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疝气第十九

作者:陈修园 字数:3943 更新:2025-06-10 14:49:45

【原文】

疝① 任② 病 归厥阴③  经云:任脉为病,外结七疝, 女子带下瘕聚。丹溪专治厥阴者,以肝主筋,又主痛也。

【注释】

①疝:病名,出《内经•大奇论》等篇。临床表现为少腹疼痛,牵引睾丸,或睾丸偏坠,阴囊肿胀。

②任:指任脉,为奇经八脉之一。

③厥阴:即足厥阴肝经。

【语译】

疝气是属于任脉的疾病。《内经》曰:任脉为病,外结七疝,及带下瘕聚。任脉归厥阴肝经。朱震亨(丹溪)治疝专治厥阴,因为肝主筋,又主痛的原因。

【原文】

寒① 筋② 水③  气④ 血⑤ 寻 寒疝、水疝、筋疝、气疝、 血疝。

【注释】

①寒:即寒疝。寒邪侵袭厥阴经,症见阴囊冷硬肿痛,痛引睾丸,阳痿不举,喜暖畏寒,形寒肢冷等。

②筋:即筋疝。肝经湿热,房室劳伤所致茎中作痛,筋挛急缩,或痒或肿,或筋缓不收,或有精液流出。

③水:即水疝。肾虚,复感风寒,湿流囊中致阴囊肿大疼痛,亮如水晶,或湿痒汗出,小腹按之有水声。

④气:即气疝。每于恼怒过度或过劳时发作,气平静即逐渐缓解,发作则阴囊偏坠肿痛,上连腰部。

⑤血:即血疝,又名“瘀血疝”。多素有瘀血,或跌仆损伤,阴囊、睾丸瘀血肿痛,痛如锥刺,痛处不移。

【语译】

根据疝气的症状,可分为寒疝、筋疝、水疝、气疝、血疝。

【原文】

狐① 出入 ☒② 顽麻 狐疝:卧则入腹,立则出腹。☒ 疝:大如升斗,顽麻不痛。

【注释】

①狐:即狐疝,又称“狐疝风”。小肠坠入阴囊,卧则入腹,立则出腹,如狐之出入无常,故名。

②☒:即☒疝。睾丸肿大坚硬,有如升斗,重坠胀痛或麻木不痛。

【语译】

狐疝出入不定,卧则入腹,立则出腹;☒疝顽麻重坠,大如升斗。

【原文】

专治气 景岳箴 景岳云:疝而曰气者,病在气也。寒有寒气,热有热气,湿有湿气,逆有逆气,俱当兼用气药也。

【语译】

治疗疝气,必须从理气入手,这是张介宾(景岳)的主张。称疝为气者,是因为病在气。寒有寒气,热有热气,湿有湿气,逆有逆气,治疗中都应该兼用气药。

【原文】

五苓散(1)  加减斟 《别录》以此方加川楝子、木通、橘核、木香,通治诸疝。

【语译】

疝气可用五苓散随症加减治疗。《名医别录》用五苓散加川楝子、木通、橘核、木香,统治各种疝气。

【原文】

茴香料 著医林 三层茴香丸 (2) 治久疝,虽三十年之久,大如栲栳 ① ,皆可消散。

【注释】

①栲栳: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盛物器具。

【语译】

三层茴香丸治疝气,在医学界久已著称。虽三十年之久疝,大如栲栳,都可以消散。

【原文】

痛不已 须洗淋 阴肿核中痛,《千金翼》用雄黄一 两、矾石二两、甘草一尺,水一斗,煮二升洗之,如神。

【语译】

如疝气疼痛不止,那就要以药物外洗痛处。如《千金翼方》记载,治阴囊、睾丸肿痛,用雄黄一两、矾石二两、甘草一尺,以水一斗,煮取二升,洗之,如神。

【按语】

要旨

陈念祖在此列举了寒疝、筋疝、水疝、气疝、血疝、☒疝、狐疝的症状特点、病因病机、治疗方法、选用药物。主张疝是任脉的病,归厥阴肝经;治疝必须理气;推崇五苓散和三层茴香丸的治疗效果。

病名

疝,是指阴囊肿大、疼痛的一类疾病,以男性发病为多。历代医籍论疝,名目繁多,众说不一。据文献记载,有五疝(石疝、血疝、阴疝、妒疝、气疝,出《诸病源候论》)、七疝(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气疝、狐疝、☒疝,出《儒门事亲》)之说。比较常见的为寒疝、狐疝、气疝、水疝、☒疝。大致而言,狐疝、寒疝相当于西医学的可复性腹股沟斜疝,气疝相当于难复性腹股沟斜疝,水疝相当于睾丸鞘膜积液,而☒疝相当于阴囊象皮肿等。

病因病机

疝之发生,大致由阴寒凝聚、水湿停留、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等病因,客于肝经所致。或先天不足,后天过劳,而致气虚下陷,失于统摄而成。其病多在于气分,故有“治疝必先治气”之说。

治疗

寒疝:

由寒聚肝脉,凝滞不通而致。治宜温经散寒,理气止痛。以椒桂汤(1) 加减治疗。若肝肾不足,阴寒内盛,改用暖肝煎(2) 加减。若寒疝绕脐痛剧,舌苔白,脉沉弦。可用制附子6~9g,蜂蜜2匙,加水同煎。

狐疝:

由于肝失疏泄,肝气流注而致。以疏肝理气,温经止痛为法。方用蜘蛛散(3) 。如蜘蛛一时不备,可先服天台乌药散(4) 加减治疗。

气疝:

由气虚下陷,失于摄纳所致。以升阳益气为法,用补中益气汤(5) 加白芍、防风、橘核、荔枝核等。少腹下坠较甚者,重用参、芪,并加葛根。阴囊肿满而痛者,加青皮、佛手。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者,加巴戟天、淫羊藿、枸杞、菟丝子、小茴香。

水疝:

由寒湿凝聚,浸渍阴囊所致。治宜利气行水。方用五苓散加橘核、小茴香、木香、荔枝核。

疝:

由气滞血结,客于阴器而致。治宜行气消瘀,软坚散结。用橘核丸(6) 加减治疗。若阴囊肿硬如石者,加三棱、莪术、半枝莲、穿山甲珠。

预后

疝气通过正确的治疗,一般都可以好转或基本痊愈。但是,狐疝(类似可复性腹股沟斜疝)较其他疝气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效果比较缓慢,而采用西医手术的方法,则效果更为突出。

康复

疝气的病因比较复杂,根据不同疝气的病因,生活起居、饮食调养亦非常重要。寒疝是由寒滞肝脉所生,生活当中注意保阳气,避寒邪,少食生冷。狐疝与气滞有关,伴有慢性咳嗽者应该及时治疗,以减轻腹部压力。气疝与气虚下陷有关。平时不可过度劳累,生活中注意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水疝,病因为寒湿凝聚,生活中应低盐饮食,忌酒,不宜久站或剧烈运动。疝由气血凝滞所生,保温暖,少寒凉,调情志,忌抑郁,经常食用山楂之类有活血作用的食品有一定好处。

病案举例(五苓散)

32例患儿,1岁以下6人,1岁以下26人,最小的9个月,最大的9岁。病程为12~18天14例,18天~1个月13例,1个月以上5例。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阴囊肿大,小者如大枣,大者如梨,形如水晶,坠胀痛,透光试验均为阳性。基本方为五苓散加减:白术,茯苓,泽泻,猪苓,荔枝核,大腹皮,橘核,小茴香。随症加减,湿热下注型,症见阴囊潮热,小便短黄,睾丸疼痛肿大如水晶,或有发热,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或滑数或指纹紫,加黄柏、川楝子;寒湿凝聚型,症见阴囊肿大,久则皮肤顽厚,发凉、坠胀疼痛,肿胀严重时,阴茎隐缩,影响排尿,舌苔白滑或白腻,脉缓或指纹红,加桂枝、吴茱萸。每日一剂,水煎服,7天1个疗程, 共服2~6个疗程。32例中痊愈28例占87.5%,好转4例占12.5%。(曾玉玲.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水疝32例临床报告.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9):545-547.)

【附方】

原书附方

(1)五苓散(见虚痨附方)

(2)三层茴香丸:

《证治准绳》方。为补虚暖肾,治疗寒疝的方剂。用于寒疝患者,共分三料:

第一料由茴香、川楝子、沙参、木香等四味药组成;

第二料为前方加荜茇、槟榔;

第三料即第二料中再加茯苓、附子。

轻者用第一料即可止痛,重者用第二料,更重者用第三料。

增补新方

(1)椒桂汤:

《温病条辨》方。有温经散寒,理气止痛之效。主治寒疝腹痛,阴囊肿硬寒冷,痛引睾丸,畏寒喜暖。

川椒 桂枝 柴胡 小茴香 吴茱萸 陈皮 高良姜 青皮 水煎服。

(2)暖肝煎(见心腹痛胸痹附方)

(3)蜘蛛散:

《金匮要略》方。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效。主治狐疝,阴囊一侧肿大,立则坠下,卧则入腹,少腹拘急不适。

蜘蛛(焙干) 桂枝 以3∶1量研末。每服4g,淡盐汤送服。

(4)天台乌药散:

《医学发明》方。有行气疏肝,散寒止痛之效。主治寒凝气滞,小肠疝气,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坠肿胀。

乌药12g 木香6g 小茴香6g 青皮6g 高良姜9g 槟榔9g 川楝子12g 巴豆70粒 上八味,先将巴豆打破,同川楝子用麸炒黑,去巴豆及浮皮不用,合余药共研为末,每服3g,温酒送服。

(5)补中益气汤(见中风附方)

(6)橘核丸:

《济生方》方。有行气止痛,软坚散结之功。主治寒湿疝气,睾丸肿胀偏坠,坚硬如石。

橘核 海藻 昆布 川楝子 桃仁各30g 厚朴 木通 枳实 延胡索 桂心 木香各15g 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5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