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二十五史彈詞輯註 卷第二

作者:杨慎 字数:11158 更新:2025-06-10 14:27:12

第二段 說三代

南鄉子

攜酒上吟亭,滿目江山列畫屏。賺得英雄頭似雪,功名。虎嘯龍吟幾戰爭。

一枕夢魂驚,落葉西風別換聲。誰弱誰強都罷手,傷情。打入漁樵話裏聽。

詩曰

混沌初分氣候淳,標枝野鹿看君臣。

《莊子》云:君如標枝,民如野鹿。謂如樹標之枝,無心在上。為君者亦然。野鹿者,放而自得也。

三皇五帝賓天去,辛苦闍浮世上人。

世上生靈作業多,功名富貴反成魔。常懷杞國憂天悶,不見康衢擊壤歌。仗劍提刀爭日月,伏屍流血換山河。白頭釣叟秋江上,笑指輕鷗下碧波。

詩出大才閑遣興,話談今古便驚人。沙金璞玉求良匠,流水高山待賞音。玉在石中難辨寶,金藏沙裏未為眞。淘金必索披沙揀,取玉須教破璞尋。琴對子期彈雅操,馬逢伯樂長千金。龍光未識思雷煥,奇字難知問子雲。美酒要逢知己飲,好詩須向會家吟。講談盡合周公禮,褒貶咸遵孔聖文。斷簡殘篇藏故典,冰絃玉軫播新聲。高人滿座垂清聽,始信書生用意深。

適間題說列代總要,不曾開列君臣大體賢愚、國運短長、流傳世次,今將三皇五帝之後,從夏禹傳家,以及商周二代,直至戰國七雄,略陳大概。

夏王禹者,名文命,姓姒氏,受虞舜禪位為天子。傳啟、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厪、孔甲、臯、發,履癸是為桀,商湯伐滅之,天下歸商。凡一十七君,共四百五十八年。

商王湯者,名履,姓子氏,伐夏代桀,而有天下。傳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庚丁、武乙、太丁、乙,辛是為紂,周武王伐滅之,天下歸周。凡三十君,共六百四十四年。

周武王者,名發,姓姬氏。父曰文王昌,紂時封為西伯,至武王克商,而有天下。傳成王誦、康王釗、昭王瑕、穆王滿、共王繄扈、懿王囏、孝王辟方、夷王夑、厲王胡、宣王靖、幽王宮湼、平王宜臼、桓王林、莊王佗、釐王胡齊、惠王閬、襄王鄭、頃王壬臣、匡王班、定王瑜、簡王夷、靈王泄心、景王貴、悼王猛、敬王丐、元王仁、貞定王介、哀王去疾、思王叔、考王嵬、威烈王午、安王驕、烈王喜、顯王扁、慎靚王定、赧王延,凡三十七君,共八百六十七年,為秦昭襄王所滅。

三代通計,一千九百六十九年。夏禹、商湯、周武,為三代開基聖主。啟賢繼禹,少康中興。商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謂之賢聖之君。周自成康繼武,宣王中興,其餘或長或短,各有事蹟,今按《史記》寫入詞文。

話說起,三代君,尊稱夏禹。

姓姒氏,乃軒轅,黄帝玄孫。

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駱明,駒明生鯀,鯀生禹。為舜司空,賜姓姒,封夏伯。

崇伯鯀,帝堯時,廷推治水。

為無功,身得罪,殛死黄能。

堯封鯀為崇伯,四岳舉以治水,九載功用不成,殛於羽山以死,其神化為黃能,以入於羽淵。○能乃來反,三足鱉也。或作黃熊。

續父業,任司空,躬乘四载。

娶塗山,呱呱泣,不顧私情。

塗山國,在今江南鳳陽府懷遠縣南。

瀹濟漯,排淮泗,注江注海。

奠山川,作貢賦,天地平成。

懸鐘鼓,設鐸鞀,下車泣罪。

禹揭鐘鼓鐸鞀,以待四方之士。喻以義者擊鐘,導以道者擊鼓,告以事者振鐸,有獄訟者揮鞀。出見罪人,下車泣而問之。

鑄九鼎,象方物,天雨黃金。

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以象九州,圖各州地理貢賦。時天雨金三日。

龍負舟,一死生,蝘蜒齊視。

禹南巡濟江,黃龍負舟,舟中人懼。禹歎曰:吾受命於天,竭力以勞萬民,生寄也,死歸也,予何憂于龍焉。視龍猶蝘蜒,顏色不變,龍俛耳低尾而逝。

集會稽,戮防風,萬國咸寧。

會諸侯於會稽之山,執玉帛者萬國。汪芒氏之君防風氏後至,禹戮之。王崩,子啟立。

天與子,啟承家,兵征有扈。

太康氏,畋洛水,五子歌聞。

王崩,子太康立。

仲康氏,討羲和,陰鋤羿翼。

王崩,弟仲康立。

帝相氏,被有窮,篡逆亡身。

王崩,子相立,為有窮所弑。

少康氏,殱澆豷,鑾輿反正。

一成田,一旅眾,靡致中興。

有窮後羿,滅相而篡其位。其臣寒浞,又弑羿而代之。浞生澆及豷。相之子少康逃奔有虞,虞君思妻之以二姚,而邑諸綸。有田一成,有眾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謀,以收夏眾。浞篡位三十九年,夏遺臣靡討浞滅之,而立少康,誅澆豷。

再傳至,七朝君,三回甲子。

杼槐芒,泄不降,以至扃廑。

王孔甲,醢雌龍,崇神好鬼。

又相傳,復二紀,臯發因循。

孔甲,不降之子,繼厪而立,好鬼神之事。時天降二龍,有劉累者,學擾龍於豢龍氏,事孔甲,能飲食之。後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后。旣而使求之,累懼而遷于魯縣。王崩,子臯立。崩,子發立。崩,子履癸立,是為桀。

至履癸,號桀王,荒淫無道。

造瓊宮,寵妹喜,塗炭生靈。

桀伐蒙山有施氏,有施氏進女妹喜,桀嬖之,為瓊臺瑤室,行淫縱樂。

十七帝,統江山,子承父業。

四百年,紅日落,禹跡無聞。

商湯氏,順民心,嗚條伐夏。

祖名契,姓子氏,掌教明倫。

十四世,乃生湯,南巢放桀。

初,契為舜司徒,封于商,賜姓子。傳昭明、相土、昌若、曹圉、根國、冥、振、微、報丁、報乙、報丙、主壬、主癸、天乙,是為湯伐桀。桀敗奔鳴條,放於南巢而死。

禱桑林,祈雨澤,祝網施仁。

發莊山,金鑄幣,賑民困乏。

大旱七年,湯發莊山之金,鑄幣賑民。以身禱于桑林,以六事自責曰:政不節與,民失職與,宮室崇與,女謁盛與,苞苴行與,讒夫昌與?言未已,大雨。湯出田,田者四面張網,湯命去三面,曰: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惟不用命者乃入吾網。

懷萬邦,新其德,自勒盤銘。

王崩,太子太丁先卒,立其弟外丙。崩,弟仲壬立。崩,太子之子太甲立。

舉伊尹,任阿衡,扶持太甲。

放桐宮,三載后,允德修身。

尹復政,將告歸,敬陳一德。

主善師,綏先祿,永底民生。

王崩,子沃丁立。崩,弟太庚立。崩,子小甲立。崩,弟雍己立。崩,弟太戊立。

傳五世,有賢君,中宗太戊。

德勝妖,祥桑死,帝道重興。

雍己時,商道衰,諸侯或不朝。太戊立,亳有祥桑穀共生於朝,一暮大拱。太戊問於伊尹涉,對曰:妖不勝德,帝之政有缺與?太戊乃修先王之德,三日而祥桑枯死,商道復興。王崩,子仲丁立。崩,弟外壬立。崩,弟河亶甲立。崩,子祖乙立。崩,子祖辛立。崩,弟沃甲立。崩,祖辛之子祖丁立。崩,沃甲之子南庚立。崩,祖丁之子陽甲立。崩,弟盤庚立。

黄河走,徙其民,因循八代。

至盤庚,還舊境,改國稱殷。

初,湯居亳,仲丁遷都囂。河亶甲時有河決之患,徙相。祖乙又徙耿,徙邢,至盤庚還歸亳,改國號殷。王崩,弟小辛立。崩,弟小乙立。崩,子武丁立。

天輔助,後三朝,武丁恭默。

夢賢臣,調鼎鼐,作楫為霖。

舊講學,師甘盤,交修不怠。

敬其親,封禰廟,肜日雉鳴。

王崩,子祖庚立。崩,弟祖甲立,淫亂,殷復衰。崩,子廪辛立。崩,弟庚丁立。崩,子武乙立。

至武乙,鬬天神,雷霆殒命。

兩三朝,無德行,國勢頹傾。

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搏,令人為行天神,不勝僇辱之。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後為暴雷震死,子太丁立。崩,子帝乙立,殷益衰。崩,少子辛立,是為紂。

末主紂,害生靈,飾非拒諫。

縱奢淫,寵妲己,剖炙賢臣。

紂資辨捷疾,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性汰侈,好酒色,為象箸玉杯,食熊蹯豹胎。伐有蘇氏,有蘇以妲己女焉,有寵,惟其言是從,剖炙賢臣。見《書·泰誓》篇。

鉅橋粟,鹿臺財,適資敵國。

徒倒戈,血漂杵,衣寶焚身。

周師入,紂衣其珠玉衣,赴火死。

三十世,六百年,成湯世界。

二老避,三仁去,麥秀歌聞。

箕子朝周,傷殷宮室生禾黍,乃作麥秀之歌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兮,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狡童,謂紂也。殷民聞之皆流涕。

周武王,尊太公,興兵伐紂。

考其先,姓姬氏,上古賢人。

封后稷,相唐虞,教民耕種。

篤公劉,傳太王,王季其勤。

初,棄為舜後稷,封於邰,賜姓姬。傳三世為公劉,十二世為太王古公亶父,始居岐,改國曰周。太王生王季,王季生文王。

文王昌,囚羑里,演成周易。

賜弓矢,專征伐,虞芮停爭。

紂囚文王於羑里,文王乃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其臣閎夭之徒,求有萃氏美女獻之,紂乃釋文王,賜弓矢鈇鉞,得專征伐。虞芮之君,爭田久而不平,乃相與朝周,入其境,畊者讓畔,行者讓路。入其朝,士讓為大夫,大夫讓為卿。二君感而相謂曰:我等小人,不可以履君子之庭。讓田而退。

武王發,十三年,盟津大會。

一戎衣,陳牧野,不用刀兵。

釋箕子,封比干,反商舊政。

式商容,僇飛廉,弔問窮民。

作旅獒,卻珍奇,蠻夷通道。

陳洪範,訪朝鮮,造請賢人。

武王封箕子於朝鮮,餘見《書·洪範》篇。○王崩,子成王誦立。

周公旦,輔成王,居東避位。

大雷電,禾盡偃,天發金縢。

滅殷奄,宅土中,修明禮樂。

成王六年,周公朝諸侯於明堂,制禮作樂,天下大服。○王崩,子康王釗立。

召公奭,相康王,棠樹巡行。

王崩,子昭王瑕立。

周昭王,狩漢濱,膠舟溺水。

王南巡狩,返濟漢,漢濱之人以膠船進。王中流,膠液船解,王溺焉。子穆王滿立。

子穆王,忘討罪,八駿西巡。

造父,伯益之後,以善御幸于王,得驥溫驪驊駠騄耳之駟。西巡狩,樂而忘歸。穆王傳八駿,曰赤驥、盜驪、白義、踰輪、山子、渠黃、驊騮、騄耳。王子年《拾遺記》則曰絕地、翻羽、奔霄、超影、踰輝、超光、騰霄、挾翼。

命呂侯,作贖刑,只因財匱。

征犬戎,獲狼鹿,荒服觀兵。

王將征犬戎,祭公謀父諫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觀兵。王不聽,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由是荒服者不至。

徐偃王,朝諸侯,彭城走死。

造父封,祈招諫,得止王心。

徐子,嬴姓,處潢池東,地方地百里,行仁義,自號偃王。穆王西遊忘歸,四方諸侯之爭辯者,無所質正,贄玉帛死生之物於徐之庭者,三十六國。王聞之,命造父御長驅而歸伐徐。徐不忍鬭其民,走彭城而死。王以趙城封造父,其後為趙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祭公謀父作祈招之詩以止王心。王崩,子共王繄扈立。

共懿孝,道衰微,詩人作刺。

王崩,子懿王囏立。時王室遂微,詩人作刺。鄭玄《詩譜·序》曰:懿王始受譖,烹齊哀公,自是而下,厲也幽也,政教尤衰,周室大壞。十月之交,民勞板蕩,勃爾俱作。○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為孝王。

惡來後,善養馬,非子封秦。

天雨雹,江漢冰,咎徵著顯。

非子者,亦伯益之後,六世祖曰惡來革,事殷紂。非子好馬,孝王使主馬於汧渭之間。馬大蕃息,十三年,封為附庸邑之秦。是歲大雨雹,江漢冰,牛馬凍死。胡氏一桂曰:當秦始封而災異若茲,履霜之象已兆矣。王崩,懿王子夑立,是為夷王。

至夷王,朝禮壞,下見羣臣。

厲王胡,行暴虐,淮夷入寇。

夷王元年,始下堂見諸侯,覲禮廢。王崩,子厲王胡立,無道。淮南之夷入寇,王命虢仲征之不克。

得衞巫,能弭謗,國亂逃奔。

周召公,相協和,維持國政。

號共和,十四载,斷續朝廷。

厲王虐,國人謗王。王怒,得衞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王喜曰:吾能彌謗矣。三年,國人叛,襲王,王出奔彘,太子靖匿於召公之家。周公、召公以太子幼,相與協和,共理國事,號曰共和。共和行政,凡十四年。厲王死於彘,二公奉太子即位,是為宣王。

宣王靖,平淮夷,勤於政事。

任申伯,用山甫,周室中興。

伐玁狁,至太原,不勤遠略。

桀放于南巢,後三年,死于亭山。其子淳維,妻其眾妾,遁於北野,隨畜轉徙,號曰獯鬻。殷曰鬼方,周曰玁狁,秦漢曰匈奴。

後宮中,姜王后,脫珥規勤。

王嘗早臥晏起,姜后乃脫簪珥待罪曰:妾不才,使君王失禮而晏朝。王曰:過從寡人起。遂復姜后,而勤于政事。

殺杜伯,及左儒,俱非其罪。

朱弓矢,興道左,鬼報亡身。

王將殺大夫杜伯,而非其罪。伯之友左儒爭之于王,王不許。殺杜伯,左儒死之。後王游圃田,見杜伯乘白馬素車,執朱弓彤矢,射王中心折脅以死。子幽王宮湼立。

周幽王,寵褒姒,龍漦為祟。

初,夏之衰,有二神龍止於帝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也。夏帝請其漦而藏之。傳至厲王,發而觀之,漦流於庭,化為玄黿,入於王府。府童妾遭之而孕,生子懼而棄之。宣王時童謠云:檿弧箕服,實亡周國。有夫婦賣是器者,宣王使執而戮之。逃于道,得所棄妖子,哀而收之。夫婦亡奔褒。褒人有獄,而入是女于王,是為褒姒。

幸驪山,舉烽火,戲弄邦君。

周制,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舉兵來援。褒姒不好笑,王欲其笑,乃大舉烽火,諸侯悉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

三川竭,岐山崩,裂繒悦耳。

幽王三年,西周涇洛渭三川皆竭,岐山崩。伯陽父曰:周將亡矣。褒姒好聞裂繒聲,王發繒裂之,以適其意。

用非才,虢石父,結怨羣臣。

石父為人佞巧好利,王以為卿用事,國人皆怨。褒姒與之比而譖申后太子。

申侯反,召西夷,犬戎兵動。

弒幽王,擄褒姒,國勢分崩。

秦襄公,鄭武公,驅戎救駕。

立平王,遷洛邑,戍許和申。

王廢申后及太子宜臼,宜臼奔申。王求之,申侯弗與。王伐申,申侯召西夷犬戎攻王,弑王于驪山下,虜褒姒。秦襄公、鄭武公將兵救周平戎,立故太子宜臼,是為平王,遷都洛邑。初,武王作邑於鎬京,謂之宗周,是為西都。成王復宅洛邑,謂之王城,是為東都。戍許申,見《詩·王風·楊之水》篇。

并西戎,收餘民,秦封始大。

封秦襄公為諸侯,賜以岐風之地,曰能逐犬戎。即有其地,襄公于是始國。

作鄜畤,祠上帝,僭用犧牲。

秦文公夢黃蛇自天下屬地,其口止于鄜衍。公問于史敦,對曰:此上帝之徵,君其祀之。於是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史記》曰:禮,天子祭天地,諸侯祭其域內名山大川。今秦位在藩臣,而臚於郊祀,君子懼焉。平王崩,孫桓王林立。崩,子莊王佗立。

至桓莊,無威令,下同列國。

劉恕曰:平王東遷,晉鄭夾輔,諸侯賓從。自桓王伐鄭,師敗王傷,天子威令,下同列國。○莊王崩,子釐王胡齊立。

齊桓公,晉重耳,五霸稱尊。

釐王三年,齊桓公始霸。桓公卒,晉文公接齊桓公為盟主。

釐惠襄,四十年,人知管仲。

作內政,寄軍令,束矢鉤金。

釐王崩,子惠王閬立。崩,子襄王鄭立。

齊桓公任管仲為政制國,為二十一鄉,作內政而寄軍令。公問曰:齊國寡甲兵若何?仲對曰:制重罪,贖以犀甲一戟,輕罪贖以鞼盾一戟,小罪讁以金分,訟而不勝者,出一束箭。乃矯箭為矢,鑄金為刃,甲兵大足。

蛇從龍,佐亡人,趙衰狐偃。

初,晉文公出亡,從者趙衰、狐偃、顛頡、魏犨、胥臣,其餘不名者數十人。過曹,公餒不能行,介子推割股以食之。旣反國,賞從亡者,介子推不言祿,祿亦不及。其從者憐之,乃懸書宮門曰: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文公見書曰:此介子推也。使人求之弗得。

狩河陽,盟踐土,顛倒君臣。

頃匡定,禮樂崩,憑誰整頓。

襄王崩,子頃王壬臣立。崩,子匡王班立。崩,弟定王瑜立。

楚莊王,興士馬,問鼎欺心。

簡王後,至靈王,時生孔聖。

定王崩,子簡王夷立。崩,子靈王泄心立。靈王二十有一年,孔子生。

祖堯舜,憲文武,撐柱斯文。

鳳兮歌,喪狗譏,轍環不遇。

孔子適鄭,与弟子相失,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臯陶,其肩類子産,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纍纍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寔告,孔子笑曰:形狀,末也,而似喪家之狗,然哉。

作春秋,誅亂賊,絕筆書麟。

魯哀公十四年,西狩獲麟。孔子曰:吾道不行矣。乃因史記作《春秋》,約其文辭,以繩當世。

景悼敬,兩三朝,家翻國亂。

元貞定,哀思考,弒立紛紜。

景王太子早卒,愛少子朝,欲立,未果。王崩,劉子單子立王次子猛,是為悼王。子朝攻猛,猛尋卒,母弟敬王丐立。子朝自立,王不得入,居于狄泉。四年,晋率諸侯入敬王於周,子朝奔楚。四十四年,王崩,子元王仁立。八年,崩,子貞定王介立。二十八年,崩,子哀王去疾立。三月,弟叔弒王自立,是为思王。五月,少弟嵬弒之而自立,是為考王。哀、思、考三王,皆貞定王之子。

勞攘攘,數百年,中原瓦裂。

是和非,長共短,史記評論。

秦穆公,宋襄公,假行仁義。

史斷曰:秦穆初則并戎以廣國,終則悔過以自警。宋襄于興師之際,乃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區區以姑息為仁義,而不能紓喪師之戚。

吳夫差,越勾踐,改號稱尊。

定王二十年,吳壽夢始稱王。敬王二十二年,越勾踐始稱王。

魯曹沫,匕登壇,收還侵地。

齊桓公伐魯,魯師敗,莊公請獻遂邑以平,桓公與魯會于柯而盟。旣盟,曹沫以匕首刦桓公于壇上,桓公乃盡歸魯侵地。

趙文子,孤得立,杵臼程嬰。

晉大夫屠岸賈攻殺趙朔,滅其族。朔有遺腹子,賈索之,朔客程嬰公孫杵臼,謀取他兒匿山中,婴出謬曰:與吾千金,吾告趙氏孤處。賈乃使人隨嬰殺杵臼及兒。而趙氏眞孤在,名曰武。及長,嬰具以告,乃攻滅賈。武後為晉正卿,謚文子。

季札來,聘上邦,請觀周樂。

國僑相,聽國政,輿濟途人。

田穰苴,掌兵權,立誅莊賈。

齊景公以田穰苴為將,扞燕晉之師,使寵臣莊賈為監軍。穰與賈約,旦日日中,會於軍門。穰苴先馳至軍,夕時賈乃至。穰苴曰:軍法期而後至者斬。遂斬賈。

孫武子,教戰陣,令斬宮嬪。

孫武子以兵法見于吳王闔廬,王曰:可以小試勒兵乎?曰:可。曰:可試以婦人乎?曰:可。乃出宮中美人百八十人。孫子分為二隊,以王寵姬二人為隊長。約束旣布,乃設鉄鉞。即三令五申之,於是鼓之。婦人大笑,孫子乃斬隊長二姬以狥。復鼓之,婦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繩墨,不敢發聲。

伍子胥,入郢宮,鞭屍報怨。

子胥父奢兄尚。奢為楚平王太子太傅,費無極讒之于王,王殺奢,并及尚。子胥奔吳,與吳王闔廬伐楚。入郢時,平王已薨,子胥乃掘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

越范蠡,破姑蘇,棄職辭君。

范蠡事越王句踐。旣滅吳,蠡稱上將軍。以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且句踐為人,可與同患難,難與處安,乃乘舟浮海以行,不返。

韓趙魏,求諸侯,六卿分晉。

威烈王,寵反叛,自壞彝倫。

考王崩,子威烈王午立。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司馬光曰:三晉之列于諸侯,非三晉之壞禮,乃天子自壞之也。初,范氏、知氏、中行氏,并韓、趙、魏為晉六卿。貞定王十一年,知伯、荀瑶與韓、趙、魏共分故范、中行地。十六年,趙與韓、魏協謀滅知伯,分其地。考王元年,晉幽公立,獨有絳曲沃,餘皆入三晉。

安烈顯,守宗祧,綿綿一脉。

慎靓王,擁虛器,奄奄殘雲。

王崩,子安王驕立。崩,子烈王喜立。崩,弟顯王扁立。崩,子慎靚王定立。崩,子赧王延立。

收拾在,赧王朝,窮居僻地。

就中間,千百樣,變化縱横。

二百載,入春秋,干戈硬併。

九州中,七暴國,氣勢相吞。

鄒子興,孟軻氏,尊王賤霸。

距楊墨,闢邪說,不合終身。

是時,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氏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齊孫臏,魏龐涓,爭强鬬智。

孫臏與龐涓俱學兵法。涓仕魏為將軍,自以能不及臏,乃召之至,斷其足而黥之。齊使者至魏,竊載以歸,齊威王以為師。龐涓伐韓,齊使孫子救之,直走魏都。涓聞,去韓而歸,倍道并行逐之。孫子度其暮當至馬陵,乃令萬弩夾道伏。涓至,萬弩齊發,乃自剄。

趙廉頗,秦白起,赌勝誇能。

廉頗,趙之良將,以勇氣聞于諸侯。白起,郿人,善用兵,事秦昭王。

魯連子,射聊城,解紛排難。

燕將攻下聊城,人或讒之。燕將懼誅,保聊城不敢歸。齊田單攻之,嵗餘不下。齊人魯仲連為書約之,矢射城中。燕將得書,因罷兵去。

秦圍趙,魏王使新垣衍説趙,欲共尊秦為帝。魯連往見衍而責之,乃不敢復言帝秦。秦將聞之,為却軍五十里。會魏兵救趙,秦軍引去。平原君欲封魯連,連笑曰:所謂貴于天下之士者,為人排難解紛而無取也。遂辭去不復見。

藺相如,澠池會,重趙輕秦。

趙王會秦王於澠池,大夫藺相如從。及會飲酒,秦王請趙王鼓瑟,趙王鼓之。相如請秦王擊缶,秦王不肯,相如曰:五步之内,臣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秦王乃一擊缶罷酒。秦終不能有加于趙。

施戰策,冠七雄,田單樂毅。

燕昭王使樂毅伐齊,下七十餘城。昭王卒,子惠王嘗不快於樂毅,齊田單因縱反間于燕,于是使騎刦代毅。單因襲破燕軍,盡復齊地。七雄謂七國。

掉舌尖,說六國,張儀蘇秦。

洛陽人蘇秦,說六國合縱以擯秦。魏人張儀,說六國連衡以事秦。

養劍客,四豪門,雞鳴狗盜。

魏信陵君無忌,楚春申君黄歇,趙平原君趙勝,齊孟嘗君田文,皆下士喜賓客,食客皆數千人。秦昭王聞田文賢,以為相,旣而欲殺之。文使人求解於王之幸姬,姬欲得狐白裘,而文已先獻于王。文客有善狗盜者,盜裘以獻,姬言於王而遣之。王後悔,使追之。文至關,關法雞鳴乃出客,時尚早,追者將至。客有善為雞鳴者,野雞皆應之,文乃得脫歸。

破秦關,五戰國,蟻聚蜂屯。

楚、趙、韓、魏、衞合縱以伐秦。秦兵出,五國之兵皆敗走。

侯嬴頭,晉鄙鎚,何其猛烈。

魏公子無忌,仁而下士。隱士侯嬴為夷門監者,公子以為上客。秦圍趙,公子姊為趙平原君夫人,遣使請救于魏,魏王使晉鄙將兵救之。秦告魏王曰:敢救趙者,移兵先擊之。王乃止,晉鄙留兵壁鄴。公子數請,王終不聽。公子乃屬賓客約車騎,欲赴鬥以死于趙。過見侯生問計,生曰:吾聞晉鄙兵符,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力能竊之。且公子嘗為姬報其父仇,姬欲為公子死,誠一開口,則得符奪鄙兵救趙却秦,此五伯之功也。公子如其言,果得符。侯生曰: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有如鄙疑而復請之,則事危矣。臣客朱亥,力士,可與俱。鄙不聽,使擊之。臣老不能從,請自剄以送公子。遂自殺。公子至鄴,鄙果疑之。亥袖鐵鎚椎殺鄙,奪其軍,大破秦兵。

荆軻匕,漸離筑,一様酸辛。

荆軻,衞人,其之燕。善擊筑者,高漸離。是時,燕太子丹怨秦,謀欲使勇士刦秦王,使悉反諸侯侵地,不可,則因而刺殺之。處士田光薦軻于丹。丹求得利匕首,遣軻入秦。軻刺王未至身,王驚起,拔劍擊軻殺之。後五年,秦滅燕,逐太子丹、荆軻之客。于是高漸離變姓名,為人傭保。秦皇帝聞之,惜其善擊筑,重赦之。乃矐其目,使擊筑,稍益近之。漸離以鉛置筑中,復進得近,舉筑朴秦王不中,於是遂誅漸離。

八百年,周社稷,東西滅裂。

至赧王,亡國邑,并入西秦。

初,周公又營成周,謂之下都,遷殷頑民居之。今洛陽故城是也。至敬王時,以子朝餘黨,多在河南王城,乃徙都成周,而王城之都空。自是謂王城為西周,成周為東周。至考王時,封弟揭于河南,以續周公之官職,是為河南桓公。傳威公、惠公、武公,嗣居王城,在成周之西,為西周武公。考王十五年,惠公又封其少子班於鞏,以奉王于洛陽。附近成周,在王城之東,是為東周惠公。慎靚王以上,皆東居成周。赦王微弱,復遷王城,依西周武公。武公卒,傳子文公咎。而東周惠公傳子傑。郝王五十九年,與諸侯約從欲伐秦,秦遂入寇。王乃盡獻其邑三十六,歸而卒。明年,周民東亡于鞏。秦昭王遷西周文公於憚狐聚,而東周尚延先祀,凡有七邑。又七年,為秦所滅。

細思量,夏商周,八十四主。

能幾箇,崇仁義,有道人君。

開創主,濟蒼生,知甘識苦。

守成君,居富貴,不會溫存。

禁不止,令不行,諸侯放恣。

恩不流,政不節,百姓生嗔。

一朝滅,一朝興,魚龍變化。

一邊扶,一邊倒,纍卵難撐。

乾坤鬥,占排場,戲棚傀儡。

轉頭間,消滅却,火上冰稜。

到頭止剩中原土,禾黍離離一望平。

西江月

閱盡殘篇斷簡,細評千古英雄。功名富貴笑談中,回首一場春夢。 昨日香車寶馬,今朝禾黍秋風。誰強誰弱總成空,傀儡棚中搬弄。

冰弦歇指談鋒鈍,明日重來細講論。

二十五史彈詞輯注卷第二終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5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