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十六章 新乐府辞

作者:郑振铎 字数:5191 更新:2025-06-10 15:07:15

六朝文学的光荣:新乐府辞——少年男女的恋歌——清新而健全的作风——与汉魏乐府的不同——民歌升格运动的程序——“吴声歌曲”与“西曲歌”——《子夜歌》——《华山畿》与《读曲歌》——《三洲歌》等——新乐府辞影响——“梁鼓角横吹曲”

六朝文学有两个伟大的成就,一是佛教文学的输入,二是新乐府辞的产生。但在六朝,佛教文学还没有很巨大的影响。翻译作品是如潮水似的推涌进来了。其作用,却除了给予“故事”与俊语新辞之外,并不曾有多少的开展。翻译作品的本身,有若干固是很弘丽很煌亮,有若彗星的经天,足以撼动人的心肝,有若烟火的升空,足以使人目眩神移。但一过去了,便为人所忽视。像把泰山似的大岩,掷到东海里去,起了一阵的大浪花。但沉到底了,其影响也便没有了。我们可以说,在唐以前,佛教文学在中国文学里所引起的发酵性的作用,实是微之又微的。直到连印度文学的体制也大量输入了时,方才是炉火纯青、醴酒澄香的时期,而“变文”一类的伟大的体制便也开始产生出来。

半马人,希腊神话中的半人半马的怪物族群,上半身为人形,下半身为马形。

江南夏日风景

所以,实际上为六朝文学的最大的光荣者乃是“新乐府辞”。有人说,六朝文学是“儿女情多,风云气少”。新乐府辞确便是“儿女情多”里的产物。有人说,六朝文学是“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新乐府辞确便是“风花雪月”的结晶。这正是六朝文学之所以为“六朝文学”的最大的特色。这正是六朝文学之最足以傲视建安、正始,踢倒两汉文章,且也有殊于盛唐诸诗人的所在。人类情思的寄托不一端,而少年儿女们口里所发出的恋歌,却永远是最深挚的情绪的表现。若游丝,随风飘黏,莫知其端,也莫知其所终栖。若百灵鸟们的歌啭,晴天无涯,唯闻清唱,像在前,又像在后。若夜溪的奔流,在深林红墙里闻之,仿佛是万马嘶鸣,又仿佛是松风在响,时似喧扰,而一引耳静听,便又清音转远。他们轻喟,轻得像金铃子的幽吟,但不是听不见。他们深叹,深重得像饿狮的夜吼,但并不足怖厉。他们欢笑,笑得像在黎明女神刚穿了桃红色的长袍飞现于东方时,齐张开千百个大口对着她打招号的牵牛花般的嬉乐。他们陶醉,陶醉得像一个少女在天阴雪飞的下午,围着炭盆,喝了几口甜蜜蜜的红葡萄酒,脸色绯红得欲燃,心腔跳跃得如打鼓似的半沉迷、半清醒的状态之中。他们放肆,放肆得像一个“半马人”追逐在一个林中仙女的后边,无所忌惮的求恋着。他们狂歌,狂歌得像阮籍立在绝高的山顶在清啸,山风百鸟似皆和之而同吟。总之,他们的歌声乃是永久的人类的珠玉。人类一天不消灭,他们的歌声便一天不会停止。“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他们是那样的顽健的永生着!六朝的新乐府便是表现着少年男女们这样的清新顽健的歌声的,便是坦率大胆的表现着少年男女们这样的最内在、最深挚的情思的。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没有一个时期有六朝那么自由奔放,且又那么清新健全的表现过这样的少年男女们的情绪过的。在《诗经》时代与《楚辞》时代,他们是那样清隽的歌唱出他们的恋歌:“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然而他们究竟是辽远了,太辽远了,使我们听之未免有些模糊影响。《古诗十九首》时代,比较的近,却只是千篇一律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濯素手,札札弄机杼”,并未能使我们有十分广赜与深刻的印象。温、李诸人的歌诗,却又是罩上了一层轻纱的。明、清的许多民间情歌,又往往粗犷坦率得使我们觉得有些听不惯。六朝的新乐府辞却是表现得恰到好处的。他们真率,但不犷陋;他们温柔敦厚,但不隐晦。他们是明白如话的。他们是清新宛曲的。他们的情绪是那样的繁赜,但又是那样的深刻!像他们那样的“欢欲见莲时,移湖安屋里。芙蓉绕床生,眠卧抱莲子”(《杨叛儿》),“不能久长离,中夜忆欢时,抱被空中啼”(《华山畿》),以及:

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

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读曲歌》

都是那么大胆、显豁,却又是那样的温柔敦厚的。

冯惟讷(1513~1572),明代学者。长于文字研究和古籍整理。著有《青州府志》、《光禄集》。辑录《古诗记》156卷。

所谓新乐府辞,和汉、魏的乐府是很不相同的。汉、魏乐府的题材是很广赜的,从思妇之叹,孤儿之泣,挽悼之歌,以至战歌、祭神曲,无所不包括。但新乐府辞便不同了。她只有一个调子,这调子便是少年男女的相爱。她只有一个情绪,那便是青春期的热爱的情绪。然而在这个独弦琴上,却弹出千百种的复杂的琴歌来,在这个简单的歌声里,却翻腾出无数清隽的新腔出来。差不多要像人类自己的歌声,在一个口腔里,反反复复,任什么都可以表现得出。新乐府辞的起来,和《楚辞》及五言诗的起来一样,是由于民间歌谣的升格,郭茂倩《乐府诗集》及冯惟讷《古诗纪》皆别立一类,不和旧乐府辞相杂。他们称之为“清商曲辞”。这有种种的解释。“清商乐一曰清乐”。这话颇可注意。所谓“清乐”,便是“徒歌”之意罢(《大子夜歌》:“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可为一证)。故不和伴音乐而奏唱的旧乐府辞同列。盖凡民歌,差不多都是“徒歌”的。在“清商曲”里,有江南吴歌及荆楚西声,而以吴歌为最重要(至今吴歌与楚歌还是那么婉曼可爱)。冯唯讷谓“清商曲古辞杂出各代”,而始于晋。这见解不差。在晋南渡以前,这种新歌是我们所未及知的。到了南渡之后,文人学士们方才注意到这种民歌,正如唐刘禹锡、白居易之注意到《柳枝词》等民歌一样。其初是好事者的润改与拟作。后乃见之弦歌而成为宫廷的乐调。这途径也是民歌升格运动的必然的程序。

“吴声歌曲”当是吴地的民歌。其中最重要的为《子夜歌》。《唐书·乐志》:“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这话未必可信。“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又有《大子夜歌》、《子夜警歌》、《子夜变歌》,皆曲之变也。”(《乐府解题》)今存这些“子夜歌”凡一百二十四首,几乎没有一首不是“绝妙好辞”。像“揽枕北窗卧,郎来就侬嬉。小喜多唐突,相怜能几时?”“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子夜歌》)“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初寒八九月,独缠自络丝。寒衣尚未了,郎唤侬底为?”(《子夜四时歌》)那么漂亮的短诗,确是我们文库里最圆莹的明珠。“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大子夜歌》),这可想见那歌声的如何婉曼动人。

此外又有《上声歌》、《欢闻歌》、《欢闻变歌》、《前溪歌》、《阿子歌》、《团扇郎》、《七日夜女郎歌》、《黄鹄曲》、《懊侬歌》、《碧玉歌》、《华山畿》、《读曲歌》等,皆是以五言的四句(或三句)组织成之的。其间以《懊侬歌》、《华山畿》及《读曲歌》为最重要。像“懊恼奈何许!夜闻家中论,不得侬与汝”(《懊侬歌》);“歔欷暗中啼,斜日照帐里。无油何所苦,但使天明尔”(《读曲歌》),都可算是很清隽的情歌。《华山畿》及《读曲歌》多有以一句的三言及二句的五言组织之者,像“松上萝,愿君如行云,时时见经过”(《华山畿》);“百花鲜,谁能怀春日,独入罗帐眠”(《读曲歌》),其歌唱的调子也许是不大相同的。

“西曲歌”为“荆楚西声”,其情调与组织大都和“吴声歌曲”相同。其中重要的歌调,有《三洲歌》、《采桑度》、《青阳度》、《孟珠》、《石城乐》、《莫愁乐》、《乌夜啼》、《襄阳乐》等。像“望欢四五年,实情将懊恼。愿得无人处,回身与郎抱”(《孟珠》),“布帆百余幅,环环在江津。执手双泪落,何时见欢还?”(《石城乐》),“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莫愁乐》);和《子夜》、《读曲》的情调是没有什么殊别的。所不同者,“西曲歌”为长江一带的情歌,故特多水乡、别离的风趣耳。

莫愁塑像

这些民歌的风调,很早的便侵入于文人学士的歌诗里去。所谓“宫体”,所谓“春江花月夜”等的新调,殆无不是受了“新乐府辞”的感应的。最早的时候,相传为王献之与其妾桃叶相酬答的短歌,便是受这个影响的。释宝月的《估客乐》,沈约《六忆》之类,也是从《子夜》、《读曲》中出的,萧衍尝拟《子夜》、《欢闻》、《碧玉》诸歌,像“含桃落花日,黄鸟营飞时,君住马已疲,妾去蚕欲饥”(《子夜四时歌》),宛然是晋、宋的遗音。其他如萧纲、萧绎、张率、王筠诸人的所作,无不具有很浓厚的这种民间情歌的成分在内。陈叔宝所作,尤为淫靡;不独拟作《估客乐》、《三洲歌》而已,且还造作“《黄骊留》及《玉树后庭花》、《金钗两鬓垂》等曲,与幸臣等制其歌辞。绮艳相高,极于轻荡。男女唱和,其音甚哀”(《隋书·乐志》)。惜今存者独有《玉树后庭花》:“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聊可见其新声的作风的一斑。

在梁代(公元502~557年),又有一种新声突然起来:那便是《梁鼓角横吹曲》。《晋书·乐志》:“横吹有鼓角,又有胡角,即胡乐也。”其来源可追溯到汉武帝时代。然有歌辞可见者唯在梁代。我的意见,这些胡曲的输入时代,与其说是汉,不如说是五胡乱华的时候为更适宜些。汉乐已渺茫莫考,而这些胡曲则当是随了诸少数民族而入汉的新声。在这些歌曲里,也有恋歌,像:“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边”,然其风趣却和《子夜》、《三洲》大殊了。恋歌以外,更多他调,像“放马大泽中,草好马著膘”(《企喻歌》);“陇头流水,流离西下,念吾一身飘旷野”(《陇头流水歌》);“兄为俘虏受困辱,骨露力疲食不足”(《隔谷歌》)等等,都是沉浸着北方的一种凄壮劲直之气魄的。又,《古诗纪》等并附《木兰诗》于此。但那是一篇很好的叙事诗,其时代至为可疑,中有“对镜帖花黄”语,花黄为唐时之女饰,以归之唐,似不会很错。

《古诗纪》,诗总集。明代冯惟讷编。156卷。前集10卷,录先秦古逸诗;正集130卷,录汉至隋诗歌;外集4卷,录古小说、笔记中所传仙鬼之诗;别集12卷,录前人对古诗的评论。

参考书目

一、《乐府诗集》一百卷 宋郭茂倩编,有汲古阁刊本,湖北书局刊本,《四部丛刊》本。

二、《古诗纪》(明冯唯讷编)及《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近人丁福保编)亦应参考。

三、《乐府古题要解》二卷 题唐吴兢著,有《津逮秘书》、《学津讨源》及《历代诗话续编》本。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7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