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K

作者:吕叔湘 字数:12259 更新:2025-06-10 15:01:47

开 kā(i动);//◦kā(i趋)(开来)

〔动〕1.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可带‘了、着、过’,可重叠。可带名词宾语。

~了门|~着窗户|箱子好像有人~过|我~不了,你帮我~~看|闸门~得太大

2.打通;开辟。可带‘了、着、过’。可带名词宾语。

~路|~山|~矿|小院旁边~了一道小门|我们在这儿 ~过水渠|把荒地都~了|今年我们~荒~得很多|烟筒口~在南墙上

3.(合拢的东西)舒张;(连接的东西)分离。可带‘了、着、过’。可带名词宾语。

七九河~,八九雁来|千年古树~了花|这棵树从来没~过花|衣服~了线|扣子也~了|信封没粘好,又~口了|这花~得真好看

4.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可带‘了、过’,可重叠。必带宾语(限于少数几个名词)。

~戒|~禁|~荤|~斋

5.发动(机件)或(车、船)离去。可带‘了、着、过’,可重叠,可带名词宾语。

我~拖拉机|~汽车~了三年|司机正~着车,你就别跟他闲聊天啦|火车~了|我没~过枪|把汽艇~走了|汽车让小黄给~到郊外去了|汽车~得真快!|本次列车由北京~往长春

6.(队伍)开拔。带宾语限于动趋式。

昨天~来了一个师,今天又~走了|队伍~到山里去了

开 +往 。

部队已~往前线

7.开办。可带‘了、着、过’。可带名词宾语。

~医院|最近又~了三个工厂|街口~着一家小饭馆|新商场~得很多

开 +在 。

百货店就~在十字路口

8.开始。可带‘了’。必带名词宾语。

工厂~了工以后,生产一直很忙|你先发言,~个头吧|不能~这种先例|这篇文章~头~得好,结尾差一点

9.举行(会议等)。可带‘了、着、过’,可重叠。可带名词宾语。

~了个会|屋里正~着会|会已经~过了|没有准备的会不能~|一定要把这次运动会~好

10.写出(多指单据、文件等)。可带‘了、着、过’,可重叠。可带名词宾语。

~发票|~药方|~清单|~介绍信|~了一张收据|账单~得很清楚

11.(液体)受热而沸腾。可带‘了、着、过’。可带少数名词作宾语。

水~了|~了一壶水|水还~着呢!|屋里闹得像~了锅一样|饺子汤已经~过三次了

12.按某种比例分配或评价。前面只能是两个合起来等于十的数目字。

三七~|二八~|四六~

通常不说‘五五开’,说‘对半开’。

13.(饭菜等)摆出来吃。可带‘了、着’。可带名词宾语(多指‘饭’)。

~饭了|先~四桌|食堂正~着饭呢|晚饭早~过了

14.开设,设立。可带‘了、过’。可带名词宾语。

~了五门基础课|去年~过这门课|到银行~个户头

动趋  开//起来 a)要下大雨,运动会恐怕开不起来了 b)小陈开起飞机来了

开//开 把门开开|这门关得真紧,怎么也开不开

〔趋〕1.动+开 [+名]。名词限于受事。

a)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分开。没有宾语时,‘开’有时可以换成‘开来’,意义不变。

幕布已经拉开[来]了|把箱子打开[来]|我好容易把他俩劝开了|翻开课本|推开了门|睁不开眼睛|你解得开解不开?

b)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

请站开一点,留出条路来|要坚守工作岗位,不能随便走开|你躲也躲不开了,还是出去见见他吧|你抛开这件事别去想它吧

c)表示事物随动作展开。没有宾语时,‘开’有时可以换成‘开来’,意义不变。

这首动听的民歌很快就传开[来]了|流行性感冒在这里蔓延开[来]了|他抡开铁锤,大干起来|迈开大步朝前走|不打开局面不行

d)比喻清楚、开阔。只和‘说、想、看’等少数动词组合。‘开’不轻读。

还是把事情说开了好|看得远,想得开

e)表示动作开始,兼有放开不受约束的意思。动词和‘开’中间不能加‘得、不’。

一见到亲人他就哭开了|冻得他哆嗦开了|掉开雨点啦|我一听到这个情况,心里就打开了鼓

2.动+开 +数量(长度)。表示物体随动作展开一定距离。动词和‘开’中间不能加‘得、不’。

运动员队伍拉开一二百米长|这儿 裂开了一寸多宽

3.动+得 (不)+开 [+数量+名]。表示能(不能)容纳一定数量。动词多为‘坐、站、睡、放、住、铺、划、种’等。

这个运动场站得开几千人|这张桌子十个人哪儿 坐得开呀?|这儿 放不开四张床

有时不加‘得’,也还是表示可能。

这间屋子十个人也住开了|书摆开了,还要不要书架?

比较  动+得 (不)+开 ∶动+得 (不)+下 都表示容纳一定的数量。区别是后者仅表示刚刚能容纳;前者有平面铺开,彼此有一定距离的意思,空间一般不能太小。因此‘这口袋装得下五十斤面’,不能说‘装得开’。

比较下例中前后的不同用法:

这儿 放不开四张床——挤一挤就放下了

开来 //◦kāi◦lái

〔趋〕动+开来 。见‘开’〔趋〕1项a),c)。

开始 kāishǐ

〔动〕1.从头起,从某一点起。可带‘了’。可带名词宾语。

从此我们~了新的生活|新的学期~了|二十一世纪快~了

2.着手进行。可带动词宾语。

一切准备就绪,可以~了|他刚~学习写作|游泳比赛下周~报名

开外 kāiwài

〔方位〕用在数量词后边,表示实际数量比这个大一些。多用来表示年龄,也可以表示距离。

a)表示年龄,限于二十以上的成十的数。

这个人大约四十~|他虽然年纪已经七十~了,可是还是很硬朗

b)表示距离,限于成十的数或五。

漫天大雾,五步~,什么都看不见|水库不算远,大约在二十米~的树林旁边

看 kàn

〔动〕1.观看,阅读。可带‘了、着、过’,可重叠。可带名词、动词、小句作宾语。

~球赛|~赛球|~两队赛球|我~过他们下棋|因为太忙,我一本书也没~|给我借本小说~~|他~着~着笑了起来|书叫他~脏了|把目录先~一遍|他~得很仔细

看 +在 。

~在眼里,记在心上

可用‘一(两、几)眼’作动量。

小王回过头来,~了他两眼|一眼就~明白了

2.看望。可带‘了、过’,可重叠。必带名词宾语。

下次再来~你|我去年回母校~了~老师|他住院的时候,我去~过他|医院规定,今天不能~病人

3.诊治(病人接受诊治;医生诊治病人)。可带‘了、过’,可重叠。可带名词宾语。

有些低烧,你到医院~~去|他上午去~病还没回来|我的病叫他~坏了|郑大夫把我的病~好了|老大夫~病~得很仔细

可带表示类别的宾语。

~急诊|李大夫今天~门诊|你(指病人)~什么科?——~内科

4.观察。可重叠。可带名词、小句作宾语,名词多为抽象意义,小句多为问话形式。不能单独作谓语。

~问题要全面|现在不好说,还得再~~|要~情况如何变化再作决定|一定要把方向~准了|这个形势大家~得很清楚

5.认为。常带动词、小句作宾语,‘看’后可有停顿。主语限于第一人称(陈述句)和第二人称(问句)。

我~不会下雨,你~呢?|我~,老袁的建议很好|你~他会来吗?

6.决定于。必带名词、动词、小句作宾语,常用正反问句做主语,‘看’前多用‘就、全、要’等词。

三年~头年|整个比赛就~这一局了|这件事全~你了|明天能不能去香山,要~下雨不下雨|是否动手术,要~病人退不退烧

7.小心,注意。用于命令句,提醒对方。可带名词、动词作宾语。不带宾语时,必带‘着’。

别跑,~车!|~摔着!|过马路时,~着点儿 !

动结  看//懂 看//清 看花了眼 看红了眼

看得(不)了(liǎo) 能(不能)看完:这么多资料,你半天看得了吗?|看不了也得看

看//中 感到合意:他在这么多幅画里就看中了这一幅

看//透识破:大家已经看透了他的心事|这里面的奥妙,谁也看不透

看//惯 看多了已成习惯,不以为奇或不以为非:这种装束我可看不惯|这种服装看惯了也还不错

看穿 识破: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事

看扁了 低估别人:别把人看扁了!

看//死 把人或事看得一成不变:任何事情都不能看得太死

动趋  看//上 感到合意:你想跟他学点手艺,他看得上你吗?

看上去 a)从底下看上去,山亭只能看出个轮廓 b)插入语。从外表估计、打量:他看上去也不过十八、九岁

看//下去 a)从井口看下去,足有几十丈深 b)继续往下看:你先别问,看下去就明白了

看//进去 a)从门外看进去,屋里一个人也没有 b)精神不集中,看书看不进去

看//出 认清;发觉。必带宾语:看出问题|一眼就看出是他

看//出来 认清;发觉:年代太久了,字迹已经看不出来了

看得(不)过来 能(不能)及时看完:资料这么多,他一个人看得过来吗?

看得过去 比较合意:这块地毯还看得过去,就买了吧

看不过去 不能容忍:这太不合理了,大家都看不过去

看得(不)起 重视:他能看得起我吗?|我就是看不起这种人!

看起来 插入语。揣摩,估计:看起来这件事情还没了结

看//开 胸怀宽,不计较:我劝你看开些,不要太死心眼儿

看来 插入语。依据客观情况估计:这事看来他不会反对

〔助〕用在动词(重叠或带动量、时量)后边,表示尝试。

你先尝尝~|让我想想~|大家再动动脑筋~|你给我量一下~|先喝一点~

习用语  看着办 事先不作规定,根据具体情况办理。

需要买点什么,你看着办吧

注意  ‘看’和‘看见’用法不同:1)‘看’表示动作本身,‘看见’表示动作的结果,二者不能随便换用。

他看了半天,什么也没看见(× …什么也没看)

2)‘看’是持续性动词,前面可以加‘在、正在’,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看见’是非持续性动词,不能这么用。

我进去的时候,他正在看(× 看见)书

可1  kě(可是2 )

〔助动〕1.表示许可或可能,同‘可以’。用于书面,口语中只用于正反对举。

~望丰收|不~分割|~望而不~即|~大~小|~有~无|~去~不去

2.表示值得。多用于‘可+动+的’。

我没什么~介绍的了,就说到这儿 吧|北京~游览的地方不少|这个展览会~看的东西真多

〔副〕1.表示强调语气,程度由轻到重都有。多用于口语。

a)用于一般陈述句。有时稍有出乎意料的意思。

可 +动。

他~没说过这话|这一问~把我给问住了|枣儿 大不一定甜,~不能只看外表|我~知道他的脾气,要么不说,说了一定去做

可 +不 +形。

他跑得~不快|这问题~不简单,得好好研究一下|这些种籽~不寻常,是从千里之外带来的

b)用于反问句。

都这么说,~谁见过呢?|你一个小孩儿 ~怎么搬得动那么大的石头!|这么大的地方,~上哪儿 去找他呀?

c)用于祈使句。强调必须如此,有时有恳切劝导的意思。后面一般有‘要、能、应该’,句末多有语气助词。

咱们~要说话算数的!|你~不能粗心大意啊!

d)用于感叹句。句末用语气助词。

他汉语说得~好啦!|这鱼~新鲜呢!|你这副担子~真不轻啊!|这~真成了问题了!|这~是一件大事啊!|你~回来了,真把人急坏了|这下我~放心了

2.表示疑问。多见于比较早期的著作,现在少用。

一向~好?|杭州你~曾去过?

习用语  可不是吗 可不是 可不 表示同意对方的话。

咱们该去看看老赵了——可不是吗(可不是、可不),好久没去了

下面句子里的‘可不是’和‘可不’不是习用语,是副词‘可’的一般用法。

我可不是开玩笑|你去跟他商量商量——我可不(=我可不去)

【可是2 】同副词‘可’。少用于反问句。

他可是没说过这话|这问题可是不简单|说话可是要算数的|这鱼可是新鲜呢!

可2  kě(见‘可是1’)

可3  kě(见‘可是’)

〔前缀〕1.可 +动。表示可以,应该。构成形容词。

a)与表示心理状态的单音节动词组合。

~喜|~悲|~气|~恼|~叹|~怕|~惊|~耻|~恶|~惜|~疑|~怪|~怜|~爱|很~笑|~恨极了|不怎么~乐

b)与少数其他单音节动词组合。

~靠|~取|~行

2.可 +名。表示适合。构成形容词。

~意|~口|~身|~体|天气十分~人

可见 kějiàn

〔连〕承接上文,表示可以作出判断结论。用于复句。

既然没有回电,~他已经离开昆明了|连基本公式都弄错了,~没有认真学|接连来过几个电报,~情况十分紧急

承接长句或段落,常用‘由此可见’。

…由此~,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可能 kěnéng

〔形〕能成为事实的。

a)修饰名词。限于‘范围、条件、情况、机会、事情、事’等少数名词。修饰‘范围、条件’,只能有肯定形式。修饰‘事、事情’必带‘的’。

在~[的]范围内帮助解决|在~[的]条件下给予照顾|我看这是根本不~的事情

前面如有数量修饰语,‘可能’后面适用的名词较多,包括许多由动词转化来的名词。

两种~的结果|唯一~的途径|用一切~的办法来挽救|各种~的援助(支援)|唯一~的解释(回答、答复)|几种~的选择

b)作谓语。

他早就知道了?——这很~|他会同意?——不大~|他临时改变计划,这完全~

〔副〕表示估计;也许;或许。

a)用在动词前。

团结一切~团结的力量|他~知道这事儿 |老蔡~住在他亲戚家|他们~还在半路上呢|问题~得到解决

b)用在助动词前。

我想他~会同意的|~要下雪了|他~得住院治疗

c)用在主语前。

~大家还记得这件事|很~他还不知道

‘很可能’表示加强肯定估计,可以用在主语前;‘不可能’表示否定估计,用在主语后。

很~他已经到家了|他不~这么快就到家

可是1  kěshì(可2 )

〔连〕表示转折;但是。可用在主语前或主语后。

这篇文章虽然不长,~内容却很丰富|嘴里不说,他心里~想着呢!|看上去不怎么样,~吃起来挺不错|厦门我虽然住过,~时间不长

【可2 】同‘可是’。

我倒愿意,可他又不肯|嘴里不说,心里可想着呢!

可是2  kěshì(见‘可1’)

可惜 kěxī

〔形〕值得惋惜。

a)作谓语。主语常是动词语或小句。

这块碎布扔了~,留着还能用|昨天没看这个电影真~|半途而废,实在太~了!

b)修饰名词。前面多带程度副词,必带‘的’。

这是一件十分~的事情(× 一件~的事情)

〔副〕值得惋惜。只用在主语前。

他写的诗不少,~大部分散失了!|~我去晚了一步,他们已经走了|~精装本已经卖完了

可以 kěyǐ

〔助动〕1.表示可能。能单独回答问题。

这间屋子~住四个人|你明天~再来一趟吗?——~

a)表示否定时,通常说‘不能’,不说‘不可以’。

我明天有事,不能来了

b)能用在主语前。

一个人来不及抄,~两个人抄|两个人抬不动,~三个人抬|~他去,也~你去

2.有某种用途。能单独回答问题。

棉花~织布,棉籽还~榨油|废纸做成纸浆,~再造纸

表示否定,通常说‘不能’,不说‘不可以’。

木材不经过防腐处理,就不能做枕木|大白菜可以生吃,小白菜不能生吃

3.表示许可。能单独回答问题。

我~进来吗?——~|他~去,你也~去|这项工作我没有经验,不过我~试试|颜色太浅了,~再深一些|你们先到车间去参观也~

否定用‘不可以’或‘不能’。不常用来单独回答问题,回答问题通常说‘不行、不成’。

我们决不~因为取得一点点成绩就骄傲起来|颜色不能再深了|我~跟他谈谈吗?——不行,他正会客呢

4.值得。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前面常加‘很、倒’,后面的动词常重叠或带动量。

这个问题很~研究一番|美术展览倒~看看

表示否定不说‘不可以’,说‘不值得’。

他觉得路远,不值得去,我倒觉得还~去看看

注意  双重否定式是‘不可不’,意思是必得。‘不可以不’很少用。

〔形〕1.还好;不坏;过得去。只能作谓语和补语,前面常加‘还’。

这篇文章还~|他篮球打得还~

2.表示程度相当高(多指说话人所不愿意的);厉害。前面不能加‘很’,可以加‘真’。

天气热得真~|这孩子真是调皮得~

这两项用法都没有否定式。

比较  可以∶能 见‘能’。

肯 kěn

〔助动〕表示愿意、乐意。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否定用‘不肯’。

只要你~下功夫,总可以学会的|怎么追问,他也不~讲下去|~不~来?——~

a)单用时,前面不能加‘很’;与某些动词短语连用,前面可以加‘很’。

很~动脑筋|很~卖力气|很~干(× 很~来)

b)与形容词短语连用,多用于反问句和否定句。

你~安静一会儿 吗?|他对工作向来不~马虎,总是那么严肃认真

c)有时可以和‘会’连用。

把好房子让出来,他们会~吗?|只要你把道理说清楚,我想他们会~的

d)‘不肯不’表示一定要,不等于‘肯’。不常用。

劝他别去,可是他不~不去

口 kǒu

〔量〕1.用于家庭、村庄中的人口。

一家五~|我家有四~人|这个村子有多少~人?

2.用于牲畜,主要是猪。

一~猪|现有生猪二百~

3.用于有口或有刃的某些器物。

一~铜钟|两~井|一~箱子|一~宝刀

4.用于语言和方言。数词限于‘一’。

说一~漂亮的北京话|讲一~流利的英语

5.用于口腔动作次数。

a)动+数+口。

被蛇咬了一~|咬了他两~

b)数+口 +动。数词多用‘一’。

一~吞下|一~吃一个饺子|一~一~地吃

快 kuài(快要)

〔形〕1.速度高。

~马|~车|他进步很~|你走得太~,我跟不上

2.赶快。

你~点儿 !怎么老坐着不动?|~来替我拿一下,我拿不住了

3.灵敏;敏捷。只作谓语。

眼明手~|小英脑子~,理解能力很强

4.锋利。限用于‘刀、剑’。

一把~刀|这把刀很~

〔副〕表示时间上接近;很快就要出现某种情况。一般在句末用‘了’。

a)快 +动。

大楼~落成了|国庆节~到了|火车~到站了|这座化肥厂~建成投产了

b)快 +形。

饭~熟了|他的病~好了|到了十月底,天气就~冷了

c)快 +数量。

我们相处~一年了|~九点了,汽车还不来|老大爷,您~七十了吧?

d)快 +名(时间、节令)。

~国庆啦,大家都忙着准备文艺节目呢|~半夜了,还在学习|~立春了,天气要转暖了

e)‘快…’用于表示时间的小句,引起下文。紧接下文时可以不带‘了’。

一直等到~十二点,我们才走|天~黑他才回到家|认识他~一年还不知道他住在哪儿 |~冬至还这么暖和

f)‘快…的’,中间不带‘了’。

~入学的学生们挤满了文具店,选购各种文具|天~亮的时候,他才离开实验室|~三十岁的人还这么孩子气!|~‘五一’节的时候已经完成了上半年的生产计划

【快要】同副词‘快’,但c)的数量短语前通常只用‘快’,不用‘快要’。

快要 kuàiyào(见‘快’)

块 kuài

〔量〕1.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

一~砖(肥皂、石头、土疙瘩、图章)|两~糖(肉、蛋糕、小骨头)|两~手表|几~木板(玻璃、木料、铁板、黑板、招牌、匾)|一~布(绸子、料子、毯子)|三~手绢儿 (头巾)|一~水田(棉花地、荒地)|一~云彩|一~黑疤

2.用于金币、银币或纸币,等于‘元’。用于口语。

两~钱(银元、金币)|总共花了十五~六(十五元六角)|一~钱一斤|十斤一~钱

况且 kuàngqiě

〔连〕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常和‘又、也、还’等配合使用。

路不算太远,~还是快车,准能按时赶到|这一带地旷人稀,~你又不知道详细地址,还是打听清楚再去的好|这种录音机音质好,携带方便,~也不贵,可以买一个

比较  况且∶何况 见‘何况’。

亏 kuī

〔动〕1.受损失;失去应得的利益;吃亏。可带‘了、过’。

~了不少|他从来没~过本|这次~得太厉害了

2.欠缺,短少。可带‘了、过’。可带名词宾语。

身大力不~|大夫说是气血两~|自知~了理,也就不吱声了|~什么就买什么

3.使吃亏。可带‘了、过’。必带名词宾语。多用于否定句。

什么时候~过你?|既不能~了群众,也不能~了集体|你别担心,~不了你

4.幸而有;多亏。可带‘了’。必带名词、小句作宾语。

a)亏 +名。‘亏’后一般都带‘了’。

今年计划能够提前完成,全~了大家|这回可~了你,不然我会空跑一趟

b)亏 +小句。‘亏’后可不带‘了’。

~他机灵,才躲过去|~你来了,我们的问题才算解决了|~了那些小树挡着,才没有滑下山坡去

5.表示不怕难为情。用于讥讽。常见的句式是:‘亏+你(他)+动+得…’和‘亏+你(他)+还…’。

这话~他说得出口|这点道理都不懂,~你还是个中学生|大栅栏也不知道?~你还在北京住过

亏得 kuī.de

〔副〕1.幸亏;多亏。

a)作为前提条件,用于复句的前一个分句,常常和连词‘不然、否则、要不然’等呼应,表示因为有了这个前提条件,才避免了某种不好的情况的出现,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如果相同,‘亏得’放在主语前后都可以。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亏得’只能放在主语前。

你~早走了,不然就赶不上末班车了|~你提醒,要不然我就忘了|我~今天去了,否则就见不到他了|~抢救及时,要不然就危险了

b)和副词‘才’呼应,表示因为有了所说的前提条件,使情况向好的方面转化。

~大家热诚相助,才使我渡过了难关

2.反说表示不满,有轻视和讥讽的意思。后半句和前半句的意思有不在情理之间,出乎意料的意思。

~你在北京呆了那么多年,连个东西南北都分不清|这种话,~他还说得出口|鸡毛蒜皮的小事,~你还记得那么清楚|~你那么大块儿 ,连这么点儿 东西都拿不动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