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七讲 散文漫议

作者:顾随 字数:5627 更新:2025-06-10 15:03:37

散文含义很广,凡不叶韵之散行文皆曰散文。然自狭义方面言之,散文并非散行文字,散文很似西洋之essay,极似小品文。(近代小品文颇为人攻击。)说散文近似现在之小品文,然未能说出散文与小品文究竟是什么。又说“散文是无韵不骈” [1] ,然此仍未能说明散文之定义。(骈文之美发展到最后,成为四六。外国之散文诗,在形式上、音节上,都无中国之骈文美。)在形式上、音节上是散文,在内容上是散文诗(poème en prose,法语),此是中国之散文。小品文亦如此。

散文既是诗,必以写景、抒情为主。景者,耳之所闻、目之所见……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写景离不开眼、耳、鼻、舌、身五根;意则为抒情,由己心而想而生。中国诗大部分是写景、抒情,故有人说诗中不能杂议论,杂议论则成诗论,只有诗之形式而已。杜诗有“诗史”之称,因其纪事诗特多之故。既然写成文,不论散、韵,纪事、议论、写景、抒情四者,必具其一,或兼而有之,或具有一二项;诗则以写景、抒情为主。狭义之散文、小品文、散文诗般的散文,亦以写景、抒情为主,亦或有议论或纪事,然不占主要,与诗之不以议论、纪事为主同也。简单地说,散文除无韵、不骈之外,须以写景、抒情为主,自然,亦可杂用议论及纪事。(余之散文所走之路子是写景、抒情,纪事文次之,而议论之文则少。)

以上是给散文下一谨严之定义——狭义的,即将其范围缩小。

文章内容:

议论——思想

纪事

抒情

写景

议论:

周秦诸子之文好极了。直到现在,除了翻译之文(一为外国文章之翻译,二为佛经之翻译)无能与之对抗者,而说到行文,翻译之作尚不及周秦诸子。周秦诸子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然周秦诸子其目的在发表思想,即议论也。

所谓议论即判断。议论、判断是人类的特殊本领,人所以为万物之灵,其一即人类有判断力。议论、判断应从思想而出,不应从传统上面来。“传统”一词,极为熟悉。所谓传统就是习惯,包括纵——历史的、横——社会的两方面。(所谓“三纲”,自古如此,如此传下来,便以为不可更改,故“君令臣死,不敢不死”,亦是数千年如此传下来的。)一切的传统的判断,是未经过思想的判断。思想最怕盲从、武断。(人云亦云,随意加评断。)没有一个盲从之人不是武断的,反之亦然。武断由己,盲从由人。盲从之人,由于自己无思想,无思考力,故无判断力;武断之人亦如是。故武断之人喜盲从,盲从之人亦喜武断。

秦始皇“焚书坑儒”,该死。前人文章皆如此骂他,我们作文亦是如此,此是传统。曹操、曹丕是奸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篡汉,前人戏曲、小说都如此骂他们,我们也骂,此亦是传统。应想秦始皇当时之环境,为之设身处地而想,若己身为始皇,是否“焚书坑儒”?说出理由来。如捉住小贼,打骂之后送往法庭论罪,此固然是对的,但这是传统的。对底下人不严,不使用,是奖其懒惰。在我是仁慈,然底下人并不了解,而认为是应该,甚至支使也支使不动了。此太宽。处世对人真难,脾气暴躁难处;而脾气好也应小心,易为人所欺。那么,人怎么办?做好人呢还是做坏人?所谓“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真使人恨不能变为毒蛇猛兽咬人,使人不敢欺己。对底下人固不必太和气,然也不必做一暴君。对小偷而不责罚是奖励偷盗,责罚是惩罚。然若己身为盗,在三九寒天,身上无衣,腹中无食,且非只一朝一夕,不偷怎办?若己身在此境亦不偷,说出理由来。对小偷若责罚之,是传统的;不责罚应有理由,此即所谓思想——议论,由思想而生之议论。

中国最好的议论文章是诸子,因其对物理、人情下过一番思考,故既不盲从,亦不武断。诸子文章当然有好的,而其意义并不在文,乃为了表现其思想。凡思想清楚之人,其文章必佳,虽然也许不深刻、不伟大。(当然也有深刻、伟大的。)

纪事:

《史记》《汉书》,文章亦极佳。所谓“子”、“史”,皆是很好的文章。凡是写史者皆富于思想,能思考、能判断;否则,写出来的仅是史料而非史书。一切文章亦如此,非思想清楚不可。

没有一部史书不是用极好的文章写出来的,然其意在写往古来今之史实。多读史,史是一面镜子,不但可见到古人,且可照见了自己。《左传》《史记》《汉书》,为人人信任、崇拜,以为学文言文须读此三书。然此三书之文章固是好,而作者之意不在作文乃在纪事。因其为“史”,故不能称之为散文(狭义)。

后来之散文,至魏文帝时,其内容并非无议论、纪事,然占次要地位,而抒情、写景占主要的。此是魏文帝提倡的,甚至可以说是魏文帝之散文运动,因在魏文帝前尚无此种纯文艺之散文。

L'art pour la vie.(法语:为人生的艺术。)

L'art pour l'art.(法语:为艺术的艺术。)

子、史是艺术,然其意在人生而不在艺术。议论——诸子,纪事——史汉 [2] ,是为人生的艺术。史是记录人生的,子是改进人生的,不论乐天、悲天……总之,是对现世的不满而希望有一个更合理想的生活。写社会、写人群,是因其恨此社会没出息而希望社会好起来、活泼起来、光明起来。史是记录人生的,写在专制时代。

《史记》文章亦极佳。图为明朝张宏《史记君臣故事》。

贤良政治、暴君政治、民主政治……下之人民生活情况,此当然亦是为人生的艺术。

为艺术而艺术,一般人不承认,如几何学上之点是没有面积的。(是的,但没有点,面又安置于何处?)这在道理上是对的,而在事实上又是不可能的。惠施 [3] 、公孙龙 [4] 善辩(诡辩派),惠施谓“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所说道理很对,而事实上也是不可能。

有人说为艺术的艺术在理由上能存在,而事实上亦不能存在。因为无论怎样一位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其所写出之文,不能不反映作者自己的生活 ,既在其作品中反映出其生活,则还是为人生的艺术,而非为艺术的艺术,故为艺术的艺术亦是为人生的艺术。然为人生的艺术,其反映之人生是多数的(史)、一般的、普通的(子)。为艺术而艺术的散文家,其所反映之人生是个人的,以近代文学上之名词言之,是“自我中心(self­center)”。观察其自身周围与自己有关系的事物,眼光远大,可看得多;否则,看得少。但不论多少,反正是以自我为中心。魏文帝之散文即如此:

prose poétique et musique

散文 诗的 和 音乐的

法恶魔派诗人波特来尔(Baudelaire) [5] 主张散文——极美的散文,必须是诗的和音乐的。魏文帝之散文即如B氏所言。

抒情、写景最易成为诗的、音乐的。在诗中写议论、纪事甚难,尤以议论为难,但也须视作者之思想、天才。老子、庄子写思想之散文,几乎是诗。一般议论老、庄者,看其无为思想,而余则注重其文——散文诗。《论语》亦是极好的散文诗。在学习期间,写抒情、写景之文最易,议论、纪事为难。

余之讲“诗”,合天地而为诗,讲文亦如此。

主语+述语=句

;:,标点符号

句子须有主语、述语,如“月落”、“月白”可称为句,“明月”则非句。

不会使用标点符号者必不会造句,不知怎样是一句。然符号不会使用可不必勉强,最要紧的是“。”与“,”(句与读)。

近代白话文之最大毛病是不能读 。

写白话文写得好的人,其对旧文学必有修养。对旧文学用功,不但文言文作得好,白话文也可以作得好,故对旧文学必须吸收。新兴作家要去发掘旧文学的宝藏,托洛斯基(Trotsky) [6] 与高尔基(Gorky)俱有此语。在旧文学中有许多文学之技术,没有一种创作(工作)不是需要技术的。

中国旧文学太讲技术上用功而忽略了内容,数千年来陈陈相因,一直是在技术(甚至可以说是技巧)上打滚。现代之作家又太重于思想而忽略于文字的技术,以致最低的文字技术都没有,不能表现其所说的话,甚至连“骂”与“捧”都分不清。故近代文学家应对旧文学之技术加以用功,旧文学之文句都是千锤百炼而后出的。

胡适在文学上是极肤浅的,对其文章固应当读,但慎勿用功,用功必为其所误。至于看何种书物为上,则唯有看鲁迅之作品。因为看惯了烂面条子似的文章,再看鲁迅硬性之文字,就会啃不动,看不明白。若看了巴金 [7] 之文再读鲁迅之文,就会看不懂。

《朝花夕拾》,鲁迅之散文集,较好读。《野草》是散文诗,最难读。只读《野草》,易入□ [8] 角。《呐喊》,小说集,其中有《鸭的喜剧》:

俄国的盲诗人爱罗先珂君带了他那六弦琴到北京之后不久,便向我诉苦说“寂寞呀,寂寞呀,在沙漠上似的寂寞呀!”

文章有花开水流之美,自然,流动。此外则如雕刻一般,亦好极,唯幼童不能读。

中国文字,方块、独体、单音,故最整齐。因整齐便讲格律,如平仄、对偶,此整齐之自然结果。整齐是美。美,说起来是一个,分起来则有万端,其中有一种美即是整齐。中国文字太偏于整齐美,故缺乏弹性。西洋文字不整齐,最富弹性。如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帕特里克•亨利语 [9] ),有力量;中国译成“不自由,毋宁死”,译得整齐,而无力。

警句。读书要发现警句,作文章应用警句,一篇中至少有一二句。所谓警句,即是陆机《文赋》所言“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即俗语所云“杀人要在咽喉上下刀”。(片铁可以杀人,须在咽喉上。)

读文章不应如吃药一般,应如同吃点心,本质是药而吃起来如点心一般,始佳。而人最爱吃点心,爱吃点心便易闹胃病。有时工夫助病发展。

学作文如学做人一样,没有一个人没有毛病,不过有人之毛病是可憎,有人之毛病则是可爱的。小孩不会掩饰做假,而百分之九十其毛病是可爱的,如说话不清楚越显得可爱。(余为理想派——不是不注重现实,鲁迅是写实派。)

* * *

[1]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散文既经由我们决定是与韵文对立的文体,那么第一个消极的条件,当然是没有韵的文章。”“散文的第一消极条件,既是无韵不骈的文字排列,那么自然散文小说,对白戏(除诗剧以外的剧本)以及无韵的散文诗之类,都是散文了啦;所以英国文学论里有Prose Fiction,Prose Poem等名目。可是我们一般在现代中国平常所用的散文两字,却又不是这么广义的,似乎是专指那一种既不是小说,又不是戏剧的散文而言。”

[2]  史汉:《史记》与《汉书》的合称。

[3]  惠施(前370?—前310?):战国时哲学家、思想家,名家代表人物。

[4]  公孙龙(前320?—前250?):战国时哲学家、思想家、辩论家,名家代表人物。提出“白马非马”、“离坚白”等命题。

[5]  波特来尔(1821—1867):今译为波德莱尔,19世纪法国诗人,现代派鼻祖,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诗集《恶之花》。

[6]  托洛斯基(1879—1940):或译为托洛茨基,原名列夫•达维多维奇•布隆施泰因,苏联政治家、理论家,且具有很高的文学理论造诣,著有《文学与革命》。

[7]  巴金(1904—2005):现代文学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随想录》等。

[8]  按:原笔记“入”字下缺一字。

[9]  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 Henry,1736—1799):美国政治家、演说家,被誉为“美国革命之舌”。1775年3月23日,帕特里克•亨利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发表演说《不自由,毋宁死》,结尾之句即是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