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十八章 批评文学的发端

作者:郑振铎 字数:3284 更新:2025-06-10 15:07:18

孔子的文学观——汉代诸作家的文学观——曹丕《典论·论文》——文学批评的产生——陆机的《文赋》——挚虞的《文章流别志论》——齐梁的伟大的时代——反切法的输入——四声八病说——其反动——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为艺术的艺术论之绝叫——其反对者

在建安以前,我们可以说,没有文学批评。孔子对于文学,一方面只是抱着欣赏的态度,像“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论语·泰伯》)一方面却抱的是功利主义的文学观,故屡屡地说道:“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这可以说是,最彻底的诗的应用论了。却也还够不上说是“人生的艺术观”。他又有“思无邪”之说,但其意义却是不甚明了的。总之,孔子的诗论,只是侧重在应用的一方面的。这也难怪,我们看,那个时代的外交上的辞令,几乎都是称“诗”以为证的,便可知“诗”的应用,在实际上已是很广大的了。

汉代是诗思消歇的时代,文学批评也不发达。专门的辞赋家,像司马相如,只是说,赋是天才的产品,其奥妙是不可知的。扬雄则倡读千赋则能为赋之说。那都不过是随意的漫谈。《汉书·艺文志·诗赋略》的序是比较得很有系统的批评,其见解却也不脱教训主义的色彩。后汉时代最有怀疑精神的王充,在《论衡》里曾有很重要的发现,那便是“艺增”一类的倡论;但与其说是属于批评的,还不如说是属于修辞的。

真实的批评的自觉期,当开始于建安时代。当时曹丕、曹植兄弟,恣其直觉的意见,大胆无忌的评骘着当代的诸家。像曹丕《典论》里的《论文》,及《与吴质书》里,都把文章的价值抬得很高。他也许是最早的一个人,感得“文章”具有独立生命与不朽的。他道:“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典论》)他一方面又批评孔融、王粲、徐干等七人的得失;这有些近于作家的批评了。同时还要探讨文体的分类与特质。“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典论》)这里把“文”分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类。大约是最早的一种文体论的尝试了。他又说:“文以气为主。”这乃开创了后人论文的一条大路。曹植在《与杨德祖书》里也评论着王粲、陈琳、徐干诸人。唯他却薄辞赋为小道,而欲以“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为急。假如不是有激而云然,则其批评见解是远不若他哥哥的高超了。

陆机在晋初写了一篇《文赋》,那是以赋体来论文的一篇伟大的东西。对于著作的甘苦,他是颇能阐发之的。在文体论一方面,他虽分为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等类,比曹丕多出若干,其大体却仍是就曹氏之论而放大了的。关于文章做法的一边,那是他自己的特色。但也偏重于修辞、谋篇的部分。他主张,言辞与理意是应该并重的,而其本却还为理意。“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他是那样的具有开拓一个宗派的雄心。

与陆机同时的有挚虞,他编集了号为第一部总集(该说除《诗经》、《楚辞》外)的《文章流别集》(本传说,三十卷,《隋志》云,四十一卷),专选诗赋。又有《文章流别志论》,有遗文见存。其主张也是说:以情义为本,以辞藻为佐,和陆机差不了多少。东晋时,有李充作《翰林论》,宋时,有王微作《鸿宝》,颜延之作《论文》,他们的遗文都已不见只字,故这里不能说及(颜氏《庭诰》中有论文语,当非即所谓《论文》也)。

范哗的《狱中与诸甥侄书》,也是一篇论文章的得失的大作,其主张仍是:“尝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

刘勰铜像

齐、梁在文学批评史上是一个大时代。出现了好几部伟大的批评的著作,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批评见解。我们的批评史,从没有那样的热闹过。第一是沈约、陆厥们的关于音韵的辩论。这是一场极大的文学论战。一方主张着韵律的定格的必要,一方则主张着自然的韵律论。易言之,也便是受了印度文学洗礼过的文人和本土的守旧的文人间的争斗。原来,随了译经而同来的,便是梵文的拼音字母的输入。这把中国古来的“声音”、“读若某”的不大确切的“谐”音法,根本打倒了。代之而起的,是拟仿着拼音文字而得的反切法(始于魏之孙炎)。后沈约更取之,而倡为四声八病之论。同时谢朓、王融、周颙等皆相与应和。陆厥虽极力的反对,其声音却若落在旷野中去了。第二是钟嵘《诗品》的创作。也许是受有《汉书·古今人表》的若干影响吧,故他把五言诗人们分别为上中下三品而讨论之。虽有人对于他的三品之分,表示不满意。但像他那样的统括着五言诗诸大家于一书而恣意批评之的气魄,却是空前的。他在序里阐发着,诗以性情为主,及“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的主张,是很足注意的。为了反对过度的格律的定式,故他对于“平上去入”、“蜂腰鹤膝”之说也表示不满。第三是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勰字彦和,东莞莒人,梁时,为步兵校尉兼舍人。后来出家,改名慧地。他的《文心雕龙》也是空前的伟作,共有五十篇(其中《隐秀》一篇是伪作),可分为三个部分。《原道》、《征圣》、《宗经》、《正纬》及《序志》是文学通论。《辩骚》、《明诗》、《乐府》,以至《诸子》、《奏启》、《书记》等二十一篇是文体论。《神思》、《体性》、《风骨》,以至《知音》、《程器》等二十四篇是修辞的原理和方法论。其主干的见解是“因文而明道”,和陆机所论相同;而其大体,也不出《文赋》的范围以外。然而;从《文赋》到《文心》,是如何的一种进步呢!第四是“为艺术的艺术观”的绝叫。文艺久成了功利主义的俘虏,但这时,则被解脱了。萧统的《文选》,首先排斥经书、史籍及诸子于文学的领土之外。徐陵的《玉台新咏》更严“纯文学”的门阀。萧子显的自序道:“风动春期,月明秋夜,早雁初莺,开花落叶,有来斯应,每不能已也。”萧绎也道:“文者,唯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金楼子》)

这是古所未有的大胆的主张。虽裴子野尝作《雕虫论》以纠之,北朝也屡有反抗的运动;然运会所趋,终莫能挽。能给纯文学以最高的估值与赏识者,在我们文学史上,恐怕也只有这一个时代了。

《文心雕龙》书影

参考书目

一、《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清严可均辑,有黄冈王氏刊本,有医学书局石印本。

二、《文心雕龙》、《诗品》、《文选》、《玉台新咏》诸书,传本皆甚易得。

三、《中国古代文艺论史》 日本铃木虎雄著,孙俍工译,北新书局出版。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7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