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二十五史彈詞輯註 卷第十

作者:杨慎 字数:7969 更新:2025-06-10 14:27:31

第十段 說元朝

西江月

山色消磨今古,水聲流盡年光。翻雲覆雨數興亡,回首一般模樣。

清景好天良夜,賞心春暖花香。百年身世細思量,不及樽前席上。

詩曰

慷慨樽前發浩歌,休教世事苦相磨。東風要與花為主,無奈青春老去何。

桃杏花開滿樹紅,轉頭青子綠陰濃。梧桐葉上猶殘雨,雪片簷前又舞風。時序往來千古在,人生聚散一場空。今朝有酒今朝醉,說甚英雄十大功。

玉軫曲終詞打疊,餘文煞尾奉知音。知音肯共閒談笑,故典何妨反覆論。論到可人題品處,越多慷慨越精神。東門黄犬堪傷痛,鶴唳華亭不可聞。夜枕滴殘金砌雨,曉窗敲碎玉壺冰。金盤萬顆珍珠落,寶樹千花錦繡分。讚美賢人談勝事,稱揚孝子共忠臣。撥開虎鬬龍爭處,揀出清閒物外人。范蠡扁舟滄海月,陳摶高枕華山雲。冰絃喚醒紅塵夢,詎比尋常勸世文。

話說宋遼夏金四家已畢,說到元朝。

元太祖者,姓奇渥溫,名鐵木眞,蒙古人氏。於宋寧宗開禧二年、金章宗泰和六年、夏襄宗應天元年,稱帝於斡難河,滅夏,傳太宗窩闊台,滅金,定宗貴由、憲宗蒙哥、世祖忽必烈,滅宋混一,再傳成宗鐵木耳、武宗海山、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英宗碩德八剌、泰定帝也孫鐵木耳、明宗和世㻋、文宗圖帖睦爾、寍宗懿璘質班、順帝妥懽帖木爾,明太祖滅之,天下歸明。前後一十四帝,共一百六十二年(起宋甯宗開禧二年丙寅,終元順帝至正二十六年丁未),混一實止八十八年(起世祖至元十七年庚辰,終順帝至正二十六年丁未)。今將元朝始末,畧題大概。

三百載,宋遼金,中原鼎沸。

斡難河,韃兵起,別是乾坤。

元太祖,鐵木眞,神謨妙算。

廣機謀,多智計,出類超羣。

掃沿邊,四十國,如同削草。

感天心,角𧤗現,罷戰休兵。

蒙古在女眞之北,唐為蒙兀部,亦號蒙骨斯,其人勁悍善戰。宋髙宗紹興五年,金始伐之,連年不克,乃議和。鐵木眞之先,有曰孛端叉兒,居烏桓北,世奉貢於遼金,而總隸於韃靼。至也速該,并吞諸部,勢愈盛大。也速該生鐵木眞,塔塔兒部叛金,鐵木眞帥眾會金滅之,以功授為察兀秃魯,猶中國詔討使也。其後攻滅乃蠻部,益以盛强,乃大會諸部於斡難河之原,自號成吉思汗,是為太祖。史臣曰:帝用兵如神,其奇勲偉績甚眾。○分遣諸子攻西域,皆克之,滅回回國,進次忻都國。鐵門關見一獸,鹿形馬尾,綠色而獨角,能人言,謂曰:宜早回。以問耶律楚材,對曰:此獸名角𧤗,解四夷語,好生惡殺。今大軍征西已四年,蓋上天惡殺,遣告陛下。乃還。

能委任,股肱臣,眞材實料。

有功勞,四怯薛,世代相承。

博爾朮,博爾忽,濟時人物。

木華黎,赤老溫,萬古留名。

怯薛,猶言分番宿衛也。宿衛皆領於四怯薛,以功臣博爾朮、博爾忽、木華黎、赤老溫四族,世領怯薛之長,時號掇里班曲律,猶云四傑。

終老在,六盤山,雄心未已。

尚叮嚀,約宋國,併力平金。

宋理宗寳慶三年,卒於六盤山,謂左右曰:金精兵在潼關,阻山限河,難以遽破。若假道於宋,宋金世讐,必能許我,則下兵直擣大梁,破之必矣。言訖而卒,第三子窩闊台立,是為太宗。

元太宗,窩闊台,寬洪大量。

滅殘金,侵宋境,國勢龍興。

但可惜,酒為魔,中宮竊柄。

鈋鉄𨬟,因醉死,七子誰君。

宋理宗端平元年滅金,遂侵宋。太宗嗜酒,晚年尤甚。淳佑元年,出田還至鈋鉄𨬟,胡蘭山進酒懽飲,翌日卒。太宗七子,長定宗,次闊端太子,次闊出太子,次哈喇寮兒王,次合失大王,次合丹大王,次滅里大王。《史斷》曰:太宗德量寬宏,與宋合兵滅金,全有中原,恢廓先烈遠矣。○初,太宗欲以第四子曲出之子失烈門為嗣,至是六皇后乃馬眞氏,召問耶律楚材,楚材請遵遺詔,后不從,遂稱制。

元定宗,間五載,才方卽位。

不三年,歸天去,母后稱尊。

淳佑六年,太宗長子貴由立,是為定宗。八年卒,皇后抱失烈門聽政。

元憲宗,勤政事,刚明果斷。

不貪杯,不重色,嚴御羣臣。

久不立君,中外洶洶,十一年,諸王大臣推太祖第四子拖雷之長子蒙哥卽位,是為憲宗。殺定宗后,竄失烈門。史臣曰:憲宗剛明雄毅,沈斷而寡言,不樂燕飲,不好侈靡,雖后妃不許過制,御羣臣甚嚴。開慶元年卒,明年景定元年,弟忽必烈立,是為世祖。

元世祖,滅南朝,華夷混一。

據燕山,朝萬國,四海來賓。

世祖至元十六年滅宋,宋主昺之祥興二年也。定都於燕,國號元,遣兵擊破緬西、南夷,十三部皆降,海外諸番入貢。

立渾儀,窮河源,又開海運。

太史郭守敬創簡儀、仰儀及諸儀表,皆臻精妙,有古人所未及者。○遣使窮河源,四閱月始抵其地。○粮運仰給江南者,勞費無成。有海盗朱清、張瑄,備知海道曲折,乃造船六十艘,運粮四萬六千餘石,逾年始至。

焚道書,括圃讖,禁習天文。

詔參校道書,惟《道德經》為老子所著,餘皆後人偽撰,悉焚之。括天下私藏天文圖讖,有私匿及私習者罪之。

錄聖裔,訪人才,似乎祟正。

寵西僧,求術士,不算聰明。

以宋衍聖公孔洙為國子祭酒。○遣使訪求江南人才,趙孟適、葉李、趙孟頫等二十餘人,皆擢用之。賜西僧八思巴號大寳法王帝師。○西僧楊璉眞加,侵盜官物,臺省請誅之,不聽。○遣使詣江南,搜訪術藝之士,又詣馬八兒國,訪求方伎士。

俊鷂子,美珍珠,宜乎不受。

大酒罇,無縫衣,何苦勞心。

回回孛可等獻大珠,邀價鈔數萬錠,帝曰:珠何為,當留此錢,以周貧者。造大樽,以木為質,銀内而金外,鏤為雲龍,髙一丈七寸。命尚衣局織無缝衣。

擊日本,十萬師,委埋魚腹。

大發兵擊日本,至平壼島,遇颶風敗舟,諸將各擇堅艦乘之遁去,棄士卒十餘萬於島,日本襲殺殆盡,還者才三人。

發會稽,諸陵骨,遺恨冬青。

以楊璉眞加,總攝江南釋教。眞加利宋攅宮金玉,發諸陵在紹興者,裒諸陵骨為浮屠。會稽人唐珏痛憤,以他骨易之,移宋故宮冬靑樹植其上以識。

立國來,殺生靈,幾乎千萬。

屍骸山,膏血海,劫數驚人。

創大都,詢興亡,紅蟲滿匣。

統中華,十六載,八十而崩。

帝問劉秉忠曰:今之定都,惟大都、上都耳,何處最佳?對曰:上都國祚短,民風淳;大都國祚長,民風淫。遂定都燕京。秉忠築京城,掘地得一石匣,内有紅頭蟲數萬,帝問曰:何祥?對曰:異時代國家者此也。其後劉福通等兵起,以紅巾為號,是其應也。至元三十一年,帝崩,壽八十,皇孫鐵木耳立,是為成宗。○上都,卽開平衛。大都,今順天府。

元成宗,脩祖業,垂拱而治。

十三年,行的事,間雜昏明。

葡萄酒,門攤錢,罷之為美。

罷太原平陽路釀進葡萄酒,以葡萄園還民。○初,阿里海牙下湖廣,罷宋夏稅,改科門攤。至是宣慰張國紀復請科夏稅,與門攤併征,湖湘重罹其害。御史臺以為言,詔趣罷之。

馬牛羊,鷹共犬,取索何勤。

末年來,多寢疾,政由宮閫。

吝工費,縮渠河,漂沒人民。

詔民間馬、牛、羊,百取其一,羊不滿百亦取之。詔遼陽省進海東靑鶻,二十四驛,每驛給牛六頭,使者食米五石,鷹食羊五口。又狗遞十二驛,每户給鈔十錠。開鐵幡竿渠,郭守敬曰:山水暴下,必大為渠堰,廣七十步乃可。執政吝於工費,縮其廣三之一。明年大雨,渠不能容,漂没人畜廬帳。○帝在位十三年崩,兄子懷寍王海山立,故太子眞金之孫,荅剌麻八剌之子也,是為武宗。○史臣曰:帝承世祖太平之業,垂拱而治,可謂善於守成。而末年連嵗寢疾,政由宮壼大臣,其不至廢墜者,以去世祖未遠,成憲具在故也。

元武宗,兄之子,繼登其位。

以同胞,弟為子,頗礙天倫。

僧翰苑,宦中書,仕途太濫。

立母弟愛育黎拔力八逹為太子,以西僧教瓦斑為翰林學士,加宦者李邦寍大司徒,兼左丞相,故宋小黃門也。

江浙饑,眞定水,災異頻仍。

至大元年,兩浙饑死者甚眾,江淮民採草根樹皮為食。濟寍、眞定大水。○帝崩,太子立,是為仁宗。

元仁宗,守文主,聰明恭儉。

選明經,立科舉,所寶惟賢。

史臣曰:帝聰明恭儉,通達儒術,孜孜為治,一遵世祖成法。○親定國子生額為三百人,通一經者以次補伴讀。初,詔行科舉,詹事院臣啓金州獻瑟瑟洞,請遣使採之。帝曰:所寳惟賢,瑟瑟何用,後若此者勿復聞。

重國本,禁諸王,農時出獵。

尊宋儒,廣從祀,建閣崇文。

立子碩德八剌為太子,禁方春畋獵。建崇文閣於國子監,以周、程、張、朱、邵雍、司馬光、張栻、呂祖謙、許衡,並從祀孔子廟庭。○帝崩,太子立,是為英宗。

元英宗,行孝道,焚香請代。

納直諫,停罷了,元夕張燈。

帝性孝,仁宗不豫,焚香告天,願以身代。○帝欲以元夕張燈禁中,尚書張養浩諫,卽罷之,賜金帛以旌其直。

恤孔裔,免民租,仁慈切念。

寫經文,作佛事,禍福迷心。

敕有司卹孔子子孫貧乏者,免河間、河南、陝西十二郡民租之半。○敕寫金字藏經,建西山佛寺,作佛像,冶銅五十萬斤。

縱奸黨,殺朝臣,剛明有欠。

駐南坡,行幄裏,禍變相尋。

君與相,可憐人,俱遭寇手。

為惺惺,無遠慮,悞了前程。

初,太師鐵木迭兒奸貪,平章蕭拜住、中丞楊朶兒只劾罷之。仁宗崩,鐵木迭兒復相,殺拜住、朶兒只,多譛毁先帝舊人。帝覺之,乃委平章拜住以心腹。鐵木迭兒卒,拜住獨相,御史大夫鐵失等,以奸黨不自安。帝自上都還,駐蹕南坡,鐵失等殺拜住,弒帝於卧所。諸王立故太子眞金之孫,也孫鐵木耳,是為泰定帝。

泰定主,討元凶,掃除奸黨。

忽天災,受佛戒,買寶求珍。

帝誅鐵失及其黨。○泰定元年四月,烈風地震,平章事張珪上書,比年佛事愈繁,致灾愈速,宜罷功德使司。賈胡中買寳石、分珠、寸石,價值數萬,以經國有用之費,易不濟飢寒之物。廣東采珠勞擾,宜悉停罷。

因避暑,上都宮,升遐去世。

二宗姪,相遠離,國政誰尊。

元明宗,和世㻋,僻居沙漠。

弟文宗,圖帖睦,遠處江陵。

帝崩於上都,文宗以其非所宜立,故不為立廟,諡止稱泰定帝。初,仁宗立武宗子和世㻋為周王,出鎮雲南。行次延安,武宗舊臣釐日、教化等謀曰:天下武宗之天下,王之出鎮,本非上意,由讒搆使然,请聞之朝廷,杜塞離間。遂與陝西丞相阿思罕、平章塔察兒,發關中兵,分道自潼關、河中府入。已而塔察兒背約,襲殺阿思罕、教化,和世㻋乃逃居漠北。英宗時鐵木迭兒固寵搆衅,告脫歡察兒等交通親王,於是遷武宗次子圖鐵睦爾於瓊州。泰定元年召還,封懷王,居江陵。

燕帖木,迎文宗,入承大統。

却差人,和寧北,遠接明宗。

行殿裏,喜相逢,歡歌飲宴。

不明白,誰下手,骨肉分情。

燕帖木,聞哭聲,忙收玉璽。

把文宗,扶上馬,事恐難明。

復寶位,賜金帛,情由顯露。

身弒兄,妻弒嫂,顯得欺心。

泰定卽崩,簽樞密院事燕帖木兒,以受恩武宗,欲立其二子,乃執臺省臣下獄,遣使迎懷王於江陵。泰定帝太子阿速吉八,卽位於上都,遣兵分討燕帖木兒。懷王至大都,以周王在漠北,欲虛位俟之,燕帖木兒不可,乃卽位,是為文宗,詔曰:謹俟大兄之至,以遂固讓之心。上都兵討燕帖木兒者,皆敗還。先是齊王月魯帖木兒等,聞懷王卽位,舉兵圍上都,諸大王臣出戰,屢敗勢蹙,奉寳璽出降,阿速吉八不知所終。遣使迎周王於漠北。王南還至和寧之北,遂卽位,是為明宗,立懷王為太子。行次旺忽察都,懷王入見。明宗暴卒,燕帖木兒聞哭聲,卽奔入帳中,取寳璽,扶文宗上馬南馳,復卽位,詔養燕帖木兒子為子,賜居第及貲產。○皇后弘吉剌氏,殺明宗后八不沙。

胡笳曲,甲辰君,空陳圖說。

司徒香山言,陶弘景胡笳曲有負扆飛天曆終是甲辰君之語,暗合陛下生年紀號,實受命之符,乞付史舘,頒示中外。

天鼓鳴,虹貫日,地震燕京。

至順三年,天鼓鳴於東北,白虹並日出,長竟天,京師地震。

尊國師,舉朝臣,郊迎匍伏。

以西僧輦眞吃剌思為帝師,命朝臣一品以下咸郊迎,大臣俯伏進觴。

懷歹念,佛不佑,天喪其身。

明宗子,號寧宗,纔方七歲。

坐龍牀,一箇月,命夭難存。

帝崩年二十九,明宗次子鄜王懿璘質斑立,年七嵗 ,是為寧宗,一月卒。

燕帖木,弄威權,斃於溺血。

元順帝,寍宗兄,即位稱尊。

初,太祖取阿兒斯蘭國,封為郡王,明宗居沙漠,納其裔孫罕祿魯氏女,生妥懽帖睦爾。明宗后遇害,徙之髙麗,尋詔天下,言明宗在時,素謂非其子,移於廣西之靜江。寍宗崩,燕帖木兒請立文宗子燕帖古思,太后曰:吾子尚幼,妥懽帖睦爾年十三矣,且明宗長子當立。乃遣使迎之,至良鄉,燕帖木兒見具陳迎立意,妥懽帖睦爾幼,且畏之,一無所答,燕帖木兒疑之。又太史言其立,則天下亂,故至京久不得立。六月乃卽位,是為順帝。燕帖木兒荒淫日甚,體羸溺血死。○宋德祐帝名㬎,度宗子也。咸淳十年,度宗崩,以嘉國公卽位,時年四嵗,明年改元德祐。元世祖至元十三年,伯顏入臨安,以帝北去,降封瀛國公。及長,世祖配以公主。一日與内宴,酒酣立傍殿楹間,以手搔柱,世祖恍惚見龍爪攫拏狀。時有獻鋤剪者,世祖疑未許。公密知之,乃乞為僧,往吐蕃學佛法,因挈公主遁居沙漠,易名合尊,時至元二十五年,公年十八矣。閩人俞應則有詩記其事云:趙宋第十六飛龍,元朝降封瀛國公;元君召公尚公主,時承賜宴明光宮;酒酣伸爪爬金柱,化為龍爪驚天容;侍臣獻謀將見除,公主泣淚沾酥胸;幸脫虎口走方外,易名合尊沙漠中。長子亦為僧,名完普,此當是公主所生。按《庚申帝大事記》云:公自願為僧白塔寺中,已而奉詔居甘州山寺。有趙王者,憐公老且孤,以回回女贈之。元仁宗延祐七年,嵗在庚申四月十六日,夜生一男子。明宗適在北方來,早行,見寺上龍文五采,訪之乃公所居,問曰:子室中有異寳乎?對曰:無有,今早五更,产一男子。明宗大喜,因求為子,并載其母以歸,卽庚申帝也。天寳二年,明宗遇殺,庚申君方十嵗。俞應則詩云:是時明宗在沙漠,締交合尊情頗濃;合尊之妻夜生子,明宗隔帳聞笙鏞;乞歸行宮養為子,皇考崩時年甫童。又詩云:文宗降詔移南海,五年仍歸居九重;壬癸乾枯丙丁發,西江月下生涯終;至今兒孫主沙漠,吁嗟趙氏何其雄。元水德,故曰壬癸,宋火德,故曰丙丁。西江月者,陶九成所記劉秉忠之詞,順帝殂於應昌之讖也,應昌府有西江焉。○靜江,卽桂林府。良鄉縣,屬順天府。

封伯顏,為秦王,秦州山裂。

性優柔,無果断,委政權臣。

封伯顏為秦王,是日秦州山崩地裂。

製宮漏,造龍舟,窮工極巧。

運氣術,天魔舞,惑亂其心。

帝製龍舟自為式,又製宮漏,其精巧絶出人意,皆前所未有。○右丞相哈麻進西番僧於帝,教帝行房中運氣之術,號演揲兒法,又進僧伽璘眞善秘密法,帝皆習之,怠於政治,惟事遊宴。以宮女十六人按舞,名十六天魔。

聽臣子,殺中宮,不能遮護。

伯顏獨秉政,太平王唐其勢忿之,率勇士突入宮,伯顏捕誅之,其弟塔剌海走匿皇后座下,后蔽之以衣,左右曳出斬之。伯顏奏并執后,后呼曰:陛下救我。帝曰:汝兄弟為逆,豈能相救。伯顏尋弒后。

儘奸雄,逐太子,柔怯無能。

右丞相搠思監,狥太子旨,誣御史大夫老的沙等不軌,鍜鍊其獄,連逮不已。帝知其无辜,數諭止之,太子不從。中書右丞也先不花,與知樞密院事秃堅帖木兒有隙,因譖其詆毁朝政,而鎮大同。平章孛羅帖木兒,素與秃堅友善,遣人白其非罪。太子怒孛羅跋扈,交通秃堅,下詔削官爵,奪其兵。孛羅拒命,詔廓帖木兒討之。孛羅知非出帝意,遂令秃堅舉兵向闕,殺搠思監等,太子出奔。詔復孛羅官爵,乃引軍還大同。太子還,復遣兵攻大同,孛羅復犯闕,太子帥師拒之不利,復出奔,大發兵討孛羅,孛羅拒戰兵敗。威順王之子和尚,忿其無君,言於帝,受密旨誅之,并誅秃堅、老的沙,太子乃還。

石人出,國運衰,羣雄並起。

只招降,無計策,遍地紅巾。

河決,詔開黃河故道。先是童謡云: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及治河,果於黃陵岡得石人一眼,而穎州劉福通、蕭縣李二、羅田徐壽輝兵起,皆以紅巾為號。又台州方國珍、定遠郭子興、泰州張士誠等兵起。國珍、士誠相繼降,而擁兵據地如故。

李生瓜,天雨氂,無邊怪象。

彰德李實如黃瓜。先是童謡云:李生黃瓜,民皆無家。又彰德路天雨毛如線而綠。民謡云:天雨線,民起怨,中原地,事必變。又大都雨氂,長尺許。

內孛羅,外擴廓,室鬬紛紜。

以擴廓帖木兒總制諸路軍馬,擴廓調張良弼等兵不應,擊之,良弼與思李齊連兵拒之。初,太子之出奔欲自立,擴廓不從,及還京,欲以其兵脅帝禪位,又不從,故太子深啣之。及累促出師江淮,擴廓不行,而與良弼等搆兵不已。朝廷疑之,乃命太子總制天下兵馬,擴廓止領本軍,令諸將分兵拒守。擴廓拒不受,未幾罷之,奪其軍。

黄河淸,淚沾襟,知由聖主。

棄燕京,望北走,社稷分崩。

駐應昌,纔二年,鑾輿晏駕。

皇太孫,買的里,束手俘擒。

大元國,十四君,不堪回首。

九十年,居中夏,一旦成塵。

至正二十一年,黃河淸七日,凡五百里。二十二年,黃河淸千餘里。帝聞之不樂曰:黃河淸,聖人出,當有代朕者。二十四年,明太祖稱吳王,明年卽帝位,遣徐達、常遇春等北定中原。帝夜半開建德門北奔駐應昌,二年而殂,元亡。明太祖以其能順天命,追諡順帝。遇春等追擒皇孫買的里八剌而還。

細思想,轉沈吟,人生有幾。

巧安排,多計較,到底浮雲。

高人解得其中意,淡盡爭名奪利心

西江月

細想三皇五帝,一般錦繡江山,風調雨順萬民安,不见許多公案。後世依他樣子,齊家治國何難。流芳百世在人間,萬古稱揚讚歎。

仁皇治世天心順,不動干戈永太平。

本彈詞楊升庵氏著至元代為止,僅稱廿一史彈詞,盖當時斷史,漢未分前後、唐未分新舊之故。明淸二代,經楊養勁先生續著,後乃從正史例,名廿五史彈詞,歸正體例也。

古眞州晏氏天任考注

二十五史彈詞輯注卷第十終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5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