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二十五史彈詞輯註 卷第四

作者:杨慎 字数:11689 更新:2025-06-10 14:27:17

第四段 說三分兩晉

西江月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鬬春秋,秦漢興亡過手。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坵。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鬬。

詩曰

虎鬬龍爭勢若何,百年豪傑苦無多。將軍老在秋江上,手撚銀髭作浩歌。

一自沙場戰罷歸,劍華生澀馬空肥。風穿伏虎蓮花帳,塵鎖蟠龍帥字旗。戰策兵書慵再展,六韜三略有誰知。昨宵夢到相持處,血迸金鎗污鐵衣。

詩出大才閒遣興,話談今古要分明。夜來說到遊春處,今日還尋載酒人。載酒尋花饒意興,談今論古費評論。書中有女顏如玉,傅粉塗朱未算眞。朱粉回頭如一夢,好書一字值千金。千金難買閒風月,百歲空爭虛利名。誰會誰能誰不濟,幾行青史見原因。功名總是虛脾漢,成敗誰非錯用心。若個長沙悲賈傅,幾人楚澤弔靈均。勸君莫為閒愁老,漫把新詞聽一巡。

早來說秦漢兩朝故事,秦始皇并吞六國。漢高祖亡秦滅楚,至東漢献帝之末,天下三分。曹丕篡漢稱魏,劉備據蜀稱漢,孫權據江東稱吳,各有長短。

蜀漢昭烈帝劉備者,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自稱漢帝,傳後主禪。凡二主,共四十三年(起辛丑,止癸未)。滅于魏(辛丑,魏文帝黄初二年。癸未,魏元帝景元四年,吴景帝永安六年)。

魏文帝曹丕者,父操,漢封魏王,至丕篡漢稱帝。傳明帝叡、齊王芳、高貴鄉公髦、元帝奐。凡五主,共四十五年(起庚子,止甲申)。司馬炎篡之(庚子,漢獻帝延康元年。甲申,吴主皓元興元年)。

吳大帝孫權者,襲父堅、兄策遺業,稱帝江東。傳會稽王亮、景帝休、鳥程侯皓。凡四主,共五十八年(起壬寅,止己亥)。滅于晉(壬寅,漢先主章武二年,魏文帝黄初三年。己亥,晉武帝咸寧四年)。

是謂三國。魏篡立四十四年而滅蜀漢。又二年,晉王司馬炎篡魏。又十六年,晉滅吳。天下歸晉(三分凡六十年,起庚子,止己亥)。

晉文帝司馬炎者,祖懿(追遵諡宣帝),事魏。父昭,魏封晉王。至炎篡魏稱帝。傳惠帝衷、懷帝熾、愍帝業。凡四主,共五十二年(起乙酉,止丙子)。是為西晉,劉聰滅之(滅吴混一止三十七年。起庚子,止丙子)。

晉元帝睿者,懿曾孫(懿生瑯琊武王伷,伷生恭王覲,覲生帝),襲封瑯琊王。相傳小吏牛金通其母夏侯妃所生,冒姓司馬氏。渡江即位,傳明帝紹、成帝衍、康帝岳、穆帝聃、哀帝丕、廢帝奕、簡文帝昱、孝武帝曜、安帝德宗、恭帝德文。凡十一主,共一百單三年(起丁丑,止己未)。是為東晉,劉裕篡之(兩晉合一十五主,一百五十五年)。

今將三國并兩晉一百九十九年,君臣事要,畧加品題。

三分國,事頭多,不相統制。

賭神通,憑手段,各用能人。

觑國勢,據中原,曹丕篡漢。

論君臣,依正理,漢主為尊。

劉先主,擅梟雄,拊髀人物。

魯肅言于孫權曰: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宜撫安之,與結盟好。周瑜亦稱備梟雄之姿。〇備在荆州,嘗慨然流涕。劉表怪而問之,曰:平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裏肉生。老將至矣,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百遭輸,志不折,新野屯兵。

備領徐州,袁術來爭,備自將拒之。術說呂布襲取下邳,備降于布。合兵得萬餘人。布惡之,攻備,備敗,歸曹操。後起兵討操,操擊破之,奔袁紹。操復擊之,備奔劉表。表益其兵,使屯新野。〇《史斷》曰:昭烈降于呂布,歸于曹操,借勢于袁紹,為客于劉表。兵日以弱,迹日以孤,而氣不少挫,志不少懾。

伸大義,訪賢才,草廬三顧。

起臥龍,偕鳳雛,魚水同心。

備訪士于襄陽司馬徽,徽曰: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龎士元也。孔明名亮。備乃詣亮,凡三往乃見。曰:漢室傾頽,奸臣竊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伸大義于天下,計將安出?亮對以取荆益,結孫氏,則霸業成漢室興矣。備由是與亮情好日密,曰:孤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敗長坂,走江陵,人心愈固。

結孫權,鏖赤壁,俊傑雲蒸。

曹操擊荆州降之,備奔江陵,荆州人歸之者十餘萬。操追及備于當陽長坂,備走夏口,與魯肅遇。肅勸備自結于吴,遂與諸葛亮俱詣孫權。權遣兵與備并力迎擊操,大破之赤壁。

併劉璋,馘夏侯,跨連荊益。

備入成都,劉璋降,備自領益州牧。與吴分荆州,以湘水為界,東屬權,西屬備。曹操擊備,備斬其將夏侯淵。

任關張,黄趙馬,五虎馳名。

《蜀志·本傳》曰: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馬超、黄忠、趙雲,强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與。

建安絕,章武興,漢中即位。

把一隅,承大統,枝葉分明。

初,備取漢中,自稱漢中王。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篡立,備遂稱帝,改元章武,是為先主。

因愛弟,討孫權,猇亭失利。

一把火,被折辱,陸遜書生。

備與羽、飛恩若兄弟。羽為吴所殺,備耻之,自將伐吴,孫權遣陸遜拒之。備進軍猇亭,立數十屯。遜令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備夜遁入白帝城,曰:吾乃為陸遜所折辱,豈非天耶。遜以書生為都督,諸將多矜恃不相聽從,至是乃服。

白帝城,駐御營,幽憂病篤。

白帝城,在今四川夔州府治東。《華陽國志》云:蜀每王薨,輙立大石長三丈,為墓誌。未有諡列,但以五色為主,故其廟稱青黑赤黄白帝。《郡國志》公孫述至魚復,有白龍出井中,因號魚復為白帝城。《寰宇記》述:據蜀自以承漢土運,故號曰白帝城。

永安宮,託孤詔,地慘天昏。

備在永安病篤,謂諸葛亮曰: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材,君可自取。尋殂,子禪立,是為後主。

劉後主,信阿衡,通吳報使。

禪初立,丞相亮使鄧芝至吴修好。吴來聘,復使芝報之。

乘閒暇,征瀘水,孟獲南擒。

益州部耆帥雍闓叛,丞相亮南征斬闓。郡人孟獲收餘眾拒亮,亮生擒之。縱使更戰,七縱七擒。獲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瀘水,即金沙江,亦名麗江,又名馬湖江。

前後次,出師表,木牛流馬。

狠仲達,甘巾幗,只不交兵。

建興六年,亮上疏出師屯漢中,以圖中原。自率眾攻祁山,魏將張郃拒破之,乃還。十二月,復上疏伐魏,糧盡引還。十二年,亮作木牛流馬,運米集斜谷,悉眾伐魏。魏司馬懿拒守,亮屯五丈原。數挑戰,懿不出。乃遺以婦人巾幗之服。仲達,懿字。

罰親覽,噉數升,事煩食少。

五丈原,長星落,漢火銷沉。

五丈原,在今西安府武功縣。〇亮遣使至懿軍,懿問其寢食及事之煩簡。對曰:諸葛公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覽,所噉食不至數升。懿告人曰: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時有長星墜亮壘,未幾,亮卒于軍。

姜車騎,繼祁山,中原九伐。

老譙周,仇國論,還欠公平。

車騎將軍姜維,負其才武,數出兵伐魏,蜀人愁苦。譙周作《仇國論》以諷止之。

寵黃皓,疎忠謀,陰平失守。

懸崖寇,來鄧艾,無計支撐。

諸葛瞻,北地王,身殉社稷。

如斗膽,空割裂,天日終沉。

中常侍黄皓用事。魏使鍾會、鄧艾伐漢,姜維請守陰平之橋頭,皓啟後主寢其事。艾遂自陰平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山高谷深,艾以氊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缘崖而進。將軍諸葛瞻拒艾,艾破斬之。至成都,後主降。其子北地王諶哭于昭烈之廟,自殺,蜀亡。姜維得後主敇,降于鍾會。維知會有異志,欲搆成擾亂因,說會謀反,欲使會盡殺魏將已,因殺會,復立故主,密書與後主曰: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事敗,維被殺,剖其尸,膽如斗大。〇《史斷》云:蜀自賢相云亡,姜維產禍,黄皓專權,雖無懸崖之寇,能久有國哉。

此間樂,佯不思,先人墳墓。

安樂公,傳數祀,煞有深心。

魏封後主為安樂公。他日司馬昭問禪曰:頗思蜀否?曰:此間樂,不思蜀也。秘書令郤正聞之謂曰:若復問,當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岷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後昭復問,禪對如前,昭曰:何乃似郤正語耶?禪驚曰:誠如尊命。禪至晉泰始七年卒,時漢亡已八年矣。

中原地,魏曹丕,承其父業。

篡炎劉,即帝位,國運初興。

改年號,為黄初,建都西洛。

魏受漢禪,以土繼火,土色黄,故紀元曰黄初,都洛陽。

要吞吳,無計策,幾度勞心。

魏屢伐吴,皆無功還。

貶陳思,燃荳萁,同根煎逼。

陳思王植,以才見于太祖,丁儀、丁廙為之羽翼,幾代丕為太子。丕旣立,儀、廙皆誅。監國謁者希指奏植罪,貶爵為侯。他日,丕命植賦詩,植曰:煮豆然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丕惻然。

蔑天倫,禽獸行,廣肆淫烝。

丕疾病母,卞太后往問,見左右皆昔年侍者,遂不入而駡曰:狗鼠不食汝餘,死固應爾。

違父言,寵司馬,養留禍種。

狼顧相,同槽夢,怪兆先徵。

司馬懿有狼顧相,魏武欲騐之,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後而身不動。又嘗夢三馬同槽食,因謂丕曰: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丕素與懿善,每相全佑得免。

寵其妾,殺其妻,幾乎害子。

獵圍中,聞泣諫,改念全恩。

丕夫人甄氏生子叡。及即位,郭貴嬪有寵,譖甄氏于丕,殺之。後丕與叡獵,見子母鹿,丕射殺其母,命叡射其子。叡泣曰:陛下已殺其母,臣不忍復殺其子。丕為之惻然。丕殂,叡立,是為明帝。

魏明帝,料功能,容言納諫。

作都官,考課法,黜陟羣臣。

叡沉毅明敏,簡功能,屏浮偽,優禮大臣,雖犯顔極諫,無所摧戮。時大營宮室,直臣楊阜、高堂隆等諫,雖不聽,皆優容之。深疾浮華之士,命散騎常侍劉邵作都官,考课法七十二條。

更可惜,薄宗藩,維城無衞。

魏諸侯王法禁嚴切,吏察之急。東阿王植上疏曰:吉專其位,凶離其患者,異姓之臣也;存共其榮,没同其禍者,公族之臣也。今公族疎而異姓親,臣竊惑焉。

侈宮室,空帑藏,鑄造金人。

叡好土功,作殿築觀,力役不已,農桑失業。大發銅,鑄銅人二,號曰翁仲。

立養子,齊王芳,爽懿共政。

伏獸睡,突時發,何鄧駢刑。

殺王凌,害曹彪,悉夷三族。

司馬師,奪印綬,貶主藩臣。

叡無嗣,養芳為子,莫有知其所由來者。及寢疾,命立芳,曹爽、司馬懿輔政。何晏、鄧颺為爽謀,轉懿為太傅,外尊以號,實奪之權。懿詐稱疾不與政。其後懿誅爽及晏颺,夷其族。〇《晉書·列女傳》,杜有道妻嚴氏,字憲,貞淑有識量,女為傅玄妻。玄時與何晏、鄧颺不和,或謂何、鄧必為玄害,猶排山壓卵、以湯沃雪耳。憲曰:何、鄧執權,必當自敗。司馬太傅獸睡耳,吾恐卵破雪消,行自有在。〇王凌鎮淮南,以魏主受制于懿,楚王彪有智勇,謀立之。懿討殺凌,夷三族,賜彪死。懿卒,子師專政。芳數召中書令李豐语,師殺豐,芳意不平,師廢之為齊王。

迎立起,高貴公,扶持六載。

慮時危,行戰討,志殄權臣。

幾不密,事無成,登車用劍。

血淋漓,成濟刃,做了寃魂。

太后命立文帝孫東海王霖之子高貴鄉公髦。師卒,弟昭專權。髦立六年,見威權日去,不勝其忿,將自討昭,以語侍中王沈、常侍王業,遂出。沈、業奔告之,昭中護軍賈充與戰于關下。太子舍人成濟問充當云何,充曰:公畜養汝,正為今日。濟即抽戈刺髦,殞于車下。

常道公,平西蜀,纔方二載。

司馬炎,求禪位,孤寡欺凌。

昭迎立武帝孫燕王宇之子常道鄉公璜,更名奐,是為元帝。立四年滅漢。明年,昭卒,子炎嗣。奐尋禪位于炎,是為晉武帝,魏亡。

算曹氏,占中原,慌慌四紀。

敗將來,撐不住,付與他人。

東吳主,孫仲謀,聰明智勇。

父虎將,兄獅兒,奮起江東。

孫權字仲謀,父堅漢破虜將軍,兄策討逆將軍。〇《史斷》云:孫堅勇鷙剛果,當時鮮及。策以童子提一旅之眾,揮馬箠而下江東,耆師宿將,狼狽失據,眞奇才也。獅兒,策小字。

父兄死,自軒昂,報讎黄祖。

堅與劉表將黄祖戰,祖部兵射殺堅。策卒,張昭等奉權代領其眾。權擊斬祖。

奄荊揚,薄南海,霸據金陵。

權與劉備分荆州後,遣呂蒙襲江陵,權遂領荆州牧。以步騭為交州刺史,嶺南皆服。權徙治秣陵,改號建業。

納魯肅,任周瑜,同心戮力。

戰三江,屯夏口,斫案崢嶸。

曹操旣取荆州,順江東下。張昭等勸權迎降,魯肅獨不可。周瑜請擊之,權因拔刀斫前奏案曰:敢有復言迎操者,與此案同。遂大破操于赤壁。

將親妹,鎖蛟龍,錦囊計拙。

周瑜言于權曰:劉備非久屈為人用者,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權以妹妻備。妹剛猛有诸兄風,侍婢百餘,皆持刀侍立,備心嘗凛凛。

爭荊州,白衣櫓,壞了同盟。

呂蒙死,陸遜承,支吾玄德。

孔明相,費禕來,吳蜀重親。

初,權以荆州借劉備,與共拒操。及備得益州,權求荆州,備不與。權將呂蒙襲江陵,伏其精兵,使白衣摇櫓,作商賈服,晝夜兼行。江陵守將皆降,遂定荆州。蒙尋卒,陸遜代之。玄德,備字。〇後漢主建興元年,吴絶魏,自此專與漢和。

丕觀濤,歎天限,屈身雄略。

自稱尊,大皇帝,烈烈轟轟。

魏主丕以舟師伐吴,臨江見波濤洶湧,歎曰:固天所以限南北也。遂還。初,權降魏封吴王,權遣趙咨入謝。丕問吴王何等主也,對曰:聰明仁智、雄畧之主也。丕問其狀,咨曰:納魯肅于凡品,聰也;拔呂蒙于行陣,明也;獲于禁而不害,仁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智也;據有三州,虎視西方,雄也;屈身于陛下,畧也。〇漢建興七年,權稱帝。延熙十五年殂,諡曰大皇帝,少子亮立。

傳其子,會稽王,年方十六。

假惺惺,好問難,取怒孫綝。

亮立,大將軍孫綝輔政。表奏多見難問,綝稱疾,使诸弟典兵以自固。亮惡綝,謀誅之。事洩,綝廢亮為會稽王,迎立權第六子瑯琊王休,是為景帝。

吳景帝,逼其亡,不能蔭子。

鳥程侯,頑且暴,怎保長存。

休立六年殂,以太子𩅦託丞相興。吴人以蜀初亡,欲得長君,迎立休兄子烏程侯皓。皓旣得志,麤暴驕盈,大小失望。〇𩅦音彎。

料難敵,陸鬬羊,交歡邊境。

晉荆州都督羊祜務修德以懷吴人,與吴將陸抭對境,使命常通。

更添著,鑿鼻眼,何等淫刑。

皓肆行殘暴,或剥人面,或鑿人眼,羣下惴恐。

晉武帝,大興師,樓船直下。

石頭城,風威利,束手降臣。

五十载,王氣銷,江沉鐵鎖。

盼黃旗,瞻紫蓋,讖兆成塵。

晉大舉伐吴,吴人以鐵鎖横截江磧要害處。王濬作大炬燒斷之,遂自武昌順流而下。王渾遣使要濬論事,濬舉帆直指建業。报曰:風利不得泊地也。遂入石頭,皓降吴亡。自權至皓凡五十八年。初,吴人刁玄詐增讖文云:黄旗紫蓋見于東南,終有天下者,荆掦之君。皓信之,舉兵遊華里。行遇大雪,兵士凍死,乃還。〇石頭城,在今江寧府城西。

司馬氏,總收拾,江山一統。

啟封疆,稱武帝,晉室龍興。

火焚了,雉頭裘,留心儉約。

駕羊車,遊內苑,遽作荒淫。

帝承魏氏刻薄奢侈之後,矯以仁儉。太醫司馬程據獻雉頭裘,敕焚之。旣平吴,頗事遊宴,掖庭殆將萬人。嘗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便宴寢。〇《周禮》車人有羊車。鄭玄注云:羊,善也。至晉武後宮乘羊車,則眞駕羊矣。

最失策,銷兵備,養戎不徙。

吴旣滅,詔悉去州郡兵。其後盗賊羣起,州郡不能制,天下遂大亂。漢魏以來,羌胡降者多處之塞内諸郡,後漸為民患。侍中御史郭欽請漸徙之于邊,不聽。

賣官錢,入私室,反遜桓靈。

帝問司隷劉毅曰:朕可方漢何帝?對曰:桓靈。帝曰:何至此。毅曰:桓靈賣官錢入官庫,陛下賣官錢入私門,以此觀之,殆不如也。

傳授與,不才兒,南風穢烈。

太子衷昏愚,不堪為嗣,帝以衷子遹明慧,故無廢立心。帝崩,衷即位,是為惠帝。后賈氏名南風,魯公充之女,荒淫放恣。時洛中謡曰:南風烈烈吹黄沙,遥望魯國鬰嵯峩;前至三月滅汝家,後為趙王倫所殺。

肉糜癡,蝦蟆蠢,木偶為心。

帝嘗聞蝦蟇聲,問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為私乎?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類。

大臣宰,尚清談,人無遠慮。

尚書令王衍、河南尹樂廣,皆善清談,宅之事外。朝野爭慕效之,士大夫皆尚浮誕,廢職業。

眾親王,興禍亂,骨肉兵爭。

嵇侍中,血淋漓,蕩陰死節。

賈后忌汝南王亮秉政,不得專恣。會楚王瑋怨亮,譖亮謀廢立。后使帝作手詔授瑋,免亮官。瑋遂殺亮。后恐威權歸瑋,稱瑋矯詔,執而斬之。后害太子遹。趙王倫使齊王冏廢后殺之。倫篡立,冏與成都王頴、河間王顒討誅倫。帝復位,以冏輔政,驕奢擅權。顒檄長沙王乂殺冏。頴嫌乂在内,與顒共攻乂,乂屢破之。而東海王越慮事不濟,潛殺乂,以頴為太弟。頴僭侈,越奉帝征之,頴拒戰于蕩陰。王師敗績,侍中嵇紹為兵人所殺,血濺帝衣。後頴兵敗出奔頓丘,太守馮嵩執送鄴殺之。顒為東海王越所敗,逃入山。越徴為司徒,顒出就徴,越兄南陽王模邀而殺之。懷帝時,越討石勒,卒于項。勒追及之,剖越柩焚其尸。亮、倫,皆宣帝懿之子。冏,武帝弟攸之子。瑋、乂、頴,皆武帝子。顒,懿弟孚之孫。越,懿弟馗之孫。

東則東,西則西,中毒亡身。

初,帝征頴,兵敗遂入鄴。頴尋奉帝還洛陽。顒將張方遷帝于長安。越敗顒兵入長安,奉帝東還。帝食餅中毒崩,或曰:越鴆之也。太弟熾即位,武帝之子,是為懷帝。

懷帝立,志有為,傳餐親政。

帝親覽大政,留心庶事。侍郎傅宣歎曰:今日復見武帝之世矣。

痛銅駝,委荊棘,受縛華林。

尚書郎索靖知天下將亂,指洛陽銅駝歎曰:會見汝在荆棘中耳。漢兵陷洛陽,帝開華林園門出,欲幸長安,漢兵追執之,遷于平陽,未幾遇害。武帝孫吴王晏之子業,立于長安,是為愍帝。

愍帝繼,勢難支,接踵繫擄。

捧杯盤,執傘蓋,殞命胡庭。

帝立四年,漢陷長安,帝降。劉聰嘗大會,使帝行酒、洗爵、更衣,又使執蓋。尋弒之,西晉遂亡。

劉元海,亂中華,五胡雲擾。

匈奴劉淵字元海,以惠帝永興元年據離石稱漢。自後鮮卑、氐、羌、羯,僭竊相繼,抑元海為之禍首云。〇離石,今山西汾州府永寧州。

瑯琊王,走江左,六代瓜分。

瑯琊王睿,懷帝時都督掦州鎮建業。西晉亡,即帝位,是為東晉元帝。

想西晉,創根基,謀心不善。

老仲達,無比賽,詭詐凶心。

《史斷》云:司馬懿以陰賊狡險,禍人之國。師、昭又以廢弒不道,取人之國。彼曹魏數君,初非有桀、紂之惡,及汝偕亡之怨也。以是得國,基旣不堅,欲以保祚而長世,得乎。

螳後雀,躡前蹤,曹瞞篡漢。

《史斷》云:黄雀利于螳螂,不知挾彈者又在其後。以喻晉躡曹氏前蹤篡漢,未久而西晉亂亡也。曹操,小字阿瞞。

馬中牛,循往事,呂政承秦。

初,玄石圖有牛繼馬後,故宣帝深忌牛氏。而元帝母夏侯妃,與小吏牛金通而生帝,猶呂政而承秦也。

單逞縱,己之能,傳家計策。

不提防,天眼轉,果報相尋。

從此後,洛陽天,無緣再覩。

割江東,半塊土,小小乾坤。

西晉都洛陽,懷帝而後,相繼為漢、趙、燕、秦、魏所據。自東晉至宋、齊、梁、陳,不能復取,皆都建業。避愍帝諱,改建康。

東晉主,瑯琊王,白板天子。

初,劉曜陷洛陽,取傳國玉璽。曜亡,璽歸石氏。後石氏為冉閔所滅,璽歸閔。閔敗,璽留閔將軍蔣幹所。穆帝永和八年,謝尚部將戴施紿得之,送建康。先是趙王倫篡位,封侯者多鑄印不給,或以白板封之。江南之未得璽也,中原謂之白板天子。至是復歸晉。

化龍後,賴人望,建業登宸。

先是童謡云: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帝與西陽、汝南、彭城、南頓五王濟江,帝登大位。

劉越石,枕干戈,聞雞起舞。

祖士雅,渡江楫,誓掃烟塵。

劉琨字越石,與祖逖字士雅為友。聞逖被用,曰:吾枕戈待旦,常恐祖生先我著鞭。逖與琨同寢,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為豫州刺史,渡江中流擊楫,言曰: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

逆天理,害無辜,輕誅督運。

初,帝將北征,以漕運稽期,斬督運令史淳于伯。刑者以刀拭柱,血上流至柱末二丈餘而下。見者以為寃。

徒灑却,新亭淚,玩愒因循。

過江人氏,每至暇日,出新亭晏飲。周顗中坐歎曰:風景不殊,舉目有三河之異。皆相視流涕。王導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耶。

兼吳會,不能復,侵疆咫尺。

王與馬,共天下,反了王敦。

憂成病,喪身軀,傳之明帝。

初,帝鎮江東,威名未著。王敦與從弟導同心翼戴,以隆中興。時人語曰:王與馬共天下。後敦都督湘州,舉兵反。帝憂憤成疾,崩。太子紹立,是為明帝。

親決戰,除大憝,果斷剛明。

恰一年,傳成帝,祖蘇稱亂。

元規塵,挑强賊,國母憂崩。

敦復反,帝親征破之。帝明敏有機斷,故能以弱制强,誅剪逆臣。明年崩,太子衍立,是為成帝。歷陽内史蘇峻有威望,嘗有輕朝廷心。帝舅庾亮疑之,徴為大司農,峻遂與豫州刺史祖約同反。峻兵犯闕,庾太后以憂崩。陶侃、温嶠討誅峻,約奔後趙。庾亮出鎮武昌,而遥執朝權。丞相王導内不能平,遇西風塵起,舉扇自蔽曰:元規塵污人。元規,亮字。

絕裾溫,運甓陶,入平禍難。

王茂弘,求故節,見笑豪英。

元帝初,鎮江左温嶠欲往,其母固止之,嶠絶裾而去。陶侃為廣州刺史,在州無事,輙朝運百甓于齋内,暮運于齋外。人問之,曰:方致力中原,過爾優逸,恐不堪事也。蘇峻旣平,王導入石頭,令取故節,侃笑曰:蘇武節似不如是。茂弘,導字。

十七年,康帝立,匆匆二載。

晉穆帝,襁褓嗣,無子相承。

帝立十七年崩,母弟岳立,是為康帝。二年崩,太子聃立,年方三嵗,是為穆帝。

殷深源,負虛名,書空管葛。

桓元子,總强兵,劫制朝廷。

殷浩字深源,弱冠有美名,時擬之管葛。及為都督,連年北伐,師徒屢敗。桓温因朝野之怨,上疏廢之。浩每書空作咄咄怪事三字而已。温,字元子,有雄畧,旣滅蜀,威勢轉盛。朝廷引浩以抗温,浩廢,内外大權一歸温矣。帝崩,成帝子丕立,是為哀帝。

晉哀帝,病纏身,三年彈指。

海西公,剛八載,貶做藩臣。

帝立三年崩,帝奕立。桓温陰蓄不臣之志。及伐燕,大敗而還,威名頓挫,乃廢帝為海西公,迎立元帝少子會稽王昱,是為簡文帝。

簡文帝,赧献流,清談差勝。

二年來,交付與,幼子儲君。

帝雖神識恬鬯,而無濟世大畧,謝安以為惠帝之流,但清談差勝耳。謝靈運亦以為周郝、漢獻之輩。立二年崩,太子昌明立,生十年矣,為孝武帝。

孝武帝,相謝安,圍棋破敵。

八公山,風鶴唳,草木皆兵。

以謝安為僕射。秦苻堅入寇,詔謝玄等禦之。玄問計于安,安夷然命駕出遊,與張玄圍棋賭别墅。謝玄等尋大破秦軍,堅遁走。聞風聲鶴唳,謂追兵且至,望見八公山草木皆兵,以為晉兵。八公山,在壽州東北。

甫能勾,幸免得,苻氐僕射。

遽驕淫,貪酒色,杯勸長星。

信佛法,敬僧尼,家居撞壞。

被蒙頭,清暑殿,戲犯陰人。

初,堅將入寇,下詔曰:以司馬昌明為僕射。先為治第。苻氐,畧陽氏也。帝溺于酒色,長星見,舉酒祝之曰:長星勸汝一杯酒,自古何有萬嵗天子耶。帝崇尚浮屠,窮奢極費,所新昵者,皆姏姆僧尼。尚書令陸納望宮闕歎曰:好家居,纎兒欲撞壞之也。張貴人寵冠後宮,年近三十,帝戲之曰:汝以年亦當廢矣。已而醉寢清暑殿,貴人以被蒙帝面而弒之。太子德宗立,是為安帝。

晉安帝,幼冲年,紀綱破碎。

東西錄,專殺柄,反了孫恩。

水仙妖,煽愚民,坑屠糜爛。

劉牢之,縱反叛,内指神京。

帝幼而不慧,會稽王道子專政。道子有疾,且無日不醉。其子元顯諷帝奪其權,以元顯録尚書事。時謂道子為東録,元顯為西録。〇妖人孫泰,以妖術謀亂誅,兄子恩逃入海。愚民以泰為蟬蜕不死,就海中資給之。恩乃聚眾謀復讐,攻陷會稽,都督劉牢之討破之,恩多棄寳玉子女于道,牢之遽于收斂,放恩復逃入海。整兵向京師,陷廣陵後,兵敗赴海死。其黨從死者以百數,謂之水仙。餘眾推恩妹夫循為主。

桓玄來,稱楚帝,潯陽遷劫。

亂荒荒,草澤間,崛起英雄。

劉下邳,滅桓玄,乘機遘會。

桓玄專有荆楚,自謂有晉國三分之二,數使人上己符瑞,欲以惑眾。元顯討之,兵潰被殺。玄自稱楚帝,廢安帝,遷于尋陽。初,彭城人劉裕,以賣履為業,劉牢之引參軍事,從破孫恩有功,為下邳太守。何無忌與劉毅謀復興,毅曰:正患事主難得耳。無忌曰:草澤之中,非無英雄也。毅曰:所見惟有劉下邳。無忌以告裕,遂與毅等起兵討誅玄,帝復位。

夷劉毅,殺譙縱,剗滅盧循。

荆州刺史劉毅剛愎,自謂與裕俱有克復功,陰欲圖裕,裕襲殺之。〇益州參軍譙縱,自稱成都王,裕遣兵伐之,縱敗死。〇裕討破盧循,循走交州,刺史擊斬之。

殱慕容,取姚泓,用兵無敵。

裕伐南燕,擒其主慕容超。伐秦,秦主姚泓降。

劉穆之,王鎮惡,文武稱能。

穆之内聰朝政,外供軍旅,决斷如流,事無壅滯。鎮惡,苻秦丞相王猛之孫,人薦于裕,與語異焉。曰:所謂將門有將。裕伐秦,以鎮惡領前鋒,身先士卒,遂克長安。

加九錫,封宋公,龍行虎步。

初,裕入朝桓玄。玄妻謂玄曰:裕龍行虎步,瞻視不凡,恐終不為人下。

就東堂,下毒手,讖應昌明。

晉恭帝,貶零陵,一年有半。

掩重衾,活搗殺,窨氣吞聲。

裕以讖文云“昌明之後,尚有二帝”,乃縊帝于東堂,而立瑯琊王德文,是為恭帝。立二年,裕廢為零陵王而篡位,是為宋武帝,晉亡。明年,裕使人進藥,王不肯飲,乃以被掩殺之。〇昌明,孝武帝字。

十五帝,百餘年,東西兩晉。

眼巴巴,空四海,不見崢嶸。

從此去,晉江山,歸之劉宋。

望中原,徒感歎,胡馬縱横。

南北史,兩分頭,强攻弱守。

鬼神愁,天地慘,苦殺生靈。

生靈血混長江水,一陣風來草木腥。

西江月

豪傑千年往事,漁樵一曲高歌。烏飛兔走疾如梭,眨眼風驚雨過。 妙筆龍韜虎略,英雄鐵馬金戈。爭名奪利竟如何,必有收因結果。

龍爭虎鬬何時了,結果收梢事怎休。

二十五史彈詞輯注卷第四終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5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