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隔食反胃第八

作者:陈修园 字数:6691 更新:2025-06-10 14:49:22

【原文】

隔食病①  津液干 方书名膈者,以病在膈上是也。又名隔者,以食物不下而阻隔也。津液干枯为隔食病源。

【注释】

①隔食病:又名噎膈,首载《内经》,是食物不能下入胃肠道的一种疾病。症状是流质的水饮可以下行,而固体的食物则咽下困难。虽知饥饿,但不能入胃,食物多阻塞在咽喉胸膈之间,或一到胃口,即连同痰涎吐出。

【语译】

隔食病是由于胃中津液干枯所致。方书中所说的“膈”,是指病位在膈上。又有说“隔”的,则是指食物被阻隔在膈上,不能下行的症状表现。

【原文】

胃脘① 闭 谷食难 胃脘干枯闭小,水饮可行,食物难下。

【注释】

①胃脘:指胃的内腔。《灵枢•四时气》:“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上口贲门部为上脘,中部为中脘,下口幽门部为下脘。

【语译】

胃脘津液干枯,闭塞变小,虽然水饮可下行,但是食物下咽困难。

【原文】

时贤① 法 左归餐 赵养葵用大剂六味汤 (1) 主之。高

鼓峰仿赵养葵之法以六味加生地、当归主之。杨乘六 ② 用左归饮 (2) 去茯苓加当归、生地。以左归饮中有甘草引入阳明,开展胃阴。去茯苓者,恐其旁流入坎 ③ ,不如专顾阳明之速效也。

【注释】

①时贤:指当时的名医。

②杨乘六:清代医家。

③坎:八卦之一,象征水,此处系指肾。

【语译】

近代名医治疗隔食病所采用的方法,是让患者服用左归饮加减的方剂。赵献可主要用大剂量的六味地黄汤治疗此病。高斗魁(鼓峰)模仿赵献可(养葵)的方法用六味地黄汤加生地黄、当归治疗。杨乘六用左归饮去茯苓加当归、生地黄治疗。因为左归饮中有甘草,可以引药入足阳明胃经,滋养胃阴。杨乘六使用左归饮去掉茯苓,是因为防止茯苓利水渗湿,使阴液流失,影响药效。

【原文】

胃阴① 展 贲门宽 如膏如脂,叠积胃底,即胃阴也。久隔之人,则胃阴亡矣。高鼓峰云:治隔一阳明尽之。阳明者胃也。但使 胃阴充拓,在上之贲门 ② 宽展,则食物入;在下之幽门 ③ 、阑门 ④ 滋润,则二便不闭,而隔症愈矣。

【注释】

①胃阴:胃中津液。

②贲门:胃的上口。

③幽门:胃的下口。

④阑门:大小肠交界部位,形容此处如门户间的门阑,故称为阑门。

【语译】

胃中的津液如膏如脂,叠积胃底。久患隔食病的人,则胃阴已经严重亏耗。高斗魁(鼓峰)说,治疗隔食病,应该专治足阳明胃经。只有使胃中津液充实,胃的上口贲门部位展开,食物即容易通下;胃的下口幽门、阑门得到滋养濡润,则大小便通畅,这样就可以治愈隔食病。

【原文】

启膈饮(3)  理一般 启膈饮亦是和胃养阴之意。但此方泄肺气之郁,彼方救肾水之枯,一阴一阳,宜择用之。

【语译】

启膈饮有滋阴润燥的功效,也是治疗隔食病的常用方法。但是启膈饮长于开散肺气的郁结,而左归饮功专滋补肾阴的亏虚,两个方子分别从阴阳的不同角度来调理,可以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使用。

【原文】

推至理 冲脉① 干②  张石顽云:膈咽之间,交通之气不得降者,皆冲脉上行,逆气所作也。

【注释】

①冲脉:奇经八脉之一。《内经》说:冲脉者,起于气冲并少阴(肾)之经,使其上行至胸中而散。因此,凡见自下上冲的症状,就称为冲脉上逆病。而隔食病是饮食下咽困难,并有吐食现象,故可认为也是冲脉上逆为病。

②干:侵犯,干扰。

【语译】

进一步探讨隔食病产生的机制可以知道,隔食病与冲脉之气上逆有关。正如张璐(石顽)所言,冲脉之气上逆,可导致咽喉与胸膈之间的气不能下降。

【原文】

大半夏(4)  加蜜安 冲脉不治,取之阳明。仲景以半 夏降冲脉之逆,即以白蜜润阳明之燥,加人参以生既亡之津液,用甘澜水以降逆上之水液。古圣之经方,惟仲景知用之。

【语译】

张仲景用大半夏汤加白蜜来治疗隔食病,目的就在于用半夏抑制冲脉上逆之气,用白蜜滋润胃脘的枯燥,再加人参以益气生津,用甘澜水潜降上逆的水液。

【原文】

金匮秘 仔细看 《金匮》明明用半夏,后人诸书,皆 以半夏为戒。毁圣之说,倡自何人?君子恶之!

【语译】

《金匮要略》中治疗隔食病的秘诀,我们应该仔细地研究。《金匮要略》里治疗隔食病明明是用半夏,可是后人所写的很多书籍,却认为不能用半夏治疗隔食病,这种说法毁坏了圣人的学说。

【原文】

若反胃①  实可叹 食得入而良久反出,名为反胃。

【注释】

①反胃:病名。见《景岳全书》。亦称胃反、翻胃。《医贯》记载:“翻胃者,饮食倍常,尽入于胃矣,但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一两时而吐,或积至一日一夜,腹中胀闷不可忍而复吐,原物酸臭不化,此已入胃而反出,故曰反胃。”多因脾胃虚冷,命门火衰,不能运化水谷所致。

【语译】

若是得了反胃病,这实在是令人叹息的。反胃就是指饮食入胃,经过很久时间,由胃反出的病。

【原文】

朝暮吐 分别看 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与隔食症宜分别而药之。

【语译】

反胃有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等症状,应该与隔食病分别看待,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原文】

乏火化 属虚寒 王太仆云:食不得入,是有火也。 食入反出,是无火也。此症属中焦、下焦火衰无疑。

【语译】

王冰(太仆)说,饮食不能入胃,是因为胃中有火。而反胃的原因是胃中火气衰弱,不能消化食物,属于虚寒性的病证。

【原文】

吴萸饮(5)  独附丸(6)  妙在吴萸镇厥阴逆气,配入甘温,令震 ① 坤 ② 合德,土木不害。生附子以百沸汤俟温,浸去盐,日换汤三次。三日外去皮,放地上,四面以砖围,外以炭火烧一时,则附子尽裂,乘热投以姜汁,又如法制之。大抵一斤附子配一斤姜汁,以姜汁干为度,研末蜜丸。以粟米稀粥,送下二钱。

【注释】

①震:八卦之一,代表雷。在人体代表肝。故道教医学把治疗与肝有关的方药归属于震卦范畴。

②坤:八卦之一,代表地。在人体代表脾、胃、肌肉,故道教医药把治疗脾胃疾病的方药,皆归于坤卦范畴。

【语译】

吴茱萸汤、独附丸之类的处方可以治疗反胃。吴茱萸汤可以降厥阴肝经的逆气而止呕吐,使肝脾调和。独附丸即用百沸汤将生附子浸去盐,一天换三次汤。三日后去除附子的外皮,放在地上,四面用砖围上,外面用火烧一个时辰,使附子裂开,乘热往里面加入姜汁,大概一斤附子加一斤姜汁,姜汁干后,研末制成蜜丸。用粟米稀粥,送服二钱。

【原文】

六君类 俱神丹 六君子汤 (7) 加姜附及附子理中汤 (8) 之类。

【语译】

六君子汤,或加干姜、附子,以及附子理中汤等也都是治疗隔食病的有效方剂。

【按语】

要旨

隔食与反胃均属于饮食消化类疾病,故陈念祖将这两个疾病一起论述。他认为隔食因胃中津液干枯,冲脉上逆而致,应采用左归饮之类的方剂以滋养胃阴,用大半夏汤以降逆气。认为反胃是由于中焦虚寒所致,用吴茱萸饮、独附丸、六君子汤等治疗。可见陈念祖对隔食病的论述,只强调胃阴虚,但忽略了因痰、因瘀导致的隔食病偏实证的论治。

病名

隔食又称噎膈,是由于食管狭窄、食管干涩而造成的以吞咽食物梗塞不顺,甚则食物不能下咽到胃,食入即吐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本病发病年龄段较高,中老年人如出现原因不明的吞咽障碍时,应及早就诊,进行有关方面的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西医学中的食管癌、贲门癌以及贲门痉挛、食管憩室、食管炎、弥漫性食管痉挛等疾病,出现吞咽困难等表现时可参照本病治疗。

反胃是指饮食入胃,宿谷不化,停留胃中,经过良久,由胃反出的病证。西医学中的幽门痉挛、梗阻可参照本病治疗。

病因病机

噎膈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形成气滞、痰阻、血瘀,导致食管阻滞、狭窄,使饮食难下。也可进一步造成津伤、血耗等,使食管失于滑润,饮食难下。其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其病变脏腑关键在胃,与肝、脾、肾有密切关系。

反胃多因饮食不当,饥饱不常或嗜食生冷,损及脾阳,或忧愁思虑,伤及脾胃,以致中焦虚寒,不能消化水谷,饮食停留,终至呕吐而出。如反胃日久,可导致肾阳亏虚,即所谓下焦火衰,釜底无薪,不能腐熟水谷,则病情更为严重。

治疗

噎膈:

在治疗方面首先应察其虚实。实者系指气、血、痰三者互结于食管,虚者系属津血日渐亏虚。由于病程较长,故往往由实转虚,由气及血,而治疗方法也应适当加以调整。初期以标实为主,根据气结、痰阻、血瘀的不同,分别进行治疗,但均需加入滋阴养血润燥之品;后期以本虚为主,应根据津血亏虚及阴阳衰弱的程度给予不同治疗。

痰气交阻:

症见吞咽梗阻,胸膈痞闷,情志舒畅时可稍减轻,口干咽燥,舌质偏红,苔薄腻,脉弦滑。治宜开郁、化痰、润燥,用启膈散加减。

津亏热结:

症见吞咽梗涩而痛,固体食物难入,汤水可下,形体逐渐消瘦,口干咽燥,大便干结,五心烦热,舌质红干,或带裂纹,脉弦细数。治宜滋养津液,泄热散结,用沙参麦冬汤(1) 加减。如肠中燥结,大便不通,可酌用大黄甘草汤(2) ,但宜中病即止以免重伤津液。

瘀血内结:

症见胸膈疼痛,食不得下而复吐出,甚至水饮难下,大便坚如羊屎,或吐出物如赤豆汁,面色晦滞,形体更为消瘦,肌肤枯燥,舌红少津,或带青紫,脉细涩。治宜滋阴养血,破结化瘀,用通幽汤(3) 加减。如服药即吐,难于下咽,可先服玉枢丹(4) ,或用烟斗盛药,点燃吸入,以开膈降逆,随后再服煎药。

气虚阳微:

症见长期饮食不下,面色苍白,精神疲惫,形寒气短,泛吐清涎,面部浮肿,足肿,腹胀,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温补脾肾,用补气运脾汤(5) 和右归丸(6) 加减。

反胃:

主要表现为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谷不化,吐后稍觉舒适,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象细缓无力。治宜温中健脾,降气和胃,用丁沉透膈散(7) 加减。若见面色白,四肢清冷,舌淡白,脉沉细者,为久吐累及肾阳亦虚。治宜益火之源,以温运脾阳,用附子理中丸(8) 加减。若见唇干口燥,大便不行,舌红脉细者,是因久吐伤津,胃液不足,气阴并虚之象。治宜益气生津,降逆止吐,可用大半夏汤加减。

预后

噎膈病如果只出现噎的表现,多病情较轻而偏实证,预后良好。若由实转虚,由噎至隔,则病情较重,预后不良,甚则脾肾衰败,转为关格(即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证),而危及生命。

康复

噎膈是食不得入,反胃是食入反出,二者都属于难愈的疾病,并且病程较长,患者必须要保持精神愉快,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进食不可太快,宜细嚼慢咽,不吃过烫、辛辣、变质食物,忌烈性酒;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牛奶、羊奶、肉汁、蜂蜜、藕汁、梨汁等,以扶养胃气,巩固疗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不宜做超体力的活动。

病案举例(大半夏汤)

储某,女,58岁。近半年来,每三五天偶发进食时发噎,每噎则不能再进食。先后服药数十剂,均无效验,逐渐加重,继觉吞咽有梗阻感,咽 物时胸骨有轻微疼痛,有时发噎必吐出所食之物,并夹有泡沫黏液,形体消瘦,舌质淡白,少苔。处方:法半夏10g,生晒参8g,蜂蜜50g。日服2~3次,连服15天。据述服药5天后,进食顺利,未曾发噎,服药半月后,食欲渐旺,面色红润。而后以前方隔三五日进服,持续年余,体重增加,康复如初,现一切正常。(王业龙.噎嗝治验话经方.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2):169.)

【附方】

原书附方

(1)六味汤:

应为六味地黄汤,见虚痨附方。

(2)左归饮(见虚痨附方)

(3)启膈饮:

《医学心悟》方。有滋阴润燥,启膈进食之效。主治隔食证,咽食噎哽不顺,时发噎气或疼痛,或食入反出等。

川贝母5g 沙参6g 川郁金3g 干荷蒂10g 砂仁壳3g 杵头糠6g 茯苓6g 石菖蒲3g 水2杯,煎八分服。

(4)大半夏汤:

《金匮要略》方。有益气健脾,降逆止呕之效。主治反胃,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

人参6g 半夏12g 加蜂蜜适量,水煎服。

(5)吴萸饮(即吴茱萸汤,见心腹痛胸痹附方)

(6)独附丸:

治寒证呕吐。

附子500g(炮,乘热用) 姜汁500g 拌干研细末,为蜜丸。每次服3~6g,用粟米稀粥送下。

(7)六君子汤:

《妇人大全良方》方。有益气化痰之效。主治脾胃气虚而兼有痰湿,症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咳嗽痰多,色白质稀者。

人参 白术 茯苓 半夏各10g 陈皮 炙甘草各6g 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2杯,煎八分服。治反胃,宜加附子6g,丁香、藿香、砂仁各3g。

(8)附子理中汤(见疟疾附方)

增补新方

(1)沙参麦冬汤(见虚痨附方)

(2)大黄甘草汤:

《金匮要略》方。治食已即吐。

大黄15g 甘草3g 水煎服。

(3)通幽汤:

《脾胃论》方。有润燥通塞之效。主治幽门不通,上冲,吸门不开,噎塞,气不得上下,大便难。

桃仁 红花各0.3g 生地黄 熟地黄各1.5g 当归 炙甘草 升麻各3g 为粗末,水煎服。

(4)玉枢丹:

《片玉心书》方,又名紫金锭。有化痰开窍,辟秽解毒,消肿止痛之效。主治感受秽恶痰浊之邪,症见脘腹胀闷疼痛,呕吐泄泻,小儿痰厥等。

山慈菇90g 红大戟45g 千金子霜30g 五倍子90g 麝香9g 雄黄30g 朱砂30g 雄黄、朱砂分别水飞或粉碎成细粉,山慈菇、五倍子、红大戟粉碎成细粉,将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及千金子霜配研,过筛,混匀,另取糯米粉加水做成团,蒸熟后与粉末调匀,压制成锭,阴干。口服,每次0.6~1.5g,每日2次。

(5)补气运脾汤:

《证治准绳》方。治中气不运之噎塞。

人参6g 白术6g 橘红 茯苓各4.5g 黄芪(蜜炙)3g 砂仁2.4g 甘草1.2g 加生姜一片、大枣一枚,水煎。

(6)右归丸(见虚痨附方)

(7)丁沉透膈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又名十八味丁沉透膈汤。主治脾胃不和,中寒上气,胁肋胀满,心腹疼痛,痰逆恶心,或时呕吐,饮食减少,十隔五噎,痞塞不通,嗳气吞酸,口苦失味等症。

白术90g 炒香附 人参 砂仁各30g 炙丁香 麦芽 煨肉豆蔻 白豆蔻 木香 青皮各15g 炙甘草45g 沉香 陈皮 藿香 厚朴(姜炒)各22.5g 炒神曲 半夏(汤泡七次) 草果各7.5g 为粗末,每服12g,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服。

(8)附子理中丸(见虚痨附方)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5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