他幼年的时候,父亲常常害病,可是没有钱买药,所以常常要到当铺去当东西。治病的大夫开的药引,往往是很古怪的,例如原配对的蟋蟀,所以找起来也很辛苦。这样的幼年生活,使鲁迅先生练成了一生吃苦耐劳的习惯。

我和鲁迅先生认识,是在1924年。那时候他在教育部作佥事,算是不小的京官了,还在大学里教点书。今天的《天津日报》上登了鲁迅先生故居的照相,那时候他就是住在那里的。有一间被人叫作“老虎尾巴”的小屋,是他的书房和卧室。他写文章和读书时,坐一个藤椅。睡的是木板搭的床,盖的是布被。客少时也坐在这屋里,没有沙发,只有两张木椅,中间的茶几可以放放茶杯。穿的是布衣,冬天外面罩一件旧外套,我看至少穿过10年了。帽子也旧得很,记得有一次问他,他说也记不清戴了几年了。这就是当时已经名震全国的大作家的外表。

鲁迅先生在上海时,已经成为名闻世界的作家了,可是他的生活依然是朴素的。书房里安一个桌灯,他认为是奢侈。客厅里也没有沙发椅。衣服穿得也还是马马虎虎。有一次他去回看一个访过他的外国作家,阔旅馆里的开电梯的人员,几乎不愿把他开到楼上去,只是打量他的衣服。等到那个外国作家恭恭敬敬地陪送鲁迅先生从电梯下去的时候,开电梯的人才觉得惊讶,恭敬起来了。

第二,再说说鲁迅先生的做人态度。他是爱护孩子的,因为他觉得小孩子是将来的希望。在他的小说《狂人日记》中,他对中国的旧封建思想猛力攻击;可是他发出一个有力的喊声:“救救孩子!”他不光说一句空话,他觉得中国太缺乏儿童文学,所以他翻译爱罗先珂的童话,翻译《小约翰》《小彼得》和《表》。

他是爱护青年的。他为许多青年改校过稿子,有问题问到他,他一定详尽的回答。学生作爱国运动时,他总是爱护他们的。北京的“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更痛恨当时的官僚政客,用大无畏的精神加以攻击。结果黑名单上有了名字,丢了饭碗,不得不走出北京了。可是他以后战斗得更厉害,并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影响着广大的青年群众,培养并教育了许多革命的战士。因为他自己是一个战士,所以他对于从事革命运动的战友,爱得也更为热烈。反动派对他的迫害无论怎样凶,他一点也不畏惧屈服;所以毛主席赞扬他是骨头最硬的。

另一方面,鲁迅先生是主张打落水狗的。落水狗就是被我们打败了的敌人,像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鲁迅先生主张,对落水狗不能怜惜,非打到他死了,不足为害了才罢手。鲁迅先生发表了这篇主张打落水狗的文章之后,林语堂还画了一张鲁迅先生打落水狗的画。这样,我们知道鲁迅先生对于站在光明方面的朋友热烈的爱;对于站在黑暗方面的敌人,却拿打落水狗的态度去对待。

第三,我再就鲁迅先生做事方面说一说。鲁迅先生做事是脚踏实地的,负责任的。陈源教授看了林语堂那张画后,在骂鲁迅先生的文章中,说画上的鲁迅简直就是一个官僚;他当时不是在做着官吗?可是鲁迅先生做事一点官僚作风也没有,比许许多多并不做官的人好得万万倍。他做事常从远处着眼,可是也以认真的态度从小处下手。我拿两件相离很久的事来作例。鲁迅先生留学日本回来后,在浙江两级师范做事。他提倡种树,别人都笑他傻;因为树要十年才长成,那些人却主张“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鲁迅先生提起这件事时,却说,只要给我当一天和尚,钟我总要撞,而且用力地撞,认真地撞。

在北京,他和几个青年设立了一个未名社。他的著作都亲自校三次至四次,几乎一个错字都没有。书的封皮也请人或自己设计,连颜色的浓淡都一丝不苟。广告也是自己动手写,平平实实,毫不欺骗读者。

这些是小事,但小事这样,大事更可知了。

第四,我们看看鲁迅先生读书是什么态度。他的读书可以说是眼到、心到、手到。他不仅看,还想,还抄;所以他在学问上能有那样的成就。他校嵇康的集子,下了很细心的功夫,用了可能找到的所有版本。《小说旧闻钞》和《唐宋传奇集》都是编《中国小说史略》读书时钞集的材料。《会稽郡故书杂集》和《古小说钩沉》都可以看到他的眼到手到的功夫。

第五,我们再看看鲁迅先生著作的态度。他著作时是非常审慎的,一点也不草率从事。他的《中国小说史略》是多年研究的结果,是拓荒的作品,到现在还没有一本书能胜过它。可是陈源教授先暗暗影射这本书是“整大本的剽窃”,又在一封公开信里明说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却就是根据日本人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里面的‘小说’一部分”。当时许多读者不明真相,都急于要看鲁迅先生对于陈源教授加给他的罪状,要怎样辩解。鲁迅先生笔战向无敌手,有许多读者疑心他这一回恐怕要败北了。我记得在《不是信》这篇答辩文章印出前去访问鲁迅先生,他说原想将盐谷温这部分书翻译出来,让读者们去客观地明了真相;可是觉得不值得费这样多精力,所以只说明二十八篇中只有第二篇,还有论《红楼梦》的几点是根据那本书的,但他的次序和意见却很不同。其余二十六篇他都有独立的准备。这与抄袭毫无相干,造谣者只是诽谤而已。文学史的工作他是念念不忘的,但是他说,可以让别人去完成这个不朽的大业吧,我还是去写点教授学者所不齿的杂文。

鲁迅先生在日本的声望很高,所以常常有日本人去访他。有些是虚心向他请教的,有些只为要得到见过鲁迅先生的荣耀;也偶有无聊的俗物或势利的帝国主义崇拜者。记不得哪一年,他谈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在朝鲜住过不少年的日本人去访他,鲁迅先生因为很关怀被日帝所奴役的朝鲜人民的情形,所以总询问民间的一切,自然多半得不到中肯的答话。那个日本人装作仿佛惋惜的口气说,朝鲜人民大概是没有什么大希望了,因为有个颇为普通的风气,表示他们是既无斗志,又是很懒惰的:许多人爱养鸟,常常捧着鸟笼,在外面一坐半天或甚至一整天。鲁迅先生以为这个日本人是闭着眼,或至多用一只眼看事的,没有答他什么话。

过一会,这个日本人又拿日本的情形和中国作起比较来了。我们知道,鲁迅先生不仅不对祖国护短,并极力批评本国的短处,对于别人的批评也是很乐听的。可是这个日本人对于朝鲜人民的态度,鲁迅先生是不以为然的,所以他对中国的批评,鲁迅先生知道也不会出于善意。他说日本人的住房每天都要用水刷洗,所以整洁,比较起来,中国的住房是不干净的。若不出于那样日本人的口,这话本来谁也可以承认;但是因他批评朝鲜人民时所表现的自大和民族优越感,就使这本属平常的话着了令人厌恶的颜色。鲁迅先生回答他说:我们把鸟笼刷洗得干干净净,住屋呢,取其明朗高大,屋角里偶有点蜘蛛网之类,是不放在眼里的。鸟笼的比喻,是讥嘲日本人矜夸自己的住屋。

富于战斗精神的鲁迅先生,在人格方面有三个显著的特色。第一,他的爱与憎不仅分明,而且深刻。他憎的对象是代表黑暗的,和人民为敌的一切反动势力。他对于他们的讽刺是刻毒的,对于他们的攻击是无情的。有人说,没有深的憎恨,就不能战胜敌人。鲁迅先生反对中庸和温和,对于做了落水狗的敌人也主张再打,也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对于向黑暗战斗的战士,他却怀着无限的热爱。他对瞿秋白先生的友爱,是大家都知道的。在瞿秋白死难以后,鲁迅先生费了许多心力搜集他的遗著,编为《海上述林》来纪念他。任国帧先生有一本小说译稿存在鲁迅先生那里,原是约定要当面校改过再印行的,因为鲁迅先生认为有这个必要;哪知任先生因为工作离开,这件事一直没有做好。后来任先生死难了,鲁迅先生沉痛地向我说起这件事,并要我用英文校看一回,因为译的时期较早,我们决定不印行。好多年后,鲁迅先生提起这件憾事还耿耿于心,痛恨反动派对于任先生的杀害。许多其他青年战士的丧生,也在他心里引起无限悲愤。柔石先生死难后,鲁迅先生写了一首挽诗,沉痛到使人每每流泪:

惯于长夜过春时,

携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

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

月光如水照夕夜。

有希望,想走向光明的青年得到鲁迅先生帮助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第二,鲁迅先生一点没有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态度是极度诚恳谦虚的。他早年的著述有时不署自己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一个特色。谢却别人代为谋取诺贝尔奖金,说自己还写不出叫《小约翰》那样的作品,态度也是很率真的。我记得有一次在上海访他,当时有人将他比作中国的高尔基,谈话时海婴顽皮地指着鲁迅先生说,“中国的高尔基呀!”鲁迅先生用手轻轻拍拍海婴的前额说:“莫听他们胡说,我哪里配!”那态度是极为慈爱,天真,诚实的,绝不是装出的谦虚。当时桌上有一盘糖,鲁迅先生给了海婴几块,笑着对我说:“他的目的在这里!”

第三,鲁迅先生是不脱离现实的,所以他能脚踏实地,精神永远年青进取。在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中,他所以总能站在前进的行列,一生从事不断的、英勇的战斗,就是为了这个缘故。在创作方面,鲁迅先生也是不脱离现实。我在这里可以提一个小故事。鲁迅先生的第一个小说集《呐喊》出版后,轰动的情形是空前未有的。鲁迅先生的母亲读了后向人说,书里的人并没有什么出奇,多半是她都有些熟悉的。可见他的创作真是“从群众中来”。上面我曾说到有人提起《阿Q正传》在农民间发生的解放作用,也可见他的作品能够“回到群众中去”。

爱憎分明,持谦虚态度永远向前进步,从不脱离现实的鲁迅先生,是以战士的姿态出现的,他也将以战斗的姿态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

1949年10月19日

1992年2月10日修改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