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有关熊十力先生的鳞片只爪

作者:佚名 字数:5291 更新:2025-06-10 15:30:36

(此次在港 看到 朋友纪录熊先生的逸事,引起 我不少的感想。我对先生追随日浅 ,只有片断的印象 ,所以自去年五月 十三日先生去世后,一直迟疑不敢动笔写点什么但转念再过些时 会连已经开始模糊的片断印象也会忘掉,这便太辜负先 生对我的期望 。我没有记日记的习惯,而记忆力又差 ;此处所记的有关年月 ,可能小有出入。但不敢为半点无根之淡。其因误记而有错误及遗漏的地方,希望先生其他门人加以补正。

五十年十二月二日于香港新亚书店 )

我开始知道熊先生 ,是从友人贺君有年的口中得来的, 贺君贫苦力学 ,文字及人品 ,均堪敬佩。他家与熊先生的故居黄岗但店附近的黄土均,相距很近。我虽 是浠水县人 ,但家都是在两县交 界之地 ,和先生的故 相距仅约十公里,可是从来不知道先生的姓字。民国十六年 ,陶子钦,先生任第七军某师的师长 ,林君逸圣任师部参谋长 ,贺君因林之推荐,在师部任秘书 ,我在师政洽部任宣 科长 ( 师政治部主任为卢蔚乾先生 ,人极精干 ,长子草书),与贺君来往颇密。有一次,游南京 鸡鸣寺 ,我作了一首七律诗给他看 ,他和了一首;但当面告诉我,以我所知道的你的文名,诗不应当只做到这个样子,很有点使我失望 。他这种对朋友的坦率态度 ,使我 至今感念不忘。这年秋天,胡予先生与白崇禧先生闹着意见,负气住在上海。胡所率领的刚成立不久的第十九军和第七军的一个师,暂由陶先生指挥,在南附近的龙潭,与渡江的孙传芳部,打了一个狠仗,孙部被歼,陶先生指挥 的部队,也牺牲惨重。当开追悼会时,贺君作了一 副挽联,顺便记在这里,以表示对这位朋友的怀念。

龙潭一役,关党国兴亡。剧怜碧血横飞,电掣雷轰攻背水。

马革裹尸,是男儿志事,长祝青磷无恙,风凄月黑绕中山。

这年夏天,军队驻在芜湖的时候, 有一次晚饭后 当时军队一天吃两餐,大概早上九时吃早饭,下午四时半吃晚饭我坐芜湖有名,但并无风景可言的赭山〈山名 恐有误 > 的山腰聊天, 贺君在谈天中,大大 推服“ 熊子真 先生”,说他如何精于佛学,精于 先秦诸子之学,文章写得如何好。又说他和石蘅菁,张难先都是好朋友; 陈铭枢以师礼事之 ;蔡元培先生亦甚为推服 , 但他决不做官种种。更谈到他狂放不羁,侮蔑权贵; 年轻时穷得要死,在 〇〇 山寨 (此山寨壁立千仞,风景极佳,我常从下面经过。贺君并念 他自己游此山 寨的诗,有“古寺荒凉绝人迹,我来天地正秋风”之句) 教蒙馆,没有裤子换,一条裤子,夜 晚洗了就挂 在菩萨头上。 我当时只是听着笑着,觉得很有意思, 但没有引起进一步的感想。老实说,当时我非常自满,又不知学问为何物,自然引不起对学问的关心。

从民国三十二年起,我住在重庆南岸黄角坳,与陶子钦先生时相过从。大概是三十三年春,在陶先生处看到熊先生所著《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的上册,我借来随意翻阅,发现此书构思之精,用词之严, 及辩证之详审,与夫文章气体之雄健,重新引起贺君对我所说的回忆,便进一步打听他老人家的情形,知道此时正住在北碚金刚碑勉仁书院; 我便写了一封表示仰慕的信寄去。不几天, 居然接到回信,粗纸浓墨,旁边加上红黑两色 的圈点,说完收到我的信后,接着是“子有 志于学乎,学者所以学为人也”两句,开陈了一番治学做人的道理。再说到后生对于前辈,应当有的礼貌,责我文字潦 草,诚敬之意不足,要我特别注意。 这封信 给我的启发与感动,超过了<新唯识论>。因为句句坚实凝重,在率直的语气中,含有磁性的吸引力。当然我立刻去信道歉,并说明我一向不 能写楷字的情形。这样通过几次信后,有一天先生来信说我可以到金刚碑去看他。我去后, 告诉我,“勉仁书院是梁漱溟先生主持的,有书院之名,并无书院之实。 因梁先生经常在外,我只是在这里借住。"我看,环境很幽美,架上有梁先生的若干线装书,师母住在相隔约三百公尺远的地方。先生说要做学问,生活上应和妻子隔开。”后来有一 次手指着我说,“ 你和太太小孩子这样亲密,怎能认真读点书, 不过,先生时以低沉有力的语气远远指着师母背后向我说 :“ 这个老妇人 呀!” 说这一句后,再没有下文,可能先生是有点惧内的。 有一次,我做梦在故乡过旧历年,先生在我家里忙着写春联,醒后便用元遗山呈苏内翰诗的韵 ,做了一首诗寄给他老人家; 他老人家得诗大喜,复书有谓“但愿能太平乡居, 来汝家与春联也”。

大概在民国三十四年春天,我去金刚碑看先生,临走时, 送我送得很远 ,一 面走 ,一面谈,并时时淌下眼泪。下面所记,是残缺不全的当时先生告诉我的一些话。

我家非常贫苦,先父笃学助行,不谋生(按:好像没有得到秀才) 并在我八九岁时 死去了,来死以前,早晚教我读一点书。死后,既无力从师,又没有什么生活事情给我做,便常背着称(秤)+ 随着哥哥在 乡下卖黄瓜魚(按:这是长三、四寸的一 种廉价 的成鱼) 就这样浪荡了几年。我有一位长亲(接:先生当时说了姓名,我忘记了)看到我这 种情形,常常痛惜 地说 :“xx< 桉:指先生的父亲)一生忠厚,有个好儿子,却就这样地糟蹋了,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位何先生(按:先生当时说了何先生的名字,我忘记了)我小时,常常听到先父提起何家寨有位何 黎先生号昆明,以举人留学日本,学问很好,不知是否即系这位先生 当时声名很大,学问很好,乡下有钱的人,常出重金聘请教授自己的子弟。 我的这位长亲,和何先生谈到我,这位何先生说可以到他教书的地方搭学(按:主要是教出高聘金者的子弟。其他子弟则称为“ 搭学”,乃附读之意)不要学钱。我去褡学后,何先生对我的启发性很大,进步很快。 同学二三十人,我 的年龄最小;但开始作文,何先生对我作的,总是密圈密点,许为全校第一,这便引起年长的同学的反感,尤其是那位富家子的反感,常常讥笑我说,这个模样就是 第一呀?有一次我忍耐不住,当他又在我面前讥笑时,我在桌上一巴掌 ,“ 老子是第一,你便把老子怎样?”大闹一頓。闹完之后,正是六月左右,家也没有米送来吃饭,我便休学回家。我一生真正只读这半年,当离校时,何先 生流着 泪送我,安慰我,勉励我要我自己不断努力。现在回想起来,这何先生实在是有学问的,他是我的恩师。 我要为他写篇传,因为他生平有些情形我不清楚,所以一直没有写。

先生说上面一 段话时, 豆大的眼泪,不断地从眼角掉了下来。 先生继续说:

回家后,贫无所事。自己也浏览点篇藉,但不能以此为常课,不过文 幸出于天試,乡人也漸漸知道我的文幸写得不错。贫极无法自存,乃约了五六个孩子,在一个山寨的 破庙上教蒙馆(按;即贺君所述者) ,后闻武昌募新军,遂投身入伍,入伍后与王汉等教人谋革命(按:王汉以谋刺铁良未成身死,先生有“王汉传”文甚悲壮),几死者數,逃归故里。辛亥革命,以首义论功,派为都督府参谋(一说:先生是在本县黄坷策动反正,在黄冈县之临时机构中任参谋。 与我所记忆者有出 及裁军之议起,我愿意受资遣散, 黄冈人裯地贵,拿的遣散 不足建立生 事基础。 闻江兩德安地广人稀,鱼米之乡,乃往购置田宅,姝弟兄前来耕种,仅能糊口。此时我已三十多岁,开始认真读先秦诸子之本, 十间曾往广州,想继续参加革命事业 。大家住在旅 ,信里,终日言不及义,亦无所用心。我当时想,由这样一鮮无心肝的人革命,到底革到什么地方去呢? 又愤然回到德安,攻苦食淡。住在武汉的某君(桉:先生当时说有姓名,我忘记,可能是江苏人)看到我与友人的通信,认为我有学问,能文聿,遂介绍 江苏某中学( 按:当时亦说有地名校名,我忘记了)教书,八月中旬起程,途经南京,稍停数日,闻有宜黄欧阳竞无大师,立支那内学院讲唯识论, 朝野推重,乃辞去中学教职 ,留南京请力弟子 。 当时在大师门下 多一时名士;以梁任公的大名 ,亦俯首居弟 子之列 ,我以一寒伦材野之人 ,倒居其间,当然不会受到大师的重视。 我穷得只有一 条裤子{按:系中装的长裤子 ),于就寝前洗涤 ,俟次晨干时穿上。若次日未干 ,使只好穿一件空心长衫,后 同门所知 ,常以此取笑 ,为我取了一 个诨名(按;先生当时 说是什么道人,已忘记),但我曰夜穷探苦索 ,不久开始草《新唯识论 >,大师并不知道。有一年,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来南京晤欧阳大师,欲欧阳大师推荐一门人往北大教唯识论;大师请察先生自己选择,蔡先生乃与院内同门分别接谈;和我接谈时 ,我出《新唯识论》稿,蔡先生大为惊叹 ,遂面约赴北大为特约讲拜,我素不上教室 ,选课者来我住处讲授。旋《新唯识论》初稿印出 ,内学院大哔 ,同门承欧阳大师之意 ,刊‘破新唯识论’,我亦草‘破破新唯识论,以应之。大师命门人不必继续争辨。新论得浙江 浮先 生一序 ,推许备至 ,遂引起学术界的注意。

因我治学太迟 ,自到内学院 ,转北京大学 ,用力太猛,先得咯血症 ,旋又得漏髓病 ,气体大耗 ,严冬不能衣裘烤火 ,乃在杭州养病。因曾参加革命 ,所以在政府中也有几个好朋友 ,如石蘅青、张难先 、陈铭枢等在养病中偶然也谈到政治问题。但我认为欲救中国,必须先救学术 ,必須有人出来挺身讲学 ,以造成风气 此意 ,蔡孑民先生甚赞成 ,然亦始终无从下手 , 我读书不博,许多构思甚久的东西 ,未能动笔写出,这是使我心里常常不安的。

我因问到欧阳大师的情形,先生说 :

大师是豪杰之士,唯识自玄装后 ,遽成绝学 ,沉埋千栽 ;得大坪起而振发之 ,遂使慧日重光。这当然是了不起 一件事。大师甚精选学 (桉:指《眧明文选》),丈辞沉雄桀嵘 ,亦为当今第一人。但他是佛学中的汉学家, 考裾家,在义理方面有所不足。他的院训及各经叙录 ,当然是天壤间的大文幸。

先生又反复的说:

天下泊没于势利 ,知识分子丧心病狂 .真有使我发生将万世为奴的感慨。 一二人之力 ,单薄孤危 ,要挽救也无济于事,党人以势利相结合 ,尤不可言 ,所以我常想 ,应当以讲学结合有志之士多人 ,代替政党的作用,为国家培 植根本,为社会转移風气,你不要小看了讲学的力量,朱九江先生 (按:先生平日谈天中,推九江先生,谓其书札字字皆香,盖因其人格高也),一传为康南海之万木草堂,卒以此震撼整个时代,杨仁山先生一传而为欧阳大师,其所讲者内学;然及门之盛, 亦不可谓对时代无影响。天下事,是急功近利不得的。

先生讲完了上面的话,并叮嘱谓“我少年的情形,在我未死以前,不必发表。这意思,是要我在他死后发表的。当 时在落日苍黄中分手,先生所说的种种,一直在脑筋中翻腾上下,引起很复杂地感想。 迄今二十多年,不仅我个人百无 一成, 连先生当时叮嚅郑重的语言,也记忆得模糊不清了。

三十四年冬,先生到重庆候船东下,住在我家里。小女均琴,刚刚三岁。先生问 她“喜不喜欢我住在你家? ”“不喜欢。”“为什么?”“ 你把我家的好东西都吃掉了。”先生大笑,用胡须刺她的鼻孔,说:“这个小女儿一定 有出息。”

新亚书院哲学系的书柜上,安罝有放大了的先生半身照片,神釆奕奕;当我坐在办公桌上,即照临在我 面前,一如耳提面命。办公桌玻璃板下,压放着影印的 先生给唐君毅兄的短札墨迹,借 此机会,抄录在下面:

又告君毅,评唯物文,固不可不多作。而方正学、王洙、郑所南、船山、亭林、晚春诸先贤倡民族思想之意,却切要。此一精 树不起,則一切无可谈也。名士习气 不破除,民族思想也培不起,名士无真心肝,不求正知正见,无真实力量,有何同类之爱?希独立之望乎。此等话说来,必人人皆曰,早知之,其实确不知,陶诗有玛曰: 摆落悠悠谈,此语至深哉。今人摇笔弄音,知见多极,实皆悠悠谈耳,今各上庠名流,有族类沦亡之感否。

今曰上庠名流,乃争以族类沦亡为取利的手段; 在现实上虽无卖国之权,

乃以薄利出卖民族精神所寄托的历史,切按出钱豢养之主 的意志而加以歪曲,以迎合其深蔵的祸心。 此其毒,或较 政治上之汉奸为尤 酷尤惨。记述先生的志事,如深闻先生徨彷绕室时长叹深喟之声。 则我为反对 励文化汉奸而遭洋 奴土奴之侮辱,在这一点上,或尚可面对先生之遗照而稍无愧色。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3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