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节本例言

作者:梁启超 字数:2686 更新:2025-06-10 15:05:34

启超自学于万木草堂,即受《明儒学案》,十年来以为常课。每随读随将精要语圈出,备再度研览,代书绅云尔。乃今取旧读数本,重加厘订,节钞以成是编。非敢点窜《尧典》,涂改《清庙》,良以今日学绝道丧之馀,非有鞭辟近里之学以药之,万不能矫学风而起国衰。求诸古籍,惟此书最良。而原本浩瀚,读者或望洋而畏,不能卒业。又或泛泛一读,迷于蔓枝,仍无心得。抑今者当社会现象日趋复杂之时,学者应读之书无量,祖国古籍占位置十之一耳;祖国古籍应读者又无量,语道之书,又占位置十之一耳。以至有限之日力,而治多数不可缓之学问,其安能殚?故公此本于世,亦为同志略节精力云尔。道学与科学,界线最当分明:道学者,受用之学也,自得而无待于外者也,通古今中外而无二者也;科学者,应用之学也,藉辨论积累而始成者也,随社会文明程度而进化者也。故科学尚新,道学则千百年以上之陈言,当世哲人无以过之。科学尚博,道学则一言半句,可以毕生受用不尽。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谓科学也,道谓道学也。抑科学之大别复二:一曰物的科学,二曰心的科学。心的科学者,若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皆是也。今世东西诸国,其关于此类之书,亦汗牛充栋,要之皆属科学之范围,不属道学之范围。何以故?以其属于日益的方面,不属于日损的方面故。此类书非可不读也,然读之只有裨于智育,无裨于德育,亦不过与理化、算术、法律、经济诸科占同等之位置而已。启超所以提倡此书之意,将于智育以外,为德育界馈之粮也。顾明儒言治心治身之道备矣,而其学说之一大部分,则又理也,气也,性也,命也,太极也,阴阳也,或探造物之原理,或语心体之现象。凡此皆所谓心的科学也,其于学道之功,本已无与。况吾辈苟欲治此种科学,则有今泰西最新之学说在,而诸儒所言,直刍狗之可耳。故以读科学书之心眼以读宋明语录,直谓之无一毫价值可也。今本书所钞,专在治心治身之要,其属于科学范围者,一切不钞。

宋明儒者,以辨佛为一大事,成为习气,则梨洲亦不免。夫佛固不可谤,谤之无伤于日月,不俟论矣。抑宋明哲学何以能放一异彩,其从佛学转手之迹,显然共见。叶水心云:“既变而从之,而又以其道贬之,颠倒流转,不复自知。”可谓深中其病。顾又勿论此,藉使当时哲学果远出佛说之上,而学者能受用与不能受用,夫又岂在于口舌?盖此事本属智育范围,非德育范围矣。罗念庵曰:“此亦是闲话,辨若明白,亦于吾身何干?吾辈一个性命,千疮百孔,医治不暇,何得有许多为人说长道短耶?”刘念台亦云:“莫悬虚勘三教异同,且当下辨人禽两路。”诚知本之言也。故今于辨佛之说,一切不钞。

诸儒言下手工夫,多互相箴砭救正,此言说之所由益多也。如或因学者操持过甚,而以自然之说救正之;或因学者放任过甚,而以戒慎之说救正之。凡此皆针对当时学风以立言。佛说既破我执,又当破法执。所谓“法尚当舍,何况非法”是也。此如服药所以药病,然药力恒偏,缘药复生他病,故再以药药药。实则药期于无病,药本当舍;药既已病,则药药之药,更当舍。此事理之至易明者也。当时学者得良医指出病原,授以药而瞑眩焉,阳明是也。其后服药过度,渐生他病,则更有他良医加减其方,龙溪、念庵、蕺山之徒是也。方不一,总期于已病而已。今学者并未信己之有病,并未肯服药,则惟保存本来痼疾,若缘药而生之他病,未尝有也。如此则药药之药,实不适用,但肯服食此公共独步单方,已尽彀我辈受用不尽。以佛语解之,则我辈今日当先破我执,其破法执,则百尺竿头之一步,俟诸异日耳。故将此类辨论,一概不钞。惟江右一派,多矫当时放任之弊,此弊虽今之不悦学者,亦多犯之,故稍存录焉。

梨洲之著学案,本有两目的:其一则示学者以入道之门,其他则创制学史,成不朽之业也。既曰学史,则诸儒之真面目,必须备见,乃为盛水不漏,其《发凡》所称“必其人一生之精神透露编中,乃能见其学术”是也。今节钞之意,只取其第一个目的供我辈受用而已,所谓“凭他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以是之故,往往将其最精妙之谈删去,而留其平易切实者。此平易切实之言,或非本人所重视,几于买椟还珠矣。故欲由节本以窥当时学术流派,其灭裂莫甚焉,然则此本谓之梨洲之罪人可也。虽然,有原书在,志在掌故者,固可反而求之。启超虽妄,宁敢抹倒先辈名山大业邪?

日本井上哲次郎氏有言:“治王学者,其所信之主义,曰知行合一。故其人身教之功,比诸言教之功为尤大。欲观其精神,无宁于其行事求之。”(井上氏著《日本阳明派之哲学》第六二十七叶)此知言也。梨洲本书于诸儒列传,类能传其精神,今全钞录,以资高山景行之志。且其学说之大概,及梨洲先生之意见,皆具于此焉,此又梨洲精神所寄也。

《明儒学案》实不啻王氏学案也。前夫子王子者,皆王学之先河;后夫子王子者,皆王学之与裔;其并时者,或相发明(如甘泉之类),或相非难(如整庵之类),而其中心点则王学也。原本之《姚江学案》,纯采蕺山所辑《阳明传信录》,已极精粹,无所容删节,故全录之。(原本录阳明语,鄙见尚嗛其太严,有许多切要语遗而未入者。初意欲补之,以乖体例中止。学者最宜读《阳明全集》及《传习录》,若日力不逮者,则拙著《德育鉴》及《王阳明传》可参观也。)

江右之学,最得王门真传;蕺山则如孔之有孟、荀,佛之有马鸣、龙树也。故于《姚江案》以外,惟此两案所录独多。见罗为王学别子,甘泉为王学同调。见罗言说最多,甘泉徒侣最广。原本于此二案,致为浩瀚。启超则谓其粹精者,他案尽之矣,而大部分皆陈言也,故所录独少。《诸儒》上中下三案亦然。

原本都为六十二卷,今卷帙既杀于旧,乃以案分之,案为一卷,都凡十二卷。

眉端案语,皆畴昔自课时拉杂笔记者,毫无精论,本不敢以玷前哲名著,但念或可以促读者注意,而助其向上之心,亦未始无小补,姑存之。

薛敬轩曰:“将圣贤言语当一场话说,学者之通患。”梨洲亦云:“学贵自得,最忌说破后作光景玩弄。”吾党诚有志于自治之学,但受持此中片言半句,拳拳服膺而不失之,则既可以终身受用不尽。若以之饰口耳四寸之间,则贤于博弈耳。不龟手之药,一也,或以霸,或不免于洴澼 。此则吾党自择,而梨洲先生宁能助予!

乙巳十月,后学梁启超钞竟记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3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