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二十五史彈詞輯註 卷第八

作者:杨慎 字数:20353 更新:2025-06-10 14:27:26

第八段 說五代十國

定風波

雨汗淋漓赴選場,秀才落得甚乾忙。

白髮漁樵諸事懶,蕭散。

閒談今古論興亡。

虞夏商周秦楚漢,三分南北至隋唐。

看到史官褒貶處,得趣。

不摇紈扇自然凉。

诗曰

山自青青水自流,南征北戰幾時休。青春壯士邊關老,紅粉佳人白了頭。

十遇征夫九皺眉,忘餐廢寢有誰知。中宵破夢兜鈴舉,頓飯驚心戰馬嘶。剪髮搓繩穿斷甲,拆衣抽線補殘旗。風流宰相龍樓宴,翠袖雙扶下玉梯。

詩向會家閒講究,話逢知己細評論。評論往事知賢否,講究前賢識廢興。東岸水流西岸響,南山風送北山雲。雲容冉冉舒還卷,水勢滔滔古又今。流水浮雲何日了,人生在世幾回春。消磨白髮詩和酒,断送青春利與名。蓋世功名野馬燄,掀天事業闥婆城。半張故紙留蹤跡,千古漁樵作話文。闊論高談依故典,長歌短曲弔英魂。就中多少悲歡處,珍重相知勿倦聽。

說過隋唐三百載,一場春夢,別翻公案,五代史多少興亡。五代者,梁、唐、晉、漢、周也,起梁太祖,終周恭帝。

梁(通鑑稱後梁)太祖朱晃者,篡唐稱帝。傳末帝友貞,唐莊宗滅之。凡二主,一十七年。

唐(鑑稱後唐)莊宗李存勗者,父克用,唐封晉王,存勗嗣位,滅梁稱帝。傳明宗亶、閔帝從厚、廢帝從珂,石敬塘篡之。凡四主一十四年。

晉高祖石敬瑭者,篡唐稱帝。傳出帝重貴,契丹滅之。凡二主,一十一年。

漢(鑑稱後漢)高祖劉暠者,乘契丹滅晉稱帝。傳隱帝承佑,郭威篡之。凡二主,四年。

周(鑑稱後周)太祖郭威者,篡漢稱帝,傳世宗榮、恭帝宗訓,禪位於趙匡胤。凡三主,十年。

五代共一十三主,五十三年,纔六主善終(唐明宗,晉高祖,漢髙祖,周太祖、世宗、恭帝)。中间又有僭號之國十一處,閩、吳越、吳、南唐、楚、南平、蜀、南漢、北漢、燕(五代史燕不在十國之數),稱王稱帝,贤愚不同。

閩王審知,兄潮,唐昭宗時據福建,至審知封王,傳王延翰、王璘(始稱帝)、王昶、王曦、王延敬。凡六主,五十年,降於南唐(起唐昭宗景福二年癸丑,終晉出帝開運二年乙巳)。

吳越錢鏐,唐昭宗時,據兩浙封王。傅錢元瓘、錢弘佐、錢弘宗、錢弘俶。凡五主,八十三年,歸於宋(起唐昭宗乾寧三年丙辰,終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戊寅)。

吳楊行密,唐昭宗時,據淮南封王。傳楊渥、楊隆演、楊溥(始稱帝)。凡四主,四十六年,李昇篡之(起唐昭宗景福元年壬子,終晉高祖天福二年丁酉)。

唐(史稱南唐)李昇,楊氏之臣,徐温之義子,篡吳稱帝。傳李景(始去帝號)、李煜。凡三主,二十九年,宋太祖滅之(起晉髙祖天福二年丁酉,終宋太祖開寳八年乙亥)。

楚馬殷,唐昭宗時,據湖南封王。傳馬希聲、馬希範、馬希廣、馬希萼、馬希崇。凡六主,五十六年,唐李景滅之(起唐昭宗乾寧三年丙辰,終周太祖廣順元年辛亥)。

南平高季昌,後梁之臣,據荊南封王。傳高從誨、高保融、高保勗、高繼冲,凡五主,五十七年,宋太祖滅之(起梁太祖開平元年丁卯,終宋太祖乾德元年癸亥)。

蜀王建,唐昭宗時,據兩川封王,唐亡稱帝。傳王衍,凡二主,三十五年,唐莊宗滅之(起唐昭宗大順二年辛亥,終唐莊宗同光三年乙酉)。

蜀(史稱後蜀)孟知祥,唐明宗時,據兩川封王,後稱帝。傳孟昶,凡二主,四十一年,宋太祖滅之(起唐莊宗同光三年乙酉,終宋太祖乾德三年乙丑)。

漢(史稱南漢)劉龑,兄隱,唐昭宗時,據廣南,梁時封王,至龑稱帝。傳劉玢、劉晟、劉鋹,凡四主,五十五年,宋太祖滅之(起梁末帝貞明三年丁丑,終宋太祖開寳四年辛未)。

漢(史稱北漢)劉旻,漢高祖之弟,因郭威篡漢,稱帝於晉陽。傳劉承钧、劉繼恩、劉繼元,凡四主,二十九年,宋太祖滅之(起周太祖廣順元年辛亥,終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己卯)。

燕劉守光,父仁恭,唐昭宗時,據盧龍。梁初守光封王,尋稱帝,唐莊宗滅之。

凡此十一處,共四十二主。

自唐末梁初,各據土僭号。至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滅北漢,通共八十二年,方纔僭偽盡絶。中間壽考全身者,二十餘人(閩王審知,吳楊行密、隆演、溥,南唐李昇、景,吳越錢鏐、元瓘、弘佐、弘倧、弘俶,楚馬殷、希聲、希範,南平髙季昌、從誨、保融、保勗,蜀王建,後蜀孟知祥,南漢劉龑、晟,北漢劉旻、承鈞),餘皆死於非命。今從五代朱温創始之初說起。

按五代,始於梁,朱温創首。

本碭山,無賴子,一箇窮民。

唐之末,金色蟇,太行造反。

聚鄉民,相接應,占據河中。

勢敗也,乃降唐,獲功受賞。

賜御名,易全忠,猛氣凶鋒。

唐僖宗乾符二年,濮州人王仙芝作亂。先是謠言云:金色蝦蟇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及仙芝殘曹州,寃句人黄巢應之。碭山人朱温性兇悍,亡入賊中,為巢部將,攻河中。中和二年,温據同州,見巢勢蹙乃降,以為河中招討使,賜名全忠。

所忌者,晉蜀岐,皆為勍敵。

晉李克用,蜀王建,岐李茂貞。

封魏王,加九錫,几肉唐宗。

效推戴,張文蔚,蘇循李振。

全忠殺昭宗子九人,急欲禪代,謀於蔣玄暉,乃封為魏王,加九錫。全忠怒不受,朝士多懷憤色。尚書蘇循獨言曆數有歸,宜速行禪讓。○李振以宰相裴樞等難制,勸全忠盡殺之。○張文蔚奉册寳如梁,率百官舞蹈稱賀。

弒昭宗,假啼哭,無樣欺心。

服袞冕,篡唐朝,改名朱晃。

全忠遣人弒帝,聞之佯驚啼,自投於地曰:奴輩令我受惡名於萬代。昭宣帝三年,全忠更名晃,篡位,是為梁太祖。

夾寨戰,幽州戰,眉蹙難伸。

預料著,自死後,身無葬地。

晉王李存勗攻破夾寨,晃大驚曰:生子當如李亞子,克用為不亡矣。〇晉伐幽州,晃救之,大敗還,慙以發病曰:太原餘孽,昌熾如此,天復奪我年。我死,諸兒非彼敵也,吾無葬地矣。○夾寨,在今山西潞安府城下。

縱淫邪,私子婦,狗行狼心。

朱友珪,高聲駡,老賊萬段。

歹作為,天報應,血泊尸横。

晃避暑河南尹張全義第,亂其婦女殆徧。○晃長子早卒,次假子友文,特愛之,次友珪無寵,次友貞。晃常徵子婦入侍,友文婦美,尤寵之,欲以為嗣,友珪心不平。晃疾甚,召友文,出友珪為刺史。友珪懼,以兵夜入,晃驚起曰:恨不早殺此賊。友珪曰:老賊萬段。遂弒之而自立。

朱友貞,討逆賊,誅兄報父。

寵張趙,任段凝,闇弱無能。

棄敬翔,罷劉鄩,一時智勇。

友貞起兵討賊,友珪自殺。友貞立於大梁,是為末帝,專任趙巖,及張妃兄弟漢鼎、漢傑。巖等依勢弄權,離間舊臣。段凝厚賂之,求為招討使。凝本非將材,於是宿將憤怒,士卒不服。敬翔雖為執政,趙張譖之,所言多不用。劉鄩善用兵,凝譖殺之。○大梁,今開封府。

王鐵鎗,好男兒,豹死留名。

王彦章驍勇有力,持鐵槍騎而馳突,軍中號王鐵槍。與唐戰,被擒殺之。彦章不知書,嘗為俚語,謂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其忠義蓋天性也。

李亞子,大兵來,號咷乞命。

皇甫麟,揮短劍,了當殘生。

父共子,十七年,風燈草露。

被唐家,追貶做,小可凡民。

存勗小字亞子。唐軍將至,梁主聚族而哭,謂指揮皇甫麟曰:吾不能自裁,卿可斷吾首。麟遂弒之,因自殺。唐滅梁,追廢朱温、朱友貞為庶人。

唐家者,乃唐朝,沙陀降將。

李國昌,子克用,赴難朝廷。

獨眼龍,破黄巢,功居第一。

後唐之先,出於西突厥,本號朱耶,其後自號沙陀,以朱耶為姓。唐德宗貞元時,朱耶執宜歸唐。懿宗咸通十年,執宜子赤心以討龎勛功,拜振武節度使,賜姓李國昌。僖宗乾符五年,大同軍亂,推國昌子克用為留後,詔以國昌為大同節度使。國昌欲父子并據兩鎮,不奉詔,與克用合兵冦忻代。唐討破之,國昌父子亡走韃靼。黄巢陷京師,詔赦克用,遣使召之。克用將諸部來赴,大破之,復長安功第一。克用一目微眇,時人謂之獨眼龍。

與朱温,劈廝對,屢次交兵。

黄巢兵尚强,朱温求救於克用,克用擊破之。至汴州,温饗之,克用使酒侵温。温伏兵攻之,克用走還。自此治兵相攻。

憤逼京,負罪愆,羣奸挑激。

田令孜使朱玫、李昌符討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時玫、昌符陰附朱温。克用欲討之,玫數遣人入京城,殺近侍,燒積聚,聲言克用所為,欲朝廷討之。克用於是救重榮,大敗玫、昌符,兵進逼京城,上奔鳳翔。

誓一生,無改節,義士忠臣。

子存勗,承王位,雪仇三矢。

滅仇梁,繼唐統,氣概豪英。

唐亡,蜀王建遺克用書,請各帝一方。克用復書云:誓於此生靡敢失節。卒,子存勗嗣為晉王。克用將終,以三矢遺存勗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我約為兄弟,而皆背吾歸梁。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無忘乃父之志。存勗受而藏於廟,用兵則請其矢以行,及凱旋而納之。同光元年四月,存勗稱帝,國號唐,是為莊宗。十月滅梁。○燕王,謂劉仁恭。

張承業,一片心,忠言逆耳。

辜負了,老勅使,早自稱尊。

初,諸將勸晉王稱帝,張承業諫曰:王世世忠於唐室,誓滅逆賊。今朱氏尚存,遽即大位,殊非從來征伐之意。不聽。承業自昭宗時為河東監軍,故自稱老敇史。

堪恨處,志驕盈,矜功十指。

荆南髙季興入朝還,謂其將佐曰:新朝百戰,方得河南,乃對功臣舉手言,吾於十指得天下,矜伐如此,則他人皆無功矣。

侮縉紳,悅女色,寵任伶倫。

李天下,壞名聲,甘心下賤。

唐主善音律,或時自傅粉墨,與優人共戱優,名謂之李天下。諸伶人侮縉紳,羣臣愤疾。又命優人景進,采民女三千餘人入後宮。

得蜀驕,輕屠膾,汗馬功勳。

遣魏王繼岌,及郭崇韜伐蜀滅之。崇韜分遣兵討蜀中羣盜,以是未還。唐主使宦者向延嗣促之。崇韜素疾宦官,延嗣歸,譖於劉后。后自為教,與繼岌使殺崇韜。

登高歎,石橋悲,徬徨四顧。

郭門高,下毒手,樂器焚身。

鄴都兵變,奉指揮使趙在禮為帥。唐主遣李嗣源討之。部卒張破敗作亂,刧嗣源與在禮,合引兵向大梁。唐主聞亂兵欲襲鄆汴,乃如關東招撫。至萬勝鎮,聞嗣源已據大梁,諸軍離叛,登髙歎曰:吾不濟矣。命旋師至石橋西,置酒悲啼,晚入洛城。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作亂,唐主中流矢殂。鷹坊人善友歛樂器,覆尸而焚之。從謙本優人,優名郭門髙,嘗以叔父事郭崇韜,又為睦王存乂假子,二人皆得罪死。又軍士王温,以作亂誅,唐主戱謂曰:汝旣負我附崇韜,存乂又教王温反,欲何為也。從謙懼,陰謂諸校曰:主上以王温之故,將盡坑汝曹。由是親軍皆不安,唐主遂及於難。○鄴都,今大名府。鄆,今東平州。汴,今開封府。

唐明宗,李嗣源,胡人異姓。

屢建功,勇戰鬬,養子螟蛉。

明宗世本夷狄,無姓氏,名邈佶烈。李克用養為子,賜名嗣源,從征伐,屢立功名,號李横衝。

討鄴都,軍士譁,身為擁立。

入洛陽,監國政,志在經綸。

嗣源入洛陽,會莊宗遇弒,遂監國,尋即位,是為明宗,更名亶。

遠女色,減中宮,英明有道。

惜生民,休士馬,五穀豐登。

夜焚香,禱蒼天,早求誕聖。

量留後宮百人,宦官三十人,免三司逋負二百萬緡。每夕焚香祝天曰:某胡人,因亂為眾所推。願天早生聖人,為生民主。在位年穀豐登,兵革罕用。

只末年,諱儲嗣,激喪從榮。

太僕卿何澤,請立子從榮為太子,唐主泣曰:羣臣請立太子,朕當歸老太原舊第耳。從榮驕縱不法,唐主疾,恐不得為嗣,聞宮中哭,謂唐主已殂,遂作亂。討誅之,唐主尋殂,子從厚立,是為閔帝。

唐愍帝,恰臨朝,時運衰拙。

李從珂,王氏子,反入西京。

辭鴆酒,用麻繩,哀哉短命。

一家兒,妻共子,總做寃魂。

潞王從珂,本王氏子,從明宗征伐有功,養為子,鎮鳳翔,其子重吉典禁兵。朱弘昭、馮贇位望素出其下,一旦執政,從珂忌之。使臣至鳳翔者,伺得從珂陰事,朱、馮乃出重吉於亳州,徙從珂鎮河東。從珂疑懼,遂反。兵至陝,唐主奔衛州,從珂遣使酖之,不飲,縊殺之,并其妃及四子。

唐潞王,篡李氏,戕民賞眾。

除菩薩,扶生鐵,變了人心。

從珂自立,是為廢帝。賞軍之費,計應用五十萬緡,府庫金帛不過三萬兩匹。有司百方歛民財,猶不足。軍士怨望,為謡言曰:除去菩薩,扶立生鐵。以從厚仁弱,從珂剛嚴,有悔心也。

千春節,歸反疑,漏言公主。

不提防,石駙馬,引動番兵。

一炬火,玄武樓,化成灰燼。

十三年,傳四主,急雨殘雲。

唐主與河東節度使石敬塘素不相悦,敬塘妻晉國公主,明宗女也。唐主以生日為千春節置酒,公主自晉陽來上壽畢辭歸,唐主醉曰:何不且留,遽歸欲與石郎反耶。敬塘聞之益懼,尋徙為太平節度使。敬塘拒命,唐討之。敬塘求救於契丹,契丹兵南下,唐主登玄武樓自焚死。唐亡。

石駙馬,滅殘唐,更稱後晉。

拜契丹,為君父,做小甘心。

山前後,十六州,長淪左袵。

兒皇帝,被呼喚,羞辱難聽。

契丹立敬塘為晉皇帝,是為髙祖。稱臣於契丹,且事以父禮,割幽薊十六州與契丹。契丹主約敬塘更表為書,稱兒皇帝,如家人禮。

為招納,吐谷渾,番王責怪。

一場憂,一場氣,染病亡身。

將幼子,託非人,老奸馮道。

立齊王,為國主,又是昏君。

晉割雁門以北賂契丹,由是吐谷渾皆屬焉。苦契丹殘虐,思歸中國。成德節度使安重榮復誘之,於是部落千餘帳來奔。契丹來讓,晉王逐之使還故土。重榮表言吐谷渾願與晉共擊契丹,詔諭止之。北京留守劉知远,招納其酋長白承福等,徙之内地。契丹復來讓,晉主憂憤成疾,以幼子重睿託馮道輔立之,遂殂。道以國家多難,宜立長君,乃立晉主兄子重貴,是為出帝。

妻叔母,戲梓宮,自稱新婿。

醉醺醺,涎鄧鄧,敗壞人倫。

髙祖少弟重胤妻馮氏色美,晉主納之。因與馮酣飲,過梓宮前,醊而告曰:太后之命,與先帝不任大慶。左右失笑。晉主亦笑曰:我今日作新婿何如。

景延廣,横磨劍,突衝番國。

翁怒來,天奪鑒,幸捷陽城。

定關南,平塞北,誇張大話。

胡兵入,將帥叛,運盡神昏。

張彥澤,兩頭蛇,爭先奪國。

孫勿憂,有噉所,委骨窮塵。

晉執契丹使,旣而歸之,景延廣謂曰:歸語而主,先帝為北朝所立,故稱臣奉表。今上中國所立為隣,稱孫足矣。翁怒則來戰,孫有十萬横磨劍,足以相待。開運二年伐契丹,會天大風,晉軍奮擊,契丹大敗。未幾復下敇榜曰:專發大軍,往平黠虜,先收瀛莫,安定關南,次復幽燕,盪平塞北。契丹遂入冦,晉將杜重威、張彦澤等皆降。契丹遣彦澤取大梁,倍道疾馳,斬關而入。晉主草降表稱孫男,臣重貴禍至神惑,運盡天亡,今與太后及妻而縛待罪。契丹主曰:孫勿憂,必使汝有噉飯之所。廢為負義侯,從之黄龍府。晉亡。

劉智遠,晉節度,徘徊視亂。

幸契丹,胡馬退,趁勢稱尊。

知遠為晉河東節度使。晉主与契丹結怨,知其必危,而未嘗論諫。契丹深入,知遠亦無邀遮入援之志。晉滅,遂稱帝,復更名暠,是為漢髙祖。

史弘肇,軍令嚴,安行入汴。

弘肇御眾嚴整,故所向必克。知遠自晉陽安行入汴,兵不血刃,皆其力也。

殺許王,李從益,聞者酸心。

從益,明宗後宮所生,命王淑妃母之,封許王。唐亡,與母居居洛陽。契丹滅晉,以從益妹妻趙延壽。妃詣大梁會禮,契丹復封從益為許王。契丹歸,留其將蕭翰守汴。聞知遠兵來,乃矯契丹主命,以從益知南朝軍國事,翰遂北走。從益奉表迎知遠,知遠密遣使殺之。妃曰:吾兒何罪,何不留之,使每嵗寒食,以一盂麥飯灑明宗陵乎。聞者泣下。

稱天福,於晉亡,何煩憶念。

原赦了,杜重威,怎服羣情。

初,知遠稱帝,自言未忍改晉國,又惡開運之號,乃更稱天福十二年,尋改國號。○初,契丹遣杜重威還鄴漢定京師,以為歸德節度使。重威拒之,討之乃降,拜太傅。每出入,路人擲瓦礫詬之。

子承祐,嗣其傳,謚為隱帝。

毛錐文,鎗劍武,忿族强臣。

郭雀兒,舉兵來,支撑不住。

孤另另,一騎馬,死在荒邨。

髙祖殂,子承祐立,是為隱帝。宰相蘇逢吉、王章等,與史弘肇有隙。弘肇曰:安定國家,在長鎗大劍,安用毛錐。王章曰:無毛錐,財賦何從出。逢吉復因飲酒戲之,弘肇怒,自是將相如水火矣。漢主即位以來,楊邠總機政,郭威主征伐,弘肇典宿衛,章掌財賦。國家麤安,漢主左右浸用事,邠等屢裁抑,由是多怨之。漢主年壯,厭為大臣所制,遂殺邠、弘肇、章,遣使往鄴殺郭威。威舉兵反,慕容彦超禦之。漢主自出勞軍,彦超兵敗,漢主獨與從官數人至趙邨。追兵至,下馬入民家,為亂兵所弒。郭威少賤,黥其頸項為飛雀,世謂之郭雀兒。

李太后,自臨朝,纔方一月。

契丹家,軍馬動,准備征行。

眾將卒,裂黄旗,高呼萬歲。

漢家邦,改换作,郭氏朝廷。

周郭威,反澶州,花項天子。

殺劉贇,攻北漢,畢露謀心。

侍中郭威,請太后李氏臨朝,迎立髙祖弟崇之子贇為嗣。未至,會契丹入冦,遣威擊之。至澶州,諸將士相謂曰:我輩屠陷京城,若劉氏復立,我輩尚有種乎。因大譟曰:天子須侍中自為之。裂黄旗被威體,呼萬嵗,因擁威南行。威以太后令廢贇,命威監國。尋即位,國號周,是為太祖。贇尋遇弒,漢亡。初,魏人柴翁有女備唐莊宗掖庭,明宗時遣出,父母往迎之。至洛遇雨不能進,女悉取奩具,計直千萬,分其半與父母,令歸魏,曰:兒見郵舍隊長,有一項黵黑為雀形者,極貴人也,願事之。問之乃郭某也。父母不能奪,因聽之。柴翁平生好獨寢,人傳其司冥間事。一日辰起,大笑不已,妻問之不對。翁好飲,妻逼極醉,因漏言曰:向者花項漢,將為天子。後果然。

即位後,却貢献,頗多善政。

釋唐俘,通鄰糴,志恤民生。

謁孔廟,致尊崇,右文尤異。

罷四方贡獻珍美食物。○泰寧節度使慕容彦超反,周討之。唐援彦超,周師逆擊,擒其將燕敬權釋之。○唐淮南饑民過淮糴穀,詔無得禁止。○如曲阜謁孔子祠,又拜其墓。

稱太祖,乏嗣子,繼養柴榮。

柴氏子,周世宗,因親繼統。

榮本姓柴氏,太祖后兄守禮之子,太祖愛其謹厚,養以為子,封晉王。太祖殂,榮立,是為世宗。

諒陰中,自出將,立斬樊能。

紀綱正,賞罰行,三軍喜悅。

北漢主劉崇,聞太祖殂,遂伐周。世宗自將禦之。合戰,右軍將樊愛能等先遁。世宗親犯矢石,漢兵大敗。遷擢將校用用命者數十人,收愛能斬之。自是驕將惰卒知懼。

用文臣,任武將,各盡其能。

《史斷》曰:世宗文武參用,各盡其能,與王處訥、竇儀之徒,修通禮,正刑統,制度文為,皆可施之後世。

禁僧尼,寬賦斂,重農務本。

禁私度僧尼。立二稅,起徵限夏稅六月,秋稅十月,民間便之。刻木為農夫織婦,置諸殿廷,示重農務本之意。

躬聽訟,錄囚徒,脩政明刑。

汝州民馬遇父及弟,為吏所寃死,屢經覆按,不能自伸。世宗親錄囚徒,始得其實,人以為神。

江北地,盡收羅,鄰邦入貢。

自將伐唐,盡取江北地,得州十四,縣四十。吳越遣使入貢。

安邊策,宏采納,遠近歸心。

命近臣著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及開邊策各一篇。比部郎中王朴獻策,納之。

剛六載,棄羣臣,宮中晏駕。

漢唐來,稱獨步,有道明君。

符皇后,抱孤兒,遭時不幸。

被陳橋,兵變起,另换乾坤。

顯德六年,世宗殂。史臣曰:世宗勤於為治,聰明如神,御軍嚴明,人莫敢犯,故能破敵廣地,所向無前。又以其隙興禮樂,修政事,養賢愛民,深知治安之本,登遐之日,遠邇哀慕焉。子宗訓立,为為恭帝。○北漢會契丹入冦,遣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禦之。兵次陳橋驛,將士尊匡胤為天子,是為宋太祖。廢宗訓為鄭王,符后為周太后。周亡。

五代史,八姓君,匆匆日月。

梁一姓,唐一姓,晉一姓,漢一姓,周二姓。唐太祖、莊宗為一家,明宗、閔帝為一家,廢帝為一家。周太祖為一家,世宗為一家。

朝屬梁,暮屬晉,草草君臣。

當此際,亂離中,稱王據土。

顯神通,誇智勇,更有能人。

十國惟吳越、楚、南平止稱王,餘皆稱帝。

閩國主,王審知,因兄起事。

奉唐朝,封節度,北面朱温。

乘白馬,號三郎,合軍推重。

甘棠港,風雷助,黄崎波平。

據福建,統漳泉,稱王僭号。

老將來,子延翰,繼統為君。

唐僖宗中和元年,壽州人王緖作亂。固始縣佐王潮及弟王審知,皆以材氣知名,緖以潮為軍正。後潮說緖部將擒緖,推潮為主,攻取福州。昭宗乾寧三年,以為威武節度使。卒,審知代立。常乘白馬,軍中號白馬三郎,梁封為閩王。招來海中蠻夷商賈,海上黄崎波濤為阻,一夕風雷震开,閩人謂審知德收所致,號為甘棠港。審知卒,子延翰立。

蔑昆仲,棄良言,遭逢義弟。

斬其身,奪其位,與弟延鈞。

唐莊宗遇弒,延翰建國稱王。蔑棄兄弟,多取民女,以充後庭。弟延鈞諫,由是有隙。審知養子延禀,亦與延翰有隙,合兵襲之。延禀先至,執延翰斬之,而立延鈞,更名璘。明宗長興四年稱帝。其後延禀復舉兵敗死。

收父妾,任妖巫,縱妻淫泆。

九龍帳,稱皇帝,貯一歸郎。

臨死病,見鬼昏,繼鵬謀亂。

李皇城,行弒逆,血濺宮庭。

繼鵬立,改名昶,擒誅李倣。

璘立父婢陳氏金鳳為后。璘好鬼神,巫盛韜等皆有寵。璘有嬖吏歸守明,以色見幸,號歸郎,陳氏與之姦。璘命錦工作九龍帳,國人歌曰:誰謂九龍帳,惟貯一歸郎。又與百工院使李可殷私通,可殷譖皇城使李倣於璘。后族陳匡勝無禮於璘子繼鵬,倣及鵬皆恨之。璘饗軍,坐中昏然,言見延禀來。倣以為璘譖己甚,遂殺可殷。璘力疾詰其狀,倣懼,引兵入宮。璘匿帳下,亂兵刺殺之,并殺陳后、守明、匡勝。繼鵬立,更名昶,倣伏誅。

三清臺,鑄金像,剪滅宗親。

昶作三清臺,以黄金鑄寳皇像,忌叔父延武、延望,殺之。

慣聚麀,立春鷰,南宮避火。

空名牒,賣官爵,信用私人。

叔父曦,行戰討,死於野次。

立父婢李春鷰為后,又遣醫人陳究以空名堂牒賣官。術者言宮中當有災,昶徙南宮避災,而宮中火。昶素侮控鶴軍使朱文進、連重遇,二人怨之。昶疑重遇軍士縱火,欲誅之。重遇帥兵迎審知少子延羲,共攻昶。昶斬關出宿於野次,延羲遣兵追縊之而自立,更名曦。

曦旣篡,讐諫諍,酒色昏沉。

李仁遇,以色升,外甥作相。

曦淫侈無度,諫議大夫黄峻極諫,貶漳州司户。校書郎陳光逸數曦大惡五十事,怒殺之。嬖妃尚氏,曦醉中生殺惟妃是從。又因醉殺其臣魏從郎等。李仁遇,曦甥也,以色嬖之,用為相。

酗悍妻,希立子,挑鬬強臣。

朱文進,六七人,乘其空便。

一張弓,就馬上,拉殺强魂。

自披起,袞龍袍,稱孤道寡。

曦妻李氏,悍而酗酒,妒尚妃之寵,欲圖曦而立其子亞澄,使人告朱、連曰:主上殊不平於二公。二人懼,因曦出醉歸,重遇使人就馬上拉殺之,推朱文進升殿,被袞冕,帥百官,北面稱臣。文進自稱閩王。

吳成義,函其首,送與新君。

新君者,王延政,巖明阻亂。

李仁達,攜所據,獻與金陵。

南唐主,受其降,封官賜職。

六十年,彈指過,水上浮萍。

延政亦審知子,嘗與曦相攻。晉天福八年,延政稱帝於建州,國號殷。至是遣統軍吳成義討文進。承旨林仁翰殺重遇、文進,迎成義入,函二首送建州,迎立延政,改國號閩。初,閩將李仁達叛,奔建州,復叛奔福州。及延政立,仁達不自安。時延政為南唐所攻,未暇徙都,以從子鎮福州。仁達殺之,而立僧卓巖明為帝,已而復殺之,稱藩於南唐。出帝開運二年,南唐克建州,延政降,以為羽林大將軍,閩亡。

淮南地,有吳王,楊行密氏。

昭宗時,廬州起,戰討稱能。

滅孫儒,敗全忠,黑雲精甲。

唐僖宗中和三年,以楊行愍為廬州刺史,改名行密。昭宗大順元年,以為寧國軍節度使,取宣、潤、蘇、常等州,據淮南。孫儒來攻,行密擒斬之,收其兵數千,以皁衣蒙甲,號黑雲都,以為親軍。每戰使之陷陣,四隣畏之。朱全忠攻壽州,行密大敗之。○宣,今寧國府。潤,今鎮江府。蘇、常,並今府。俱隸江南省。

戮蔡儔,不毁墓,尤見寬仁。

行密將蔡儔叛,悉毁行密祖父墳墓。及儔敗,諸將請毁其墓以報之,行密歎曰:儔以此為惡,吾豈復為耶。

納朱瑾,任田頵,一班猛悍。

有機權,能駕馭,操慮危深。

兗州朱瑾為梁所敗,奔行密。行密兵皆江淮人輕弱,得瑾勁騎,兵益振。田頵、朱延壽、安仁義從行密起於微賤,皆猛悍難制。後頵、仁義叛敗死,又以計刺殺延壽。延壽,行密夫人弟也。并出夫人嫁之。

二十載,武忠王,承唐節制。

統軍州,二十八,延攬英雄。

行密之地,北至光、壽,西至武昌,南逾宣、歙,東至常、潤。昭宗時封吳王,卒諡武忠,子渥嗣。

長子渥,號威王,無才寡德。

十圍燭,終見弑,張顥徐温。

渥居喪酣飲作樂,燃十圍之燭以擊毬。後為牙將張顥、徐温所弒,諡曰威王,弟隆演立。

弟隆演,號宣王,改元武義。

葫蘆提,十二載,委政權臣。

梁末帝貞明五年,初建吳國改元。隆演重厚恭恪,徐温父子專政,未嘗有不平之意。卒,諡曰宣王,弟溥立。

讓皇溥,蒙大號,受拘徐氏。

把江山,抱送去,古潤潛身。

唐明宗天成二年,溥稱帝。晉髙祖天福二年,禪位於徐誥,誥尊為讓皇,改潤州牙城為丹陽宮,徙溥居之。吳亡。

四代主,走風雲,四十五載。

合家門,被囚禁,結果刀兵。

南唐遷楊氏之族於泰州,防衛甚嚴。李景時復遣尹延範遷之於潤州。延範恐其為變,盡殺之。

南唐主,李家郎,大唐枝葉。

吳徐温,養為子,累立功勳。

弟兄間,幾遭兒,刀鋒幸免。

李昇自言唐憲宗子,建王恪四世孫。吳相徐温養為子,名知誥,以功拜刺史,事温孝謹。温常罵其諸子不如昇,諸子不能容。知訓嘗因酒飲欲害之,覺而走免。後復欲害之,知諫以告,乃遁去。知訓遣使追殺,紿以不及,乃免。

延賓亭,招賢士,大度多能。

封齊王,據金陵,承温舊業。

白鬚髯,照鏡歎,禪代興心。

昇秉政,起延賓亭以待士。溥封昇為齊王,鎮金陵,如温之制。昇有傳禪之志,一旦臨鏡鑷白髭,歎曰:國家安而吾老矣,奈何。押牙周宗,乃諷溥禪位。

不乘災,與錢氏,息兵通好。

統南州,二十四,復姓稱尊。

吳與錢氏世為敵國。吳越國火,焚府庫甲兵皆盡。羣臣請乘其弊攻之,昇不許,遣使弔問,厚賙其乏,遂通好不絶。○昇據江以南二十一州,受禪後,始復姓更名。

宋齊丘,青陽公,始終謀主。

石香爐,對畫字,商略何深。

昇辟洪州進士宋齊丘為推官,專主謀議,後封青陽公。昇嘗引齊丘屏語,或居髙堂,悉去屏障,獨置大爐,以鐵筯畫灰為字,隨以匙滅去。故其谋,人莫得知。

黜种氏,枕席言,驪姬息譖。

定儲嗣,只片語,尤見知人。

昇愛其子景達,欲以為嗣,以子景年長而止。嘗遇景親調樂器,大怒。幼子景逷母种氏有寵,因言景逷可為嗣,昇怒曰:子有過,父訓之常也。國家大計,兒女何得預知,即命嫁之。

年將老,餌金丹,時加暴怒。

王栖霞,諫不盡,飽喜饑嗔。

疽發背,壽云終,廟稱烈祖。

昇餌方士丹,浸成燥急,羣臣奏事,往往暴怒。問道士王栖霞何道可致太平,對曰:王者,治心治身乃治國家。今陛下尚未能去飢嗔飽喜,何論太平。○昇卒,廟號烈祖,子景立。

子李景,副都統,嗣位相承。

初,昇將篡國,以景為副都統。

性寬仁,任查陳,優柔寡断。

統朝綱,失主宰,五鬼縱横。

景為人寬仁謙謹。查文徽、陳覺、魏岑、馮延己、延魯,皆邪佞小人,侵蠹政事,時人目為五鬼。

打熬過,晉漢周,三十九載。

末主煜,貶制度,納貢金陵。

好聲色,喜浮屠,諫臣獄死。

徐鉉舌,攩不住,宋將曹彬。

周世宗征唐,景傳位於子煜,去帝號,奉周正朔。宋太祖開寳五年,煜下令貶損制度。煜好聲色,喜浮屠,不恤政事。内史舍人潘佑諫,收下獄自殺。宋遣曹彬伐江南,煜使鉉朝宋。鉉欲以口舌馳說存其國,仰而言曰: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奈何見伐。宋主曰:爾謂父子為兩家可乎。鉉無以對。曹彬克金陵,煜俘至京,封違命侯。南唐亡。

吳越國,主錢鏐,杭州創業。

討董昌,封節度,鎮海功臣。

王仙芝餘黨冦掠二浙,石鏡都將董昌討之。臨安人錢鏐,以驍勇事昌,為兵馬使。唐僖宗光啟三年,以功拜杭州刺史。昭宗景福二年,拜鎮海節度使。董昌反,鏐討誅之。○石鏡,山名,在臨安縣。

顧全武,結淮南,削平徐許。

司馬福,救姑蘇,水底潛行。

受王封,統軍州,一十三郡。

三節還,終壽考,衣錦馳名。

鏐以全武等為將校指揮使。徐綰、許再思叛,召淮南將田頵,全武說楊行密召頵還。○楊渥將周本圍蘇州,鏐遣兵救之。淮兵為水栅,環城以銅鈴,繫網沈水中,斷潛行者。水軍卒司馬福多智而善水,行及,先以竹觸網,淮人聞鈴聲,遂舉網,福乃過入城中。其出亦然。乃取其軍號,内外夹攻,大破之。○鏐有浙東西十三州一軍之地,梁太祖時吳越王。○鏐所居營曰衣錦營,唐昭宗升為衣錦城。鏐還鄉作歌曰:三節還鄉兮掛錦衣。卒年八十一,子元瓘立。

錢元瓘,守成規,臨安大火。

十年終,傳幼子,政務公勤。

元瓘亦善撫將士,然性奢侈。杭州大火,燒其宮室幾盡。元瓘避火,火輙隨發,因病狂卒。子弘佐立。

忠獻王,年十三,威權獨攬。

敗李景,取福州,七載而薨。

弘佐立時年十三,諸將皆少之,稍不法,佐乃黜二人,殺二人,由是國中畏恐。閩李仁達為李景所攻,來求救。佐遣將敗景兵,取福州。卒諡忠獻,弟弘倧立。

弟弘倧,碧波亭,厚行軍賞。

胡進思,題畫懼,廢立生心。

胡進思元瓘時舊將,倧卑侮之。倧大閱於碧波亭,方第賞,進思諫以太厚,倧怒,進思懼。嵗除,畫工獻鍾馗擊鬼圖,倧题詩圖上。進思見之,知將殺己,乃擁兵廢倧,迎立弘俶。

强扶持,錢弘俶,攻唐奉詔。

周世宗征唐,詔俶攻常、宣二州,以牽李景。

俗奢淫,疲貢献,重斂於民。

論始末,自唐朝,周旋五代。

八十年,歸大宋,忠孝賢人。

錢氏兼有兩浙幾百年,俗喜淫侈,自鏐世常重斂其民。當五代時,貢奉中國不絶。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俶舉族歸於京師。吳越亡。

湖南主,楚王殷,扶風馬氏。

始殘唐,終五代,父子相承。

唐昭宗乾寧三年,武安軍亂,殺節度使劉建鋒。光化元年,以馬殷知留後。殷,許州人,以材勇聞,梁封楚王,有湖南北十州地。

武穆王,勇而謀,寬慈樂善。

獲吳人,仍遣去,頗著仁聲。

多內寵,欠規繩,無分嫡庶。

眾駒兒,爭皂棧,會有紛紜。

吳刺史呂師周,勇健豪俠,楊行密疑之。師周謂其裨將曰:吾聞馬公仁者,待士有禮。遂來奔。○吳將苗璘攻岳州,殷遣許德勲禦之,擄璘,吳求和,請璘等,殷歸之。德勲餞之謂曰:楚國雖小,舊臣宿將猶在。必俟眾駒争皁棧,然後可圖也。時殷多内寵,嫡庶無别,故語及之。殷卒,諡武穆,子希聲立。

子希聲,害謀臣,黄霾四塞。

初,殷用判官髙郁為謀主,鄰國皆疾之。髙季興遺書以間之,希聲遂殺郁。是日大霾四塞。

葬親爺,飽噉雞,貽笑蒸豚。

希聲葬殷之日,頓食雞𦞦(月隺)數盤。其臣潘起曰:昔阮籍居喪食蒸豚,何代無賢。卒,弟希範立。

希範繼,封楚王,天策上將。

平南蠻,立銅柱,自許英能。

希範襲封楚王。晉髙祖天福四年,加天册上將軍。蠻冦辰、澧,希範討平之,自謂伏波之後,鑄銅柱銘誓狀,立之溪州。○辰州,隸湖廣。澧州,屬岳州府。溪州,今湖廣永順宣慰司。

會春園,極奢豪,疎賢拒諫。

假慈悲,殺其弟,就裏無仁。

作會春園,其費鉅萬,學士拓跋常切諫不聽。呼闇者指常曰:吾不欲見此人,勿復内也。○希範疑弟希杲得人心,杲懼稱疾,範遣醫往毒殺之。希範卒,母弟希廣立。

馬希廣,旣承家,何曾展志。

朗州兄,仍下手,鈍漢遭刑。

希廣兄希蕚,為朗州節度使。庶弟希崇,性險狡,遺書希蕚,以廢長立少激怒之。希蕚遂陷潭州,擒希廣,謂將吏曰:此鈍夫也,為左右所惑耳。欲活之,其下不可,乃縊殺之。希蕚自立。

馬希蕚,剪連枝,荒淫無道。

端陽門,縱惡馬,壯士撾隨。

弟希崇,結徐威,反戈脩怨。

縛其兄,幽囚在,衡嶽山林。

希崇立,事無成,降唐受制。

五十年,又六載,水跡潮痕。

希蕚縱酒荒淫,悉以軍府事委希崇。希崇與舊將徐威等,謀作亂。蕚宴將吏於端陽門,威等縱馬。馬十餘匹,以壯士執撾隨之,突入縛希蕚,迎立希崇。希崇使彭師暠囚蕚於衡山。師暠奉蕚為衡山王,臣於南唐。希崇亦縱酒荒淫,徐威等知必無成,又畏衡山之逼,欲殺希崇。希崇懼,亦降唐。唐遷蕚、崇及其宗族於金陵。楚亡。

荊南王,高季興,梁朝養子。

鎮江陵,善招輯,渤海封膺。

梁滅後,入朝唐,幾於虎口。

季興本名季昌,少為汴州富人季讓家僮。梁太祖養讓為子,季興行進見太祖,命讓以子畜之。開平元年,拜荆南節度使。江陵當兵火之後,井邑凋零。季興招輯綏撫,人士歸之,有荆、歸、陝三州地。末帝時,封渤海王。唐興,季興欲入朝,其客梁震曰:唐有吞天下之志,且公朱氏舊將,安知彼不以仇敵相遇。不從,遽入朝。莊宗欲留之,旣遣而心悔,密詔襄州圖之。季興行至襄心動,夜斬關而出。至江陵,握震手曰:不用君言,幾不免虎口。同光二年,進封南平王。

旣降唐,留蜀物,又做吳臣。

父傳子,一家兒,心無定向。

據江湖,攔要路,劫掠為生。

貪賞賜,愛便宜,自輕自賤。

醜名兒,高无賴,到處稱臣。

唐滅蜀,得金帛四十餘萬,自峽而下。莊宗遇弒,季興乃邀留蜀物。明宗立,季興請夔、忠等州為屬郡,許之,然猶除刺史。季興拒不納,唐討之,遂臣於吳,吳册為秦王。卒,子從诲立,懼復見討,乃自歸於唐。歷晉至漢,髙祖起兵太原,遣使勸進。乞郢州為屬,髙祖不與,遂自絶於漢。逾年,復通朝貢。時荆南介於吳楚,為小國。自吳稱帝,而南漢、閩、楚皆奉梁正朔,貢奉皆假道荆南。季興、從诲常邀留其使,掠取其物。諸道以書責誚,或發兵加討,即復還之而無愧。其後南漢、閩、蜀皆稱帝,從诲利其賜予,所向稱臣。俚語謂奪攘苟得無媿耻者為賴子,猶言無賴也。故諸國皆目為髙賴子。

高從誨,高保融,傳之保勗。

受淮南,吳國主,封號為秦。

高繼冲,結末梢,投降趙宋。

六十年,如一夢,故紙虛名。

從诲卒,子保融立。卒,弟保勗立。卒,保融子繼冲立。初,南唐并湖南,以邉鎬為節度使。湖南故將劉言、王逵、周行逢等擊走鎬,復取湖南。旣而逵襲殺言,逵又為其下潘叔嗣所殺。行逢誅叔嗣,自稱節度使,傳子保權。其將張文表據潭州,保權求援於宋,宋太祖乾德元年,遣兵討文表,假道荆南。繼冲出迎,宋兵遽入其城,繼冲遂降。南平亡。

前蜀主,大唐朝,利州王建。

逐昭度,殺令孜,虎將聞名。

唐僖宗光啟二年,以王建為利州刺史。建襲據閬州,與西川節度使陳敬瑄相攻。昭宗乃以宰相韋昭度代瑄,分卭、蜀、黎、雅為永平軍,拜建節度使。敬瑄不受代,昭度討之,三年不克。建謂昭度曰:師久無功,公當歸相天子,以固根本。昭度未決,建擒其親吏殺之。昭度恐,即留符節與建而東。建攻破成都。初,田令孜自為西川監軍,依敬瑄,至是建殺之。

唐亡後,檄討梁,仍稱天復。

併兩川,稱帝號,百戰辛勤。

梁滅唐,建馳檄四方,會兵討梁,仍稱昭宗天復年號。建先已并有兩川,是年稱帝。梁末帝貞明四年,卒,子宗衍立。

王宗衍,出深宮,立由母寵。

任中官,貪女色,寵用妃嬪。

無厭足,徧經遊,毬場酒肆。

不羞慙,輕出入,柳戶花門。

宗衍,建幼子,母徐妃有寵,故得立,去宗名衍。年少,委政宦者宋光嗣等,奢縱無度,日遊宴貴臣之家,及近郡名山。又嘗列錦步障,擊毬其中。好為微行,酒肆娼家,無所不到。

蓮花冠,道士粧,雲霞畫服。

危腦帽,珠翠幌,狎客酣淫。

衍後宮皆帶金蓮花冠衣道士服。嘗與太后遊青山,宮人衣服皆畫雲霞,飄然望之若仙。○蜀人當王氏晚年,競為小帽,僅覆其頂,俛首即墮,謂之危腦帽。○唐莊宗使李嚴聘蜀,衍與俱朝上清宮。蜀都士庶,簾帷珠翠,夾道不絶。嚴見其富盛而衍驕盈,歸而獻策伐蜀。○衍以韓昭等為狎客,與諸婦人日夜酣飲。

宣華苑,醉重陽,嘉王墮淚。

怡神亭,翫春景,宰相憂心。

以重陽宴近臣於宣華苑,嘉王宗壽極言社稷將危,流涕不已。韓昭曰:嘉王好酒悲。因諧笑而罷。又以三月宴近臣於怡神亭,君臣及宮人皆喧譁自恣。知制誥李龜禎諫,不聽。

李存勗,大軍來,哀號請罪。

殺臣僚,獻首級,奉表車門。

兩輩兒,氣昂昂,三十五載。

滿門親,秦川驛,做了寃魂。

唐莊宗同光三年伐蜀,衍與羣臣相對涕泣,殺宋光嗣等函首送唐軍,上表乞降。衍率宗族入洛,至秦川驛,莊宗悉誅之。蜀亡。

後蜀主,孟知祥,西川節度。

唐莊宗,親委任,叛斬監軍。

殺董璋,并東川,稱王墨制。

明宗朝,建國號,僭號居尊。

唐莊宗同光三年,以孟知祥為西川節度使,謂曰:蜀土富饒,以卿親賢,故以相付。知祥,太祖弟,克讓婿也。明宗時,知祥有異志,樞密使安重诲疑之,使李嚴為監軍。知祥斬之,與東川節度使董璋連兵反。唐討之,敗還,明宗歸罪於重诲而殺之,遣官招諭知祥。知祥邀璋同謝罪,璋不從,襲西川。知祥敗之,璋為其下所殺,知祥遂取東川稱王,以墨制行事,明宗封為蜀王。閔帝應順元年,知祥稱帝,國號蜀。卒,子昶立。

子孟昶,嗣其宗,奢淫失政。

寢房中,污穢器,七寶粧成。

昶務為奢侈,至於溺器,皆以七寳粧之。

伊審徵,王昭遠,貪邪用事。

李太后,良言勸,不肯從親。

審徵貪侈回邪,與昭遠相表裏。昶用二人為樞密,蜀政寖衰。昶母言昭遠不可用,不聽。

宋朝將,王全斌,長驅席捲。

高彥儔,盡臣節,死守焚身。

棄老將,石頵言,無能堅壁。

曲躬身,率子弟,做了降臣。

四十載,錦官城,三軍解甲。

不男兒,貽笑與,花蕊夫人。

宋乾德二年,遣王全斌伐蜀,夔州守將髙彥儔自焚死。昶問計,老將石頵謂宜聚兵堅守,昶曰:先君養士四十年,臨敵不能東向放一箭。雖欲堅壁,誰與守耶?乃降。後蜀亡。時蜀精兵尚十四萬,宋師止三萬耳。昶妾費氏,號花蕊夫人,俘入宋。太祖以蜀亡問,費以詩答云:君王城上竪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箇似男兒。

北燕主,劉恭仁,窟頭起手。

好驕奢,貪且暴,無比凶人。

築宮舘,大安山,勞民害眾。

聚紅妝,藏外道,煉藥銷兵。

仁恭能穴地為道以攻城,軍中號劉窟頭。唐昭宗乾寍三年,拜盧龍節度使。驕侈貪暴,築舘大安山,極壯麗。多聚美女,與方士煉藥其中。○盧龍,今順天府。

不孝子,劉守光,私通愛妾。

害胞兄,囚親父,梟獍其心。

守光通仁恭愛妾羅氏,仁恭杖而斥之。梁擊燕,守光拒却之,遂自稱節度使,攻大安,虜仁恭囚之。兄守文討之,兵敗被殺。

黥首面,定霸都,二十餘萬。

諸征鎮,册尚父,意氣驕盈。

旣得志,受王封,心無厭足。

殺諫臣,稱皇帝,鬧了三春。

未郊天,存勗來,生擒父子。

一家兒,都做了,血死猖神。

守光調境内男子年十五以上、七十以下得二十萬人,黥其面文曰:定霸都。諷諸鎮尊己為尚父。先是,梁封為燕王,至是僚屬獻受册儀。守光問何得無郊天改元事,對曰:尚父大臣,安得有此禮。守光怒,遂稱帝。孫鶴諫,殺之。梁末帝乾化三年,晉周德威軍逼幽州,守光卑詞請和,德威曰:大燕皇帝尚未郊天,何雌伏如此耶。晉王入,執仁恭父子斬之。

南漢主,本梁臣,姓劉名隱。

弟劉巖,有異相,據廣稱尊。

劉謙,上蔡人,為嶺南小校,屢擊盜有功。唐僖宗中和三年,拜封州刺史,卒,以隱代,梁太祖以為清海軍節度使,封南平王。卒,弟嚴身長七尺,垂手過膝,末帝悉以隱官爵授之。貞明三年,稱越帝於廣州,據嶺南四十七州地。後改號漢。

白龍現,造奇文,龍天作龑。

自矜誇,窮奢侈,寶殿珠宮。

白龍見,乃採飛龍在天之義為龑字,音儼,以名焉。龑好自矜,性奢侈,聚南海珍寳,為玉堂珠殿。

心慘酷,恣淫刑,蛇牢水獄。

縱頑民,沿海道,擄掠商人。

龑用刑慘酷,有刳剔炮炙之法,或聚毒蛇水中,以罪人投之,謂之水獄。○考南漢世家,惟劉晟有遣指揮使暨彦贇,以兵入海,掠商人金帛語。此或有悞。

用宦者,掌朝綱,扶持後嗣。

恐朝臣,難倚靠,各顧兒孫。

龑末年尤猜忌,以士人多為子孫計,故專任宦官。卒,子玢立。

子劉玢,懦無能,遭逢乃弟。

劉弘熙,乘酒醉,拉殺宮門。

旣殺兄,又殺弟,劉晟自改。

把宗男,都殺盡,納女宣淫。

玢本名弘度,猜忌諸弟。弘熙引力士手搏,玢宴而觀之。因其醉,使力士拉殺之而自立,更名晟。諸弟弘杲等十二人,相次見殺,并其諸子,納其女充後宮。

生地獄,活陰司,刀山劍樹。

女侍中,居左右,進退公卿。

設鑊湯鐵牀等刑,號生地獄。以宮人盧瓊仙等為女侍中,參决政事。

勢將衰,長歎息,一身難保。

再相傳,其子鋹,一樣凶人。

晟聞周屢敗唐兵,乃治戰艦,修武備。旣而縱酒酣飲曰:吾身得免幸矣,何暇慮後世哉。卒,子鋹立。

求仕者,下蠶室,纔方任用。

起疑心,下毒酒,鴆殺朝臣。

凡羣臣及進士狀頭,皆先下蠶室,然後得進。有自宮以求進者。○鋹多置酖毒臣下。後鋹降宋,宋賜以巵酒,鋹泣不敢飲。宋主取酒自飲,而别酌以賜鋹。鋹慙謝。

樊胡子,假玉皇,帳宣禍福。

龔澄樞,專國政,將帥離心。

女巫樊胡子,自言玉皇降其身。鋹於内殿設帷帳,胡子坐帳中,宣禍福,國事皆決焉。○以宦者龔澄樞為内太史,決軍國事。

宋太祖,憫窮民,興兵救命。

潘仁美,入城來,一鼓而擒。

四代兒,不仁君,南蠻惡物。

五十年,磨滅了,多少生靈。

宋克南漢彬州,得其内侍余延業。宋主訪以國政,延業具言其淫刑重斂。宋主曰:吾當救此一方民。開寳三年,遣潘仁美伐之。明年,克廣州,鋹降。南漢亡。

北漢主,乃劉崇,漢高親弟。

并河東,節度使,子號湘陰。

周郭威,兩弑君,懷讐結恨。

據太原,稱漢帝,要併乾坤。

崇,漢髙祖母弟。郭威弒隱帝,迎立崇子湘陰公贇,旣而弒之自立。周太祖廣順元年,崇乃稱帝於晉陽,更名旻,據太原以北十州地。

倚仗著,大遼家,兵威國勢。

動干戈,興士馬,虎鬬龍爭。

高平敗,乘黄骝,鵰窠走免。

金飾廐,三品料,自在將軍。

契丹改國號曰遼,旻厚賂之,乃以兵會伐周。世宗自將,與戰於髙平,大敗之。旻獨乘黄騮自鵰窠嶺間道走免,歸為黄騮治廐,飾以金銀,食三品料,號自在將軍。

歸天去,子承家,追稱世祖。

孝和帝,善維持,保土安民。

尊遼主,自稱男,皆因國小。

儘人呼,兒皇帝,不敢高聲。

旻卒,廟號世祖,子孝和帝承鈞立,更名鈞。勤於為政,愛民禮士,境内粗安。其事契丹表稱男,契丹賜詔謂之兒皇帝。

用僧道,理朝綱,因循歲月。

以抱腹山人郭無為為相。無為好學多聞,嘗為道士。又拜五臺山僧繼顒為鴻臚卿。顒多智,善商財利,以佐國用。

美言詞,尊趙宋,暫免加兵。

宋太祖嘗因諜者謂鈞曰:若有志中國,宜下太行,決勝負。鈞復命曰:河東土地兵甲,不足當中國之十一。然區區守此,懼漢氏之不血食也。太祖哀其言,故終其世不加兵。

無後嗣,靠誰人,承家繼統。

外甥兒,收拾做,義子螟蛉。

初,崇有女,為營卒薛釗妻,生子繼恩。釗無材能,崇即位,妻嘗居中,釗罕得見,常怏怏。因醉引佩刀刺傷其妻,釗即自裁。孝和無子,崇以繼恩與之為嗣。其母改嫁何氏,又生子繼元,亦與孝和為子。鈞卒,繼恩立。

薛氏子,名繼恩,登朝兩月。

侯霸榮,行篡弒,命掩泉扃。

郭無為,用朝典,立誅奸黨。

何繼元,承乃位,宋主來征。

鳥紗帽,縞素衣,城臺納表。

受官封,一塊土,老在彭城。

初,鈞語郭無為曰:繼恩非濟世才,恐不了我家事。無為不對,繼恩怨之。及即位,欲逐之而未果。月餘,供奉官侯霸榮弒之,無為使人梯屋入殺霸榮。人以為無為之謀,故亟殺以滅口,以繼元易制立之。宋太平興國四年,伐北漢。繼元縞衣紗帽降,宋主御城北髙臺受之,封繼元為彭城公。北漢亡。

按前史,閱興亡,浮漚起滅。

是和非,長共短,記載分明。

有德行,好君王,無多幾位。

惡神煞,無道主,禍亂縱橫。

救濟生靈須聖主,保全民命靠英雄。

何時一點天瓢水,洗盡中原戰血紅。

西江月

千古傷心舊事,一場談笑春風。殘篇斷簡記英雄,總為功名引動。 箇箇轟轟烈烈,人人擾擾匆匆。榮華富貴轉頭空,恰似南柯一夢。

功名到底成何用,夜宴終須有散場。

二十五史彈詞輯注卷第八終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5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