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五十七章 教学法之进步

作者:陈青之 字数:4361 更新:2025-06-10 15:15:52

一 设计教学法

设计法英语叫做project method,是一种有理智的、有目的的活动方法,应用于教育方面始于一九一六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师范学院。发启的人我们可以引克伯屈(W.H.Kilpatrijck)教授为代表。美国在教育方面试行不到两年就传入中国来了,于是在民国九、十两年间风行一时,一方固然证明中国教育在方法上有长足的进步,其他方面也可以表现中国人专骛新奇、崇拜美风的心理。此项方法应用于教育方面所包含的意义是什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建勋解释的尚好:

克伯屈,即基尔帕特里克(1871-1965),美国教育家,被视为革新教育之父。1909年为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

设计法之目的在使儿童于学校内所授之“书”、“读”、“算”等科目外,增以关于普通事物之知识;关于公共生活上之社会理想及技能;关于个人或社会成功利益上之一定态度。达此目的之要件:一曰儿童之自然行动,二曰兴趣及成功,三曰引起兴趣、指导动作之先生。运用此三者之程序,有目的、计划、实行、判断四阶段。所谓设计法者,大体如是而已。简言之,设计法者,即有目的的学习之大单元也。自此法出后,教授上起一大革命:向之以教科为本位,强儿童以必习者,今改为以儿童为本位,化教科为动作矣;向之以编制三段、五段之教案,界入预算之材料为正规者,今改为以配置适当环境,唤起欲得反应为能事矣;向之认教师之机能为教授者,今主识教师之机能为指导矣。(《设计教学法辑要本序》)

此种教学法是用在小学的一种教法的改良,它的特点,在打破从前的学科制,代以与儿童生活有关的问题或事体为组织教材的中心,此项教材凡关于学校的教科及其他社会生活上的知识和技能,全能包括在内,融和为学习的大单元。每举行一设计时,皆有预定的目的,及一定的计划。此项目的与计划,或由儿童自拟,或由儿童与教师合拟,但总以儿童为活动的中心,出于他们的自发活动。它的原则,即本着杜威所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两句话。依着问题或事体的性质,可别设计为数类。由克伯屈的分法有四:第一类以包含着一个观察与一种计划为目的的设计,如造一只船,写一封信,演一出戏之类;第二类以享受某种美的经验为目的的设计,如听一个故事,或一种音乐,与欣赏一幅画图之类;第三类以训练智慧上的能力去解决某种问题为目的的设计,如寻出露水是否由天空落下来的之类;第四类以使知识或技能达到某种程度为目的的设计,如写希望达到书法尺度的第十四级之类。又有按照人类的天性分类的,如筋肉的设计,理智的设计,及感情或技术的设计等等,所分人各不同,殊无多大关系。中国最先试行的,始于南京、苏州、南通一带,而以南高附小俞子夷提倡最有力,在他所著《一个小学十年努力记》可以看出。

舒新城像

二 道尔顿实验室制

美国新教学法,继设计法而输入中国的有道尔顿实验室制,英文叫做The Dolton Laboratory Plan,简称道尔顿制,即由美国的道尔顿中学校而得名的。创始者为柏克赫司忒女士(Miss Porkhurst),试行时在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二年即输入到中国来了。中国最先仿行的为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主持最力者为舒新城,他并著有《道尔顿制概观念》及《道尔顿制讨论集》及在《教育杂志》上常常发表宣传的文字,不到一二年,此制也传遍全国了,高仁山于民国十四年在北京私立之艺文中学校,即专为试行此项教学法的。

设计教学法以在小学施行为合宜,道尔顿制以在中学施行为合宜,但后者传到中国以后,一班追逐时髦的教育家也在小学里面施行起来了。设计教学法的特点在打破学科制,而时间不大限制;道尔顿制的特点在打破终点制,而学科须截然分清。道制的原则,据创始者说有三点:一是“自由”,二是“协调”,三是“知而后行”。他的办法如下:(1)凡可以施行此制的学科,每科应开一作业室,或称实验室,所有开于该科的参考书籍及图表应充分陈储在该室内;(2)每科设一专科教员,专任各该科的指导员;(3)在每学期开学之前,由各科指导员各将本科必须学的教材编成半年的或全年的计划,依学月及学周列为表解,张挂在各本科作业室内,名曰某科作业表,由学生按月按周自行学习;(4)除上作业表外,还有学生用的、指导员用的及学校教务方面用的表格很多;(5)学生自由入作业室分段研究,做成记录,交给指导员修改,评定成绩;(6)指导员于必要时随时召集学生讲演或讨论;(7)其他语言科及技能科须要按时讲授者,还依终点旧制。这是道尔顿制的大概办法。

道尔顿像

道尔顿制,美国柏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创行的一种教学制度。它强调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旧中国少数中小学也试行过道尔顿制。

此制的精神,在打破旧式的终点制,令学生自定预算,自由学习与研究,教师只从旁面负指导的责任。它的优点,可以培养儿童自动研究的精神,自定预算的能力,及给予自由学习的机会,并能免除排列课表的麻烦。它的缺点,于懒惰学生容易养成儿童敷衍塞责、贪求速效的恶习;于勤敏学生终日在作业室翻阅书籍,容易养成专在书本讨生活的书呆子,于人生实际生活反多隔阂。这种教学法,与中国昔日书院制限相近似,并没有特别的新奇,不过有一整个的计划,较书院制稍稍科学一点了。

三 教育之科学的研究

张子高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研究会,讲演近五十年来中国之科学教育分着四个时期:第一期自同治初年至光绪二十年,为制造的科学教育;第二期自光绪二十一年至三十年,为书院的科学教育;第三期自光绪三十一年至民国初年,为课本的科学教育;自民国八年以后,总算真正的科学教育时期,称之第四期(见《科学教育发达略史》附录)。著者的意见,中国自有新教育设施以来,科学教育只可分着两阶段:自“五四”运动以前,只有课本的科学教育;至“五四”运动以后,才有真正的科学教育。所谓真正的科学教育,消极方面,在打破从前以自然学科为科学及社会学科为非科学的观念;积极方面,在以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的精神,以训练一班富有科学头脑的人才,并使所有教育完全科学化。提倡此种科学教育的,以任鸿隽为最早,任氏在民国三年《科学月刊》上即发表了《科学与教育》一篇文字,末尾有一段话:

任鸿隽信札

要之科学之于教育上之重要,不在于物质上之知识,而在其研究事物上之方法;尤不在研究事物之方法,而在其所与心能之训练。科学方法者,首分别事类,次乃辨明其关系,以发现其通律。习于是者,其心尝注重事实,执因求果,而不为感情所蔽、私见所移,所谓科学的心能者此之谓也。此等心能,凡从事三数年自然物理科学之研究,能知科学之真精神,而不徒事记忆模仿者,皆能习得之。此心能求学,而学术乃有进步之望;以此心能处世,而社会乃立稳固之基,此岂不胜于物质知识万万也。吾甚望言教育者加之意也!(第一卷第十二期)。

这一段话,在提倡科学方法,训练科学精神,自此时至“五四”运动以前,应和此种理论而作同样的提倡的也很多,但为国人旧习所范围,所生效力很少。自“五四”运动以后,国人思想解放,尽量的接收西洋文化,于是真正的科学教育时期到了。

真正的科学教育到本期才发生,本期也只可以说是科学教育的萌芽时期。此种萌芽时期的工作可分着两方面:(1)以纯粹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2)专门着手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第一方面,包括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的研究,及教育统计和各种测量的制造和应用。此项研究,以南北两高等师范为中心,在南高方面,有俞子夷、廖世承、陈鹤琴等人,在北高方面有张耀翔、刘廷芳等人。他们从事于心理和测验的研究,始于民国七、八年间,中国之有正式的科学研究恐怕只在此时开始了。到十二年,美国教育测量专家麦柯尔(W.A.McCall)教授来华,专门从事于测量的制造,于是更引起国人很浓厚的兴趣。麦氏本由中华教育改进社聘请东来,到中国以后,曾走过内地各重要城市,最后还是以南京及北京为研究的中心。他的工作:第一步拟了一道教育测验的计划;第二步组织两班研究生,招收各大学高级学生训练测验的人才;第三步则实行编造各种测验量表及应用方法。麦氏在华仅及两年,以有教育界热心的帮助与合作,于是成就了五十多种测验,有名的TBCF制也是在此时创作成功的。凡测验必须应用统计,于是统计的工作也连带研究起来了。在此时,测验与统计,国人从事的极一时之狂热,陆志伟所订正的《皮奈西门智力量表》,俞、应、刘、陈诸人所编造的中、小学各种测验,莫不完成于此时,交由商务印书馆代印代售,以备全国各级大小学校采用,不过这种热度到十五年以后就消沉下去了。

孟禄著作中译本书影

关于第二方面的工作,发生于民国十年。当是时,美国教授孟禄(Paul Monroe)博士来华调查教育,观察中国从前所谓“科学教育”的错误,在与国人讨论集中,有许多的建议——多半关于自然学科方面,于是理科的设施又引起教育界的注意了。孟氏并介绍美国科学专家推士(Tuiss)东来,帮助中国发展自然科学。推氏于民国十一年到中国,两年之内,足迹走遍十省,经过二十四城市,二百四十八校,演讲二百七十六次,除组织科学研究会外,并拟了一道《考查及改进中国自然科教学之计划》一书,国人给予热烈的反应虽不及麦柯尔,而中国对于自然科学之有系统与组织的研究可算从此发展的。中华文化基金会,以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在七年之内,每年提出十五万元,设立物理、化学、动物学、植物学、教育心理学五种学科的讲座,分配于北京、南京、武昌、成都、广东、奉天各国立大学——这是推士来华对于自然科学具体的设施之一种。此外,如中国地质调查社、生物研究所及各省的科学实验馆,皆在此时先后成立,至今尚有不断的工作,较第一方面传得觉能耐久一点。

本章参考书举要

(1)《设计教学法辑要》

(2)《道尔顿制讨论集》

(3)《科学杂志》

(4)《教育杂志》

(5)《孟禄博士中国教育讨论集》

(6)《中华教育界》

(7)《教育丛著》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